事业单位每次发工资都不给工资条,也没有人解释工资的组成部分,这样符合程序吗?

wangjh10


从上班到退休这么多年,每次都是是稀里糊涂的领工资,给多少都是只领不问。也从不知道该领的应是多少。比如,有个教师比我小一岁,既没有读过高中,更没有上大学。我呢,读完高中也上了师范学院。可工资反比他少了近200元。反正是糊涂官打糊涂百姓。


北兆山木兰山


发工资的清清楚楚,领工资的糊里糊涂!不给工资条很显然是不符合规定的!

现在不如以往了。过去,学校会计去教办室领工资时,都要造个工资册,每个教师都能看到自己工资的组成情况,可以说是清清楚楚,详详细细。这样,学校会计可以稳稳妥妥地存入档案,教师个人也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工资具体情况。如果有人询问自己的工资,自己可以说是如数家珍般说出来。

自从银行有了免费的短信通知,教师的工资再也不要学校会计造册了,也不要去领了,每一个月的工资也只能看到短信通知了。刚开始还可以知道自己的工资详情,后来,一次次地调整工资和工资改革,终于把人弄糊涂了。再也不知道自己的工资详情了。请看下图,只说这是年终奖,就是不告诉具体的情况,包括哪些项目?每一项是多少?标准是什么?我们只能猜测,只能估计,可无论如何都弄不清楚,最后也就无可奈何,接受事实。

其实呢,早在1995年1月1日执行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第六条中就有面前规定:

而到现在为止,至少已经有将近20年不见工资条了。不知道某些人为什么不给工资条?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违反规定的吗?还是根本没有把员工的知情权放在心里呢?他们的心里肯定是清清楚楚的,可是,他们就是不把这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真的让人糊里糊涂,一筹莫展啊!

到底是因为什么?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告诉大家吧。


中小学教育者


机关事业单位发工资,现在都是打到工资卡上,没有像过去一样发现金的,也没有给每个人发工资前解释一下都发哪些项目,总共发多少钱。每个人只知道每月实到手的工资数目,总工资数,以及扣除的五险一金具体数目,好多人都不清楚,每个月扣什么,每年的医疗保险费啥时间扣,估计当月工资少的时候,才会去问问清楚吧。

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实行“三堂会审”: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核编制使用情况,看是否有新增或者减少,新增或者减少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人事部门或者组织部门的文件和信函,这一关是前置关口,所起的作用,是把好入口关,防止多发、少发,或者无原则无依据滥发。人社局是第二关,负责审核工资具体数额,和每一个分项的构成,以及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福利、补贴等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化等,负责核定每个人的工资基数。财政局是第三关,负责发放工资,在人社局核定的基础上,确定福利补贴、奖金绩效等发放的具体数额,以及社保费用代扣代缴的数目,并通过转账的形式,通过工资银行发放到个人工资卡中。

因此,有没有资格发工资,由同级编办说了算;发多少,由人社局说了算;发不发,怎么样发,承担具体实施动作的部门,是财政局。这就很明白了,如果对个人工资有疑问,或者想了解个人工资详情,可以直接找自己单位的财会人员,他们会有详细的工资表,每一个人每一月,都有纸质和电子档的档案记载。如果还不清楚,可以直接找人社局工资管理部门,了解个人工资构成、工资晋升、补助数额等。

机关事业人员的基本工资大家都是一样的,不管财政状况如何,也不管经济收入好坏,这个数额变动不大。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基层和一二线城市,公职人员工资差别,主要是在福利、补助、奖金、绩效等方面。有的地方每个人有两张卡,一张工资卡,一张福利卡。财政状况好的地区,情况相仿的两个人工资可能差一倍两倍,这都是非常常见的。

公职人员工资不高,工资管理也十分规范,所以好多人也不关心自己的工资增减变化,以及具体项目,发多少领多少花多少。大家关心的,反倒是工资以外的奖金啊、绩效啊什么的,这其中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工资就是那么多,不会少也不会无缘故多出来,而奖金、绩效、福利、补助这些东西,不争取就可能错过了。


