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诸葛亮派张飞守街亭,张郃能取胜吗?

零依米


张飞,在刘备即将讨伐东吴的时候,被部将范强和张达所杀,死得非常悲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是步步为营、节节胜利。曹魏方面,则三郡皆反,关中震动。然而,马谡失守了街亭后,蜀军立即陷入了危机,诸葛亮没有办法,只能让大军撤回汉中。

那么,如果张飞不死,诸葛亮让他去镇守街亭,张郃能取胜吗?

对此,我的答案很明确:张郃不可能取胜。下面我将根据演义的记载,分析如下。

首先,张飞是一员猛将,他曾让曹军闻风丧胆。

张飞和马谡不一样,他是一员猛将,骁勇善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也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曹操的谋臣郭嘉、程昱等人,都称张飞是“万人敌”,也就是说,张飞一人敌得过一万个普通将士。关羽也说过,他二弟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些当然都是夸张的说法,但是也足以说明张飞是个很厉害的人物。

举个例子说明。在长坂坡之战,表现最出色的人,其实并不是赵云,而是张飞。因为赵云只是在曹军中救下了甘夫人和阿斗,而张飞却让刘备集团幸免于难。

且看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当时曹操部将文聘率领大军追击赵云,恰好张飞出现了,只见他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手上拿着丈八蛇矛,站在桥上,威风凛凛。张飞此前让士兵将树枝插在马尾上,以作疑兵。

文聘一看,害怕桥后面有埋伏,于是不敢前进。正在此时,曹操手下那些部将都赶到了,其中有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等人。

这些人看到张飞后,仍然怕有伏兵,不敢向前。只见张飞当即大喝一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那声音之大,震耳欲聋。曹军听到后,都胆战心惊。张飞看到他们一副害怕的样子,再一次大喊。没想到,夏侯杰居然被吓死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可以想象,张飞如果镇守街亭,对张郃大军会有极大的威慑作用,他完全可以故伎重演,继续大喊,张郃大军必定会不战自乱。这个时候,张飞再下令蜀军大举进攻,可一战定胜负。

其次,张郃不是张飞的对手,心里已经留下了阴影。

张郃论勇猛,不如张飞;论智谋,也不如张飞。

再看演义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张飞曾跟张郃大战二十回合,并大败之。张郃一路败退到宕渠山,坚守着寨子,不敢出来应战。张飞整天在寨门前大骂,张郃就是不出来。张飞突然整天喝得烂醉如泥。诸葛亮得知后,还让人给张飞准备了五十瓮成都佳酿。刘备不解,诸葛亮就解释道:“张飞此举,是想引诱张郃出来应战,好击败他。”张郃果然中计,本想偷袭张飞营寨,却被张飞给夺取了寨子,狼狈逃往瓦口关。

张郃经过这次失败,对张飞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然想象,张郃如果看到张飞镇守街亭,内心肯定是会害怕的。既然如此,他怎么可能攻得下街亭呢?

最后,马谡本来也能守住街亭,怪就怪在他不听诸葛亮和王平的劝谏。

按道理来说,马谡也是守得住街亭的。诸葛亮让马谡去守街亭前,告诫他一定要在五道总口下寨,谁知道马谡自以为是,不听诸葛亮的指令,在山上安营扎寨。副将王平当即劝谏马谡,让他听取丞相的命令,不能自作主张。马谡不听,还说居高临下,乃克敌制胜之法宝。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平曰:“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张郃这才抓住了机会,切断蜀军的水源,最终将蜀军击溃,夺取了街亭。可以想象,如果张飞镇守街亭,他一定会听取诸葛亮的命令,在五道总口下寨。况且张飞是一个高傲狂妄的人,他怎么可能会屯兵山上,缩手如龟呢?他一定会独当一面,让张郃大军靠近不了街亭,在必要时刻,还会主动出击。

总结

张飞如果还活着,守住街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无论他的武力还是智谋,都在张郃之上。但是历史没有如果,马谡失守了街亭,是无法更改的事实。诸葛亮也为他用人不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那么,大家认为张飞守得住街亭吗?


元哥说三国



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诸葛亮派张飞守街亭?张郃能不能取胜?

