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是多大的时候?感受如何?

霏霏说电影


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是16岁的时候,去南方打工 各种的不适应。因为在此之前连老家这边的城市几乎都没去过,到南方后太恋家了,在工厂打工一个月 实在想回家就离职了,那时候厂子是比较黑心的 干不满多久没有工资,所以白干一个月活


一技出彩


我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5岁左右是去湖南奶奶家家。我爸爸是湖南人,我母亲是海南人,父母在海南结婚,我和弟弟出生在海南,户口也安在了海南。弟弟3岁时手被大面积烫伤,当时海南的医疗条件不行,自己母亲总是听信农村人愚昧的想法和偏方,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的海南天气炎热,大伯母带我去看在乡村诊所里治疗的弟弟,在砖瓦房里两边摆着床,好像有十来张床,家长们抱着烫伤的孩子躺在床上,我母亲和弟弟也一样,烫伤的手上涂抹着黄色的粉末,因为治疗不当导致弟弟的手部大面积的溃烂,这时我爸爸从外地赶回来,和奶奶母亲,商量回湖南治疗,以后由我奶奶照顾我姐弟俩,从此我和弟弟便在湖南生活读书。

当然去奶奶家很陌生,那是4个人(父母,我弟弟)一起去的,奶奶家的房子很小,是两间典型的坐北朝南开门的砖瓦房,一间屋子睡觉,一间屋子主要是做饭干各种各样的杂事。卧房只有一张1.8米的床,住不了5个人,所以晚上住姑姑家,父母和弟弟住奶奶家。姑姑家很大,是两层楼房,家里楼上楼下都有床,晚上奶奶就带我去姑姑家睡。

姑姑有两个儿子,而且儿子都已经15岁左右了,那个时候姑姑特别喜欢我,因为他们家没有女孩子。在姑姑家睡觉的一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就只看到姑姑抱着我,然后奶奶不见了,我问姑姑“奶奶去哪里了?”姑姑吓唬我“奶奶走了,不要你了”,当时我就急得哭了,这个时候奶奶就动了一下,原来她睡在了床的另一头,只是我看不到她而已。

父母在家里在奶奶家住了一个星期左右就走了

父母走的那一天,奶奶为了不让我和弟弟哭闹,就把我和弟弟带出去玩,隔了一段时间后,因我们玩的地方隔家不远,奶奶就隔空朝着邻居家问“他们走了没有,”邻居回应走了,这个时候奶奶就带我们回家了。我和弟弟也没有因为父母不在家就哭闹,从此我,弟弟奶奶三个人一起生活了,奶奶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


一路向前的汤圆


那是我2岁的时候,因为那次外出发生了一件很囧的事,所以让大家记忆深刻,成为长辈们茶余饭后的消遣的话题。(内心是崩溃的)

那个时候的事情没有留下记忆,我所知道的事情内容也是从长辈们口中的只言片语来获得的。

那一次,长辈们去武汉办事,把我也带上了。在回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丢脸的事。我们一起在路边候车,车来了。长辈把我放在路边的围墙上,准备背上我。谁也没想到,只听“扑通”一声,我掉到围墙外的水沟里面了。全身湿透了,到处都粘的是泥巴,宛如一个“黑娃”。我可以想到,当时那个场面是多么的尴尬。长辈赶紧将我从水沟抱起来,全身进行清理,匆忙抱上车,返程。

因为衣服湿透了,在坐车的时候,把外套放在车上晾一下。可是,下车的时候却忘记拿了。那可是一件新买的衣服,在那个时候,买一件衣服还是花了家里不少积蓄,都感觉丢了挺可惜。

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每次想到长辈说我的这个故事,内心总还是感觉挺尴尬的。虽然脑海中没有记忆,可我毕竟是那个故事的主角。


花生的生活


18岁的时候离开家去海南读了大学,24岁在马来西亚读研。才开始去海南的时候,我的朋友们都很想家,天天盼着回家。我自己的感觉还好,经常跑社团,参加各种活动,并没有很想回家的感觉。在学校的时候,有好多同学还有舍友其实并不会感觉孤独之类的。到现在来到了马来西亚读研已经快一年了,自己一个在外面租房子住。最开始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有新鲜感,这样持续了三个月。后来就没什么新鲜感了,吃的东西总是不合口味,于是自己做饭,可是一个人吃饭买菜和做饭都挺麻烦的,很容易买多了吃不完,做饭也是,经常倒的比吃得多。现在时间长了,就会开始想家了,尤其是到了中秋节之类的时候。马来西亚这边的人种人多,经常遇到奇怪的搭讪的外国人,有时候还挺吓人的,还是国内比较安全。