职言管语


这样应该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按照《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所以如果单位发工资而不给工资条,是违法的。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大部分单位给员工发工资都是直接发放到银行卡上,而不再是通过现金的方式,没有了签字领钱拿工资条的程序。对于单位财务来说,如果领导没有要求,做工资条是一件浪费精力且没什么意义的事情,自然不会主动去做。而对于员工来说,只要每个月到账的钱没少,很多人都无所谓有没有工资条;即便希望领到工资条的人,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去举报单位。在单位里形成这种风气后就很难再改变了,对于想知道自己工资如何组成的人员,都是直接去找财务。

不过,其实工资条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看到自己缴纳的五险一金及个税情况,万一出现纠纷时,还能作为劳动仲裁的证据。

对于一些大公司,目前都已经在使用电子工资条这种新的形式,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同时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告知基础工资、奖金、补贴、扣税等具体明细,非常方便,并且对于财务人员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但是在机关事业单位里,信息系统的升级是比较慢的,功能也不够完善,电子工资条还没有推广起来。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程序上肯定不合理。

现在事业单位的工资已经全部由人社和财政部门核准后统发(主要是全额拨款,差额、自收自支工资发放仍在单位),单位人事财务部门主要协助财政、人社部门负责工资的统计、造册、核对等工作,其中就包括提供工资条。且每次工资的调整变动,按照规定单位人事财务部门都必须提供变动后的工资天,并向员工解释工资调整变动的原因。这是单位人事财务的基本职责。

众所周知,以前事业单位都是现金发薪,在给现金的同时一般都要求点数,出现疑问可以现场直接提出,查对工资表,工资待遇一目了然。工资高的同志,数着一大叠钱,满足感溢于言表。

现在事业单位早已取消现金发放,改为银行转账打卡,发多少工资直接网上转账,大大提高了工资发放速度,给人事财务部门省了很多麻烦事。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很多疑问。很多单位人事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图省事,每月不再像以前那样打印工资条,并提供给员工,改为了电子存档。以至于很多员工工资发生变动,哪里多打哪里喽可少发,不问财务人员都不知道是什么回事。这个问题在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一开始可能还有人提出置疑,时间长了,大家习惯了,也就没人问了。单位不发工资条就成了既成事实。没办法,谁叫人家是财神爷呢?!

不过如果确实需要工资条,还是可以让单位提供的,只不过要麻烦点罢了。


80后小公


事业单位肯定不发工资条,事业单位的工资组成都是固定数,一般不会出错的。

01.事业单位工资条由同级财政部门掌握,一般不给本人提供。

在公司企业工作,单位发放工资时有可能给大家提供工资条,列明每项都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发这么多钱,如果有扣项的话,也会告知大家为什么扣除工资。

但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绝大多数单位都是不会提供工资条的,因为这个工资条只有同级财政部门有,财政部门每月会给各个单位提供,但不会给职工个人提供,因为财政部门的工资条是以单位打印的。工资条上就包括了单位所有人的工资情况,包括基本工资情况、津贴补贴情况、保险情况、公积金情况、职业年金情况、扣税情况以及最终的实发工资情况等。所以,工资条一般在单位管财务的那里,需要的话你可以自己去看

02.事业单位工资组成是固定数,你自己也可以计算自己的工资对不对。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组成都是固定数值,发多少工资一目了然。事业单位的工资和你的岗位、学历、工作年限等有关系,每次调资都是有据可循的,你完全可以自己计算一下自己的工资到底对不对。事业单位工资组成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地区附加津贴等。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是基本工资,和你的岗位有关系,全国都是统一的标准,基础绩效工资也由岗位决定,奖励绩效工资除了和岗位有关系外,还和上年度12月的基本工资有关系,这些都是有对应的计算表格的,有时间你可以去你单位财务那里要一份,自己给自己算算工资。

