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货、压港,消费一时难起,海产企业财务压力激增

疫情对行业的金融影响正开始冲击中国国内的海产品行业。

短短一个月时间,海产行业遭受着消费、资金等重重压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周转压力越来越大,海产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


打折出售库存

近期广东一家海鲜连锁餐厅已经开始打折出售库存。广州传统粤菜餐馆以每条鱼299元(42.80美元),的价格出售石斑鱼,而往年春节节假日期间,其价格为700元(100美元,92欧元)。该公司打折销售皮皮虾,每斤约28元比正常价格低60%。


由于对冠状病毒爆发的担忧,人们避开公共场所,导致客流量骤降,中国的海鲜餐馆正遭受重创。“我们通常没有外卖业务,所以这是我们减少库存的主要方式,”该门店负责人表示。


加工企业用工难

许多海鲜加工企业自身也在努力解决工人短缺问题,因为该行业的许多雇员来自中国中部省份,如湖北、河南等省份。


一家以冻品加工为主的海产企业表示,其福州主要基地的运营已经恢复正常,但其三家子公司,包括浙江省舟山市的一家子公司,正努力让工人重返工作岗位。尽管中国海鲜行业的其他部门面临财政困难,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线上电商销售鱼丸和即食食品的需求“强劲”。


与此同时,整个渔业和海产品行业的执法行动显示,公安、市场监管局、农业部、海关和林业局等部门联合执法在“禁止出售野生动物条例”的执行中国的规模和力量可能会对减少濒危物种贸易产生长期的有益影响。


承压同时为抗疫做贡献

为了应对疫情,不少海产企业也在向灾区捐赠物资。例如国联向武汉捐赠价值100万元的口罩和200万元的海鲜产品,獐子岛向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310万元的海产品和50万元,沃佳向湖北捐赠了230万元的海鲜产品,包括北极虾、鳕鱼和格陵兰大比目鱼。


港口冷库“满员”

随着餐饮等企业对海鲜等冻品肉类消费的骤减,全球最繁忙的两个港口——天津和上海的冷库已“满员”,建议航运公司将货物运往其它地点,海关近日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通关。


宁波-舟山港是世界上第四大繁忙的港口,距离上海有四个小时的车程,这个港口主要是大宗商品,但是舟山也是海鲜加工捕捞业的重要地区,该港口拥有5万吨冷藏能力,专门用于进口冻肉和海鲜,以及中小型船只的停靠设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