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你家鄉的一句方言是什麼?

人生百態看世界


說到我老家泰安的方言,那真的非常多,也非常好玩。我以為最能代表的是:“你狼咋呼麼”。這句話使用量很大,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會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嗓門高、聲音大,說話好大聲嚷嚷,讓人心煩,泰安人要制止對方就這樣說。這句話構成陳述式合成詞或主謂短語,所表達出來的褒貶、感情色彩就特別強烈了,這也是泰安方言的特色。



泰安位於山東省中部,北靠泉城濟南,南鄰曲阜,在古代屬於齊國與魯國的交界處,保留了古齊文化和古魯文化的精髓,是齊魯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山東話裡的實在味和人情味,在泰安方言裡發揮的淋漓盡致。泰安話屬於冀魯官話,從詞義角度看,泰安方言與普通話基本相同,僅在個別詞義上有所差別。



泰安因泰山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意國泰民安之意。泰山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歡迎大家來泰山旅遊,親身感受泰安方言,享受泰安美食。


子魚問孔1122


鬧甚了!

座標太原。我覺得最能代表太原的一句方言是“鬧甚了”。

記得有一年去北京出差,辦完事去王府井百貨大樓閒逛。在滿世界都是京片子的商場裡,滿目都是北京人或是來自其他地方的人。逛至三樓,冷不丁聽見一個角落裡飛出了一句“鬧甚了”。

是個男人,以普通話的形式說出。聲音洪亮,發音很重。頓時覺得整個商場都親切起來。扭頭望向那個男人。典型的山西人長相。他在買東西,大概是售貨員的態度令他不滿,這句“鬧甚了”便不由自主地從他嘴裡飛出。售貨員目瞪口呆地望著他,聽不懂他在說啥。他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態度不太友好,便住口不說。見我在看他,他沒什麼表情地回望了我一眼,便離開了。

在異鄉聽見鄉音,遇到家鄉人,總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就像人到了異鄉,總是在看到家鄉牌照的汽車時會驚叫一聲。

印象中,“鬧甚了”三個字一般是男人說得居多,因為裡面包含著不滿與質疑,要表達一種發洩的情緒,女人說起來不雅。雖然我是地地道道的太原人,卻基本沒說過這句“鬧甚了”。就像那句著名的“鬧他”,原本是太原話裡打人或修理人的意思,現在卻被髮展成太原球迷呼籲球員加油的口號。只要是在山西主場,球迷們不僅會喊“鬧他”,還會掛出寫有“鬧他”的橫幅,以示霸氣。可見方言在時代發展中的變異有多麼巨大。以前在太原女子口中不會輕易出口的“鬧他”,現在太原女子說起來竟然眉飛色舞。

特意在百度查了一下,發現太原話的四級考試中,赫然就有“鬧甚了”三個字,它的準確含義是“你幹啥呢”,但語氣中卻含有不滿。

後來,竟然發現呼市人也說“鬧甚了”,張家口人也說“鬧甚了”。而這背後的原因,其實是山西人當年走西口,把山西方言以及這句“鬧甚了”帶出了山西,普及到走西口沿線地域。

因此,方言的傳播及變異確實是與時與地俱進的。有時想想,真是怪有趣的。


喝茶慢


我們溫州地區,平原之處人口稠密,卻丘陵遍佈,形成了大枝幹溫州地區的很多種語言分枝,甚至於我們平陽地區有萬全平原口音,昆陽城關口音,敖江口音,以及以水頭代表的北港閩南語。以我們家為例,我妹妹嫁給了水頭地區講閩南話的妹夫,我的4位舅媽中的2位來自鰲江,我夫人昆陽這邊,於是我們過年到我們萬全老家聚餐,二舅舅為人幽默,總是拿幾個語音發音不一樣的詞來逗樂子。比如“魚”字,鰲江地區發音eng (就是發英語單詞Mean的尾音),而我們萬全昆陽地區發完全不同的“nv”音(比“女” 音平些,此次請教世界語言專家),水頭閩南話,我一直聽不懂。但是我小時候剛烈可愛的妹妹卻只和妹夫講閩南話了,真是有語言天賦跟對人了……還有好幾個列子,在動車上怎麼也找不錯發音的表述,比如鰲江昆陽萬全語言裡表述他她義的“渠”字找不到如何表述的表音。現在想想季羨林老先生把梵語研究的那麼通透,真是難能可貴啊!不過無論說什麼話,所有特色都應該保留和堅持,不知道那些最有特色的罵人的特殊表述是否也值得傳承。才疏學淺,此只一家之言。現在保持沉默。總之,鄉音是我們流動人口不變的鄉愁。G1865在不斷前行!


