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与崔如琢相比,谁的造诣更高一些?

情棋书画


文 | 小生有画说,本文导读: 范曾和崔如琢都曾经拜在李苦禅的门下,他们两个,范曾曾经蝉联胡润艺术榜榜首2年,2011年卖画3.8亿,2012年卖画9.4亿,从2013年到2018年平均每年卖画都超过1.5亿,算到如今,范曾卖掉的画,价值已经超过20亿了,这是多少人几辈子都赚不来的财富啊。而崔如琢自从2015年以来已经连续5年蝉联胡润艺术榜榜首了,其中2015年4.6643亿,2016年7.863亿,2017年8.2195亿,2018年10.3201亿,2019年8.8175亿,共计39.8844亿,那么他所买的画,超过50亿是妥妥的。那么,同样是作为李苦禅的门生,范曾的画和崔如琢的画相比,到底是谁的更胜一筹呢?

图为李苦禅先生画像

说起李苦禅,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画的鹰,他画的鹰是鹰中之王,是孤傲的,是搏击长空,尽显王者风范的鹰。下面是李苦禅画笔下的鹰。

李苦禅是泼墨大写意花鸟的一代宗师,而对于李苦禅教出来的这两个学生,单从绘画上看,不知道是学生以老师为荣,还是老师以学生为荣。下面把范曾的画和崔如琢的画对比着来看。

图为范曾画家

首先,崔如琢相对于范曾来说,是真的得到了李苦禅大写意花鸟宗师的真传。那种肆意浸染,泼墨挥毫的畅快之感,在李苦禅先生和崔如琢先生的画中都有体现。而范曾则是完全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他的画多是描绘古代人物形象的画。范曾绘画的泼墨写意人物,虽然同样是泼墨写意,却是没有得到李苦禅先生的真传,而是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画面看着让人有一种局促之感。下图为崔如琢先生的泼墨山水图和范曾的人物图。

图为崔如琢泼墨山水图

图为范曾人物图

其次,同样是创作,崔如琢的创作范围更广,或者说更加创新,而范曾的创作,自从2011年获得胡润艺术榜榜首以来,就几乎没有任何改变,都是千篇一律人物的绘画风格。

崔如琢的画,有着一种让人看完心情畅快之感,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舒服的感觉。他的画就是那种大巧若拙、个性明显、收放自如、肆意洒脱的画。而且最为拿手的泼墨图,涉及的绘画范围也很是广泛,有荷花,山水,墨竹,水仙和鸡等。所以他的画总是千变万化,但是千变万化中又有着自己最为独特的艺术风格。看他的画,有一种禅宗的意蕴,那就是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此往复,画里面的意境总是令人心驰神往。下图为崔如琢先生的照片以及他的一些作品。

而范曾的画,按照网友的说法,虽然也是含有文化底蕴,但是似乎与艺术无关。他的画初看起来就像是连环画一般,千篇一律,毫无创新。著名的思想家以及自由主义大师李敖就这样评价过范曾的画:“他的画,乍看不错,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

许是因为千篇一律,所以网友们认为他已经是江郎才尽了。所以每年的画作几乎都是一个样,就像印刷机一样。也有人这样调侃,范曾就是人民币画家,作画完全是冲着钱去的。对于这个观点,小编就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了。毕竟都已经赚了那么多了,说是冲着钱去的,那也太过于爱钱了。以下是范曾笔下的画作。

最后,小编则是认为,在绘画的眼光和见识上面,崔如琢先生更上一层。毕竟在1981年的时候,崔如琢怀揣着800美元和梦想,就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去闯荡了。10多年的闯荡生涯,让他在国外闯出了一片天地。所以在回国之后,在竞争力和眼界上,可能比范曾看得更是远些。











