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才华,曾国藩和左宗棠谁更胜一筹?两次对联较量见分晓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在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曾国藩与左宗棠所处的时代最相近,年龄最相仿,渊源也最深。但是,他们之间的主流关系却并非“惺惺相惜”,而是“冤冤相报”。


其实,曾国藩与左宗棠之间也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因为曾国藩儒雅内敛,左宗棠张扬跋扈,二人是典型的性格不合。


左宗棠自诩为“天下第一聪明之人”,他非常瞧不起笨到被贼笑话的曾国藩。但是偏偏是这个“蠢货”曾国藩,竟然官做得比他还大,政坛声望也比他更高,所以,左宗棠非常不服气,于是屡次找机会数落羞辱曾国藩。

论才华,曾国藩和左宗棠谁更胜一筹?两次对联较量见分晓

左宗棠虽然科举成绩不如曾国藩,但他有一个常人无法比拟的特长,那就是写对联。比如,李嘉诚办公室里就挂着一副左宗棠写的对联。


上联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下联是: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说人要志存高远,结中等缘分,过平凡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就是说人要高瞻远瞩,做人平和低调,做事留有余地。


左宗棠不愧为一代英才,这副对联写得也确实高明,对仗工整是次要的,主要是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否则,也不会成为李嘉诚的座右铭。

论才华,曾国藩和左宗棠谁更胜一筹?两次对联较量见分晓

说回曾国藩和左宗棠。左宗棠自恃是个对联高手,于是故意借此向曾国藩挑衅。


当时有传闻称,曾国藩非常宠爱一个小妾,而且还喜欢看这个小妾洗脚,左宗棠也不管传闻真假,就拿来调侃曾国藩。一次,二人因公事碰面,左宗棠故意对曾国藩说:“我想到一个有趣上联,想请大学士对个下联,希望曾大人不吝赐教!”还没等曾国藩回答,左宗棠就继续说道:“我的上联是‘看如夫人洗脚’!”


如夫人就是小妾的意思,左宗棠此言一出,在场的同僚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大家都知道左宗棠这是在嘲弄曾国藩的特殊嗜好。曾国藩听到这个上联自然是尴尬不已,但他很快就说道:“我的下联是‘赐同进士出身’!”


曾国藩这则下联一出,左宗棠瞬间羞得面红耳赤,其尴尬程度远超刚才的曾国藩。因为会试屡试不第是左宗棠平生最大的遗憾和心病,他实际上至死也没中过进士,但后来是因为他收复新疆有功,所以皇上特地赐给他个“同进士出身”。曾国藩下联中的那个“赐”字直击左宗棠的痛点,意在指出他的进士不是“考”的,而是“赐”的,就是要以牙还牙,羞辱左宗棠。

论才华,曾国藩和左宗棠谁更胜一筹?两次对联较量见分晓

左宗棠在这次较量中吃了亏,心中十分不甘,一心要“报仇雪恨”。不久后,机会来了。这次,左宗棠与曾国藩一起被邀请到一位同僚家做客,左宗棠趁机对曾国藩说:“曾大人才学出众,今天难得相聚,何不对上一联?”


有了上次的教训,左宗棠这次留了个心眼,那就是让曾国藩出上联,他好见机行事,用下联打败敌手。


曾国藩倒也不推辞,开口说出一则上联:“季子自鸣高,与我心期何太左?”



左宗棠,字季高,曾国藩把“左季高”三个字嵌在此联中,意思就是:你左宗棠自视甚高,但我觉得却是名不副实。


曾国藩这则上联确实高明,但左宗棠是何许人也,哪有轻易认输的道理,他马上对出了一则下联:“藩臣身许国,问君经济有何曾?”



左宗棠的这则下联,同样的也是把“曾国藩”三个字嵌在其中,意思则是:你曾国藩一心要报效国家,但敢问你又有什么经世之才呢?


曾国藩用上联质疑左宗棠的人品,而左宗棠则用下联质疑曾国藩的能力,这一次,他总算扳回一局。

论才华,曾国藩和左宗棠谁更胜一筹?两次对联较量见分晓

从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两次对联较量中,我们不难看出二人都是才思敏捷的博学大儒,并无谁高谁低。有时候,文人之间的彼此不服和相互较劲也没什么不好,至少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文化财富。


曾国藩和左宗棠虽然性格不合,彼此看不顺眼,但是他们也都是大清王朝的功臣,一个是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文武全才,一个则是收复了新疆广袤之地的民族英雄。我们在品读他们的趣事时,更应该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


那么,曾国藩与左宗棠,论功绩、人品、才华,到底谁更胜一筹呢?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参考资料:《左宗棠全集·家书·诗文》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