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魏延谋反是确有其事,还是子虚乌有?

逍遥酒一壶


历史上蜀汉名将魏延虽有不听军令擅意进军拒不撤兵之罪,但实无谋反之心更无反叛之举,的确是被挟有私怨、又素来不和的监军长史杨仪趁机公报私仇,竟以谋反作乱之罪指使魏延部下马岱将其阵前诛杀还灭了其满门,魏延的确是含冤被杀屈死九泉。


小龙女5505


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任命大将魏延作为北伐的前锋,诸葛亮亲统大军最后一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当时诸葛亮才五十四岁。诸葛亮死后,蜀汉大军内部发生了内讧,长史杨仪以魏延谋反为由,秘密派人将魏延斩杀。在影视剧《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刻画成了一个天生反骨、反复无常的小人。但真正的历史并不是这样。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临死之际留下了一道密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军便自发斩杀。”诸葛亮死后,杨仪便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口风,魏延答道:“丞相虽亡,吾自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并且魏延还想让费祎与自己联名向诸将宣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魏延并没有造反的意图。

当时魏延知道大军已经撤退之后,他非常的愤怒,于是他日夜兼程,赶到杨仪大军之前,将所有的栈道烧毁。杨仪和魏延先后向刘禅上书都说对方想要谋反。但魏延是一个武将,所有朝中很多文官们都担保杨仪不会造反。当时魏延将栈道烧毁之后,大将王平骂魏延是奸臣,由于魏延的军队不明情况,所以四处逃散。

魏延被迫逃亡,但是魏延率大军是逃亡到汉中,并不是逃向曹魏一方。随后杨仪派遣大将马岱追杀魏延,最终将魏延斩杀。当马岱将魏延的头颅交给杨仪时,杨仪骂道:“庸奴!看你还能再作恶么?”就这样魏延谋反的罪名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立了。

根据《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当时魏延只不过是想杀了杨仪,起真实意图并不是谋反。这一点元代的郝经也可以证明:杨仪是以私忿杀了魏延。魏延谋反的确是千古冤案,并且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魏延小人的形象更加深入民心!

最后杨仪的下场是什么呢?公元235年,杨仪因口出狂言,被撤职流放。但杨仪仍不以为然,最后被下狱,自杀身亡。


公元前


有的人认为,魏延确实要谋反,而诸葛亮神机妙算,猜出了他的心思;可有人却说魏延之案乃天下奇冤,他非但没有谋反之心,反而是坚定不移的反曹魏者。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先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在北伐途中,临死之前下了一道命令,让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密不发丧,令魏延断后,如果他不听的话,大军就直接班师回朝,不要管他了(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杨仪就让费祎到魏延那去打探消息,看看他怎么想。魏延却说:”丞相虽然死了,可我魏延仍在呀,怎么能因丞相一人就坏了北伐大计呢?更何况我魏延是什么人,凭什么给他杨仪断后?“说完,魏延就跟费祎商量着,要联合起来通知三军,继续北伐。费祎以跟杨仪周旋为由,告退了。后来,费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杨仪,说魏延要谋反,杨仪就领着三军返回蜀汉。魏延得知后,就立马去追,并率先赶到南谷口。杨仪派何平去击杀魏延,两军对峙。王平说:”丞相尸骨未寒,你魏延居然就要图谋不轨,岂有此理(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说完,魏延部队自知理亏,纷纷放下了武器。魏延见势就逃跑了,最后被马岱所斩。

这大概就是故事的梗概。也就是说,魏延谋反是有点根据的,毕竟在古代,将领以服从主帅为天职,魏延不服从丞相的命令,终归有点说不过去。

但就凭此说魏延谋反,也查无实据。

我认为,原因很简单。如果魏延要谋反,为什么不直接投降曹魏,反而南归,去追击杨怡等人,这样做岂不是多此一举?

