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畢業生在大城市一般是什麼收入水平?

居家宅男


這的確說不清。這要看企業和大學生本人的能力。一般大學畢業初工作,工資在三千左右。如果是985或211畢業,單位又好,一般在400至500元之間。個別人,初工資在一萬元以上。我講的是本科華業生工資,不包含碩士,博士。碩士博士稍高一點,也是不等的,要看學習成績和能力,所以,書讀得越多越好。碩士博士,也有比本科生少的,這些人學得不好,能力又低,只能給那點工資。個人學業水平和能力極為重要。


鍾靈毓秀饒


普通高校畢業生在一線城市差別挺大的,不同行業之間有差別,本科,碩士,博士之間也有差別,同一學歷同一行業不同高校也會有點差別,所以我大概從以下幾點大概分類說一下:

1、博士

網上有很多本科,碩士的工資統計,但博士的工資一直是個迷,我是微電子研究生,我們辦公室今年有三個博士畢業,兩個去了百度,還有一個去了他老闆師兄的部門,我大概還知道一個計算機方向的學長去了阿里巴巴達摩院,兩個去百度的,一個繼續做服務器硬件這一塊,給的是30多萬,另一個去百度的軟硬件轉到軟件崗,因為轉崗,所以給的20多萬,還有一個去老闆師兄部門,轉正後給的工資是3.5-5.5萬/月,年終3-5個月,這樣大概一算大概60多萬應該是有的,最後那個計算機的學長,他比較厲害拿到了阿里巴巴達摩院“阿里星”的崗位,直接給160萬簽約費,年薪80-100萬。博士之間不同行業差別挺大的。當然很多博士去高校了,去高校就沒這麼多了基本上加房補一個月能過萬就不錯了。

2、碩士

碩士差別相對還沒博士那麼大,我一個師兄找的工資,是微電子企業,給的是20萬年薪,我的大學室友從物理轉計算機找的工作是算法崗,給的是2*16.5=33萬,當然也是有些差別的,不過這些都是很透明的,網上很多數據分析,也基本上都是這個價。

3、本科

本科生應該是差別最小的,我記得我本科找工作的時候,211院校都是一個價,普通高校也就少個三百到五百塊,985高校多個三百到五百塊。但是計算機行業比較特殊,他們普遍薪資會比較高一些高個1000-2000元左右。

不同行業不同學歷差別還是挺大的,尤其是博士。

以上就是我的經歷所知道的啦,歡迎有不同經歷的朋友評論區留言交流!


物理微電子前沿科普


現在的大學生多如牛毛,其實更多的看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我曾經在一個教育局人事科進行招聘考試。符合條件的的人很多,但是招聘的要求卻非常嚴格。很多人符合條件,但他的個人綜合素質,言語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等非常欠缺。那這樣的人往往會落選。

以武漢為例,剛畢業的大學生。

大學本科。月薪大約4000左右。

研究生畢業。月薪大約5000左右。

大專畢業。月薪大約3000~3500。

當然,畢業之後就要看個人的這種能力了,如果你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非常高的話,那在後面你也會不定的升職加薪。



80師說


來點實在的吧,俗話說“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不同的行業收入差距還是蠻大的。而且有些行業是越做越窄,有些行業卻越走越寬。現在很多畢業生都不是選擇本行業來工作的,所以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踏入社會後從事什麼行業。

剛畢業的學生,除了專業性比較強的,像醫生,律師,老師,其他的去找工作,大部分以文員或者銷售員居多。在此我說一下銷售,有賣房子的,賣小商品,賣醫療器械,賣保險,賣中央空調,賣機械設備等等,大家可以想想,賣什麼就會接觸什麼樣的客戶,銷售額也不一樣,就像我跟一高中同學都考上大學學習機械製造,我在學校研究拖拉機,他在學校研究飛機✈!所以銷售一般的產品,底薪3000加午餐交通補助,剩下的看業績。銷售大型設備,專業性強的,底薪5000加各種補助,還有備用金制度,就是請客吃飯買禮品可以不用自己墊付。提成較高。

第二個,儘量進大公司。作為一名剛踏入社會沒有什麼眼界和經驗的職場新人,進大公司可以讓你迅速瞭解行業知識,學習職場經驗,開拓眼界。記住了,一開始千萬別想著掙多少錢,那是後來想的事。能夠進大公司,最好跟牛人一起工作,打雜都行,大公司待遇也不會差,剛進去也可以拿4000-5000元,沒什麼其他收入,可能還有個午餐補助或者全勤獎,剩下的年終獎就看你的能力了。

希望剛踏入社會的你,不要放棄你最初的夢想,耐下心來,沉澱下來,認真學習。不要太注重金錢,夠吃住就行了!前幾年是學習的最好時光,不要浪費!



