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二月二吃什麼?

用戶8510147832977


是鹹粥,二月二這天,四川人吃的是鹹粥。四川人會把當地的一些食材,比如香菇、香菜、雞肉、放入粥中進行烹飪。而有的人,為了不浪費會將錢一天的剩飯剩菜到入粥中一起煮。因此龍抬頭是一個象徵的春天萬物復甦的節日,在這天四川人要吃鹹粥。


超級有口福


在四川二月二必須要吃的5種“龍食”,缺一不可。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在老人的眼中,這一天必須要去剪頭髮,而且還要去祈福,最關鍵的是還要準備一些美食,用來祈求全家人都能夠一整年健健康康,所以一大早很多人都開始忙活了起來,今年到二月二,又剛好趕上新冠狀病毒肺炎,那就更應該好好慶祝一下了,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我們這邊有一個傳統,就是在這個節日必須要吃的5種“龍食”,很多人家裡都是缺一不可的,不知道你們那邊有沒有這個傳統,在這個節日必須要吃什麼東西呢?

第一種就是龍頭了,其實也就是豬頭而已,把豬頭擺放到桌子上的時候,正好他的頭是抬起來的,所以被大家稱作是龍抬頭,每個家庭的人都要準備一些豬頭肉,討一個好彩頭,以前是家裡都買不起肉,現在人人都能夠吃得起啦。

第二種就是龍耳,其實也就是餃子而已,之所以被稱作是龍耳,是因為它的外形像耳朵一樣,而且今天吃的餃子必須是有肉有菜的那種,在這個餃子裡面,肉代表的就是有福氣,啥菜代表的就是有財氣,也可以稱作是有才氣。因為這個寓意比較好,所以每年都會堅持吃餃子。

第三種就是龍膽,這個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在我們這裡就是把餈粑吃放到油鍋裡炸一炸,外面看起來金黃酥脆,看起來就像是黃金一樣,意思就是吃了以後家裡人都容易發財,不知道你們那邊有沒有吃過這個呢,據說只有南方人才會吃餈粑,北方人是不吃的。

第四種就是龍鱗,就是我們平時最喜歡吃的春捲了,其實我一直都不明白,這個跟龍鱗有什麼關係?很多老人都說他的樣子看起來跟龍鱗相似,我沒感覺出來啊!反正只不過是討一個好彩頭,同時大家品嚐一下美味。

第五種就是龍鬚,這個就不用我說了,相信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尤其是龍鬚麵,這一天是最受歡迎的,今天你們家裡必吃的美食是什麼呢?







