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治高血压病

中医根据高血压病临床特点,分别辨其为眩晕、头痛等病。

  一、常见病因病机

  1.情志失调 如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可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伤肝阴,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头目。肝肾两脏关系密切,肝阴不足累及肾阴,形成肝肾阴虚,肝阳偏亢。

  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可以化热,热又能灼津成痰,痰浊阻塞脉络,上扰清窍。

  3.肾精不充 如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者,由于肾阴不足,肝失所养,肝阳偏亢,内风易动。

  二、辨证注重面色、脉象

  面色 面赤,尤其脸的上半部、印堂部红赤者,为肝阳上亢;面色忧郁者,为肝郁;面色青者,为瘀血;面黑者,为肾虚;面呈污秽者,为湿浊;面色白光白,为气阴两虚。

  脉象 弦数者,为肝火;弦涩不调者,为气滞血瘀;寸脉大而上入鱼际者,为肝阳上亢;尺脉大而滑数者,为肾虚相火妄动;尺大而弦者,为肾阳亏损;虚大者,为气阴俱虚。

  三、常用执法和药物

  1.药物加减 如肝阳上亢者,宜用钩藤、夏枯草、石决明、草决明、代赭石;肝火上冲者,宜用夏枯草、龙胆草、栀子、黄芩、青葙子、茺蔚子;气虚者,宜用黄芪;肾虚者,宜用肉苁蓉、锁阳、仙草、淫羊藿、巴戟天;阴虚者,宜用生地、女贞子、元参、白芍、知母;麻木者,宜用地龙、钩藤等。

  2.夹杂证的配伍用药 如气血俱虚,又有肝火者,宜在补气养血的基础上,配合泻肝火等。

  3.注意西医检查和实验室结果 如胆固醇高者,宜加生山楂、泽泻等;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史者,宜加丹参、红花等;脑血管硬化者,宜加川芎、海藻等。

  4.高血压病的治疗应平稳降压,长期治疗 不仅仅降低血压,还有降脂、改善血液循环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等。

辨治高血压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