《魏延传》也说,魏延那样做,无非是想要追杀杨怡,替代诸葛亮,不便于背叛。(原延意不北降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不便如此。)

此外还有一个证据,试想假如魏延真的要谋反,杨仪可是立了大功,一定会加官拜爵。可结果呢?杨仪仅仅被拜为中军师,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位,没有一兵一卒。杨仪对此愤懑不平,旁人都若无其事,只有费祎安慰他。杨仪跟费祎絮絮叨叨,说早知如此,就干脆听从魏延的算了,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往者丞相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

也就是说,史学大师陈寿,认为魏延是被冤枉的。

但是,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却认为,《魏延传》记载不实,此事另有真相,他说诸葛亮是暴毙而亡,临死之前压根没下过那样的命令,他还补充道:”岂有和杨仪、费祎、姜维私相计议,置先锋军于不顾之理?“

而史学大师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却认为,魏延谋反一事是诸葛亮一手炮制出来的,魏延并无反意。

这可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同意《三国志》的观点,就要冤枉杨仪;而如果同意吕思勉先生的观点,就要冤枉陈寿;但如果同意张作耀先生的观点,可就要冤枉诸葛亮了!

我认同陈寿的观点,毕竟他是位非常严谨的史学大师。





H说扒道


《三国演义》中魏延因为反叛,被诸葛亮预留马岱一刀斩杀。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能当信史看。在真实的历史上,魏延其实并没有谋反,他其实死于蜀汉内斗,但最终结局确实很凄惨。

魏延被刘备重用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当刘备得到汉中之地后,需要勇猛的大将前去镇守。所有人都认为张飞会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就连张飞本人也是这样想的。

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刘备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所有人都非常吃惊。为了打消众人疑虑,刘备当众问魏延:“现在让你肩挑重任,你到了汉中之后会怎么开展工作呢?”

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请为大王吞之。”(《三国志》)

魏延回答:“要是曹操亲自领大军而来,我只能防守住;但如果是其他将领前来,哪怕有十万之众,我也替大王消灭他们!”这还是魏延稍微自谦了一下,没把自己放在和曹操、刘备一个等级上,但内心的骄傲也是一览无遗。

刘备对这个答案很满意,众人也“壮其言”。魏延虽然狂妄,但确实有真才实学。在汉中镇守期间,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也说明刘备有识人之能,且能压制住魏延,使他甘心受驱策。但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已经有点压不住魏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魏延受到诸葛亮压制

刘备去世,诸葛亮领军政大权,驻扎汉中准备北伐。此时的魏延被诸葛亮压制,从一方主帅而成为诸葛亮下属,对于性格桀骜的魏延来说,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不尽。(《三国志》)

魏延私下认为诸葛亮太胆怯,使自己的才能不能发挥出来。因为每次出兵之时,魏延都想分兵万人,自己单独行动,不受“胆怯”的诸葛亮统领。

魏延就像李云龙那样的刺头,胆子大、能打仗、难管理,但和李云龙圆滑的性格不同,魏延过度自傲,使得他人缘非常差。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三国志》)

魏延的性格,使得当时蜀汉阵营中的人们都不愿和他交往,这也注定了魏延的悲剧。等到后来发生矛盾后,没有人替魏延说话。

当初,诸葛亮也只是抑制魏延的性子,并没有认为他会造反。等到诸葛亮快去世的时候,秘密与杨仪、费祎商量后事。

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三国志》)

诸葛亮预料到魏延会抗命,所以他告诉长史杨仪:“让魏延断后,如果他不从命撤退,你便领军先行,不用管他。”由此可见,诸葛亮也只认为魏延会抗命,但从没怀疑魏延会投靠曹营。

魏延最终结局

等到杨仪前去试探魏延的时候,情商低的魏延果然露出了不忿。

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之死废天下之事邪?”(《三国志》)

魏延让丞相府的属官,把诸葛亮运回安葬,他自己可以带领大军继续北伐。而且,他魏延本人,也不服隶属于长史杨仪。但后来,杨仪按照诸葛亮吩咐,不等魏延而自归。魏延得知情报后,非常生气,自己抢在杨仪前面,烧掉栈道。

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

从魏延的行为中,也能看出他并没有谋反之意。魏延如果想要谋反,就会往北走去投靠曹氏集团。而如果他想杀掉杨仪做投名状,也会从背后掩杀杨仪的军队。但魏延偏偏抢在杨仪前面,往成都方向走。

此时的魏延,就像一个赌气的孩子,把栈道烧掉,大家谁都别回去,一起去北伐攻打曹氏集团。而且,此时魏延、杨仪两人,纷纷向后主刘禅上表,指责对方谋反。只是魏延平时人缘太差,众多大臣相信杨仪而不信任魏延。《魏略》中对此,也有记载。

