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關於齊秦的這張《愛情宣言》,咱先不急著聊音樂,還是先來釐清一段歷史遺留問題。

如果用唱片公司作為軸線,那麼齊秦的音樂生涯中,可以分為“綜一唱片”、“滾石唱片”、“科藝百代”、“東方唱片”、“動能音樂”和“美夢成真”這幾個階段。

其中,齊秦在“綜一唱片”發行首張專輯《又見溜溜的她》時,“綜一唱片”還叫“綜藝機構”,但因為唱片的發行商是當時的“四海唱片”,所以有些人以為當時齊秦簽約的是“四海唱片”。其實,並不是。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而《又見溜溜的她》這張專輯,曾經還在香港地區上過市,發行商則是“華納唱片”。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東方唱片”也可以稱為“上華國際”時期,前者類似於“虹音樂工作室”和“滾石唱片”的合作,算是“上華國際”與齊秦合作的分廠牌,這個廠牌除了齊秦之外,主要就是許如芸和熊天平兩大歌手。

有意思的是,給“上華國際”和齊秦牽線的人,也是當時“上華國際”的副總,而他之前則是齊秦在“科藝百代”擔任經理時,親自招募的文案。他,就是許常德。

齊秦在“動能音樂”只發行過一張專輯,叫《呼喚》。“動能音樂”在當時和“亞律音樂”、“阿爾發音樂”一起,同屬於好樂迪集團,而因為發行渠道由“索尼音樂”負責,也讓人誤以為當時的齊秦,簽約了“索尼音樂”。當然,並不是。

“美夢成真”不用多介紹,齊秦自己的公司。

在齊秦整個音樂生涯的脈絡中,一直以來容易給人造成困擾的,還是他在1989年到1992年時期。這個時期的齊秦,一方面組建了自己的“虹”樂隊,並且成立了既為自己服務,又提供外包業務的“虹音樂工作室”。另一方面,在1990年至1992年起,齊秦還有另一個身份,即EMI唱片在臺灣成立的分公司:“科藝百代”的總經理。

這個時期的齊秦,總共發行了三張錄音室專輯和一張現場專輯。最為明確的是1992年發行的《狂飆·中國巡迴演唱會紀念專輯》,這張LIVE專輯,就是當時齊秦擔任總經理的“科藝百代”製作併發行的。

而1989年的《紀念日》、1990年的《愛情宣言》和1991年的《柔情主義》,因為歷史上同時出現過“滾石唱片”和“科藝百代”(EMI)的雙版本,因此也讓一些人懷疑,就是當時的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科藝百代”的人。

造成這個原因,一者是作為歌手的齊秦,和作為經理的齊秦,在當時竟然分屬兩家不同的公司;二者,也是“滾石唱片”和“EMI唱片”在臺灣地區的歷史造成的。當然,主要是後者。

“EMI唱片”最早進入臺灣地區,是在1979年,而當時的代理商,就是“四海唱片”。七年後的1986年,“滾石唱片”接過了代理商的任務,成為了“EMI唱片”的臺灣總代理。而除了“EMI唱片”,“滾石唱片”同期還代理RCA、ALFA、CARRERE、MANHATTAM等等廠牌的唱片。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一方面是“滾石唱片”把西洋唱片帶到臺灣地區,但另一方面,當時的“滾石唱片”由於並非全球化公司,所以也面臨著輸出的問題。

而從一開始,“滾石唱片”就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發行渠道:“BMG唱片”,當時中國大陸地區最早引進的兩盤“滾石唱片”磁帶,趙傳的《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以及羅大佑的《戀曲1980-1990》,就都是由“滾石唱片”授權給“BMG唱片”,才引進至國內的。

其實,齊秦的《紀念日》、《愛情宣言》和《柔情主義》這三張專輯,同樣是這個操作,之所以有“科藝百代”的版本,恰恰就是因為這些版本都是輸出版本,而當時的輸出地區,主要是中國香港及東南亞地區。

像馬來西亞版本的《愛情宣言》,甚至已經沒有了“滾石唱片”標識,只有“虹音樂工作室”和“EMI唱片”的Logo。而《柔情主義》這張專輯,當時還被天津音像和珠海華聲同步引入到國內,除了“虹音樂工作室”和“EMI唱片”的Logo之外,同樣也沒有了“滾石唱片”的標誌。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但不管有沒有“滾石唱片”的標誌,這三張專輯卻都和“滾石唱片”有關,尤其在製作層面,更和“EMI唱片”沒有半點關係。