03.事业单位工资都是统一调整的,现在各地都有工资系统,一般不会错误的。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地机关事业单位都已经有了工资调整系统,只要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录入就可以直接生成工资调整表,这大大降低了出错的概率。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还完全是人工调整工资,调资人员不但辛苦,还难免出现一些小差错,后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都要求安装工资审批系统,有了工资系统后,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调资的准确度,所以,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一般是不需要担心自己工资调整错误的,这点还请大家放心。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私信交流。


中省直遴选


作为单位负责核算工资的,很负责任的说,工资一分也不会多扣,一分也不会多发。因为现在每个人五险一金基数都是定好的,然后个人部分都是按比例算好之后扣除的,五险一金系统都是多交不退,少交没法打发票,所以在计算工资和五险一金时都是慎之又慎,核算几遍才行的。

还有就是每人每年都有工资表,事业编每年工资都调动,行政编是2年一晋档,5年一晋级。这些都是由当地人社局工资股和组织部干部室系统里设置好的。单位负责人事的是没法改动的。

如果某个人要看个人工资表,那都是让他们看或者复印的,因为原件得放个人档案和单位保存。不会不让看,或者不解疑的。


谦谦宝宝的妈咪


不仅仅是程序问题,是违法;(回答已很多,不再赘述)

不发工资条,是否提供信息化的查询清单(效用和工资条相同),只是你不知道;这种情况有的,职工报到之后,开始不知道可以网上查询工资,有一部分新职工收到钱之后会问下财务;还有一些老职工,不太关心工资明细,只要收到钱就ok了(不缺钱),可能知道有线上查询这回事,但懒得查,一些人反映的时候,他们也会跟着叫。

1、不知道你的事业单位是哪里的,我也在事业单位,平常其他事业单位也有较多接触,信息化时代,网上查询很多年前就已经实现,没听说哪个单位是不能查询工资或者获得工资明细的。

2、你应该基本知道单位给你的定级及大致的工资类别及标准。事业单位也就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其他工资。如果你是教学人员,你可能认为课时津贴,课时费是包含在绩效工资,包括你在事业单位获得的额外奖励基本上也在绩效工资之列。

3、除了发工资条(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信息化完善程度决定了你收到的工资包含内容,有的单位在收到银行短信的时候,就顺便把工资明细交代的很清楚。

4、更多的是收到一笔金额,猜不出具体那项内容是什么,是多少。这需要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多下功夫,一是直接获得短信的方式,二就是提供线上查询的方式。

5、即使有线上查询功能,有时候也看不出是什么东东,比如绩效工资包含很多内容,什么都纳入绩效工资,你收到的是课酬,B收到的可能是竞赛或教学成果奖励,C收到的可能是其他酬金,如阶段性的考务、教学、职责外工作产生的补助,这时候就需要单位在工资明细上做的更加细化,科学化,一目了然。

其实很奇怪的是,不是你的问题,问题在于你们自身,难道整个单位都不提供工资条,就不会造反,是个外星球的单位么。你问的问题估计本身就不存在,或许你是小白,刚到岗,不敢问,但起码有办公室的同事吧,可以问吧。

如果这种单位真的存在,老早有人举报了吧,单位负责人可能被问责了;第二就是,你们都可以早早解散了,这里太可怕。


社会杂谈词歌创作


作者在事业单位呆了半辈子了,从來沒见过什么工资条,倒是以前领四五十元时有粮贴肉食补贴交通费项目,在扣教育附加费时会计给的收据上签过字,如今正式退休了,退休工冷资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都是打到银行卡上(有银行短信通知)也没细分工资构成的哪项哪项。'


阿鼎AD


现在的老百姓太听话了,怎么白愣怎么是,事业单位给工人开支都应该公开化,多劳多得谁也挑不出来毛病,国家对工资这块都有条文,只是照做的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