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橡胶,古人做弹弓用的是什么材料?

姜拂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不知道,弹弓其实也是一种武器。

元代禁止汉人平民拥有的武器清单里面,赫然就有弹弓。

当然,这种弹弓不是今天小朋友玩的那种V字形弹弓,而就是类似于弓箭,只是发射弹丸而已。

只要把竹子弯起来,绷起一根绳子,就行了。不过这个绳子和射箭的弓的绳子不一样,绳子中间有一个专门安放弹丸的囊,用于发射弹丸。

这种弹丸的射程虽没有弓箭的羽箭这么远,如果打中人也是可以致命的。

这种弹弓的制作同弓箭没什么区别,有没有橡胶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另外则是现代小朋友玩的弹弓了。

这种弹弓大家都知道了,不需要橡胶,只用牛筋就行了。

这种弹弓其实在十几米距离如果击中要害,一样可以致命。

尤其弹弓比较小巧,可以随身携带,高手可以采用连珠炮一样发射,短时间内可以打伤多个敌人。

大家看过《神鞭》吗?

电影中那个南市弹弓王戴奎一,用的就是现代的弹弓。

客观来说,戴奎一还是有些真功夫的,他在10多米内把弹弓打的很准,自称可以换眼珠子。

也就是,他可以精确到用弹丸打瞎人的眼睛。

结果遇到更强的神鞭傻二以后,戴奎一见泥弹丸对付不了他,用了铁弹丸。

这种弹丸破坏力更大,而戴奎一也用尽全力:“说着,扯起弹弓就要打。皮筋一下拉得像线儿那么细”。

不过,这种弹弓用来军事作战是送死,只能在江湖上卖艺了,类似于今天的杂耍。

因为只是这种定位,所以现代弹弓要求不高,最终就变味玩具。


萨沙


古人怎么做的弹弓没见过,但是我有一个傣族的朋友曾送过我一把他们那里的弹弓,纯手工不含现代科技。基本能代表古代的弹弓制作技艺。

弹弓是整块硬木雕刻出来的,下面的握把是圆的,整好用手握住,很舒适,不像现在的反曲弓要用力抠住。朋友自己留着一副握把上还有雕刻,刻着美女头像。上面的u型开口不大,但是弹弓用的弹丸很大,用黄泥搓成龙眼大小,一天时间放在屋里阴干就好了。u型口小,弹丸大,个人感觉有助于瞄准。(刚开始用的时候弹丸经常打在u型口上,后来发现只要能从中间打出去准度还可以,比反曲弓容易)弹弓的弦是用牛筋做的,比大拇指略宽,也挺厚的,而且很长,拉开也不是很费劲。(比较反曲弓用的压脉带伸缩性差不少,弹丸威力远没有反曲弓大,我没怎么用很快就老化了)弹弓的弦直接用细线绑在u型口上,牛筋的弓弦也是反复捶打而成,没有一丝现代科技影子,应该能代表过去的弹弓制作技艺。

比较反曲弓弹丸发射没那么远,反曲弓的轴承弹子能直接穿透小猎物身体,但是猎物受伤后能飞短距离(除非爆头)。这种传统弹弓的弹丸大,打在小猎物身上像敲闷棍,会直接掉下来,不马上找到的话,过一会儿会跑了。




爱读历史的大胖子


现在常见的弹弓是一个木杈(或铁质的),木杈的顶端绑上两根等长的橡皮条,另一端绑上一个皮质包“弹丸”的兜。(如图)


(问题来了)我国古代没有橡胶,自然没有橡皮条,古代的弹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我国古代不缺木杈,缺的是橡皮条。最早的橡胶是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乳胶,加工后制成具有弹性的东西。橡胶树最早生长在南美洲,后来经过移植,东南亚一带才有了橡胶树。我国古代没有橡胶树,自然没有橡胶。

由于我国古代没有工业基础,加上闭关锁国,橡胶在民国之后才被使用。也就是说古代没有橡皮条,然而古代却有“弹弓”这种东西。

不过古代的“弹弓”和现在的“弹弓”有所不同。

古代的“弹弓”其实就是“弓箭”的前身。所不同的是,弹弓发射的是弹丸。弓箭发射的是“箭”。

“弹弓”出现的很早,据史料记载,三皇五帝时,就有弹弓的出现。【弹弓起三皇之世也】

“弹弓”之意:“弹”即弓弦的中部有一个小囊,用以盛放弹丸。弓弦最早是植物柔韧的藤蔓,到后来用牛皮鞭鞘或钢丝代替。

“弓”则是砍竹为弓。到明清出现了铁弓。京剧《铁弓缘》说的就是铁弓。


从上面可以看出,弹弓的弓弦是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弹力也越来越大。到了近代,橡胶的出现,然后出现了近代的“弹弓”。即现代流行的这种娱乐玩意。

