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如何认识易经的"不易"?

崔砚泽


所谓道,就是世界的本源。

古人以易经中的卦,来模拟世界的运动形式,从整体上构成世界的模型。

由此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大致粗线条地推理出来特定事物发生,发展,以至于消亡的过程。以及自己应该做什么,防止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点上,还要找到具体的方法。就是所谓的术。有时候术是局部的道的具体化。

这样,道是没有完成的规律探索,名是已经完成的规律形态。两者统一于表示当下具体问题的小道的具体的卦。

这个具体的道,要以可以推理,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为我们日常应用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实验程序,常识。

这就是学易忘易的过程,也是学习易经的根本要求。

易经只是一个工具,只是一个过河的桥,上房的楼梯。我们的目的是过河,上房,而不是那个桥或者梯子。

把目光集中于易经而忘记了自己要解决问题,这是现代版的南辕北辙。

易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我们看得懂,用得着才是其终点。

以为易经是易经,科学是科学,难免小看了易经。

学习易经,如果不落实其变化于当今的现实,以具体化,通俗化,科学化,逻辑化,不是真正的学习。

学习的大敌是故弄玄虚,莫名其妙的复杂化。

易经的不易,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具体的卦 以集合的方式可以代表什么,在事物主要矛盾显现出来上述的其中的一个因素的时候,我们可以以这一个卦来粗略的表达这个事物。进一步以杂卦34对矛盾中的一组表达出来一对矛盾。

另一个是恒卦。就是要找到我们做事情的不变化的方式。比如当下的科学知识。文明礼貌。接人待物。岗位职责。家庭责任。等等

以易经为参考,佐证,结合实际常识,经过调查研究,推理分析,得出结论方法。或者干脆抛开易经,以既成的程序,步骤,技术要求套用,比葫芦画瓢,也是易经的实际运用方法。

夫唯道且贷且成。道隐无名。

这样我们不执着于虚无的道,而着眼于已经证明的理论,就是合乎道理。

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在成功的路上,以成功的方法解决我们事业中的选择项中落实项,而达成最后的必然成功,这是我们自信心最好表达。

易经的实物化既是易经学习的大成的标志也是学习易经运用易经的着力点。行有行规,器有工艺。学一行,红一行,专一行,就是易理。

易经的宗旨就是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复制粘贴成功就是其大致的路径。找到自己必须做到的事情的具体方法,就是易经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这样不易,变易,简易就是提出并条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象化表达。


董董6832


我是读易经世家出身,说到《易经》我们现代人觉得它很神奇,其实在古代是黄历里面就包括了易经和阴阳五行在内的,古代凡是读书人都懂得黄历易经阴阳五行六十花甲计时历法,这些是小学基础知识,《周易》是用阴阳五行六十花甲演变换算而成的,后来又有孔子和老子用法则规纳而成为了易经,这才有了《易经》包罗万象之说,自从西方文化进入我国后公历通用了,黄历就被淡薄了所以易经和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六十花甲这些也被遗忘了,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又掀起了易经热,可是我们的基础知识黄历计时历法都不知道怎么去了解易经,其实《易经》和历史是一样的,也有正易经和野易经之分,正易经是讲自然规律人文事物的,野易经是讲命理风水等等,这些也是有文人墨客填写的,看上去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这是个人的思想论述,现在也有很多人发展个人对易经的论述,实际易经就是时代的历史书籍,虽然古人是把自然规律人文事物规划了,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人文事物的了解也就是这些了,随着世界不断的向前发展自然科学又有了新发现,古人的自然规律也就过时了,《易经》已成为历史书籍,可以作为历史去探讨,不要去苦思冥想扰乱自己的正常思维,也不要用愚民论述去赚钱。


程林4721


《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变易、不易、简易”是《周易》特有的方法论,简称“三易”。“不易”是三易之一,所以谈“不易”不能离开“三易”。


《易》有三易:变易、不易和简易,这“三易”体现了《周易》的性质实际上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可以用简单的三句话来概括: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变化的;③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周易》之“三易”与这三点内容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还有比其更高明的东西。所谓“变易”,就是指客观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停地运动变化的。所谓“不易”,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就是不变的东西。所谓“简易”就是指人类在掌握了事物运动变化中的不变规律之後,就可以利用规律,把一切纷繁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而形成人类的哲学思维,提升了人类智慧。“简易”是《易经》之所以高明的地方,她把万事万物都抽象为阴阳,用阴阳的变化规律来推演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状态,因而也就有了预测功能,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而得天下之理,何其简矣!