此问!基本可以肯定的回答,不可能,街亭换作张飞来守,照样摆脱不了失败的结局。不光张飞不行,就算孔明亲临前线,同样无法扭转街亭的败局。

张飞曾在宕渠击败过张郃,这是事实。但是!如果以此一战,就认为张郃的军事能力不如张飞,那就大错特错了。

两军临阵对垒,胜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非只取决于主将的军事能力,这点需要搞清楚……

既然这边题主问到了张飞,那我分析街亭之战前,就先来说说宕渠之战。

宕渠之战,实际上是张郃的一次大战略进攻。张郃率先收降了张飞督领的巴西郡,紧接着收降了巴东郡。迁徙了两郡的百姓之后。张郃马上调转兵峰,大军直至宕渠。且看原文:

郃别督诸军,降巴西、巴东二郡,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拜荡寇将军——参考,《三国志·张郃传》

张郃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先拿下了巴西、巴东二郡,借徙民之际刘备不提防,出其不意将兵峰直指宕渠。拿下宕渠之后,就可以以宕渠为根据,进而图谋巴郡。而巴西郡依靠嘉陵江流域,巴东郡依靠长江流域,与宕渠三路齐发,对巴郡形成夹击之势。


只要拿下了宕渠,攻取巴郡就会易如反掌。掌握了巴郡之后,便可大军一挥,水路直指蜀汉的京都成都。张郃的野心可谓不小,而且成功的避开了蜀汉的崇山峻岭、崎岖山路。

只可惜张郃没能成功拿下宕渠这个据点,刘备赶紧派张飞支援,相拒五十日之后,张郃难以攻克,退又无城池据守,最终被张飞所击败。

试想,如果当初张郃真的拿下了宕渠,便没有后顾之忧了,巴东、巴西、宕渠三路齐出,巴郡势必失陷。

而且张郃此次真的算失败吗?应该不算吧,巴西、巴东二郡之地,他可是实打实的拿下了。从战果来说,张郃应该是打了胜仗,否则也不会被曹操升为荡寇将军。

所以在武帝纪、张郃传中,只说到张郃被拒,或者受阻,并没有交代张郃战败。总的来说,张郃只是大战略方针受阻,没有出其不意的拿下宕渠,导致了胜果不丰。


接下来!再说街亭之战。如果张飞守街亭,就可以确保街亭不败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整体局势是什么?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而降。陇西、广魏二郡依城坚守。而广魏郡后方支援充足,难以攻克,诸葛亮把矛头直指陇西郡,以主力大军将其包围。

而曹魏方面,大举包围了安定郡,南安方面也有金城太守大举进攻,长安方面曹魏主力曹真,以及大将张郃,各领一直精兵支援陇右。

诸葛亮令赵云领一直偏师去吸引曹魏主力曹真的火力,令马谡督领前军于街亭阻击张郃率领的五万大军,势必要坚守街亭三十日,因为拿下陇西的预定日期为三十日。

试想?这三十日该怎么守,箕谷赵云的一支偏师,能够拖住曹真多久?街亭兵败的时候,赵云不也被曹真击败了吗?曹真见你赵云不敢攻城,难道猜不到这只是疑军吗?如果张郃短时间内拿不下街亭,曹真势必分兵支援。

况且街亭的兵力本来就不占优势,而且还没有据点可守,只能正面作战。完全没有守住的可能……



爱尚文史


张飞是三国之中非常可怕的一个人。这个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能力非常强大,他能够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就连关羽都非常敬佩他这个弟弟,要是关羽没有那么好的表现的话,估计张飞就成为蜀国五虎将第一了。而且张飞不仅是非常的厉害,而且头脑也非常聪明,很多次并不是靠着他强大的实力,而是靠着他的计谋打败了很多人,就比如张郃。

要是北伐的时候,诸葛亮能够让张飞去镇守街亭的话,或许就能够真正的北伐成功,张飞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当时诸葛亮没有能够守住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没有厉害的将军,五虎将都已经死了,而张飞如果能在这里的话,不管是谁都能够抵挡住的。

当初张飞一个人都抵挡住曹操百万雄师,更何况是这么小小的地方呢.