歪嘴说历史


范曾因为人红是非多,所以,他的身上有很多不应该的负面影响,久久挥之不去。但是,这些负面影响范曾都有了,而且都是自找的。

例如,出言不逊,出尔反尔,言过其实,自吹自擂,这些本是不应该的,但是,范曾一概应有都有了。而且,有些事情,是他自己确实做的不恰当。


  • 齐白石李苦禅的影子明显

但是,这些事都是个人的艺术之见,或者个人的人生经历中的一部分。

范曾唯一与崔如琢不同的是,范曾从来没有说过画画要为拍卖多少钱而奋斗,要创造画画创造财富的世界之最。

而崔如琢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公开叫板要创造画家画画创造财富的记录。

崔如琢1944年11月26日出生在北京,从小喜爱书画,偶然的机会得以拜在李苦禅门下学艺,70年代末去了美国,成为美籍华人。

1981年正式定居美国之后,他曾任纽约中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美国杜威大学客座艺术教授。

1984年荣获美国杜威大学荣誉艺术博士学位。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亚裔共和党主席陈香梅女士、德州涛尔参议员、美国世界日报前总裁王友兰女士,以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台湾宋美龄女士、台湾塑胶巨头王永庆、报业大王王惕吾等各界名流都藏有他的作品。


  • 早期作品郭味渠的影子明显,鸡的用墨层次太模糊

崔如琢在国外的艺程可谓是一路风光。1989年他在台湾历史博物馆展览会上创下一幅作品12万美元的成交纪录。

2016年崔如琢接受采访的时候,他非常自豪地说“2015年胡润百富世界排名润百富世界排名,活着的画家我排第三,亚洲第一。今年肯定是更加第一,今年我拍了8.8亿,第四名范曾拍到四千万,我是他的二十多倍。”这就是画家崔如琢,一不小心,还以为是画商呢!崔如琢连续5年在润百富世界排名靠前,而范曾只有两次。


  • 花鸟画潘天寿的影子

范曾也多次说过,作品价格与自己无关,而崔如琢最津津乐道就是作品价格。

这也是崔如琢与范曾最大的不同之处。

据说,崔如琢最大的心愿不是艺术,而是金钱,他说,我要在80岁是,作品的价格超过毕加索!成为世界第一!

我的天哪!毕加索也没有说过自己的画价要成为世界第一。

崔如琢的画近三十年来,一路攀高,据说,总销售超过50亿人民币。

2016年,崔如琢向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用于故宫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


  • 潘天寿的影子也出来了,但是,没有潘天寿的笔墨严谨,简直有点乱。

崔如琢画画得到的收入,可以说比范曾多20倍都不止。因为,据说,范曾的画画销售总金额,大概在4亿左右,而崔如琢已经50多亿了。

范曾最大的一笔捐款是1000万人民币,而崔如琢的最大一笔捐款是1亿人民币。

  • 山水画亚明、傅抱石的影子

近年以来以金钱论艺术高下已经有疯涨的势头,大有没有钱就没有艺术之势。因此,像我们欣赏艺术的如千里马,真的不知道艺术是什么了。

本来艺术的价格是一个附加值,而不是真正的价值。因为,艺术品从来就不是一种经济必然。他只是在一定范围具有商品性,而没有普遍的商品属性。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馒头什么时候也值一元,而不是任何一件艺术品就能够实现商品交换为一元的问题 。

好在题主提出的问题,不是二人的绘画价值,而是个人的艺术造诣问题。

  • 这个作品有点自己,但是非常平庸

所以,正如我一开始就说的,论艺术造诣还是范曾好多了。

首先,范曾的画确实独具艺术笔墨,又有诗书画的美名,这是大家公认的。

范曾的学问、学识也在崔如琢之上,这就不用多说了。

我们再看看崔如琢的画,他曾师从李可染、李苦禅这些大师。

崔如琢是一个有才气的画家。但是,崔如琢的画到目前为止,你怎么看,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

而且,有些作品还是比较粗糙的。这不是他不用心画的问题,而是他的艺术语言没有成熟的问题。

就像我们写字,书法的笔法成熟了,是不存在艺术粗糙的问题。绘画也是这样,中国画大写意画家,哪一个画家是精雕细刻的?


