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位於定海路街道的復興島居民區

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社區,

它的轄區面積大,

達到1.44平方公里(含復興島),

住宅小區分佈分散,駐地單位多。

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

居民區是如何有效抗擊疫情的?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把好重點地區人群關

抗疫工作伊始,居委會便啟動了對湖北籍人員的排摸和追蹤工作。首先對轄區內所有身份證號顯示為重點疫區的人員進行全面排摸,收集完整信息。通過不斷上門走訪和電話聯繫:人目前在哪裡?何時回去?何時出來?目前情況如何?本地的疫情情況如何……做到時時有跟蹤、時時有反饋、時時有記錄。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經過排摸,軍工路400弄有兩戶湖北籍居家隔離的居民,居委幹部不僅每天上門或電話瞭解他們的動態,還幫助他們採購蔬菜、藥品、口罩等各類生活用品。

把好口罩預約登記關

復興島現有自然小區11個,主要分散在共青路上。為了讓有需求的居民都能買到口罩,居民區黨總支牽頭安排,居委幹部和街道支援同志全力以赴,在居委會、復興島內都分別設置購買口罩預約登記點。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增設預約登記點位,意味工作量、人員投入都增加了,但是給居民帶來了方便,居委幹部們沒有任何怨言,認真細緻地做好口罩預約登記和通知購買工作,力爭不遺漏、全覆蓋。同時每天將登記信息進行公示,做到公開、公正、透明。


把好返滬人員排摸關

隨著假期結束,復工人員陸續返回上海。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居委發揮黨組織號召力,積極動員社區黨員、小區樓組長和志願者密切注意返滬人員,開展“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嚴把人員排摸關。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時運苑小區是一個有著845戶的封閉式小區,居民人數多,防控任務重。為此,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召開三方聯席會議,迅速商議決定加強防控措施:門衛保安對所有回滬人員進行登記,尤其是重點地區返滬人員必須保證信息完整記錄。嚴格禁止外賣、快遞進入小區,實行無接觸快遞方式。對進入小區的居民進行體溫檢測,一旦發現發熱人員,立即報居委會,並做好發熱人員的監管和處置。要求物業安排保潔人員每天對高層電梯進行4次/天的消毒。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除了時運苑小區,轄區內還有五個無物業管理小區,需安排力量守好門、看好人。居民區黨總支立即動員社區黨員志願參與,每天早7點至晚7點由街道支援幹部與居委幹部,加上社區志願者分成三組進行輪班,晚7點至早7點則由第三方安保人員進行固守,保證出入口24小時有人值守。

把好企業復工人員關

復興島內企業單位多、外來務工人員多,在外來人員返滬高潮期,對企業的防控聯動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居委抽調6名居委幹部和街道支援人員,分成三組分區負責企業復工人員防控工作,逐一將《告知書》和返滬人員登記表分送到企業負責人手上,每日將企業外來人員防控登記表收集好報居委會彙總,再報送至街道,為疫情防控提供一手資料。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復興島居民區發動多方力量,切實抓好人員防控與小區管控,並克服多重障礙與阻力,將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即使在這樣地廣人稀的社區,居民也交口稱讚:“我們放心!”

記者:張蓓

地廣人稀,復興島居民區疫情防控是如何把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