远古的时候,弹弓是作为一种武器使用的,但是它的杀伤力实在不敢恭维。最后只是用来打一些小动物。比如野兔、飞禽等的工具。

通常情况人一手握弓,另一只手拉开弓弦,皮兜里放上弹丸,为了防止打在前面握弓的那只手上,一般情况是握弓的手向下压,拉弓弦的手往上抬,尽量两者不能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错开位,这样一来,射出的弹丸就不会打在前面握弓的手上了。



据说汉武帝的男宠韩嫣,也就是韩王信的曾孙。善射弹弓,因为汉武帝很宠爱他,他射的弹丸都是金丸,当时被人们称为“挟弹王孙”,他身后跟着一群小孩或叫花子,捡拾韩嫣射出的金丸。

“弹弓”最后发展成了弓箭,甚至出现了连弩,这些东西都是脱胎于“弹弓”。





秉烛读春秋


古代:弹弓是什么?古人打仗不是用弓箭的吗?弹弓是用来干嘛的呢?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古代的弹弓大约就是这个样子!

在古代没有橡胶,制作弹弓的材料其主要是:弯曲的竹子和一根绳子。

单靠这两样,你能发射弹丸吗?古人的智慧是无法现象的,为了能够发射弹丸,古人在绳子中央系了一个有弹力的囊,正因为这个囊,弹丸才能发射出来。

你们觉得古人是不是智慧的代言人呢?

在古代,弓箭和弹弓是主要的远程武器。那么为什么现如今的人们都普遍认识弓箭是古代的远程武器,而对弹弓却是了解甚少呢?

那是因为弹弓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容易自伤。为什么这样说呢?

往往弹弓手发射弹丸的时候,总是正对着拿弓的手,容易射到自己。那么如何避免打到手或弓把呢?打出去的一瞬间把弓的手翻一下腕子,避免打上。

跟弓箭比起来,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据《吴越春秋》卷9所载《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诗歌以二字短句和简单的节奏,写出了砍伐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射中鸟兽的狩猎过程。


原创,平凡,朴实,真实,希望我的文章可以打动别人。这个世界不需要华丽的词藻,需要的是人与人的信任,祝您有个美好的一天。


465趣历史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答案

正确答案是不做,因为古代没有弹弓。

很多人都说了古代用【弓】射【弹】,这种说法是对的。我就不展开了

但很明显问题问的是下面这种弹弓:

这种靠皮筋的弹性而不是弓的弹性的弹弓古代是没有的。

这里有两个认识误区导致的

橡胶传到我国很晚。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干崖土司刀安仁(傣族,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推行实业救国,从马来西亚运来三叶橡胶苗八千余株,种植在北纬24o50′,海拔960米的新城凤凰山南坡上.后来因战乱、管理不善,1950年只剩2株,现尚存1株

就算是成品橡胶传到我国也早不了太多,完全不够普及到做弹弓之类玩具用。

动物的筋代替不了。

古代利用动物的筋利用鱼漂,是用于粘合和利用其一定的韧性,其本身的伸展和弹力是有限的,完全达不到弹弓需要的伸展力度。

最简单找块没煮烂的牛筋吃一下,见过伸展超过本身一倍以上的牛筋么?

从清末到解放前后,所谓弹弓主要还是指的用【弓】射【弹】的形式

天桥儿打弹弓最有名的当属有“天桥小八怪”之称的小骆驼韩金铎,解放前后和张宝忠在同一场地演出,以打弹弓称奇,有“神弹弓”之称。据看过神弹弓表演的老人回忆,韩金铎技艺精湛,像什么天鹅下蛋、浪子踢球、燕子啄泥等花样儿,都是他的绝活儿。

还有比较有名的“弹弓张”,也是用的传统弓

所以我们现在熟悉的这种弹弓,完全是现代产物,就不用为古人那什么做操心了。


文开石


路过顺手答。

前面的朋友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再补充一下“弹弓”的发展吧。皮筋出现之后,竹片弹弓就几乎消失了。皮筋弹弓不容易打手,携带方便,制作也更容易。

