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讓人慾罷不能的學習方法?

煙花ヨ那麼涼


我感覺這樣的方法需要因人而異,學習方法,是在學生對於某類學科產生興趣以後,主動的去探究怎麼樣來學習這門課的過程。

那麼什麼是學習方法呢?我認為,是學習這門課的課前,課中,課後的行為總體,我們在不斷的探索,借鑑他人,改善自我,或者勇於嘗試,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學科的興趣也越來越多,也就形成了學習方法。

也就是學習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產生的前提,必須是興趣,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強迫自己產生興趣,這是第一步,為什麼說強迫呢,本身有興趣,不排斥這一學科,這是最好不過的,沒有興趣的同學,需要給自己一個暗示,因為這個學科我們是避免不掉的,不像在大學,可以選課。暗示自己喜歡這個學科,然後從基礎出發,從基本題目的解決中積累成就感,當我們真正的喜歡上這個學科時,學習方法肯定已經養成了,而且一定是最適合的方法!


啟文數學


在這裡我總結一下自己知道的讓人相見恨晚、欲罷不能的學習方法:


1、費曼學習法 Feynman Technique

以教促學:以便於回想儲存的信息。

這個方法又稱「快速學習法」,因為它可以迅速的找到對於剛剛學習過的知識生疏或者還沒搞懂的地方,非常推薦!

步驟如圖:

第一步:獲取知識(某概念),理解你所要學習的材料的內容。

第二步:講解/複述你所獲得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用你自己的方式以潛意識的形式再次複述你所學到的知識。

第四步:這一步是一個可循環過程:不滿意——糾錯反饋;滿意——嘗試運用更簡單精煉的語言概括。再用你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以運用。

第五步:反思。反思你在思考的時候在哪裡卡了殼,著重這個地方,再次理解。這個過程至關重要!

第六步:檢驗,通過不斷的進行實踐檢驗才能鞏固你對於該知識點的理解。

考量自己對一個概念或知識是否理解,一個最直觀的方法就是講給別人聽,如果能夠用簡潔清晰的語言讓別人完全聽懂你在說什麼,就證明你完全瞭解所學的概念;如果不能,也許你還應該好好去理解一番才行。


2、思維導圖學習法 Mind Mapping

這個理念是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達•芬奇筆記的啟發下發明的風靡世界的思維工具。不過思維導圖這個想法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早在公元三世紀,古羅馬哲學家波菲利在其著作《亞里士多德導論》中提出了一種對知識的分類體系——波菲利之樹。

思維導圖學習法的好處很多:首先是方便記錄,加強記憶;其次過程非常自由,結果十分清晰;最後既見森林,又見樹木。

它的重點要素是:中心點、分支線、關鍵詞以及個性標。


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的認識大腦,並對儲藏的信息進行提煉和重組。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網時代,每天接收著龐大的信息量,這樣的思維方式無疑是學半功倍的一種方法。


3、SQ3R 閱讀法

SQ3R這個閱讀技巧的名字由五個單詞的首字母組成,分別是“Survey! ( 瀏覽 )”、“Question! ( 提問 )”、“Read! ( 閱讀 )”、“Recite! ( 複述 )”、“Review! ( 複習 )” 這幾個詞語所代表的意思是——

① 閱讀之前,先瀏覽;

在這個過程中,要廣泛涉獵所有的重要信息:書名、正副標題、插圖表格、複習題和前言結語、摘要概要等。

② 在你瀏覽的時候,提出問題;

從書名、標題上就可以開始提問題,包括各章節承上啟下的內容,這樣一邊粗讀一邊提問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促進鑽研。

③ 當你開始閱讀時,要精讀細讀;

這個過程需對重要、難解的部分反覆閱讀,儘可能使自己理解。可以用“讀書筆記”等方法將原有的知識和新知識結合起來,建立聯繫。

④ 讀完一個章節後,進行復述;

這個過程考查快速記憶,回憶內容。看看自己開始的提問有沒有得到正確的回答,來檢驗自己看沒看懂。

⑤ 複習要持續進行。

複習一般在複述的後一兩天進行。既可以重溫已有的知識,也可以溫故而知新,從舊的知識裡生出新的感悟。


4、西蒙學習法 Simon learning method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教授曾提出了這樣一個見解:“對於一個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 6 個月內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

(西蒙教授立論所依據的實驗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個人 1 分鐘到 1 分半鐘可以記憶一個信息,心理學把這樣一個信息稱為“塊”,估記每一門學問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約是 5 萬塊,如果 1 分鐘能記憶 1 “塊”,那麼5萬塊大約需要 1000 個小時,以每星期學習 40 小時計算,要掌握一門學問大約需要用 6 個月。)