《易经》中的“不易”,就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包括空间规律和时间规律以及万事万物在空间中随时间运动变化的规律。其中,时间规律是《易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所谓时也命也,时间就是天命。时间规律主要表现为昼夜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以及以其为基础抽象出来的阴阳消息规律。阴阳消息规律是《易经》方法论的精髓所在。《易》之时大矣哉!相关知识很多,这里就不再细述,以免跑题。


子夏故坛


首先:易经有三原则:简易、变易、不易。


一、简易

简易是易经的底层逻辑。万物之道是简易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经中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简易之道大矣。简易的含义有两个。第一:易经的基本规律是简洁的,就是阴阳的变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易经的道理从宇宙到社会,都在不断演绎中。得道的人就是懂得易经简易之道,遵守而成道。


二、变易

变易就更加好理解了。在易经中,每一个爻的阴阳变化,数量变化,都会产生系统性的变化,一共384种基本变化,基本涵盖了宇宙社会的规律变化。易经的卦与卦之间也会发生错卦、综卦、对卦、互卦、半卦、大卦、旁通卦的变化。这是易经象层面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遵循者易经的基本规律。


三、不易。

易经的“不易”内涵丰富。首先是它的道的不易。易经的道就是阴阳,就是第一推动力。道是宇宙的本体,也是宇宙的规律,与天地共存,永恒不灭。这是易经不易的第一个原思。


“不易”的第二个意思,是变是唯一不变的。这个世界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没有停止。在现象层面,变是不易的。


“不易”的第三个含义是,变化是有不易的规律的。易经中变化的规律就是阴极则阳,阳极则阴,否极泰来,泰极否来。万物的变化从事阴阳的循环,都是有不易的周期性的。股市如此,经济政治也是如此。


更多内容,关注我的weixin公号:小林易学 一起学习


商业风尚人物


说到《易经》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远古时代它是最早人们从动物蜥蜴再结合天象(八卦)变化引申出来了。蜥蜴的种类繁多,每种颜色也不一样,而且它还会因阳光的照射、环境的变化或压力产生颜色的变化,所以美其名曰“变色龙”。因此古人就以简易、变易、不易来论述天地万物之变幻莫测之定论。


比如说,港片林正英的电影,大家都很熟悉,做为降魔捉妖的林正英身上必带阴阳八卦,妖气属阴~简易,妖会附体他物或环境万物而变化~变易,所以由简易、变易引申出不易。

回归现实比如说,一杯水(简易)放数天后生长出各种细菌(变易),这过程就称之为(不易)。一颗树苗(简易),经过岁月轮回增长了一道道的年轮再到落叶枯萎,来年老树又发新枝(变易),这过程也是(不易)。

所以人也一样,生在这天地之间也正在体验简易、变易、不易之过程。生老病死的风风雨雨,使我们幸福快乐,也使我们痛苦悲哀。有时候我们也想探索宇宙的真谛,也想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总感觉如冰火两重天,只能远观不能靠近,一接近便什么都没有了。但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之需求,我们还是要继续探索和思考,就像是年复一年的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感谢阅读!我是诗蓦1,欢迎您来关注与评论!)


