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零基礎)學習中醫,該如何入門?

用戶1873176051064072


任何東西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都是通過不斷學習得到的,中醫也一樣,只要你想學,零基礎可以學,建議你從針灸開始學習,首先要認識經絡穴位並熟練掌握,然後再學習其他的。中醫傳承幾千年,博大精深,希望更多人將它繼承併發揚光大。



昊媽雪蓮


如同中華文明一樣,中醫傳承千年,源遠流長。它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所以,想學中醫,傳承國粹,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對於你提出“作為一個沒有醫學基礎而又想學中醫”的問題,姓之初的回答是:先了解一下學習中醫的以下問題,相信你就會明白“該如何入門”了。

一、學中醫要具備些啥條件

首先,要能讀懂古文。學中醫必讀中醫經典,讀經典起碼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礎。難以讀懂古文,就談不上理解中醫經典的內涵。

其次,要有一些悟性。因為中醫理論比較精闢深奧,不像西醫那麼表象,所以學習中醫需要有一些悟性。

再次,要吃得了苦頭。這種“苦”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學習之苦。要讀許多醫學書籍和經典醫著,不僅要讀懂弄通,還要記住並爛熟於心。二是實線之苦。

二、學中醫的兩大途徑

中醫學是一門系統科學,知識點多面寬,需要系統地學習。既要學習系統的理論知識,還需要紮實的臨床實踐經驗。所以,不經過系統地學習,完全靠“自學”是學不出來的。這裡,告訴你學中醫的兩大途徑。

途經一:上大學學中醫。這是現代中醫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式和學習中醫的主要途徑。至於能不能上中醫藥大學,就看學校的招生要求和你的個人條件了。具體怎麼上,情況各有不同,此處無需細談。一旦上了學,你自然就入了“學中醫”的門了。

途徑二:從師學中醫。就是確立師徒關係,全程通過師帶徒的方式進行教授、學習和實踐來學習中醫。這既是傳統的,也是當今國家政策允許的學習中醫的一種方式。至於帶徒醫師具備的資質條件、帶徒學習的最低期限、學習的內容要求與效果認定,都有具體的規定。

【友情提醒】現在社會上和網絡上任何以中醫藥管理局、衛生健康委名義舉辦的中醫 (師) 學習培訓,都是虛假的、不真實的。這些打著官方名義進行招生的培訓機構,普遍收費很高,所謂的培訓完全不適合 “入門” 學醫的人。只有選擇合規的學習途徑,才能圓你 “入門” 學中醫的夢。

三、學中醫首先要學些啥

從中醫專業學科來說,學習中醫首先要學習四大基礎學科和四大經典書目。四大基礎學科是:《中醫基礎理論》《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四大經典書目為:《黃帝內經》《溫病學》《傷寒學》《金匱要略》。如果通過大學院校學中醫,你首先要學習醫學公共課和醫學基礎課,在此基礎上才學習中醫專業課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姓之初


普通人零基礎學習中醫,確實是一個比較難的。因為,醫生,不論是西醫還是中醫,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如果要達到看病開方的程度,是非常難的。哪怕就是正規院校畢業,想達到這個程度也是很難的。

我認為你說的零基礎學習,是自學嗎?應該是自學的,否則,就有老師教你怎麼學了。

以自學來說,首先,對古文還是要能看個差不多。不能全讀白話文來學習,典籍、醫案,很多都不是白話文的。

自學就要看書了,看哪些書,以及看書的順序,倪海廈有這樣一個推薦。

順序是這樣的:《針灸大成》《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這些書依次讀。

這些書讀個差不多,還可以看看《圓運動中的古中醫學》。剩下就是看看視頻、各時代中醫大家寫的書。倪海廈的《人紀》我個人還是比較推崇的。郝萬山的《傷寒》也不錯。

如果只是自學,永遠也不是專業,只能是業餘愛好之一。學了中醫,對世間萬物、人體,還是有個新的認識,還是不錯的。因為中醫,某種程度上,又不僅僅是醫學。


自由搏擊王者教練


歷史上的一些著名醫家有先從士儒之學而後轉學中醫的,如皇甫謐、朱丹溪;有既是政府官員又懂醫學的,如王冰、徐大椿,而且大都有醫著傳世。這種現象與中國文化同中國醫學在某些典籍中相互串聯不無關係,以致當時在文人中流傳有“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理”之訓。也許受這種環境的影響,以前一些文人往往把中醫學作為業餘愛好學習、玩味。

其實,中醫學除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與疾病治療外,其內容還包括古代的天文、地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古漢語學等。我們學習它,除了自我養生祛病外,還會學到其中蘊含的眾多國學知識。所以若有閒情逸趣,不妨以此研究之。


三皇


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那麼潛心學習,從理論基礎開始,持之以恆,不斷地理論聯繫實際,多思考多實踐,是不難入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