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就可以賺錢的小眾虛擬產品 每天都能幫你賺錢的小生意

我有個酒櫃,存了點茅臺和五糧液,都是朋友送的。



我平時不喜歡喝白酒,一般都是家裡來人,打開一瓶。可我家又很少來人,所以這些酒就存下了。



放酒那屋,總是飄著酒味,我不喜歡,但是朋友卻說真香。
朋友讓我把瓶口封住,要不然酒都飛了(揮發的意思)。
我也懶得去弄,自己不擅長的事,總覺得麻煩。
主要還是不愛酒。飛就飛吧!頂多是少喝兩口。
這裡面的酒,有一部分是遵義的一個哥們送的,他是職業黃牛,專門倒茅臺的。



我問他做黃牛一年能賺多少錢,他說只要能在當地站住腳,最少能賺50萬,如果勤快一點的,100萬也擋不住。
我當時很感慨,原來做黃牛比開小公司都賺錢啊!

行動就可以賺錢的小眾虛擬產品 每天都能幫你賺錢的小生意

那個時期,外地遊客到貴州,憑飛機票可以1499的低價買兩瓶茅臺,黃牛一瓶加價400從遊客手裡把茅臺收過來,在2200賣出,一瓶賺300。
三四個人搭檔,一天能收幾十瓶,淨賺1萬多。
……



後來黃牛太過猖獗,影響太不好了,當地想了各種辦法限制,這個哥們就不幹了。
我問他攢了多少錢?



他說,賺的倒不少,沒攢下,都交朋友了。
我說,你早點找個媳婦吧,能幫你攢著點錢,如果都像你這樣交朋友,王思聰也得破產。



他做黃牛之前是做網賺的,倒賣域名,專門搶注別人到期忘續費的好域名。



但是那時域名已經不行了,他問我網上做什麼還能賺錢?



我說你想做長久的還是臨時的?



他說長久的。
我說那就做電商,舞臺絕對夠大,你有什麼本事就盡情施展吧!



他這個人做事,從不按規則去做,總是喜歡找漏洞,鑽空子,這也是很多網賺人的通病。



他去做電商以後,就是靠刷,刷幾個上萬的商品,先把交易額刷上去,交易額上去以後,排名就會好很多。



刷收藏,刷點擊,刷交易量,一點點去試探系統的排名算法,分析排名好的商品,看他們的交易量、收藏量,各項數據,然後把這幾方面的數據,都刷到比他們更高,去搶他們的排名。


他不喜歡研究怎麼做活動,怎麼做服務,就是喜歡刷排名,然後一錘子買賣,賺到錢就行。



這種做法,運氣好也許能賺到錢,但不可能長久。



最近跟我說,所有的店都被封完了,還要重新找項目。



我必須承認,從某方面來說,他的確挺聰明的,但是做事總是找漏洞這個習慣,註定做什麼都只能賺一把就跑。



做網賺出身的人,想改變這種思維模式,特別難。



就像農村長大的人,到了城市以後,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特別難改掉。



有些人說,那就忘了唄,學新的思維有那麼難嗎?



就是那麼難!
就像你一生可以換很多女人,但是初戀你能忘乾淨嗎?
……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講,國外有很多互聯網大牛,專門在google上買流量賣電子書,前期可以不賺錢,廣告成本持平就行,重點是收集客戶名單,因為喜歡買電子書的人,不會只買一次,後面的銷售就沒有成本了。



其實,在國內這樣做得的人也不少,用百度競價賣虛擬產品。



只是他們都很低調,不願意暴露自己的網站和產品,因為虛擬產品太容易被複制了。


做這種虛擬產品,重點就是偷偷的做,儘量把同行多的省份給屏蔽掉,不讓廣告被他們看到,防止他們複製。



儘量選擇小眾市場的小眾產品,廣告的單價低,利潤卻非常高。
怎麼找虛擬產品?


行動就可以賺錢的小眾虛擬產品 每天都能幫你賺錢的小生意

可以先從你瞭解的領域去發掘,去網上搜索這個領域的問題,看最難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然後再找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



一般來說,只要花時間深挖,一定能找到一些。



如果都不滿意,再研究你身邊的朋友,試著挖掘他們的行業裡的需求,跟他們聊天的時候,多打聽打聽。



再有就是多關注淘寶和閒魚,看上面正在銷售的虛擬產品,看他們的銷量,可以最直接的判斷出有沒有市場。
不要以為淘寶上賣的便宜,就不能做競價,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要記住信息差永遠存在,淘寶賣幾塊錢的東西,競價賣199太正常了。



選好產品,下一步製作一個銷售網站,不需要大,也不需要功能多,能用一個頁面把產品介紹清楚,絕不要用兩個頁面,流程越少越好。



但是有一個環節,必須要有,就是獲取用戶名單,現在一般是用微信,在頁面上引導客戶加你的私人微信。



如果不會做網站,可以去淘寶,搜“單頁網站”,會有專業的人幫你用模板製作競價網站,也可以幫你複製競爭對手的網站。



剩下的,就是投競價測試,調整,再測試。
如果成了,恭喜你,你擁有了一個每天都可以幫你賺錢的小生意。



再去測試下一個產品,把自己的成功一直複製下去。
……



把最簡單的事做好,其實特別不容易。



越是看起來簡單的事,越容易被人忽略。



我見過太多的人,自己做的生意,連最基本的東西都沒做好,卻只顧著去學高端的營銷培訓。



一個飯店,如果衛生都打掃不乾淨,桌子總是油膩膩,服務員不耐煩,這樣的店,老闆卻要千里迢迢去參加營銷大師的行業峰會,有用嗎?



真沒這個必要!



一個小店,如果想做的更好,就去比自己高一個檔次的店學習,去觀察別人哪裡比自己做得好。



讓自己的店,做到同檔次的平均線是不夠的,一定要超越這個檔次,碾壓對手。



否則,你憑什麼成為最賺錢的一個?
如果本地沒有優秀的店值得學習,就去大城市。經濟發達的地方,店主的經營理念肯定比小地方強。
想賺很多的錢,這是結果。



如果整天只想結果,沒有具體行動方案,就是白日做夢!



想賺得最多,就要做得最好,道理就這麼簡單,但大部分只想賺得最多,沒想過做到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