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之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魏略》)

和《三国志》不同的是,《魏略》中记载诸葛亮把后世托付给魏延,一向和魏延不合的杨仪担心受到迫害,所以才把谋反的罪名扣在了魏延头上。

魏延带军阻住杨仪等人的归路,何平被杨仪派去抵御魏延。

平叱曰:“公(诸葛亮)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三国志》)

魏延在军士离散之后,还是向汉中方向逃跑,而不是向北方曹氏集团逃跑,足证魏延本无谋反之意。无论是《三国志》还是《魏略》,都记载是魏延和杨仪平素不合,诸葛亮死后,杨仪担心受到魏延迫害,所以把谋反的污水倒在了魏延头上。

所以,反曹斗士魏延之死,死在蜀汉集团的内斗,而他并没有真正谋反。只是最终的胜利者是杨仪,被灭掉三族的魏延,已经没有地方去伸冤了。后来再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使得更多人认为魏延是死于谋反了。


飞熊说历史


真正死因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着。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 。

  

  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可见,三国中应该是把魏延给丑化了,而且还顺带着最后美化一把诸葛孔明,魏延或许是死于蜀国的内部阴谋和争斗。我们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魏国,曹家,司马,夏侯家明争暗斗,难道蜀国和吴国就一点内部矛盾都没有吗?这是不可能的。




大鹏1390999969


说魏延谋反,说魏延谋反确有其事是不正确的,说子虚乌有也不正确。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得看怎么分析了。首先,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这个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怎么看魏延谋反呢?实际上在诸葛亮快死的时候,他是对他以后的事情做了详细的安排的。在他的安排下,他死之后的蜀汉政权,北伐就停止了。原因有二。第一,诸葛亮在世时,几次北伐,毫无建树。他在世时,可以控制北伐带来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他死后,如果再北伐。显然没有人能够控制住局面。最主要的是没有人能够面对司马懿。再者,六次北伐,蜀汉损失的人力物力急需要得到补充。说白了,蜀汉经不起任何折腾了。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实力。第二,在国家休养生息的同时,用时间耗死司马懿。等司马懿耗死了,蜀汉的国力也恢复了。幼麒麟姜维也已经经过十多年的成长而长大了。这个时候,司马懿已经耗死了。姜维已经长成了。蜀汉统一天下的时机也来临了。这是诸葛亮的主要计划。也就是说,他死以后,北伐终止。进攻变成防御,国家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接下来再说魏延。魏延肯定不会接受诸葛亮的安排。在他看来,北伐大业不能因为诸葛亮一个人的死就终止。所以他要阻挡,他要反抗。而他的反抗并非是反叛,这只是意见不同而已。坦白说,魏延的反应诸葛亮在死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为了国家的将来,魏延的思想行为是极其不行的。第一,魏延能打仗是不假。但他的智谋和谋略根本就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说白了,魏延的行为会使得蜀汉政权雪上加霜都不止,很可能会直接导致国家政权的崩塌。这个后果是蜀汉政权所不能承受的。所以,魏延必须死。第二,那么,诸葛亮死后,魏延什么时候会反呢?不知道。也就是说,诸葛亮死后,魏延实际上已经成了一颗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了。既然他是个不确定的危险系数。那么不如疏导一下,让他在可预知的情况下爆炸。这属于可控范围。于是,诸葛亮安排了卧底,马岱。然后又给扬仪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番。在诸葛亮看来,将令不行就是反叛,将不听号令就是谋反。所以说,说魏延的谋反并不成立。要说魏延不尊调令而被杀。应该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面对诸葛亮给魏延挖好的坑。我估计诸葛亮也会在内心忏悔,魏延那,不是你谋反,我也知道你没有谋反,这是当下的国家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而你折腾的代价太大了。所以,不好意思。只有让你死了。对不起了,别怨我。一路走好。至于后来魏延的家族被灭,则是他的仇人扬仪的谗言所致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刘禅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了。谢谢。


风雨中的梅云


魏延谋反应该不是真的。这点上我比较赞同易中天教授的观点,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回撤成都,当时蜀国能正面战胜魏延的人几乎没有,而魏延在回撤的路上并没有展开军事行动,应该说他没有想到会给他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否则以他的实力纵使兵败,也不至于落得最后的下场。


