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託尼老師”望眼欲穿?不妨讓民生小店有序營業

江西南昌有小區日前發出通知,將於本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在嚴格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邀請理髮師為小區業主免費理髮。

二月二,龍抬頭,民間素有當日理髮能帶來好運的說法,尤其是在這個特殊時期,理髮師的網絡綽號“託尼老師”更是成了廣大男同胞千呼萬喚的名字。不少網友調侃,疫情結束後,全國男生要麼進入“流星花園”狀態,要麼髮型與沙僧接軌。

疫情發展一段時間以來,關於理髮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北京市疾控中心在2月2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還專門就“什麼時候能去理髮店?”作了詳細解答。

無論是網友的調侃還是一些小區的溫馨之舉,反映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民生需求,北京的解答則是對民意的及時回應。

民生關切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隨著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一些疫情較輕的地區,逐步放開一些涉及民生所需的商店和場所,既不會影響防疫大局,也有利於人們的情緒調適和心理疏導,幫助解決市民日常生活遇到的困難。

為此,江西等地陸續下發通知,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動臨街的便利店、社區超市、果蔬店、雜貨店、五金店、理髮店等安全有序開業。這些街邊小店就像生活中細密的齒輪,重新啟動社會的運轉,給處於封閉狀態下的人們透進一絲生活的光亮。

當然,我們同樣要清醒地認識到,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引導群眾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並不意味著放鬆對疫情防控的重視,更不能容忍因盲目樂觀和輕敵導致疫情反彈。

2月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針對不同區域情況,完善差異化防控策略。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暢通經濟社會循環。

落實中央精神,各地還須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做好疫情防控和群眾生活有序恢復等工作,在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也讓生活氣息逐漸迴歸。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小店重新開門營業,為社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活服務,同樣也給予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隨著各地抗擊疫情的捷報頻傳,相信歲月靜好的生活場景也將不遠。(半月談評論員 胡錦武 範帆)

对“托尼老师”望眼欲穿?不妨让民生小店有序营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