做好自己運由心生


本人制造業打工→開廠→破產,對沿海製造業談談看法,這也是就業佔大頭行業。以前,由於很多企業不斷髮展狀大,管理人員需求越來越多,故很多公司為了培養管理人員,大量招入高學歷無經驗的人員進行培訓,工資也相對高於一線工人。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工廠倒閉,外迀,委縮。低中級管理人員滲出,這部分人員具備一定工作經驗和行業專業技術,且數量巨大,而高校畢業生每年人數遞增,造成就業競爭激烈,普通高校畢業更難在競爭中勝出(特殊專業除外),所以普通高校生基本只能作為普工待遇,靠工作態度和經驗積累來提高自己的待遇,對於那些把自己定位過高,又不能吃苦的高校生來說,只能面臨淘汰,你不如一個吃苦耐勞的小學畢業生。在這種情況下普通高校生基本也就400O左右。最近幾年本人在工地幹活,發現只要自己能吃苦,從小工(6000元左右)→大工(1萬一1萬5)比進普通行業更好。本人15年做小工,做消防弱電開始,19年通過了消防一級工程師。現被派往國外工地負責,年薪20萬,項目分紅10%。初步估計年入不低於40萬。一句話:吃得苦也是本事。


大海巨浪3


在《第十六屆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調研綜合報告》中顯示,我國國內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期望薪資是8431元/月,而企業的平均支付薪資是7915元/月,目前想著之間的差距不到1000元,相比於去年也是有著明顯的縮小。對於求職明星城市的前三名,分別是北京、上海、南京,對於這三個城市的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平均期望薪資分別是12992元/月,12070元/月,9771元/月。而企業的平均支付薪資前三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南寧,支付薪資分別是11463元/月,10289元/月,8743元/月。從數據上來看,大學應屆畢業生期望去的城市和薪資支付的城市排名均是一樣的。





教育專家經典


如果是非計算機崗位,有可能你去做銷售,那基本薪資就在3-6k,加提成,多勞多得。

我覺得具體收入這塊要看具體崗位,有了具體的崗位再加已分析


等小等


因人而異,因崗位而已。

雖然都是普通高校畢業生,貌似起點差不多,在差不多的環境下工作,但收入卻天差地別。

應屆生在同一個城市,甚至在同一家公司內,薪資待遇常常也是不同的,主要有如下幾個因素決定。

1)畢業生的個人因素,綜合來說就是畢業生的議價能力、面試技能和綜合素養

對應屆畢業生來說,個人的技能水平,面試時的綜合表現,以及面試技巧,在薪資談判中,具有一定的影響。

而這種影響背後的因素就是所謂的“顯性素養”和“隱性素養”,而在求職面試時,顯性素養對薪資的影響比較大;在入職後的升職加薪中,越是高階職位,隱性素養的決定性因素更強。

因此,個人綜合素養,才是就業競爭力的核心因素。

2)公司、行業內的整體薪資水平,以及公司招聘崗位的難易程度和優先級,是決定企業願意支付酬勞水平的因素。

不同的行業、行業內不同的公司,甚至於公司內不同的崗位,以及崗位需求的緊迫程度都,都會對薪資水平產生明顯的影響。

因此,即使在同城同行業的不同公司就業,薪資也存在差異,所以,要了解薪資待遇情況,可以從招聘網站上,針對目標公司的目標崗位,有的放矢去準備。

3)經濟週期、行業發展週期,對薪資待遇的影響也較大。

如果經濟處於上升的週期,行業也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恰逢公司在這個行業內也在高速成長中,那麼薪資待遇相對較好。

反之,企業在艱難的度日,不裁員已經是比較好的情況下,薪資待遇自然就江河日下了。


小白職道


什麼學校畢業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

曾經輝煌過的媒體行業,多少名牌大學畢業生進來後無法適應,那些沒文憑的記者編輯,精品疊出,獲獎無數。

沈從文不是北大畢業生,卻成了北大的教授,莫言不是大學生卻成了文學大家。

無論任何時候,唯有努力!



吳語17273638


簡單意駭,分什麼行業,如果是工廠類的,基本4000-5000左右,如果銷售類尤其房產中介類,勤奮點運氣好一點的話一年十萬二十萬不是問題,但基本保底工資不會多有的甚至沒保底,關鍵看對未來職業發展的判斷定位,如果自己創業那就不好說了,有賺的盆滿缽溢的也有一賠到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