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酒精和消毒液消毒时,也得注意这些危险

2月7日,一条称“武汉古田四路佳兴园,用酒精全屋消毒后开空调引发爆炸”的网帖在微博、朋友圈热转,有图片,有视频,可以看到大火燃烧十分惨烈。而网帖配发的视频各不相同。后来经核实,该信息为谣言。


用酒精和消毒液消毒时,也得注意这些危险


非常时期,又是在武汉发生的火灾,很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造谣者善于抓住人们的心理。

不过酒精使用不当,的确可以引发火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方案已连续修订五版,其中“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这一病原学特点一直未变。新型冠状病毒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居家可选择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大型公共场所可选择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所以从年前一直到现在,全国上下纷纷抢购医用酒精、84消毒液、衣物消毒液等,在家中自行消毒,以至于这些常见的消毒相关产品在超市、药店、网店都长期断货。

有消杀病毒和卫生意识当然是好事,但是也要清楚,消毒产品同时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危险特性。要学会安全有效地消毒。


用酒精和消毒液消毒时,也得注意这些危险

消毒液不需要多高档,符合标准就好。


一、喷酒精消毒要防火灾。

不可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酒精。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品,酒精浓度越高,就越容易被点燃。空气中乙醇浓度超过3%,如果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燃烧。在大量使用酒精时,酒精挥发使室内空气中乙醇浓度增加,比直接点燃酒精更危险。

使用酒精消毒时需要保证通风,并且需要远离高温物体,千万不能与明火接触。比如做饭、打电话、吸烟、使用电蚊拍等行为,在喷洒高浓度酒精后均不能立即进行。给电器表面和灶台消毒时,应先关闭电源和火源,待电器和灶台冷却后再用酒精擦拭,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使用酒精消毒时严禁吸烟。

液体酒精燃烧后,冒出蓝色火苗,十分可怕。此时不要慌乱,要沉着冷静。一旦液体酒精着火,不要用水扑灭,燃烧的酒精被倒入水后,会随水珠四处飞溅,落到周边易燃物上,反而导致火势快速蔓延。


用酒精和消毒液消毒时,也得注意这些危险


应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的灭火器,在酒精表面形成隔离层,阻止与氧气接触。如果家庭没有灭火器或者灭火毯,可用湿毛巾覆盖在燃烧的酒精容器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如果火势蔓延,要第一时间拨打打119,请求支援。

如果引燃了衣物,要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脱离热源,最大限度减轻损伤和后果。避免大喊,在头面部已经被火焰包围的情况下,喊叫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更不要奔跑,不然借助风势,会增加烧伤面积和程度。

二、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防中毒

2月2日,钟南山在央视新闻记者采访时表述,“在患者患病第7天收集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RNA”。这提示了粪便可能也是一种新的传播途径。

尽管不能因此判断粪便中是否存在活的病毒,但是接受了新信息的人民大众又开始忙活了,自家卫生间是重点,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一起使用,消灭病毒,双管齐下。但是,可能你不知道的是,二者不能同时使用。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呈碱性;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这类清洁剂大多是酸性的。两者混合在一起,会产生大量白色泡沫与刺激性非常强的氯气。


用酒精和消毒液消毒时,也得注意这些危险


氯气是黄绿色的刺激性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高度刺激性。

发生氯气中毒后,轻者咳嗽、胸闷,严重的呼吸困难、阵发性呛咳、甚至会出现肺水肿,更有甚者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出现休克及中、重度昏迷或因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或心搏骤停所致猝死。

如果不慎将两种物品混合使用并吸入了氯气,可以采取这样的急救措施:

立即开窗通风或撤离现场,来到空气新鲜处。如果眼部或皮肤污染,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症状轻的,待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后,就没有大问题了。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三、孩子误喝了消毒剂

酒精、消毒液一定要妥善放置安全地方,家有幼童,要放在他们拿不到的位置。如果误饮,会造成孩子口咽、食道、胃黏膜的损伤,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味道很不好,即便误服,孩子不会喝得太多,一旦发现误食应立即让孩子喝下大量的牛奶,最大程度地保护消化道。如果食道、胃部不适,及时就诊。

误饮洁厕灵等碱性很强的毒物,立即让孩子喝醋、柠檬汁、橘子汁等来弱化碱性。

总的说来,要正确使用消毒方法,不需要过度紧张。可根据疾控中心及有关专业部门的提示、指导,需要消毒时才进行消毒,不要过度消毒。居家以清洁通风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