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貨、壓港,消費一時難起,海產企業財務壓力激增

疫情對行業的金融影響正開始衝擊中國國內的海產品行業。

短短一個月時間,海產行業遭受著消費、資金等重重壓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資金週轉壓力越來越大,海產企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境。


打折出售庫存

近期廣東一家海鮮連鎖餐廳已經開始打折出售庫存。廣州傳統粵菜餐館以每條魚299元(42.80美元),的價格出售石斑魚,而往年春節節假日期間,其價格為700元(100美元,92歐元)。該公司打折銷售皮皮蝦,每斤約28元比正常價格低60%。


由於對冠狀病毒爆發的擔憂,人們避開公共場所,導致客流量驟降,中國的海鮮餐館正遭受重創。“我們通常沒有外賣業務,所以這是我們減少庫存的主要方式,”該門店負責人表示。


加工企業用工難

許多海鮮加工企業自身也在努力解決工人短缺問題,因為該行業的許多僱員來自中國中部省份,如湖北、河南等省份。


一家以凍品加工為主的海產企業表示,其福州主要基地的運營已經恢復正常,但其三家子公司,包括浙江省舟山市的一家子公司,正努力讓工人重返工作崗位。儘管中國海鮮行業的其他部門面臨財政困難,在此次疫情爆發期間,線上電商銷售魚丸和即食食品的需求“強勁”。


與此同時,整個漁業和海產品行業的執法行動顯示,公安、市場監管局、農業部、海關和林業局等部門聯合執法在“禁止出售野生動物條例”的執行中國的規模和力量可能會對減少瀕危物種貿易產生長期的有益影響。


承壓同時為抗疫做貢獻

為了應對疫情,不少海產企業也在向災區捐贈物資。例如國聯向武漢捐贈價值100萬元的口罩和200萬元的海鮮產品,獐子島向紅十字會捐贈了價值310萬元的海產品和50萬元,沃佳向湖北捐贈了230萬元的海鮮產品,包括北極蝦、鱈魚和格陵蘭大比目魚。


港口冷庫“滿員”

隨著餐飲等企業對海鮮等凍品肉類消費的驟減,全球最繁忙的兩個港口——天津和上海的冷庫已“滿員”,建議航運公司將貨物運往其它地點,海關近日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通關。


寧波-舟山港是世界上第四大繁忙的港口,距離上海有四個小時的車程,這個港口主要是大宗商品,但是舟山也是海鮮加工捕撈業的重要地區,該港口擁有5萬噸冷藏能力,專門用於進口凍肉和海鮮,以及中小型船隻的停靠設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