《紀念日》和《愛情宣言》的監製,都是段鍾潭。《柔情主義》除了監製是段鍾潭和齊秦之外,統籌則是後來“中國火”的張培仁,而“媒體:滾石宣傳部”這個標註,更說明了當時齊秦的《紀念日》、《愛情宣言》和《柔情主義》這三張專輯,除了製作由“虹音樂工作室”自主完成之外,至少宣傳和發行,都用的是“滾石唱片”的企宣體系。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另一個證明,則是齊秦在任職“科藝百代”經理期間,當時廠牌所發行的專輯,如張瓊瑤的《有一天我會》、鄺美雲的《很想牢牢地抱住你》、騰格爾的《黃就是黃》、陳小霞的《大腳姐仔》,以及齊秦自己的《狂飆·中國巡迴演唱會紀念專輯》等,在監製一欄的署名,都是齊秦本人。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在這裡還有一個細節,可以佐證“滾石唱片”當時和“虹音樂工作室”,應該有排它性的商業合約關係。那就是張瓊瑤的《糖罐子》(1989)和《有一天我會》(1990),雖然用的都是以“虹”樂隊為班底的製作及演奏陣容,但在“滾石唱片”發行的《糖罐子》內頁,就註明了“虹音樂工作室”製作,而在《有一天我會》專輯裡,則完全沒有“虹音樂工作室”的信息。另一張《狂飆·中國巡迴演唱會紀念專輯》同樣是這個操作,這也說明“虹音樂工作室”和“滾石唱片”,在當時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一句話,《紀念日》、《愛情宣言》和《柔情主義》時期的齊秦,作為歌手就是“滾石唱片”的人!

然後回到《愛情宣言》這張專輯,作為“虹音樂工作室”成立後,齊秦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愛情宣言》當時對我來講,是有點失望的,主要還是從專輯屬性來講,這只是一張唱作歌手的“資源回收”專輯。而一般來講,等唱作歌手需要回收作品時,也意味著他的創作進入一個瓶頸期。

當時的齊秦,確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具體就不細說了,甚至就連日後從“科藝百代”離職,也和他這個時期的狀態有關。

也正是因為這段時間的生活,導致齊秦創作力的下滑,而《愛情宣言》整張專輯,除了同名主題曲之外的其餘十首作品,則都是齊秦自己舊作的翻唱,以及將寫給其他歌手的歌曲拿回重唱。

不過,《愛情宣言》這張專輯倒也是體現出當時臺灣地區唱片工業的企劃優勢,創意總監王念茲主打的“抒情的搖滾”概念,以及專輯內頁裡結合主題曲歌詞“我相信”、“我不信”的選項,還是很好將抒情與搖滾,相信愛與不信愛這樣的二元對立,組合到了一起,形成矛盾又統一的文本效果。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十首翻唱作品中,《如果真的不要》是之前齊秦寫給姐姐齊豫的作品,《別對我寄望太多》是寫給李亞明的,而《別在窗前等我》、《珍重我愛》、《窗外》和《沒有淚水的分離》四首歌,則都是他在“綜一唱片”時期,寫給師妹楊林的歌。其中,《沒有淚水的分離》原名《沒有淚水》。

其它四首作品,《異鄉遊子》、《原來的我》和《不必勉強》全部選自齊秦的成名專輯,也是他第一張創作專輯《狼的專輯》。另一首《撕裂的愛》,則在此前並沒有收錄在他個人的專輯裡,而是收錄在“綜一唱片”的精選《輝煌的日子》裡,雖然唱片上寫的是楊林合唱,但楊林只是在尾聲裡當了一回和聲。與此同時,這首歌曲也是電影《應召女郎1988》的主題曲。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綜一唱片”當時也在《輝煌的日子》裡推薦了不少新人,其中就包括18歲的陶晶瑩。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愛情宣言》整張專輯由劉天健執行製作,弔詭的是,他當時也是“科藝百代”製作部的經理,除了在這一年推薦齊秦擔任“科藝百代”經理一職之外,還和老闆一起在“滾石唱片”玩起了音樂。

專輯在音樂上也緊扣了“抒情的搖滾”這個題目,確實很好地把握了抒情和搖滾的平衡,將音樂中Soft和Hard的兩種氣質,很好地包容。而當時正值盛年的“虹”樂隊,加上吉他手倪方來的加入,更在音樂性上,做到了豐滿化。尤其是相比“綜一唱片”時期齊秦一些還比較鄉謠的作品,音樂質感也確實是增加了多少。

特別是因為有倪方來和江建民兩位吉他手的參與,整張專輯編曲的吉他部分,也是天馬行空、神出鬼沒,甚至成了整張專輯音樂最重要的肌理。

後來沒想到的是,這張專輯的作品版本,反而成為很多齊秦歌迷記憶這些歌曲的記憶點,一張重新編曲後的翻唱專輯,能做到這種程度,很不錯了。

最後提一下專輯的同名曲《愛情宣言》。《愛情宣言》在這張專輯裡有兩首,一首像是Intro,一首像是Outro,後一首除了是縮減版本之外,也用了豎琴的編曲,別有一番滋味。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而真正的《愛情宣言》,後來在一些節目裡,還被其他歌手翻唱過,只能說這樣的歌出現在競技舞臺,很容易會出現音樂理解的偏差。

聽齊秦在這張專輯裡的演繹,雖然有宣言部分的壯闊、豪情,那種“撕裂”般的吶喊,但他同樣有著柔情的細膩、有著在相信與不信間矛盾的糾結。而如果沒有對這一部分的把握,“抒情的搖滾”就只剩下了搖滾,自然對於歌曲創作初衷,是一種缺損的偏離。

《愛情宣言》在當年推出時,也被認為是齊秦向王祖賢示愛的作品,對於這個說話,你是相信,還是不信?

對於音樂來講,這些並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