豆媽廚房


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我國農村的一個傳統節日,名曰“龍頭節”。我國的民俗有很大一部分是食俗,二月二也不例外。這天要吃有“龍”字的食品來沾“龍氣”。具體二月二吃什麼?和小編一起來細細盤點一下二月二全國各地都在吃什麼。 1、餃子(食龍耳)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2、炸油糕(食龍膽)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麵,由黃米麵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3、春餅(咬龍鱗) 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而過二月二同樣講究吃春餅,立春吃春餅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餅則叫做咬“龍鱗”,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餅的習俗源於清代,餅內捲入醬肘子、豬頭肉、樟茶鴨等肉食以及韭菜、蘿蔔、豆芽等蔬菜。 4、麻花(啃龍骨) 相傳很久以前,大營一帶毒蠍橫行,人們為了詛咒,每年陰曆二月二,家家戶戶把和好的面拉成長條,扭作毒蠍尾狀,油炸後吃掉,稱之為"咬蠍尾",久而久之,這種"蠍尾"就演變成今天的麻花。晉南這天則一定要吃麻花、饊子,謂之“啃龍骨”。 5、淄博:面旗子 農曆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麵旗子的傳統習俗。所謂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長、寬3-2釐米。將幹後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熱炒制就成炒麵旗。 6、北方:龍鬚麵 北方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鬚麵”討個好彩頭。龍鬚麵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髮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相傳明代御膳房裡有位廚師,在立春當日,做了一種細如髮絲的麵條,宛如龍鬚,皇帝胃口大開,龍顏大悅,讚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二月二食龍鬚麵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7、爆米花(金豆開花) 當年武則天當上了皇帝,此事惹惱了玉皇大帝,玉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有條黃龍卻違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後,把它打下凡間,壓在舍利塔下,玉帝說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開花”。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天,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突然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崩爆玉米花,並在院子裡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 8、甘肅:炒豆子 二月二在西北,甘肅岷縣等地有吃炒豆子的習慣,表示每年春天的開始,岷縣的二月二會,前來浪會的人們買大黃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廟會又稱“黃梨會”。 9、吃豬頭 吃豬頭是一個傳統的習俗,農曆二月二日,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民間習俗春龍節來到,家家戶戶吃豬頭等各種食物,以示吉慶。有“龍抬頭,吃豬頭”的習慣。人們紛紛購買豬頭肉,希望新年有個好兆頭。 10、北京:驢打滾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曆二月二買“驢打滾”品嚐。黃豆粉面裹豆沙餡兒的驢打滾外形圓潤,有“財源滾滾”的吉祥含義。 11、安徽黃山:炒麵 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北鄉一帶,每逢農曆二月初二,到了中午開飯的時間,家家戶戶都吃炒麵條。炒麵條是將麵條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與肉絲、油豆腐絲、春筍絲、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因炒熟的麵條外形像蟲,寓意大家合力把蟲炒熟並全吃掉了。 12、江浙滬地區:撐腰糕 江浙滬地區在二月二這天保留著吃“撐腰糕”的習俗,有把腰撐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當年裡就不會腰痠背痛了。 13、浙江溫州:芥菜飯 芥菜飯是浙江溫州傳統的漢族小吃,飯松菜嫩,香甘爽口,別有風味。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瑞安縣誌》說,“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芥菜飯佐料有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











駿爸天天美食


農曆二月初二是傳統的龍抬頭!傳說是龍的生日,在四川一般吃涼粉



重慶小夥在崑山


吃春餅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內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燻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一起捲進春餅裡,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麵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M中國加油W


我家喜歡吃春餅,做法如下:

1.用開水燙麵,水一定要滾開。

2.把燙好的面和成麵糰後,沾涼水用拳頭搋麵,讓面上勁。

3.把搋好的麵糰,放在有蓋的容器裡,餳上一段時間。

4.利用餳面的空兒,把配菜加工一下。

今天做吃春餅所需要的配菜。胡蘿蔔切絲、茼蒿杆洗淨切段、綠豆芽洗淨,水發木耳切絲。

5.鍋裡倒油,油熱後放入胡蘿蔔絲、綠豆芽翻炒。

6.放入茼蒿杆、木耳絲翻炒均勻。

7.根據個人喜好放入精鹽,翻炒均勻。

8.最後倒入榨菜絲,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

9.把炒好的配菜裝盤,備用。

10.烙餅:

把餳好的麵糰,揉勻後,揪成小劑子。

11.把面劑子按扁,抹上香油。

12.在抹好香油的面劑子上灑一點面醭。

13.把兩個面劑子抹有香油的面,兌在一起,按扁。

14.用擀麵杖在面劑子上用力壓幾下。

15.把面劑子擀成薄薄的餅,

16.放入鍋內,小火烙制。

17.烙好一面,翻過來烙另一面,火一定不要大,不要烙糊。

18.把烙好的餅沿邊揭開,很薄啊。

19.把炒好的配菜碼在餅裡,卷好即可。



壯媽美食


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各個地方風俗不一樣,大多都是豬頭肉,餃子,麵條等。





Lishine818


整個四川二月二吃啥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成都周邊沒有什麼特別的!除了二月二理髮至於吃啥還是看自己想吃啥


鳩鳩5512


吃什麼不知道,問問高院士吧,他是中國最傑出的科學家


重塑自我80


二月二吃豬頭,動油鍋,炸油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