记得才到马来西亚的时候,被中介坑惨了,中介和我说和我住的是两个中国的女生,结果等我晚上的飞机到了马来西亚,进去一看合租的是两个阿拉伯男的。房子当时签订了三个月的合同,也没有办法立马去换了。房东说阿拉伯人其实比较干净,信穆斯林,而且比较保守啥的,不会有危险。后来有一天有一个阿拉伯人来我房间洗澡,还把衣服挂在我门上了,我回来的时候发现有衣服在我的厕所门上。后来还有一些事,就赶快自己重新找了房子,现在好多了,不过晚上我还是不大敢出门。一个人住久,就开始觉得女生还是应该结婚的,因为一个人真的挺孤独的,我其实并不是一个生活空虚的人,会画画弹钢琴做手工,但是有的时候还是觉得挺孤独的。而且也开始发现毕竟女生的生理条件限制,有很多事都是很难自己去完成的。

未来会不会回自己的家乡发展,我现在也还不确定,看情况吧!


爱做手工的红栖


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离开家是17岁的时候,那时我上刚戳学在家没多久,实在不好意思在家一直闲着,就报了一个技术学习交了2500的报名费培训了15天,就把我们分配到深圳龙华富士康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 ,没有父母在身边,技术学校的老师带我们做火车去深圳富士康,我家是山东的,做火车要两天,在火车上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我一直都不敢睡觉,我害怕一觉醒来就找不到我的同伴和老师了,我就像一只惊慌失措的小白兔默默地忘着窗外。

现在想起来觉得也没什么好害怕的,只不过是时间让我们成长,经历使我们成熟。



慧慧在新疆


小学三年级吧,村里没有学校,然后去镇上上学,因为镇上离得远只能住学校,一周回一次家,那时候感觉也没啥事(毕竟是村里人,弄不弄家里人早出晚归干农活,自己也早早的自立了)就是晚上回宿舍(10人间那种)然后洗洗脚就睡了。

第一年住宿的冬天就发生了一件贼伤心的事。冬天嘛,农村娃穿的都是自己家用棉花做的棉袄,然后我上铺的哥抽完烟没注意吧,烟把掉到我棉袄上,然后早上起来棉袄一个大洞,早上穿上心爱的大棉袄,,,,看着那个后背的大洞,,,贼伤心 ,,,做早操时候冻哭了(主要是年龄小,感觉自己特委屈吧,所以哭了)然后老师问完情况后把宿舍哪些哥通通批了一顿,我爸骑车给我送棉袄来,看见我爸的时候哭了……


旅游的那点事儿


17岁93年12月16号我和300多名小伙伴一起做火车踏上了当兵的旅程。还记得当天半夜1点多到的新兵营。100天的集训就不说了很苦很累。下了连队后每天就是训练,劳动,学习,很枯燥的生活烟也是在那个气候学会的,部队生活给了我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群体生活,第一次劳动,很多很多。使我学会了怎么和战友相处。3年的军旅生涯我无怨无悔,现在我身上还有很多部队的作风习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感谢祖国,感谢部队。



虚度半生wzs


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是上高中的时候,我爸送我去的,他把我安顿好了吃个饭嘘寒问暖下就走了。说实话,我很不舍,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有点不习惯,毕竟人生地不熟的。不过我还算懂事,很快就适应了,即使有什么也说过的很好。高三时很多同学家长都来陪读,我妈坚持要来照顾我,还是被我拒绝了,我不想麻烦他们。如果没考好,也耽误了我妈工作我会更自责。我觉得人要学会懂事点,要有责任感,尽量不给家里添负担。


武汉楼市门外汉


第一次离开家是在2010年,那时才十八岁,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我们地级市,离家有一百来公里。这年刚过完好,学校毕业,于是跟随分配远赴二千公里外的苏州,刚进公司,感觉好陌生,加上自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很不适应。经过几个月的磨练才慢慢适应起来,这段时光,是一次成长,是人生启航的地方,永远不会忘记。



平凡的世界FJ


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是在我19岁的时候,自己一个人从河南去到新疆求学,在火车上度过了漫长的50多个小时,那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离开家,没有人送,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进了火车站找不到卖票的在哪,也不知道要过安检,还好我学习能力超强,一切都有惊无险。我是个很内向的人,不善于交流,在火车上的信号也不好,经历了漫长的煎熬之后,终于到了学校。其实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毕竟,人终是要学会长大,总要离开家的,非要说感受的话,就是一个人太孤独了,太煎熬了,但是一下车就全部抛在脑后了,什么旅途的劳累啊,通通都不见了,现在想想还是当年太年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