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場就囂張的張本智和,如果是純日本血統你會改變對他的態度嗎?

江東光兄


個人的一個看法,國籍和血統問題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即使改了,也不會有太多的變化,依然會有很多人不喜歡他的。第一印象是很很重要的,喜歡就喜歡了,不喜歡想要改成喜歡,這很難的!而且張本在國內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褒貶不一。

就拿張本的“狂”來說,這確實與低調穩重的國乒有很大的反差。不過,這個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不能一棍子打死吧!有些球迷喜歡張本的“狂”,很有朝氣,很有衝擊力;有些球迷則是不喜歡,賽前說大話,比賽的時候不斷的吼叫。

來說下個人的觀點,雖然不喜歡張本,但也是挺尊重張本智和的,他是不是日本的國籍,這不重要。

張本之所以有這麼大的爭議,還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他是國乒的主要對手,贏過我們的主力。如果張本沒有這麼大的威脅,國內的媒體和球迷也不會盯著他不放,影響力也不會這麼大的。

雖然不喜歡張本,但必須要承認張本的實力。就目前整個國際乒壇而言,張本算得上是國乒最主要的對手之一,也正是張本的存在,也讓國乒的比賽更加的精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競爭才會有更多的關注度,才會有利於國乒的發展。這份競爭也是倒逼國乒不斷的進步發展,督促我們的運動員時刻保持警惕性,不進則退。

張本屬於比賽型球員,十七歲的年齡,未來還有一定的潛力,必須要重視他!東京奧運會還是在他的主場,威脅性相當的大。

綜上所述,張本改不改國籍,這並不會讓我個人改變態度的!


小哥聊體育


提起張本智和這個小將,他確實太過囂張,父母都是中國人,當年他父母是怕他在人才輩出的中國的得不到發展才去了日本。作為中國人的後代,本來可以受到我們大家的熱愛,畢竟他流的是中國人的血。誰知道他整天叫囂打敗中國人,還說自己是日本人,跟中國沒關係,這完全是忘了祖宗,可以說引起了大家的仇恨感!

如果他是純日本血統或許大家對他可能會改變點態度,但是無論作為什麼運動,不能太過囂張,如果過分囂張,無論是哪個血統都不會改變人們對他冷漠的態度!

無論他是哪國血統,做人還是低調比較好,以免打臉!

張本智和是中國球迷最熟悉的外國球員,並不是因為他的成績優異而為球迷所知,是因為他在賽場上大喊大叫而聲名大震,而且他還是一個喜歡吹牛皮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每次參加競賽就口口聲聲要打敗中國隊拿金牌,到末了都是失望而歸,如果他是一個純正的日本人也無可厚非,他偏偏是一個華裔少年,這讓球迷感到非常的不爽,實在沒有實質性對國乒產生威脅,對他賽前的大吹大擂在球迷中央只是當成一種笑料而已,誰都沒有把他當成一回事。

不過說笑可以,但是在真正的大賽面前,咱們的國乒還是不能麻痺大意,畢竟現在國乒當下最大的對手。就是日本就是的張本智和,以及日本女隊的伊藤美誠。但尚未成年的張本智和卻依舊讓人看不見他的上限,而今天國際乒聯匈牙利公開賽上,張本智和總比分4:0橫掃印度選手加納納塞卡然,成功晉級八強。去年亞錦賽團體賽,加納納塞卡然曾總比分3:0零封張本智和。如今,張本智和輕鬆復仇。真正讓球迷歎服的是張本智和的正手實力,真的是進步明顯。所以我們對這樣的小將不能有任何鬆懈的地方!

像張本智和這樣的運動員,我們國乒球員就應該見他一次打他一次,直到他面對中國國乒再無信心為止,他沒有信心了,看他有何理由在做囂張之事!


菲菲愛籃球


張本智和每一次的出場確實太過囂張,所以中國球迷不喜歡他,這和他的血統沒有關係。

張本智和的父母曾經是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在國內的提升勢頭不夠理想就遠赴日本發展。張本智和和他的妹妹都是出生在日本,並且為了參加大賽加入了日本籍,張本智和就成為了華裔日籍球員。



張本智和作為一個相當年輕的乒乓球選手,每次出場就是大喊大叫,贏球相當誇張,輸球是又是淚流滿面。他這樣的性格造成了球迷對他普遍不感冒,連帶著他華裔的身份一併遭到嫌棄。即使他是純日本血統,性格還是這樣,同樣會讓中國球迷所不齒。