錦蒙Jinmeng


一句家鄉方言的提問,讓我沉思好久,我都好多年不說家鄉話的人,猛然間竟然一時失語。18歲離開家鄉,戶口也落在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地;隨著工作的變化,天南地北的漂,3,4年換個地方;

回到家鄉都不再會用家鄉話聊天了,父母就會說一句:

你怎餒憨的。自己也只能望著父母傻笑,笑自己竟然忘記了家鄉話。


99王大錘99


方言與普通話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而且,越往南,越變腔。像我的家鄉相隔十里,說話的腔調都會變。儘管國家一再強調推廣普及普通話,可在個別地區、個別人群並不以為然。以至,有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不出行,出行則會出洋相。

這盞燈錯了,說的是這盞燈亮了,這盞燈不錯,說的是這盞燈不亮,這種方言,全國大慨只有我們那裡才是這樣說。如果換了個地方還是這樣說,外地人會是怎樣理解呢!

我和一位同鄉剛出來的時候,先住進了旅店,發現房間裡的燈壞了,他便嘹起嗓門衝著房外大聲嚷了起來,服務員房間裡的燈不錯,快叫人來搞錯,旅店的服務小姐聽傻了,心想燈就是燈,怎麼會有“不錯”與“搞錯”呢!可面對顧客的叫喚,卻又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於是他們倆發生了爭執,我走了過去用普通話翻譯了—遍,房間裡的燈不亮了,請叫修理工來修理一下哦!她這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轉身去做了安排。不過走的時候,回過頭來看了我們一眼,並捂著嘴笑了。氣得我把同鄉罵了一句。你這個土巴佬好好學習普通話!😂🤣😃😀



戀坔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東南角大名縣,地處河北河南山東三省交界處。我們那裡老一代人,直到現在見面打招呼時,一般都是會問“吃了沒?”“喝湯了?”

這兩句見面打招呼常用的方言,具體來說,還是有區別的。

“吃了沒?”這句問候語,一般是在早上和中午,見面打招呼常用。這可能跟過去長期“溫飽問題”得不到解決有關,因為吃飯是頭等大事,所以互相見面打招呼,就直奔主題,“民以食為天”嗎,見面當然要問這“天大的問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而“喝湯了沒有”這句打招呼問候,一般都是在傍晚或者晚上。因為,在過去晚上一般不捨得吃乾糧,家家戶戶都是以米湯為主,捨不得多放米,主食就是一碗米湯。所以,傍晚和晚上見面打招呼,就問“喝湯了?”

“吃了沒”也可以適用於晚上的見面問候,但“喝湯沒”這句問候,一般不適用於早上和中午,專用於傍晚和晚上。


學文說話


我:大娘,你喝湯(吃晚飯)了沒?

大娘:沒,等麻沙眼了再燒(做晚飯)。

我:嫩(您)不燒了,俺家燒好了,過來一起吃吧!

大娘:中啊!閨女!

從上面的對話中,親愛的友友們,知道我的家鄉是哪裡嗎?


百姓家長裡短


\\哎,起來吃飯吧?等剎著。


用戶2687601197741王


講抹介,吾知宜講抹介東西,


喚醒164991530


我廣東龍川縣佗城,是南越國開國皇帝趙佗發跡的地方,本地人的口頭禪,打靶鬼!就代表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