但是!有利必有弊。皮筋拉伸的时间越长,泄力就越严重。也就是说,皮筋弹弓不能像弓那样拉开后瞄半天,否则弹道会越来越弯曲。图为高手邓飞虎表演无架弓,他的每次拉弓时间都十分稳定。

于是就有人琢磨了,能不能把射箭的弓改成射弹丸呢?利用握把上安装箭台的缺口,不就不会打手了吗?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标准弓片本来是用来射箭的,箭相对弹丸要重得多。射弹丸就像空放一样,会对弓片造成很大伤害。如果是复合弓的话,分分钟断弦爆轮。

古人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初的弹弓使用了十分轻薄的弓片,减少总储能的同时也降低了弓片与弹丸的重量比,结果是弓片承受的冲击不足以造成损害。

不过,这样的弓要是用来射箭,肯定是没什么力气的。为了兼容箭和弹丸,一家弓厂脑洞大开:皮筋+滑轮!

皮筋本身不怕冲击,断了不伤人,多组并联也可以达到很大拉力。而收缩速度慢的问题,则被一套传动机构解决了。

这机构有点像古罗马弩炮。储存能量的并不是弹性变形极小的硬木弓臂,而是两组头尾固定的绳子。绳子弹性模量太高,而弓臂作为杠杆放大绳子的拉伸量,完美解决了拉距问题。

这个思路也可用于解决皮筋泄力问题:拉伸越小,泄力就越慢。古代人的智慧和现代工艺巧妙结合,令人拍大腿。

后来皮筋复合弓出了第二代,厂家却改用了弓片,同样兼容弹丸和箭。其实现代技术解决空放问题并不难,独特的滑轮结构+大轴承+粗弦吸收冲击,弓片选用不易层裂的材料。代价是性能有限,但也比皮筋好。

材料不行,设计来凑;材料升级,设计简化。拿现在的材料做传统弓,真是太欺负古代人了。


虎皮青猫的小窝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古代没有橡胶这类的良好弹性物品,那怎么做弹弓呢?

这是个很好的科技史问题。

弹弓和弓箭,是古代的两种重要射击工具。

弓是射箭的,我们都知道。而弹弓,则是射弹丸的。

《吴越春秋》记载了一首叫《弹歌》的欢快词曲:“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同‘肉’字)。”

简单粗暴的八个字,描写了从砍竹子做弹弓,发射弹丸,击中猎物,追捕猎物的全过程。

这里也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古人的弹弓,是和竹子这个材料息息相关的。

给你个竹子,怎么做一种能发射弹丸的工具呢,能想到的简单的办法,还是像做弓一样,把竹子弯起来,绷起一根绳子。等等,这不是射箭的弓吗?别急,这个绳子和射箭的弓的绳子不一样,绳子中间有一个专门安放弹丸的囊。

这就是弹弓的原型。

原来如此啊,弹弓弹弓,原来就是能发射弹丸的弓啊!

有人不禁怀疑了,这怎么发射啊,难道不怕石头蛋子打住手吗?

这还真是个问题,不过古人也很聪明,拉弓射弹的时候,稍微偏一些,就可以安全发射出去了。

不过在练习使用这种没有橡皮筋的弹弓时,肯定有伤到手的。

这也是后来,弓箭流行开来,而这种弹弓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橡胶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等热带地区,中国古代是不用橡胶的。

因此,古人打弹弓,弹力并不是来自皮筋,而是来自弓。

古代所说的弹弓,其实并不是小孩子玩的那种Y字形弹弓。

这种形状的弹弓,主要还是1839年硫化天然橡胶被发明后,才广为人所接受。

Y字形弹弓,弓柄上的两头能够系上橡胶制成的弹性体长条,其中段再系上用来包裹石块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发射了。

但是,古代小孩的弹弓可不是这么玩的。例如,请看下面这张画像,射弹弓的也是个小孩,他手上的弓是Y字形吗?

