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孩子拼命上大学,真的有必要吗?能改变命运吗?

赵燕格


农村孩子拼命上大学,真的有必要吗?能改变命运吗?当然有必要!肯定能改变命运!我举几个身边的例子吧。

舅舅家有三个孩子,大表哥读书少,中学也不知毕业没有,一边务农,一边学了门木匠手艺。人倒是挺勤快,钱嘛也挣了点儿,够他一家在村里生活。就是愚昧不堪,干了许多令人想不通的傻事、蠢事,个人婚姻上反反复复,离了又娶,娶了又离,离了又跟第一任复婚,儿子也受其家教影响,读书少,在厂里打工,刚结婚不久便离了婚,又跟一个女孩子同居了。真是说不出的乱!大表哥为人没什么脑子,二婚的女人大他七八岁,把他搜罗得一干二净才离婚回了前夫家。


表姐没读过书,一字不识,嫁给了邻村一个手艺人。她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家境在村里还算殷实。但她特别感慨文盲的苦,所以倾尽全力把儿子培养进了211大学。还支持儿子考更好的大学的研究生,她不想孩子跟他们一样,挺值得佩服。


表弟跟我同龄,小我几个月。他从小能读书,家里穷,舅舅也咬牙供他上学,一直供到上了个普通的机械制造类的大学。毕业前,广东一家公司来招工,他说服舅舅舅妈,独自去了千里之外。几年拼搏后,又调入上海的中国总公司,竟然站稳了脚跟,成家生子。此后,到德国总部镀金一年半,老婆孩子也随同。现在回到上海,职位上升,年薪调高,去欧美国家就像闲庭信步,过得已然是精英的生活了。女儿也是培养得令人啧啧称叹。

他每年回家过年,我们总要促膝长谈,谈到教育,我们有一个共识,读大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打开眼界,从此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朋友缪老师说:能看到的人,能想到的人,能做到的人,三种人的数量是递减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努力读书,正是为了首先成为能看到的人!我舅舅家三个孩子的事,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剑客谈教育


1996年,我的堂哥考上了兰州铁道学院。他是我们家族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我真真切切能交流能沟通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放假回来给我讲学校里的事情,还送我一支钢笔。钢笔被我弄丢了,但大学这么有意思一直吸引着我。那一年我上小学五年级,成绩在班级里面一直名列前茅,我以堂哥为榜样,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考上大学走出去。

2003年我高考,就是非典那一年,史上最难高考年,因为身体原因,我考的一般,原本觉得上211总没问题的,结果考的分数只在一本线边徘徊。很郁闷,失落。但天生散漫爱自由的我拒绝了班主任的复读建议,毅然决然上大学去了。那一年我堂哥工作三年嫌总是在在风吹雨淋不着家,辞职了,刚好到我所在的大学读研究生。

2006年我堂哥研究生毕业了,去中国矿大读博士去了。次年我以初试410多分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同时把我那总爱睡觉不学习的男朋友监督着也考上了某985的研究生。

2009年我的堂哥博士毕业去了山西某高校任教。我男朋友研究生毕业去了某大型企业工作,跳槽跳来跳去现在在某企业担任高管。而我硕博连读,2012年毕业。辗转几个地方后,现在是山东某高校副教授。

我的亲叔羡慕我学习好,立志要好好培养他的儿子。说实话我堂弟学习真的一般,但是他爸妈坚决让他上学,高中勉强考上,大学复习一年,也只上了某公办职业学院学计算机。但他一级努力,又培训又自学的,现在在济南从事计算机行业,也月薪过万了。

反而是我以前从没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觉得也就那么回事,从没督促我亲弟弟学习。我爸妈也对儿子疏于管理,太过纵容了,只考了个专科,还是学的文科。毕业后过得一般。

我的表哥表嫂,羡慕我工作假期多,拼了命的在城市里给儿子买了个学区房,我表嫂不工作全职陪读,今年终于把儿子陪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

纵观我父亲这边家族,但凡学业有成的,过得都不差。我那些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姐姐或弟弟妹妹们,除了一两个很有生意头脑拼搏多年事业有成,剩下的大部分还在农村过着很一般的生活。所以现在我跟我老公极其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她们学业有成。但是我们在城市还好,农村的师资越来越差,农村孩子鲤鱼跳龙门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了。

所以,我不知道什么人散播教育无用论,其心可诛!