為了感謝西蒙的這個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學界稱這種學習法為西蒙學習法,又名 “ 錐形學習法 ”。其原理就像居里夫人所說的那樣,“ 知識的專一性像錐尖, 精力的集中好比是錐子的作用力, 時間的連續性好比是不停頓地使錐子往前鑽進。”

西蒙學習法的顯著好處在於: 其知識增長是一種優勢累積,不僅在知識的數量上,而且在知識質量上也和傳統的學習方法不同。這裡可以參考 “ 馬太效應 ”,即越是在短時間之內全力掌握了一門學科,質量就越高,越能夠理解與運用。

雖然這個學習方法現在還缺少實際的應用方法,還有一些無法忽視的壁壘:比如精力的無法長期保持專注等問題……不過老實說,畢竟是一個很新穎的理念。

第一,先搞懂道理,再看實例。

第二,始終保持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確保完全理解你正在學的東西。

第四,學習 25 到 30 分鐘後,就休息一會兒或者做些其它有意思的事情。

第五,一旦你要開始學習一個知識,先去檢測一下自己的程度然後再主動去學習。

第六,我們的大腦很擅長辨認卻不擅長回憶,因此你可以用嘗試著主動鍛鍊這個方面,比如說有目的的去檢測自己。

第七,勤問,並及時改正和強化學習的知識。

第八,通過一些記憶法來加強記憶,比如說:

第九,創造一個專屬的學習空間。

第十,學會獎勵自己,不論結果好壞,你都要好好地犒勞自己,讓自己身體和心靈獲得滿足。


介紹了這麼多學半功倍的學習方法,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並加以運用,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觀念方法聽了一千遍也不如親自實踐一遍。


Mr科普君


你這問題有點抽象!

在我看來學習是痛苦的。沒有人喜歡學習,我們學習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讓自己變優秀!當然興趣很重要,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才能更有動力學習,我有以下幾個觀點!

1. 自律、規劃。制定小目標和小獎勵。每每達標會受到鼓舞,引發更大的興趣

(目標1要有挑戰,2要絕對可及,否則無用)

這其實還能在心態上化被動為主動。人都喜歡掌握主動權。就算強迫自己也要把事情轉變為自發的,而不是老師、家長、老闆給你的任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我規劃。即便是自己不願做的事也要在得知目標和標準後自己做出適合自身情況的規劃並執行,這會讓你在心態上佔主動,往往效果更好。

2. 深入學習,形成知識網。比如,我感興趣的原本是聽古典音樂,後來聽各種碟、讀各類有關書籍,知道了很多音樂家,為了更多瞭解他們,自然而然地研究了他們所處的社會背景,忽然間就和歷史打通了。網狀知識相互鞏固、相互激發更大的興趣和更深入的研究

3. 利用科技。比如,平時上廁所時喜歡在手機上打遊戲、刷朋友圈,那不妨下載個背單詞、學習卡app之類的,感覺像玩遊戲一樣,還利用起碎片時間學習。

4. 找到志同道合的“學友(並不是張學友)”。我承認這樣的朋友很難得,我也只有一個而已。她是我的讀書夥伴。我們會約好一起開始讀某本平時沒勇氣打開的千頁磚頭書,然後找時間討論,差不多就是個二人書友會了。我覺得如果你喜歡這種方式並且能有這樣的朋友的話,學哪一科都可以這樣切磋,其樂融融。這裡要注意,不是一起學習,而是分別學習之後一起交流。



憤怒的小鍋爐


學習戰略:

① 明白自己要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做到什麼樣子,適合自己的是什麼。

② 強化記憶,可以多練一些提高記憶力的小技巧。

③ 多看書多看書多看書。什麼書都要看,閱讀面要很廣,看不懂也可以把內容記下來,慢慢的就會理解。

④ 上課要認真聽,一定要跟上老師的步伐,明白所有知識點,如果想強化可以把知識來回整理幾遍。

⑤ 作業認真寫。可以去看參考答案,但看完之後一定要親自理解怎麼樣解題的,不能囫圇吞棗。

⑥ 留點課餘時間自己放鬆一下,勞逸結合,不需要每天繃著弦兒,精神會崩潰的。可以培養個自己的興趣愛好。

⑦ 主要還是保持一個好心態,重視學習,但不要太看緊學習,做到考試不緊張,失常不沮喪,高分不驕傲(好押韻。),把學習看成一件很好玩的事。

⑧ 還是推薦你們多發問啊,如果不好意思找老師,查資料找度娘都是可以的,不明白的一定要弄懂,知識可以儘量延伸出去。

學習戰術:

倒逼學習。就是輸入和輸出要同步進行,只有在運用,你才會有興趣去源源不斷地學習。



無事笑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