张飞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在三国中中算一个非常厉害的将军。他凭借着自己的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抵挡住百万雄师,更何况现在有北伐的那个强劲的军队,而且有诸葛亮帮助,自然是打败魏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要想更加努力的话,或许就能够真正帮助诸葛亮统一天下,也完成了他哥哥死时候的心愿。

他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真的是天下无敌,曹操都被他吓住了,从来没见过像这么厉害的将军,刚开始见到赵云的时候就惊为天人,但是见到赵云的时候就非常害怕,拥有百万雄师都不敢过去,可想张飞是多么厉害,尤其是张飞叫了一句的时候。所有人都被他吓住了,有很多人都被吓破了胆,一个都不敢向前,最后曹操见到如此状况,手底下的士兵都不敢向前,自己上去的话可能就是送死最好选择逃跑了。

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曹操了,曹操都已经死了,就只剩下了司马懿,司马懿自然是比不过曹操的,他面对诸葛亮的所有军队都只能够逃跑,更何况是张郃这一个人呢。张飞可是比他厉害一点,虽然这两个人都姓张,可是张飞的实力是三国中一流武将,但是他的话可能只属于二流武将吧。

张飞曾经打败这个人,这一次也能够打败他们。

张飞年轻的时候很和很多人都交过手,就连天下第一的吕布他都敢上前,虽然最后没有把吕布打败,但是能够和吕布坚持这么久,也说明张飞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最后是靠着他哥哥的力量,最终是打败了吕布,以后吕布见到了张飞都不敢嚣张起来了,尤其是怕张飞骂自己。而张飞也和张郃交过手,那个时候虽然他们两个几乎相当,但是张飞比较聪明,最后把这个人打败了。

张飞这个人不仅是拥有强大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心思比较细腻,很多人都说他粗中有细,就连诸葛亮也是比较放心的,把很多事情都交给张飞去做,而没有交关羽去做,就是因为张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比较信任张飞。

你们认为张飞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欢迎在下面评论。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7254526737680881"} --}

汪公说


如果张飞不死,守街亭的是张飞,张郃能取胜吗?

回答是张郃能取胜利,回头看看张飞蜀国五虎上将之一,万人敌,攻城掠地还行,可不是守城之良将,当初守徐州时那么重要任务,暴喝暴饮,鞭打士兵,不仅把徐州丢了,连刘备家眷都被俘了,就拿守汉中来说刘备为什么用魏延,而不用自己的兄弟呢?因为刘备知道张飞的好酒的德行,不能担此大任,冷兵器时代并非说一将勇猛就能怎么样,关键是要排兵布阵,还真像三国演义上写的一样,先是大将单挑,那都是虚拟的,指挥官死了谁来指挥作战,打仗还是以士兵为主,将官是负责指挥的,张飞也阻挡不了曹魏大军,在这之前刘,关,张都在时经常被打得抱头鼠窜,这是有记载的。

张郃曹魏名将,一生征战南北,不仅是武艺高强而深通兵法,主要是张郃仅是先锋部队,司马懿后续增援大军随后赶到,而蜀国的部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诸葛亮也没撒豆成兵的本领,熟话说兵败如山倒,所以讲街亭换张飞驻守一样的失败。



9紫气東来


首先,很多人还是收三国演义影响太深,认为主要原因是马谡没有听诸葛亮的话当道扎营,然而演义终归是演义。

马谡可不是什么蠢货,他给诸葛亮提了很多非常好的策略,见识非凡。他吃亏就吃亏在犯了跟赵括一样的毛病,纸上谈兵,死读兵书。

马谡没有当道扎营也有他的道理,街亭附近的地形如同一把扇子,前面宽后面窄,如果扼守住扇子的把柄,就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偏偏面向曹军的是扇面,这就很难防守。

马谡认为,他驻守在山上,即使被包围,到时候也会如兵书上所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可他没想到,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依我看兵法上最厉害的一招应该是断敌粮草,没有吃喝,你打什么仗。



曹军也使的这一招,把你一围,断了你的水源,你没吃没喝,我也不跟你打,你要往下冲我就多布弓箭,再放火,让你冲不过去,只几天,马谡就失了街亭。

所以如果只派一个人去很难守住,最好派二个人,互为犄角,就能守住,派张飞马谡两个人去就行了,一个冲阵厮杀,一个出谋划策。


观史以明智


张飞关羽人称万人敌,万人敌可以参考史记项羽列传。并不是武艺高强而是精通兵法。张飞历史上文武双全,是蜀汉难得的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街亭之战蜀国无论从兵力还是地形都处于劣势,让谁去防守都很难,包括张飞和魏延。但是张飞去守有王平辅佐,张颌想要击败蜀军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张飞一辈子从军打仗,经验丰富,他肯定不会把自己置于死地的,他会按照诸葛亮吩咐当道扎营,和张颌正面对峙,张颌兵力虽有优势但是也不太好取胜


周健唐山砼之达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张飞都是吊打张郃;无论是个人勇武,还是统兵能力,张飞远胜张郃,作为张飞手下败将的张郃,拿什么跟张飞斗呢?