酶完酶了的甜蜜


质疑农村孩子拼命考大学的,理由是现在大学生严重过剩,毕业就是失业。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有,但不是大大多数,他们变成啃老族,和他们在大学蹉跎岁月、不学无术密切相关。那些刻苦勤奋的大学生,个个都有很好的前途。

而农村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苦,深知父母供他们上大学的不易,因此大学期间都能非常认真。我有个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困难,父母不识字。但这个学生一直成绩优异,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获过全国大赛奖励,毕业后进入腾讯,如今生活在深圳。今年,他还在县城为父母买了房,供妹妹上高中。


像这样的例子不少。甘肃有个县叫会宁,自然条件极差,也非常落后,但却被称为高考状元县,自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学子遍及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每年,在外工作的会宁人汇给家乡的钱款超过了会宁的财政收入。

可以说,因为高考,像会宁这样的落后地区被改变。近年来,为了有更多农村孩子考入大学、重点大学,国家出台了农村专项计划,很多人借此进入名牌大学,进而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然而遗憾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低下,进入高中后学习上困难重重,高考上线率不高,很多人高考无望,只好去打工。也有不少继续复读,如前面提到的会宁,每年高考复读生就是主力军。

总之,要为那些拼命考大学的农村孩子加油鼓劲,他们以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改变了命运,也造福了家庭和家乡。


教育谭


有些农村孩子拼命上大学,真的有必要吗,能改变命运吗,这个问题斩钉截铁的回答是,千真万确的!一定能改变命运!是毫无凝问的!

首先农村孩子能上大学,这个学生家长教育孩子是很有理想的,可能是自己切身体会到,没有文化知识根本没有出路,是自己苦怕了,穷怕了,这个家长很了不起!这个学生能上大学,要感谢父母,报恩父母!

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并加大了教育投入,教育资源配置并偏重农村,使得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给农村孩子带来很好的读好书,考上大学的机遇,广大农村的家长应抓住这个机会,督促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争取上大学。

读书上大学能改变命运也确实如此,我有个农村亲戚,一家四兄弟都上了大学,虽然也只是上了一般大学,但是在社会上发展得很好,有的在银行,有的自己创业做老板,有的公务员并提升到了厅级干部,真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家庭命运!这就是一个实例为证的有力证明!

如今的社会,是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社会,也就是知识型社会,没有文化知识是没有出路的,对国家来说很重要,对一个家庭也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也同样重要,有了文化知识就业门路更广。对自已的发展前途也是大有希望的。不管城市还是农村都要重视读书,而且应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我们国家进一步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贡献!


刘梦辉1445414400581


必须承认,这个年代,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确实很大。

但你不能因此就否认读书和上大学的价值。

这里我提四点:

第一,大学是有不同的层次的

很多人只知道北大清华复旦交大。

但是,除了这些名校,还有其他院校,并不是考不上这些学校读书就没意义了。

目前的话,农村地区的孩子,只要能考上211院校的,砸锅卖铁你也必须得供着。

不要听其他人瞎忽悠,听我的错不了。

而且,越是好的大学,其实各种奖助学金是越多的,家长甚至都不要花多少钱。

我一个同学,考取的是复旦大学,上本科的时候就没花多少钱。

我研究生读的是西南财经大学大学,奖学金全额覆盖学费,而且每个月有600块钱补助,

加上我去外面实习,一天200块。

也没有花家里多少钱。

第二,发展要看个人

即便是二本,甚至是三本。

我觉得也还是应当去读的。

因为,学校只是起点,发展要看个人。

如果这个学生能够早做规划和准备,认认真真学习、尤其是商科的多去外面实习历练,学会怎样有效去“勾兑”牛人,跟着他们学习和提升,那么,毕业之后未必就输给所谓的重点大学的学生。

学校,给你提供的是一个起点与平台,最终发展如何,其实是看你个人了。

第三,工资要看短期与长期

不错,刚毕业就是三五千,这很正常,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

但是,我们要看短期和长期。

你不读书,进工厂,很大概率一辈子都这样,除非你后面自己出来做生意。

但是,真正做生意发财的,一定是少数。

而你读大学之后,进公司,后面只要自己肯学习、愿意成长和接受挑战,机会是无限的。

不说多成功,一年赚个十来万甚至几十万,还是完全可能的。

但你去工厂打工,这个概率多小啊。

第四,不止是经济账

不读书去工厂的话,可不是朝九晚五,周末双休。

更不用提什么带薪休假或者企业年金、五险一金了。

而且,想想以后小孩的教育和发展,想想工作环境与方式的不同,甚至是整个生活方式的不一样。

这些东西都远不止是金钱,或者说是经济账。


这个年代,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大学仍然是最好的出路之一。

家长应该想方设法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考取尽可能好的大学,同时在大学里头不要放松,而是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与准备,如此,很大概率上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冯起升


