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二月二吃什么?

用户8510147832977


是咸粥,二月二这天,四川人吃的是咸粥。四川人会把当地的一些食材,比如香菇、香菜、鸡肉、放入粥中进行烹饪。而有的人,为了不浪费会将钱一天的剩饭剩菜到入粥中一起煮。因此龙抬头是一个象征的春天万物复苏的节日,在这天四川人要吃咸粥。


超级有口福


在四川二月二必须要吃的5种“龙食”,缺一不可。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老人的眼中,这一天必须要去剪头发,而且还要去祈福,最关键的是还要准备一些美食,用来祈求全家人都能够一整年健健康康,所以一大早很多人都开始忙活了起来,今年到二月二,又刚好赶上新冠状病毒肺炎,那就更应该好好庆祝一下了,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们这边有一个传统,就是在这个节日必须要吃的5种“龙食”,很多人家里都是缺一不可的,不知道你们那边有没有这个传统,在这个节日必须要吃什么东西呢?

第一种就是龙头了,其实也就是猪头而已,把猪头摆放到桌子上的时候,正好他的头是抬起来的,所以被大家称作是龙抬头,每个家庭的人都要准备一些猪头肉,讨一个好彩头,以前是家里都买不起肉,现在人人都能够吃得起啦。

第二种就是龙耳,其实也就是饺子而已,之所以被称作是龙耳,是因为它的外形像耳朵一样,而且今天吃的饺子必须是有肉有菜的那种,在这个饺子里面,肉代表的就是有福气,啥菜代表的就是有财气,也可以称作是有才气。因为这个寓意比较好,所以每年都会坚持吃饺子。

第三种就是龙胆,这个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在我们这里就是把糍粑吃放到油锅里炸一炸,外面看起来金黄酥脆,看起来就像是黄金一样,意思就是吃了以后家里人都容易发财,不知道你们那边有没有吃过这个呢,据说只有南方人才会吃糍粑,北方人是不吃的。

第四种就是龙鳞,就是我们平时最喜欢吃的春卷了,其实我一直都不明白,这个跟龙鳞有什么关系?很多老人都说他的样子看起来跟龙鳞相似,我没感觉出来啊!反正只不过是讨一个好彩头,同时大家品尝一下美味。

第五种就是龙须,这个就不用我说了,相信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尤其是龙须面,这一天是最受欢迎的,今天你们家里必吃的美食是什么呢?







豆妈厨房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我国的民俗有很大一部分是食俗,二月二也不例外。这天要吃有“龙”字的食品来沾“龙气”。具体二月二吃什么?和小编一起来细细盘点一下二月二全国各地都在吃什么。 1、饺子(食龙耳)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2、炸油糕(食龙胆)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3、春饼(咬龙鳞)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4、麻花(啃龙骨) 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蝎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今天的麻花。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谓之“啃龙骨”。 5、淄博:面旗子 农历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传统习俗。所谓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长、宽3-2厘米。将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就成炒面旗。 6、北方:龙须面 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而得名。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当日,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7、爆米花(金豆开花) 当年武则天当上了皇帝,此事惹恼了玉皇大帝,玉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有条黄龙却违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后,把它打下凡间,压在舍利塔下,玉帝说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开花”。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崩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8、甘肃:炒豆子 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庙会又称“黄梨会”。 9、吃猪头 吃猪头是一个传统的习俗,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民间习俗春龙节来到,家家户户吃猪头等各种食物,以示吉庆。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惯。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10、北京: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11、安徽黄山:炒面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乡一带,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到了中午开饭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吃炒面条。炒面条是将面条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与肉丝、油豆腐丝、春笋丝、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因炒熟的面条外形像虫,寓意大家合力把虫炒熟并全吃掉了。 12、江浙沪地区:撑腰糕 江浙沪地区在二月二这天保留着吃“撑腰糕”的习俗,有把腰撑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当年里就不会腰酸背痛了。 13、浙江温州:芥菜饭 芥菜饭是浙江温州传统的汉族小吃,饭松菜嫩,香甘爽口,别有风味。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瑞安县志》说,“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骏爸天天美食


农历二月初二是传统的龙抬头!传说是龙的生日,在四川一般吃凉粉



重庆小伙在昆山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M中国加油W


我家喜欢吃春饼,做法如下:

1.用开水烫面,水一定要滚开。

2.把烫好的面和成面团后,沾凉水用拳头搋面,让面上劲。

3.把搋好的面团,放在有盖的容器里,饧上一段时间。

4.利用饧面的空儿,把配菜加工一下。

今天做吃春饼所需要的配菜。胡萝卜切丝、茼蒿杆洗净切段、绿豆芽洗净,水发木耳切丝。

5.锅里倒油,油热后放入胡萝卜丝、绿豆芽翻炒。

6.放入茼蒿杆、木耳丝翻炒均匀。

7.根据个人喜好放入精盐,翻炒均匀。

8.最后倒入榨菜丝,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9.把炒好的配菜装盘,备用。

10.烙饼:

把饧好的面团,揉匀后,揪成小剂子。

11.把面剂子按扁,抹上香油。

12.在抹好香油的面剂子上洒一点面醭。

13.把两个面剂子抹有香油的面,兑在一起,按扁。

14.用擀面杖在面剂子上用力压几下。

15.把面剂子擀成薄薄的饼,

16.放入锅内,小火烙制。

17.烙好一面,翻过来烙另一面,火一定不要大,不要烙糊。

18.把烙好的饼沿边揭开,很薄啊。

19.把炒好的配菜码在饼里,卷好即可。



壮妈美食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各个地方风俗不一样,大多都是猪头肉,饺子,面条等。





Lishine818


整个四川二月二吃啥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成都周边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二月二理发至于吃啥还是看自己想吃啥


鸠鸠5512


吃什么不知道,问问高院士吧,他是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


重塑自我80


二月二吃猪头,动油锅,炸油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