张飞是三国历史上仅次于关羽的名将,与关羽一同被称为三国时期唯二的“万人敌”,曹魏阵营的顶级谋士程昱和郭嘉评价张飞是“万人敌”,孙吴阵营的周瑜评价张飞是“熊虎之将”。

中国历史上上一个被称为万人敌的可是项羽,联想一下就知道张飞在三国时期是怎样的存在,万人敌可不单单是说张飞勇猛,还指张飞懂得兵法及谋略的意思,《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说张飞有“国士之风”,什么是国士?就是一国之中最杰出的人才。

刘备早年兵微将寡,全仗着有张飞和关羽两员猛将才能到处征战,却越战越强,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始终没有倒下,刘备的势力的东汉末年的群雄中,毫不起眼,可是居然就这么在狭缝中生存下来,张飞功不可没。

张飞一生随刘备征战,有着数不清的战绩,但大多是刘备早年创业阶段,多数没有记载下来,而张飞被记载下来的战绩也同样耀眼,长坂之战中,张飞率领十余骑兵阻挡了曹操虎豹骑精锐数千人,曹军之中无一人敢上前挑战张飞,这是什么?这就是猛将的外在威严!

张郃与张飞不同,原本是冀州牧韩馥的军司马,韩馥被袁绍取代后,张郃投靠了袁绍,官渡之战中,袁绍不听张郃建议救乌巢,从而大败,张郃也因此投靠了曹操。

张郃投靠曹操之后,大多是作为军队中的一员将领跟随曹操或者夏侯渊征战,多数时间是跟随夏侯渊在关中征战,曾击败马超的军队,在汉中之战时,主帅夏侯渊被黄忠军所斩杀时,张郃勇于接受重任,成为曹魏汉中临时主帅,稳定了军心。

陈寿评价张郃:“善于巧变”,郭淮评价张郃:国家名将,是刘备所忌惮的。就连作为敌人的刘备也曾说过:杀夏侯渊的作用不如杀张郃,说明在刘备心目中,张郃的重要性高于曹魏关中军区司令夏侯渊。

在张飞与张郃交手前,就能看出两个人的差距,张飞像蜀汉阵营的主力将领,顶梁柱一样的存在,但是张郃在曹魏阵营,最多也只能算一个有点能力的二流将军。无论是个人勇武,还是统兵打仗能力,张飞都要强于张郃。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两人之间的巴西郡宕渠之战,公元215年,曹操在占领汉中之后,留下夏侯渊与张郃镇守汉中,同一时间,张郃率军进攻益州的巴东郡与巴西郡,当时刘备还远在荆州与孙权争地盘,得知消息后,刘备立即派出张飞率领万余人抵抗张郃,两将在巴西郡宕渠等地大战。

张郃先是占据了二郡,准备迁移当地的居民到汉中,正遇张飞率军前来,两军对峙了五十多天,互有胜负,最后张飞利用地形将张郃引到山道狭窄处,使其前后军不能首尾呼应,张飞此战将张郃打得全军覆没,一万多人的张郃军队,仅仅只有十几个人逃了出来,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了。

张飞战胜张郃的宕渠之战不是凭借武力强击败张郃的,而是靠的地形和计谋,正是说明了张飞并不是一介武夫,而是有勇有谋的统帅,经此一战,张郃声名大跌,而张飞则名声大作。

如果诸葛亮北伐第一战让张飞守街亭的话,那么张飞击败张郃基本上没啥悬念。

诸葛高第一次北伐是以赵云、邓芝为疑兵牵制曹魏关中军区主帅曹真的主力,而诸葛亮则率领蜀军主力攻打陇西五郡,如果守街亭的是张飞的话,那么张飞的任务就是阻挡魏军通过街亭进入陇西,因为街亭是进入陇西的唯一大道。