不用说农村,包括城里的孩子都没必要拼命上大学

也不用说上大学,我看上小学,幼儿园都没必要,学什么习学习,多累啊。现在农村家里通常也都有点糟钱。城里家庭也是富裕的多一些,没事再穷装个富二代。够孩子吃住就行了,还上什么学上学花那个冤枉钱一点必要也没有!最好是让孩子们不学数学 ,最没用的就是数学,还要算得数,太费脑袋了!最好是分不清一百的和一块的,那就更好了,人才就更多了!

上面是说说笑笑,实际上不学习狗都不会啃骨头!

楼主问题说农村,似乎有点贬义,农村的怎么就不能好好学习了?就不能上大学了呢?有没有出息不在于农村或城里,而在于你的知识多少。有老人说刚解决时很多人有钱时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上学,没知识没文化就是奴隶,这种奴隶性格是一定要改改了!


江中游老师


我是小鱼,我来回答。

现在这个年代是笑贫不笑娼的年代,而且近期很多人都说出了“读书无用论”的看法,最近网上流行起来了一句话:“三千块钱你雇不来一个农民工,你只能雇一个大学生。”事实确实是如此,但是这是恒久的答案吗?显然并不是!!!我们家门口有几个人初中没毕业去青岛打工,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们确实是站稳了脚跟,甚至有一个人开了制作小机器人的工厂,每年过年开着几十万的车回家确实是很显眼,但是据他自己所说一直到现在自己的生活都是很拮据,并不如表面上看的那么轻松,一路走来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可以说没上过大学的人能出人头地的人确实是有,但是相对于上过大学的人能有出息的几率会稍微小一点。可以这么说出类拔萃的人即使是不上大学照样能找到发挥自己才能地方。但是呢?世上是不是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在农村,上大学是跳出“农门”最好的一个跳板。拿我自己身边的人来说,我自己四个舅舅,他们几家的孩子都是从小就学习很好的,十一二个孩子大部分都是大学生,甚至是更高学历。其中一个,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包工程,表姐是我们这一个三甲医院医生,家里两台奔驰,一台宝马,房子好几套。孩子从小就能接受好的教育,这些都是下一代以后能否扎根大城市打的基础。现在农村有一现状就是,农村的在县城买房,县城在市里买房,市里在省会买房。为什么呢?还不是想自己的下一代更高一步。现在的你不努力,以后你的儿子女儿就要承受你现在的压力,他们想要在城市立足只会比现在更难。

农村孩子,好好学习以后上大学才是走出农村的一条宽阔大道。


小鱼游三农


读书改变命运,一直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并不是大家都认可,现在网上又流传了新的故事,说是学霸大学毕业后去面试,准备又准备,生怕面试失利。

而他的小学同学或者是初中同学,正惬意地躺在躺椅上,考虑要不要录用这位学霸同学,因为小时候夺了自己的风头。还有一个更流行的语录,3000块一个月,你根本找不到农民工,你只能找一个大学生。

看着这些读书无用论的变种,我只能轻蔑一笑,让相信的人去相信,让不相信的人去努力,笑到最后的人,肯定不是那些小学初中没毕业就出来混的人。

我不否认有这样的小学初中没毕业的就成为土豪的人的存在,但是,狗屎运很少,努力成功的很多,你是去每天做梦等着狗屎运呢,还是自己去努力争取成功呢?答案自然也是自己选择。

我有两个叔叔,一个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读到初中就不读了,出去打工,几年后,一个月拿到了六千多元,叔叔婶婶逢人便说孩子出息了。我这兄弟呢,也早早结婚生子了,这又是叔叔婶婶一个炫耀的闪光点。

他们炫耀时,总是拿我的小叔家对比。小叔家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大学。一个农民家庭,供养两个学生,确实不易,经济上自然不如二叔。小叔几次找我,意思是让我劝说两个孩子其中的一个,放弃学业,回家帮着家里赚钱。

我自然不会这样做,只会帮倒忙,坚定两个弟弟妹妹的读书信念。对于小叔,我告诉他,人生是长跑,别看眼前,眼光放远些,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

现在,小叔家的两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了,都从事电子电器行业的研发工作,男孩被派到澳洲,仅从工资待遇上来说,一个人的月工资,是二叔家孩子的二十多倍。何况,工作的体面,谈吐的不俗,干练的气质,根本不是二叔家的农民工弟弟可比的。

你说,这不是改变命运吗?小叔家的妹妹也挺好,在好空调工作,那待遇不用说,刚入职就是我这个资深教师的两三倍,这命运,也应该算改变了吧?