雖說中日兩國有源遠流長的過節所在,但中國球迷還是十分理智的,不會因為日本籍球員就一棒子全打到。福原愛在中國球迷中還是很受歡迎的,就是現役的石川佳純也被中國球迷喜歡。張本智和則不同,就因為他喜歡吼叫,又不在點,才會讓球迷不喜歡。




中國球迷不喜歡他是因為他的這種叫囂性格,和他的血統沒有太大關係,當然因為他是華裔選手更是不感興趣。


水文2018


這種“獅子吼”太過誇張了,似乎有點過了,十分的狂妄自大,簡直影響比賽,不提昌,應該限制!無論你是哪個國籍的你這種風格總是讓人十分不舒服,十分討厭至極!你打比賽就打比賽,大喊大叫幹啥?你昕爺都沒贏過,囂張什麼?牛逼什麼?人品球品都不行!


佛善禪心


嘶吼,已成張本智和標配,換句話說就是看到張本就不可避免地想到他那球場上的吼叫之聲……

張本智和,年少成名,2003年出生的他2015年就開始參加波蘭公開賽,到2016年奪得世青賽單打冠軍再到2017年捷克公開賽力奪單打冠軍再到2018年年終總決賽男單折桂,張本智和手中掐著一大把的記錄……目前世界排在第5位的張本智和,基本就是對國乒最有威脅的選手,無論是劉國樑主席還是馬龍還是許昕還是樊振東,都對這個小孩稱讚有加,是未來不可忽視的對手……

但是張本智和卻有著一個不受歡迎的很大的“缺點或者說是毛病”,就是賽場上每當有得分後張本智和就扯嗓子大吼一聲,聲音之大使得有球迷都好奇那個小小身體裡哪裡出來的能量……並給人“出場就囂張”的感覺,再加上其賽前目標張嘴就是金牌、奪冠,典型大嘴一個,所以其不受歡迎的廣泛程度或比想象還要大,比如對手(往往會被被擾了心智亂了節奏,感覺不亞於嘲諷甚至挑釁,恨不得拿球拍拍死這個賊小子),比如球迷(尤其是國乒球迷,恨不得掐之),比如隊友(日乒一哥想必也是恨得牙癢癢)……

但張本就是張本,一個在異域生活成長的具有中國血統的日本選手,夾縫求生存只能靠自己,而“虛張聲勢”不止能激發自己潛能,增加被關注的機會,同時也完全可以增加自保的機會或程度……對於場上的大聲吼叫,張本智和自己曾解釋說來自於小時候媽媽的教育與要求,這實際上透著某種程度的不自信……今年全日錦中,張本也曾解釋去年一年喊的有點累了,但還是想作為贏球的“輔助工具”……

成長了的張本智和目前有所低調,或許正是源於自身實力的增長……但場上得分後的吼叫依然未改,且有增強之勢,目前張本與宇田幸矢的單打決賽(匈公賽)正在進行,張本是贏一個球要連吼三聲……或許,對別人來說習慣了就好了……


未名體育


我認為張本智和的這種表現和人們對他的態度,主要是兩方面造成的。

其一、張本本身對他自己的定位無法確立、確認。國籍的定位,拼搏奮鬥目標的定位,榮譽理想的定位等等。說自己是日本人吧,聽說其父母還未入日本籍,還承諾不入日本籍,自己雖加入日本籍,但自身的方方面面又抹不去中國人的影子。這就造成了他在比賽中爭取榮譽和成績的不純粹性,說為日本去爭取成績榮譽,但感覺自己是中國人;說純粹為日本去爭取榮譽比賽的話,日本球迷也不會百分之百認同。水谷隼有很多陋習,太多毛病,為什麼日本球迷也可以容忍認可他?因為他是純粹日本人。張本作為職業運動員就在這種夾縫中努力、生存、拼搏。你說他難受不難受?

其二、也就是咱們中國人對張本的這種不純粹,不確定性的反感。更讓球迷難以接受的是他作為一箇中國血統的人,見了中國選手,非要像見了敵人一樣,想把他滅掉,這是球迷最難於容忍的。不然的話到國外去打球生活,和外國人結婚生子的中國運動員也挺多,為什麼人們獨獨要對這個年輕少年有如此之偏見?其實我認為不是偏見,其實也是各種原因,造成了人們對他不認可。

話說廣一點就是:我是誰?為了誰?為誰幹?怎麼幹?