正直的人1978


据三国志记载:魏延并不是谋反叛汉,而是与杨仪有矛盾,所以杨仪造谣说魏延向北降魏,而且发兵攻打魏延,魏延只逃不战,最后被追杀。而魏延其人, 深受刘备器重,是刘备麾下一员猛将,屡立战功,攻下汉中后刘备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并镇守汉中将近十年。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也是功绩显著,但得不到诸葛亮的重用,郁郁不得志。魏延善待士卒,武力过人,但性格孤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芒。唯独杨仪从来都不屑魏延,与他水火不相容,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要杀杨仪的举动;而诸葛亮爱惜二才,经常为二人调解。在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最后魏延败逃,而不是谋反,被马岱追斩于汉中北门外,并被灭了三族。





观史鉴今


历史上魏延谋反的事是否真的存在,我个人认为是子虚乌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这段历史,然后再聊一下原因:

猛将成长史

魏延字文长是河南义阳人。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一个脑后天生具有反骨、智勇双全、骁勇善战但去不太安分的人,他的最终结局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因为反叛而被斩首的负面形象。历史上记载的魏延最后确实是被马岱斩首,但是他到底有没有反叛的心思,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肯定的记载。

而和他有关的最著名的事件一个则是魏延斩门吏想把襄阳给刘备,但最后因为文聘阻拦没有成功,第二件事则是斩了韩玄又救了黄忠,将长沙的大门给刘备打开,虽然他让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长沙,并成功掩护住里关羽运送水兵的行为,理论上他应该是立了大功的,可是到底是抵不过诸葛亮,诸葛亮的一句“天生具有反骨”,为他以后的结局埋下了隐患。诸葛亮发现魏延的脑后有反骨,认为魏延在日后必定会起兵造反。

而且,魏延一直都是张鲁的手下,本应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但是魏延却拿着张鲁的俸禄,背叛了张鲁,这是魏延不忠的表现,而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的原因。但是刘备出于仁慈之心,还是魏延给留了下来。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首先是马谡被斩,然后是李严被废,接下来的魏延谋反更是震动了蜀汉当局。魏廷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多次委以重担。

关于魏延谋反,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绘,说他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而谋反也在意料之中。那么魏延谋反是子虚乌有,还是确有其事?诸葛亮和魏廷谋反有什么关系?魏延谋反为什么会触及到诸葛亮呢?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关于这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廷忠心耿耿,无故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一手筹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魏廷究竞有没有谋反?

是否真的谋反?

历史上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诸葛亮料定魏延会反,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能当历史来看,千万别把《三国演义》当历史。

第二个说法是吕思勉先生、陈迩东先生他们的说法,说诸葛亮就没有下这个命令,这是杨仪等人假传丞相遗命。反正死无对证,口谕嘛,又没有录音,又没有录像,又没有字条,说不清楚。但是这个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是没有证据啊,你还是推理,还是猜测。也就是说历史学家也是要猜测的,只要你的猜测符合逻辑,至少就可以作为一家之言。但是陈寿也是良史,陈寿记录在案的事不能轻易地推翻,这个里面还是有些问题。

那么我们剩下的就只有第三种选择了,就是诸葛亮确实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为什么呢?张作耀先生《刘备传》的解释是,诸葛亮和魏延在军事路线上有分歧。“子午谷奇谋”这个事是发生在第一次北伐战争,我们知道诸葛亮率军从汉中出发,北伐曹魏,必须翻过秦岭。翻过秦岭有三条路,东边的一条叫子午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长安;中间的一条叫驻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在武功;第三条路叫斜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在陈仓。

那么魏延提出的办法是什么呢?说请丞相给魏延一万人马,当中五千精兵,还有五千人干什么呢?运粮食。我魏延带着这支人马,走子午谷北上,十天功夫就可以到长安。长安是谁在守着呢?是曹操的女婿,叫做夏侯楙。这夏侯楙是个公子哥儿啊,纨绔子弟,吃喝玩乐可以,打仗不行的,如果夏侯楙发现末将的军队从天而降,肯定吓得屁滚尿流,弃城而逃,末将就可以拿下长安,丞相自己呢带着大军从斜谷北上,这样我们两军会合,咸阳以西都搞定了。诸葛亮不听,设有采纳魏延的这个计策,这个就叫做“子午谷奇谋”。