古人的弓是能射箭的,而弹弓是射弹丸的。

例如,根据《吴越春秋》的记载,古代有一首《弹歌》就是在说弹弓的事:

  •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同“肉”字)。

这几个字就清除地解释了弹弓的材质:

竹子。砍竹子做弹弓,然后发射弹丸,最后追逐猎物。

最后,请大家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非常明确的展示出弹弓要怎么玩,还有弹丸是什么样子。其实就是在模拟射箭,两头系的绳子并不是猴皮筋。

总而言之,这种弹弓最后全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HuiNanHistory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弹弓?这玩意好。搁小时候,俺做的弹弓没有十把,他有八把。当年在一堆小屁孩当中间,能有一把弹弓,那绝对是王者的存在。

用袖口把那大鼻涕一拉,小黑脖子往后一仰,嗨,就缺个小板凳踩着,小风吹着了,你就别提那嘚瑟劲了。

毕竟俺那个年代,您要想整点玩具啥的,这都必须得自己个动手,就算您手里边有俩糟钱,想要买,都没地买去。

先让俺嘚瑟两口,一会咱在回答题主的问题。

想当年俺干的最拉风的事,就是用弹弓将街头立柱上的电灯泡挨个给揍下来。

随着那啪啪声,小伙伴一脸惊愕的表情,俺那虚荣心一股劲的抬高。

现在回味起来,真想把自己个往死了抽,打灯泡这不有病吗?打那开始,每到天黑,就这段路,那叫个黑啊,俺就服了,咋就没人给装呢?长达半个多月,这块一直就是黑的,小伙伴背后把俺给骂了个稀碎。

赶巧那会正播《聊斋》,每次打别人家看完电视剧,回家那叫个折磨啊,吓死俺了,有一回吓的俺哭着跑回了家。

哎!这不缺心眼吗?倒霉孩子。

好了,咱说正题。

所以弹弓这事,俺是有发言权的。

话说古时候的弹弓,和咱现在的弹弓可不一样,现在的弹弓弄一树杈子,栓俩大人那栓裤腰带的猴皮筋(更多的是自行车的内胎,或者医用软管),这就完事了。

古代的弹弓和弓箭的形状差不离,只是弓体会小上那么几号,而且在弓弦中间的位置上有一个放弹丸的皮兜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简单的说,现在的弹弓,他的弹力和动力来自于弹弓那俩皮筋,而古代的弹弓他就没有类似皮筋的存在,所以他的弹力和动力来自于弓体。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证据呢?”

知道甲骨文不?(估计就这几个字,很多小伙伴撸起袖子要抽俺)

甲骨文谁不知道,咱大华夏文字的鼻祖。

那俺告诉大家伙,在甲骨文里那弹字,瞅起来就像个“B”字,您如果拿图画来瞅,这其实就是个弓的样子。

所以从这里咱也应该知道这弓箭其实来自于弹弓,弹弓是弓箭的鼻祖。

就这种弹弓,在近代北京城那天桥下边的杂耍艺人还在用,那么傣族人如今还在使用这种弹弓,所以是有依据。

那么也就是说搁过去没有橡胶,没有关系,咱用的是类似于弓的弹弓,就是为了利用弓体产生的弹力进行弹射的。

那么弹弓这物件,在咱神话传说中的泰山诸神就特别的喜欢使用。举个例子,二郎神这也是泰山之神,您如果读《西游记》或者《封神传》的时候,就会注意到他就喜欢带着弹弓游猎。

所以弹弓最开始是作为狩猎的工具来使用的,但他这威力不如后来发明的弓箭。

所以在战争当中很少见到弹弓,但弹弓也会出现在偷袭摸营的时候,因为弹弓击发的声音比弓箭小的多。

其实在史书中,这弹弓出现的频率可不低。

你比方说著名的美男子潘安,这货就特别的喜欢带着弹弓出游。每次这货出去的时候那叫个嘚瑟,整个洛阳那街道上拴住了很多少女的心,这帮子半边天同志,玩命的拿水果往他的车上砸。

每次回去,这货的车上满满的一车水果,这都够开一水果商店了。

还有春秋那晋灵公,这货特别的喜欢玩闹,他玩闹到啥程度了呢?他能在一些个场合上,蹲在高台上,用弹弓射下边的人,瞅着下边的人东躲西藏的乐。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现在说的弹弓一般是.“Y”字形,以橡皮筋为动力的弹弓。在古代的典籍文献中出现的“弹弓”一词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弹弓。外形和发射原理与弓箭相同,只不过弓弦出装有皮兜用于发射弹丸。在古代这种弹弓大多是镖师所用的武器,通常发射泥丸用于警告响马盗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