藍天劍一


題主的這個問題,提的比較全面又有點複雜。既涉及到張本的比賽氣質、風格和技術,又涉及到他敏感的身份問題。下面也來逐一回答。


拼命而不囂張,激情卻內斂,張本打球應像乒壇前輩鄧亞萍學習。

張本的成績,與“乒壇女皇”鄧亞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當年,鄧亞萍也靠一聲怒吼“颯”來震懾對手,為自己打氣。鄧亞萍打球時的殺氣,是其常年受到不被重視、不被培養極度的壓抑而造成的,她這種非要打出來、拼出來無所畏懼,戰勝一切對手的氣勢,再加上她凌厲、兇狠的進攻,在賽場上讓對手很難以抵擋。

但鄧亞萍的這種殺氣、霸氣沒有讓人感到反感,反而讓人肅然起敬,這是一種強者靠自身實力去爭取勝利的拼搏精神。張本智和卻完全不同了,說大話還在其次,與鄧亞萍的怒吼截然相反的是,張本是每球必吼,每得一分必吼。

這種吼實際上是給對手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在局分、局面上你並沒有取得多大的優勢,但這種十分誇張、聲嘶力竭的吼叫反而讓對方心神難寧。2018年國際乒聯總決賽,張本智和就是靠這一聲聲怒吼,把林高遠直接喊懵了,完全亂了方寸,也最終造就了張本智和這位歷史上最年輕的總決賽冠軍。吼叫是情感、情緒的釋放,像鄧亞萍那樣在激烈的纏鬥、相持之後,你得到一分,不是不可以吼,但全程從頭吼到尾那就真有干擾對手之嫌了。難道說實力不夠就靠吼來湊嗎?

反手技術強勢,正手先天性欠缺,張本日後對中國隊威脅有限。

張本智和目前能夠在中國選手上取得多場勝利,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他近臺反手的快撕、暴擰等技術,有速度、有力量再加上落點的變化,確實在前三板上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日本隊有一個缺陷,就是正手攻球技術普遍不好。眾所周知,得正手者得天下,正手進攻能力達不到一定高度的話,那將來張本的上限不會太高。

也有球迷說,張本的父母是原中國隊選手,目前的教練也是中國人,但從他正手的攻球動作來看,還不如林昀儒流暢,包括他的妹妹張本美和也是正手攻球動作過大,小臂收臂的速度太慢,以至於正手攻球的殺傷力出不來。像中國隊許昕、樊振東、馬龍的正手進攻能力要比張本強大的得多。

張本靠近臺反手的爆發力打天下,在出道初期可能會嚐到一些甜頭,最終成為頂尖一流選手他還是要過正手這道關。至於張本的國籍以及他對中國的認知,那是他家庭教育的問題,中國人一向不喜歡飛揚跋扈的叫囂主義,在這點上張本更應該像他的同齡選手,謙虛、低調、內斂的林昀儒請教學習吧。

以上就是我對張本打叫習慣性每分必吼、正反手技術的分析,歡迎各位留言、評論,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騎馬寺的少年


  • 我是三宇,思想有多遠,球就能拉多遠。

換了名頭的“四川崽”

張本智和,2003年6月27日出生於日本仙台。父母兩人都是中國四川省人,均是乒乓球運動員出身。

雖然張本智和年僅16歲,但是他已經躋身世界排名前十,並且在眾多比賽中譽為最年輕的運動員,成績也是頗豐。


初生牛犢不畏虎

三十歲之前不狂沒有出息,三十歲之後還狂肯定沒有出息。——郭德綱

作為一名四川人,當我開始關注這個年紀輕輕卻成績斐然的“日本”乒乓球運動員後,首先是查閱關於他的資料。

一經查閱,竟發現他還算是我半個老鄉,也就自然就對他關注起來。但當我看過他幾場比賽之後,令我大失所望。

倒不是他的球技令人汗顏,而且他張狂的個性讓我很反感。每每贏球,就會爆發出他那標誌性的呼叫。與之相對比的是,輸球后就黯然神傷,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

他的父母從四川走出去,不顧民族情結跑到日本(即使國內競爭很激烈,但是你可選的國家不止一個吧),還把兒子培養成了一個如此桀驁不馴的人。不管是中國傳統講究謙遜還是日本傳統講究謙和,都是格格不入的。


拋開中國裔日本籍去評價

就像標題所言,我們該如何客觀評價張本智和呢?