诗蓦诗书画


在易经中,易特指既济卦。事物时位全部恰当的特定时刻。

事物已经定型了,却称之为易,表现出来了运动,变化,思辨,否定之否定,全局,等等思想。

一个简单的称谓,一个简单的模仿就可以表达出来很多的意思在内,当然也少不了没有发现的规律,没有说明白的东西。

这就是智慧,像天上的太阳,早出暮落,周而复始,既是不变的,又是变化的。随时,随位而已。实事求是之后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结合卦序的排列组合,
既济卦表达出来三种称谓,三种状态。不易,简易,变易。

一,简易

面对具体的事情,其立场困囿于一定的规格,其方法,内容是可以重复的,其防止错误的方式是远离错误,其宗旨是与错误,没有证明的东西绝缘。

其组织方式是建筑一个装置,发挥,广大。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结果。

世界各国各地各个民族的不同之风俗习惯,饮食性格,文化传统。

各个国家人群的语言,心理特质。

学科的叙述结构,顺序。序言――章节――引用。章节――第一节――条目――小条目――下一个条目――结论――第二节……。

推理。演绎推理。大前提(立场)――小前提(方法与内容)――结论(常德)

归纳推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格。

前有车,后有辙。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们对于世界的印象,感觉,定义。

人们对于事物的自觉,成见。

人们对于事物的模仿。

人们对于已经存在的方法的简单运用。

其原因模仿以随卦,无故。可能是懒人为了方便的建设。其大象曰,君子以向晦入宴席。

其结果模仿以旅卦。君子以勤庶政,无敢留狱。

从这个角度,西方文明之建立亦不过一卦的发挥而已,没有什么高不可攀,没有什么神神秘秘。所以没有必要跪倒他人面前,妄自菲薄,丧失了自己民族的自豪感。抱着金饭碗哭穷,怎么说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从学易忘易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我们承认,尊重,运用西方的文明,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要创造自己的观点,落实自己的创意,形成自己的理论,制造自己器物。


董事长慢慢懂事慢慢长


<strong>老鬼明确的告诉有此疑问的朋友们:请不要再在这种问题上打转了!如果你想真的透彻理解“不易”,唯一的前提就是深入研习《易经》!否则你所得到的所有对“不易”的理解都只能停留在逻辑层面而非认知层面!

如果你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研习《易经》,而是总热衷于所谓“三易”之类的“大大”的概念的思考,只是喜欢去弄一些对于《易经》总结性、评论性的探讨,您还是歇歇吧!

一、浮于表面的各种总结、分析、概括等等,屁用都没有!顶多算是日常闲扯淡的东西!

像题主提出的这种问题,即使文王在世、伏羲重生来回答你,告诉了你最标准的答案,又能如何?不就是一些高度概括的思想、理念嘛!

难道你能够靠知道了一些高屋建瓴、高度概括的思想、理念就能够让自己在生活、事业等等方面如虎添翼?!

老鬼举个最通俗的例子:一位销售人员自己做错了事情,导致客户生气。此时业务员不知道怎么办了。有高人指点他:你这个时候要真诚的道歉,不要回避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机会挽回客户。

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但是: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能做好“道歉”这个行动吗?差远了!

道歉的时机不对,不行!

道歉所在的环境不对,不行!

道歉使用的工具或者方式(面对面?电话?微信?)不对,不行!

道歉时使用的语言不对,不行!

道歉时表达的角度、切入点不对,不行!

道歉时所呈现的状态、神态、语气不对,不行!

道歉过程中,无意识条件下说出了一些自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内容,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
所以,单单知道了一个大道理、理念,屁用都没有!

二、知识、概念的学习、了解,不是智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学习某一个学问,只是浮于这个事物或者学问的表面抠大东西,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有关《易经》的各种概括性、评论性的玩意儿太多了。“三易”之类的概念只是其中一个而已。即使你知道了简易、便易、不易,又能如何?顶多自我陶醉一下、日常闲扯时显得自己高深一点而已!老鬼的师父当年对于这种现象评价的原话就是“屁用都没有”!

还有什么“洁净精微”,你知道了又如何?什么算是“微”?或许你能说出来“无限细分”,这又有个屁用啊?!

举个例子:

当你知道了:一年365天,每天的干支不同,即使每一天摇出的是同一个卦象,也会因位要挂的时间不同,得到365种结论。

每次要挂,虽然只是三枚铜钱,但是可以出现64种卦象。而这64种卦象,又会因为动变,而另外变成63种变化。

那么365*64*64,单单这个得出来的变化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不同的人,即使摇出的卦象一样,但每个人所问的、求的事情、问题又不一样。东家的狗丢了,西家要问生意如何,张三要问这个媳妇是不是能成,李四要问老爹的病情什么时候有转机......大家问的问题不一样,求解的重点又会有无数种变化!