街亭这个地方地势力险要,道路崎岖,大部队难以展开,只要张飞坚守城池,当道扎营,并提前做好防御设施,拼死抵抗魏军,魏军不管谁是主帅,都很难通过张飞把守的街亭。

张飞是身经百战有勇有谋的将领,而且能力远胜张郃,高手对决比的是谋略、能力与勇猛,况且张飞守街亭的任务只是阻挡张郃,不让张郃通过街亭救援陇西五郡,阻挡的时间越长,对诸葛亮越有利。

张飞可不是马谡,马谡是第一次独自率军作战,张飞可是身经百战,而且独自率军作战的次数远超张郃,张郃虽然是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名将,但那是因为其他人死得早,张郃才显得特别突出,如果其他四子武将活着,估计怎么都轮不到张郃出战,论到独自带兵打仗的机会,张郃显然是少之又少。

张飞当年在宕渠之战中击败张郃那一战,想必是张郃一生中败得最惨的一战,一万多人的军队被打得全军覆没这种失败,曹魏将领中除了张郃,还真没有其他人败得这么惨,张郃能在街亭之战中完败马谡,不是张郃能力太强,而是马谡能力太弱了。

换作是张飞,张郃肯定会被痛打,即使曹魏的援军再多,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来,张郃能很快赶到街亭就是因为张郃是骑兵而且是急行军,曹魏大部分的步兵都没有赶到,在短时间内,张郃是拿张飞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敢打,张郃必败,如果张郃不打,等到援军来之后再打,那么在时间上还是张飞占尽优势。

就算最后曹魏援军如潮水般涌来时,诸葛亮早已占领了陇西五郡,完成了战略任务,即使这个时候张飞放弃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还是成功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派张飞守街亭当然没问题,不过更大的可能是诸葛亮会让张飞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而换其他人来守街亭。

诸葛亮之所以选马谡来守街亭,一是因为街亭地势狭小,利于防守,希望借此机会栽培马谡,让他建立功勋。二是因为虽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经投降,但是还有很多小城并为投降,而陇西、广魏两郡还有魏军,游楚还在坚守陇西郡,凉州刺史徐邈、金城太守的部队在威胁南安,而雍州刺史郭淮则屯兵上邽,对于诸葛亮来说,及时肃清这些魏军的机动部队才是当务之急,魏延等蜀军大将应该留在这些更需要他们的地方。

如果张飞还活着,他曾经在宕渠击败过张郃,把张郃打的全军覆没。那么以历史上的战绩看,张飞对张郃还是很有把握的。而且在三国时期攻坚手段有限,依托地利坚守的话很难攻克,张飞这样的名将坐镇也足以鼓舞士气,也不大像马谡这样犯低级错误,张郃以轻骑奔袭人数不会太多,又缺乏攻坚器械,张飞守住街亭问题不大。即使魏军后续部队增援上来,张飞至少也可以为蜀军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把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军民尽可能的迁移走,这对于魏国来说是非常惨重的损失。

不过对于诸葛亮来说,把张飞这样的猛将留在街亭显然太浪费了,这个时候这种大将更应该用来对于郭淮、徐邈等机动部队,所以即使张飞活着,也不大可能被放在街亭这种地方浪费人才,而是会和历史上魏延一样,去攻击郭淮等魏军。


不沉的经远


张飞守街亭张郃还真难取胜。张飞曾于当阳桥勇退曹军; 取巴蜀时,张飞自领一军过巴郡(重庆)计擒蜀中大将严颜,从这些关键战功中证明智勇双全。尤其张飞在定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一带)时,更是屡用奇策,最终于宕渠一役醉酒大败张郃。所以,如果张飞守街亭张郃早已胆溃,况三将军会有大策谋。


《三国演义》诗作欣赏:

安喜曾聞鞭督邮,黄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板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額安蜀境,智欺張郃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風長遺閬地愁。

一一[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八十一回》

中州,即阆中。张飞定巴西郡(郡治阆中),任巴西太守。驻雄兵以镇四周,兴桑田以安民心。


白溪釣客


张飞又不是猪,义释严颜可看出其有勇有谋,只不过勇过突出,经常恃勇少谋。张郃也是猛将,基本同一类型。相比之下,敌住张郃不成问题,但对上司马懿必败无疑。当看到即使诸葛亮也守不住时真笑了,司马在与诸葛相斗中次次下风,后来杯弓蛇影,进退失据,败了只守不出,胜了裹步不前。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别说历史和演义,真正的历史,一般人又了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