二叔二婶早就找不到炫耀的资本了,小叔小婶一句不说,在村里走到哪里,都是引来羡慕的目光。

任何时候,不要怀疑读书能改变命运,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话也许功利,但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内在之美精神之美。物质和精神的丰收,都有可能从书中获取,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不读书,连很多地方的门槛都没资格跨,而这些地方,只会越来越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跨国公司……都是!


当代师说


我是1980年代初期上大学的,那个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年代,大学录取的人数很少,我那一年,全国高考录取28万多人,江苏省录取一万多人。上了大学国家给助学金,是包分配包就业的。我们同学中有许多农村来的同学毕业后确实改变了命运,改变了人生,甚至全家的境遇都得以改变。

但是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大学扩招,录取的人数已经很多了,如果仅仅是上了大学,而没有真才实学,也不能改变命运,改变自己的人生的。一定要有真才实学,要有自己的特长才能在当今社会立足。当然,上了大学(包括中高职)总比不上学要好,机会会更多。


庄家汉喝宝丰酒


有些农村孩子拼命上大学,真的有必要吗?能改变命运吗?

我就是一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读者朋友可以看我的认证。为了考上一个一本,不止自己在拼命,父母和爷爷也在拼命砸锅卖铁,生怕自己在学校里营养跟不上。虽然大学毕业后,自己又回到了农村,但是我觉得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有个孩子上大学是真的有必要的。


至于原因,我想结合自己的几个事,边说故事边讲一下理由。这些理由不止是改变咱们农民的命运,更多的是对能力和思想的改变。

  • 上大学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风气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就我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农村村民的思想确实和城市居民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上大学,当然是那些校风校纪比较正的大学,首先能够改变农村孩子的思想,通过孩子思想的改变又能改变大人的思想,进而使得整个家庭的风气发生变化。摆脱那种小农思想的束缚。

我的爷爷以前是一个有着爱贪小便宜的人,在种田的时候,有时候会稍微把界线朝对方田里挪动。这件事情被我爸爸发现后,说了爷爷几句,但是爷爷不听。在我知道后,我就给爷爷说他如果一直这样做,我在学校里就要担心是不是在家里会和别人吵架,这样就不能好好学习了。后来,我爷爷虽然还是有点贪小便宜,但不会做这种无原则的事。

  • 读书可以让你有翻盘的机会

这是那些一直读书的老板和没有读书的老板的差距,前者公司倒闭、财产散尽后,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回来;而后者则可能与社会脱节,财产失去后就永远没有了翻盘的机会。读书,不一定要上大学,会让自己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短处和优势,更好地取得进步。

在一六年时,我和别人人合伙做百合生意。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合伙人背后使坏,自己一下子亏本十多万。但这个时候自己并没有被灾难所打倒,不怕你们笑话,在那段时期我还每天坚持读一个小时的书。后来自学了不少法律、茶叶知识,一心一意投入到茶产业上,现在也算小有成就。

  • 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但学习是

不管何时,读大学的目的都不是为了那四年的知识,而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培养。不少人没有上大学都取得了不错的人生成绩,但是他们一定在不断学习,或是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或是学习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道理。简而言之,他们是在不断地提升各项素质,让自己同这个社会相适应。

以前经常听到别人对我说,比尔·盖茨等人也没有上完大学,最后还不是成为世界首富。然而实际情况是,盖茨虽然半途辍学,但人家辍学的前提是他高中考上了哈佛大学。如果你有能力上哈佛大学,你辍学说不定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学生已经越来越不值钱,农村农民孩子上大学越来越容易,但是想上一个好大学却越来越难,所以如果有机会上大学,一定要好好珍惜。再加上现在诸如无息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社会性服务,使得农村读完大学也不再那么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