这个子午谷奇谋是一项极具应战性的北伐战略,跟当年韩信的暗渡陈仓没有区别,全都风险万分,但是打仗贵在出奇,出奇才干制胜。但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最终却没有采用。 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但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据《三国志·魏廷传》的记载,临终前,诸葛亮召开了一个机密的榻前会议,参与会议的有杨仪、姜维、费祎等人,诸葛亮遗命.他死之后,不要继续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国,撤离的时分,让魏廷断后,姜维次之。

并且说:“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意即假如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不要管他,军队本人开拔。做了这个布置后,诸葛亮就病故了。魏延是个坚持不懈的抗曹分子,诸葛亮料定他不会放弃北伐,他一定还要坚持打下去。而且诸葛亮很理解魏廷,他自高自大,自视很高,诸葛亮在世的时分,他总觉得不得志,但是碍于诸葛亮的声威。他也不敢胆大妄为,如今诸葛亮病故,杨仪等人哪里还镇得住魏延?没有方法,只能随他去了。由于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快把大军撤回成都,捍卫蜀汉政权。只要保住了蜀汉,未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才有希望。这就是诸葛亮的一片良苦用心。为了阻止魏延继续北伐,诸葛亮知道魏延与杨仪早就水火不容了,故临终前召开机密会议,让魏延断后,诸葛亮认定自己身亡后,魏延必定会不满自己的遗命。果真魏延一听就跳起来:“让我断后?不对吧。丞相逝世了,可我魏廷还活着,还能够率领部队继续北伐,为什么由于一个人死了就把天下的大事都耽搁了?再说,我魏廷凭什么要给杨仪断后?”魏延赶快派探子去刺探,探子报杨仪准备依照诸葛亮的部署,先带着部队撤回成都。魏延怒火万丈:你撤我也撤!于是魏延抢在杨仪的前面往南撤,而且还走一路烧一路,把桥、路都给毁了,不断撤到了南谷口。杨仪带着部队往回撤的途中,发现路桥都被破坏了,两个人的积怨更深,于是都上书朝廷告对方谋反。

但一来魏延的人缘一直不好,二他撤兵的方式以及给杨仪大军使绊的行为惹了众怒,所以众将领一直认为魏延才是造反的人。于是,刘禅命令蒋琬带宿卫营北上拦截魏廷,杨仪也带着部队南下,去追击魏廷,两路军队把魏延堵在南谷口。魏廷带着几个心腹逃到汉中,被马岱所杀。马岱杀了魏延以后,把魏廷的首级送到杨仪的面前,杨仪把魏廷的脑袋扔到地上,用脚踩,然后诛杀魏延三族。最后这位蜀国后期勇冠三军的猛将最终冤死。


历史之殇以之为鉴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的魏延谋反案应该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从本质上这是魏延和杨仪的政治斗争失败,被杨仪污蔑为谋反叛逆,最后被夷灭三族。参考的是历史学家吕思勉的论断。在历史记载里“魏延谋反案”有两个版本,第一个《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的版本,另一个则是《魏略》记载的版本。我们先看看历史文献的记载。

“魏延谋反案”的两个版本。

《三国志》版本

在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去世,他临终时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商议撤军的事宜,诸葛亮做的安排是魏延断后,姜维排在魏延前面。诸葛亮还做了另一个指令,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大军可以自己出发,诸葛亮去世后,撤军的计划开始秘密进行。

杨仪作为丞相长史,他和魏延素来不对付,于是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情况。结果魏延对费祎说:“丞相虽死,我自活着在这里。相府里亲近的人和官属,自可将护他的棺柩回去安葬,我自当带兵击贼。如何因一个人之死,废掉天下的大事呢?况且我魏延是什么人,要听杨仪的命令,替他做断后将?”魏延还拉着费祎一起商议蜀汉军队去留分配,并且做好了计划,并且要求费祎和他连名,把这命令传达各将领。

结果费祎找借口出了魏延的军营跑去向杨仪告密,杨仪知道后立刻带着军队返回汉中。与此同时魏延在放走费祎之后也觉得不对劲,于是派人追赶费祎,但是为时已晚,他急忙打探杨仪的消息,结果杨仪带着大军已经走了。魏延大怒,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先走,把经过地方的栈道都给烧毁了,并且占据了南谷口,而杨仪也带着部队赶到这里,魏延狙击杨仪。同时两人都上书后主,说对方造反。后主询问董允和蒋琬的意见,董允和蒋琬都支持杨仪,说魏延要造反。