这才是无穷无尽!这才是“微”!

如果没有研习过《易经》,如果没有看过《易经》的书籍。你知道了“微”的解释,有什么用?那不是你切身感知到的!

三、别研究“不易”是什么意思了!你只要知道:要想搞明白《易经》就要深入的去研究!要知道研究《易经》真的不容易!知道这个“不易”(不容易)才行!

如果连六十四个卦名儿都搞不清楚,连怎么画卦都不知道,都弄不明白天干地支,记不住刑冲克害,不清楚卦、爻都是啥意思......知道了“不易”,也顶多算是COPY别人的说法,顶多算是鹦鹉学舌了!


老鬼对于那些天天只知道找那些“有关《易经》高度总结与评价”的行为既表示尊重,也感觉意义不大。尊重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人家爱干嘛就干嘛。感觉意义不大是因为这些顶多在闲聊时能够说上几句话而已。

如果真想通过《易经》增长一些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智慧”层面的东西,可以有两个途径:1、你可以寻找一些在这方面有真正研究的人多请教、多交流;2、你自己花些时间、精力,踏踏实实的研究一下。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好方法喽。


老鬼归来


“不易”是《易经》的三大要点之一,也是《易经》的易字所代表的三大含义之一,《易经》阐述的是在一定环境,自然气场的运行规律对人产生吉凶影响的实用科学技术。也就是说《易经》是阐述自然运行规律对人影响的学问,这个自然规律具有三大特点:“不易”,“简易”,“变易”。什么是“不易”?这个“不易”是指自然的运行规律不易改变。就象白天和黑夜的自然交替规律一样,循环往复,永恒不变,想改变这个自然规律是“不易”的。“简易”和“变易”在我前几天回答的:为什么有人说《易经》很难懂?中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下!


悟易达人


认识《易经》中所谓的“不易”、“变易”、“简易”,必须把握“运动”和“物质”两个关键。“易”字的上部是个“日”字,下部是个“月”字,“易”字本身就是物质相对的运动。为了回答提问者的问题,先简单的说一下“变易”和“简易”。

“变易”的理解可分为“变”“和”易“,”易“是指运动不变。 “变”有两方面的变,一是运动方式的变化;一是形体的变化。

 “简易”的理解与变易有些下一样,“易”是指运动不变。“简”不是说“易经”的表达形式简单,而是说 “易”运用简单。《易经》的运用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运动的规律,二是运动规律产生的条件。运动的规律不变,不能人为改变只能遵守。所以,说“易”的运用简单,就在于只能运用规律产生的条件。对条件的运用是《易经》为人所用的地方,也是人类人化自然的唯一手段。

“不易”中的“易”依然是指运动不变,“不”不是否定意思,是指“运动”和“物质”两个东西永恒存在。就“运动”而言, “不易”不是指运动从永恒变成不运动的状态,而是说运动永恒不变,也即是说宇宙的根本之一是从不停止的运动。就“物质”而言,不是指物质在运动的状态下会消失从而变成空。而是说物质总会不断的分解,无限的分解成接近无的状态,但永远不会消失,也即是说物质是固存于宇宙之中的。反之,接近无的物质会因运动而集积转化成新的物质。当然,新物质从无形体可见到有形体可见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不易”指宇宙是永恒运动的,无限接近无的物质是永远固有存在的。正因为运动的永恒和物质的固有,宇宙万物才得以生生不息。


淡墨如印


周易是用来占测的。周易是通过八卦乃至六十四卦,乃至六十四卦之六十四卦来占测的。周易占测时,你第一卦跟第二卦,跟第三卦也是不太相同的。但不管你怎么去占,事实终归是事实。比如某人占考公务员,第一次占得泽风大过卦。结果没考上。第二次占得坎之水泽节卦。结果又没考上。第三次占得雷山小过之山泽损。结果还是没有考过。最终到了年龄,就不用考了,也就没有考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