  1. 球技不錯:打法上繼承了他父親的近臺快攻,採用不退臺兩面拉的方式,在比賽中控制了比賽節奏,通過速度取勝。
  2. 球品有待提高:球品如人品,縱使球技再高超,不學會低調做人,也難成大器。
  3. 心態還需歷練:輸球過後也常見他哭鼻子,雖然他年紀小,還是個孩子,但是作為一名運動員,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4. 賽場表現出色: 在賽場上每球必爭,具有相持變線的冷靜頭腦。

前途無量,需要提防。

作為一名還未滿十八週歲的乒乓球運動員,就能夠在國際賽場上拋頭露面,並且取得不錯的成績,至少國乒同年齡段還找不出一個人和他匹敵。

其次,在多次比賽中,張本智和先後擊敗了中國隊九餘人。國乒主力中,僅許昕一人對張本智和保持不敗,但幾次獲勝的過程並不輕鬆。

雖說要小心張本智和,但是也不必過分恐慌。因為國家乒乓球隊早已經開始對張本智和進行系統的研究分析,也在不斷的尋找剋制他的球路。


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幫助到了您,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進入主頁,這裡有更多關於乒乓球的文章。


三宇乒乓論


你看到的張本智和出場後的囂張,其實是他自己的一層保護網,在16歲的年紀,能夠有這樣的成績,是靠之前的無畏無懼打出來的,但是成名之後,揹負起了日乒奪冠的重任,壓得這個孩子無法得到喘息,所以才會在場上用這層保護網,將自己層層包圍,不僅可以在重壓之下獲得一些鼓勵,還能讓之前的無畏無懼更多的體現在球場上。

這似乎也是國乒球迷最討厭的一點,但是很多理智的球迷,不會因為張本智和的傲慢和囂張對他另眼相看,因為這畢竟是體育競技,場上的囂張只是對於自身和對手的一種保護和震懾,場下的低調謙遜才是人的本身。

每個乒乓球運動員在場上和場上的感覺都不一樣,在場下張本智和是一個小孩,本身也是一個小孩,他有孩子的不成熟和天真,但是在場上的那種衝擊力,才是證明他勇往直前的原因所在。

這也跟他的國籍沒有太大關係,人們只是因為這一點由頭,而拿住不放,即便他是純日本血統,也會遭到國乒球迷的厭煩,因為他是我們的對手,正如伊藤美誠一樣,場上太過囂張,會讓球迷感到氣憤,因為他真的威脅到了國乒。

張本智和的技術能力和實力確實非常全面,也是國乒目前頭號勁敵,所以我認為張本智和的這種囂張和國籍沒有關係,場上的囂張確實讓人厭煩,但是場下的舉動也會讓很多球迷喜歡。舉個例子,2019年年終總決賽,張本智和最有機會戰勝許昕的那場比賽之後,許昕正在接受採訪,而張本智和雖然輸球,但是仍然耐心等待許昕接受採訪之後,接受我們記者的採訪,這就是張本智和讓人喜歡的一面。

很多球迷會將張本智和場上的囂張帶到場下,把這個人的兩種性格混為一體,這無可厚非,但是很多人也會將其分開,哪怕是場上和場下,張本智和都有可圈可點的一面,不能一概而論。而張本智和作為國乒頭號勁敵,是國乒最喜歡的對手,在場下也是一些國乒球迷喜歡的球員。


老樂說球


【乒談】來為大家分享下關於這個問題的觀點吧。吼叫是一種比賽習慣,邏輯上吼叫不能推導出囂張的結論,不要過分解讀。


1.運動員比賽性格類型

運動員的性格不一樣,在比賽中的習慣不一樣。像張本這樣的運動員,比賽中是激情型的,喜歡用吼叫去調動自己的比賽激情。有的運動員是安靜型的,這其中有的是性格老實,有的是心裡有算盤。


2.吼叫是一種戰術

競技比賽,難道不就是為了讓對方不舒服嗎,不管是技術上的還是心理層面的。以前李小龍在關鍵時刻會學動物叫,引起了對手們的反感,但是最後也逐漸接受了。吼叫,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讓對手分神,找到機會。

因此,【乒談】認為吼叫只是一個習慣和戰術。你喜歡不喜歡,運動員在用,和國別無關,還是看技術和球品的。張本接受採訪的時候還是很謙虛的。


我是【乒談】,12年乒乓經驗。普及乒乓技術、解讀乒乓人物、帶來乒乓資訊、推薦乒乓器材,只想為您展示有意思的乒乓。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歡迎您關注我,一起探討乒乓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