  • 这个作品就是很平庸了。

但是,大写意画的难度在于笔墨精炼,这不是“用心”问题,而是艺术语言成熟问题,也就是笔墨问题。

艺术语言成熟了,你怎么画,也是精美的。

而崔如琢的绘画作品可以用东拼西凑来形容。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从一般画家来说,所谓“东拼西凑”,那叫“转益多师”,因为一个画家能够吸收古今大师的技法和艺术营养,那叫虚怀若谷,而且,这也是必要的一个学习过程。

但是,如今的崔如琢已经76岁了,成才很晚的齐白石,在70岁以后,都“衰年变法”完成了自己风格的形成,你一个科班出身的画家,76岁还在“寄人篱下”的艺术里讨生活,实在说不过去。

他的花鸟画在李苦禅、潘天寿之间,他的山水画在傅抱石、亚明、黄宾虹的阴影里。

说实在的,就是李苦禅先生,也没有完全脱尽潘天寿的影响,但是,已经不是很明显了。

崔如琢不但没有脱尽李苦禅,而且还多潘天寿的影子。

这是有一点艺术常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样的艺术成就,怎么谈得上造诣很高?不要说他跟范曾比,跟很多青年画家比,也比不了的。

范曾的画,我们能看出来哪个画家的一点影子吗?仅此,高下自见。

网上除了人云亦云的崔如琢话题,也有极端的批评意见,例如,说崔如琢的画是资本操作,最后都要让大陆接盘。所以,我负责任地说,千里马以画论画,不评价一幅画多少钱的问题。所以,图片选的都是崔如琢的画,大家看看,我说的对不对?我们就是为了以画论画,而不是以人论画。


千千千里马


范曾的中国画,个人风格更鲜明,形式构成感强,色彩更明快亮丽。崔如琢的中国画,气魄更大些,笔墨更雄浑苍劲。

都是,当代中国画坛项尖艺术大师,各有各自的,深厚国学文化底蕴,各有各的,欣赏群体和广泛社会影响力,各有各自的,艺术商业价值和独特风貌。致于谁更胜一筹,让未来中国画的美术史,来论证吧!



画马名家邹牟南


首先,崔如琢相对于范曾来说,是真的得到了李苦禅大写意花鸟宗师的真传。那种肆意浸染,泼墨挥毫的畅快之感,在李苦禅先生和崔如琢先生的画中都有体现。而范曾则是完全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他的画多是描绘古代人物形象的画。范曾绘画的泼墨写意人物,虽然同样是泼墨写意,却是没有得到李苦禅先生的真传,而是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画面看着让人有一种局促之感。下图为崔如琢先生的泼墨山水图和范曾的人物图。

其次,同样是创作,崔如琢的创作范围更广,或者说更加创新,而范曾的创作,自从2011年获得胡润艺术榜榜首以来,就几乎没有任何改变,都是千篇一律人物的绘画风格。





大鹏1390999969


综合文化素养我认为范高于崔。范、崔都为国家级的大师级的顶尖人物并且都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同时也都为李苦禅弟子。二人的风格差异比较大但在白描线条上又有所相近,崔在继承李苦弹画意方面路子走的很传统但缺少突破,与范曾的鲜明画风存有差距。另外范曾在歌赋、诗文、书法上面的造诣更明显高于崔先生。总之对二人的评判与每人的见解有关不可能会有标准的答案。一点见解不定正确,见谅!


听竹斋


范曾和崔如琢相比在各自的圈子都是最厉害的,两位都是画家中政治经济学学得最好的人,看看两位慈善的胸襟就能知道高低。范曾十年捐五亿做慈善,而崔如琢慈善捐款一亿给故宫,很显然如果为了名声,捐给国家机构又可以再获政治经济学的成就,输就输在心胸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