最后杨仪带着大军和魏延战斗,何平攻入魏延军中大呼“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们竟敢造反。”,何平的话一出,魏延的军队崩溃,魏延在战斗失败后逃亡汉中,在路上被马岱追上,夷灭三族。

《魏略》版本

《魏略》的记载十分简略。诸葛亮去世后是让魏延担任全军的统帅,魏延秘密带着军队返回,等带着大军返回褒口,才发丧。杨仪宿来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暂时成为蜀汉的军事首领,害怕被魏延所害,于是声称魏延想要带着军队北上投降曹魏,杨仪还带着部下攻打魏延。魏延于是没有战斗就带着军队离开,被杨仪追杀。


根据史料的分析结论

观察两个版本的“魏延造反案”。《三国志》的版本的记载详细,它明确地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要知道陈寿作为蜀汉人,他本人肯定对于蜀汉的历史的是十分精通的,但是在叙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依旧有很多解释不明的地方,比如魏延和杨仪互相说对方是叛贼,最后魏延的军队仅仅是何平的一声怒喝就崩溃了。而《魏略》的说法也十分奇怪,《魏略》中杨仪作为一个文官,居然可以带着部队直接进攻魏延,最后还迫使魏延逃亡被杀。很显然这些例子都不符合常理。

这两个版本故事中最为重要的是一点事,我们可以看到魏延本人是没有造反的意图,无论是《三国志》还是《魏略》都是诉说魏延和杨仪相争,并没有魏延要攻打成都或者北上依附曹魏的行为,他本人如果造反也不应该先回去南谷口,再去狙击杨仪,因为按照诸葛亮的信件,蒋琬才是诸葛亮的继承人,魏延前去攻打杨仪的大军,且不说胜算不大,而且攻击目标也放错了位置。所以魏延本人是不可能造反,这个罪名很有可能是捏造的,《三国志》也有原文:

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那么魏延这么多反常的行为怎么解释呢?要知道他拒绝接受诸葛亮的遗命,私自带着军队返回蜀汉,又和杨仪主持的大军之间相互攻打。这种行为该如何解释呢?

猜测的结论

其实按照史料推测,这可能是蜀汉政权在诸葛亮去世后发生了一场内讧,就是魏延和杨仪的争权夺利的行为,而且诸葛亮很可能是突然去世,导致了军中无主。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诸葛亮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所以在诸葛亮病危时,他肯定会制定一个完善的撤军命令,并且下令给全部的军事将领。即使是秘密撤军,也需要下达命令给高级将领知道,因为北伐大军的撤退并不是几句话的事,而且需要安排后勤,行进路线,断后的诸多事宜。诸葛亮怎么可能就匆匆和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就商议完成,而且还留下一个不稳定因素,那就是杨仪和魏延的不和,要知道在诸葛亮生前,杨仪和魏延就已经闹得很僵,让杨仪担任主帅,必然很引起魏延的不快。而且魏延本人还是先锋军的统帅,所以诸葛亮肯定制定详细的计划。但是《三国志》和《魏略》的记载都看不到这一点。

所以依据事实可以推测的真实情况很可能是:

诸葛亮并没有预定退兵的计划就去世了,由于诸葛亮去世的突然,作为丞相长史的杨仪知道这个情况后,他和费祎等人制定了一个撤退的计划,但是怕和自己不对付的魏延不听,于是杨仪派费祎去探问魏延的态度,魏延果然不听杨仪的安排,要与费祎重新制定计划,但是费祎却支持杨仪,他借口逃出魏延的大帐后。费祎和杨仪直接丢弃魏延走人。魏延于是带着军队在南谷口狙击杨仪,但是寡不敌众,魏延被打败杀死。

所以魏延是和杨仪争夺诸葛亮去世后的继承权而相互争斗的,只是魏延被杨仪打败杀死,但是杨仪自己也没有享受到胜利的成果,因为杨仪不仅杀死魏延,还灭亡魏延的三族,手段残酷,加之本人在战胜魏延后,狂妄自大。但是依照诸葛亮的指令继承人是蒋琬,杨仪在怏怏不快中被放逐。

所以依照事实的结论是魏延确实被冤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