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此心安處是吾鄉”讓你領悟了什麼?

每天讀名著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解讀蘇軾的詞是一種享受,因為當你面臨艱難險阻時,讀蘇軾的詞,它能夠給你力量,給你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當你的人生遭遇低谷時,讀蘇軾的詞,它能夠給你慰藉,寬慰你受傷的心靈;當你的人生態度變得消極頹廢時,讀蘇軾的詞,它能夠使你擺脫消極的情緒,重新煥發出生機——這便是蘇軾的千古魅力所在,也無怪乎古往今來之人都喜愛蘇軾。蘇軾,幾乎成了後世文人的精神導師,他那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和超然物外的處世哲學,都深深地影響著後世的文人學者。

這首《定風波》就是一例,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不知寬慰了多少失意人的心。

的確,每個人對故鄉都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無論她多麼落後閉塞,也無論她多麼不盡人意,但她終歸都是你的故里,這是你無法改變的,就像父母、就像你的祖國,這都是你一出生便註定了的,誰人不愛自己的父母呢?誰人又不愛自己的祖國呢?換句話說,誰人不眷戀自己的故鄉呢?

可天不遂人願,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時刻親近故鄉,因為人生理想,因為仕途功名,因為世事變遷。李白一生都在思念故里,可自己又從不願意回去;杜甫也是一樣,時時刻刻都在惦念著故里,可他自己卻依然選擇四處漂泊、居無定所。蘇軾的遭遇跟他們類似,他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他鄉度過的。

說句通俗的話,實在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因此,故鄉——成了文人千古不變的話題: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等等,無不透露著濃濃的鄉情。

對於有家不能回的事實,很多人開始尋找自我安慰了,白居易在《初出城留別》一詩中就有“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他還在《種杏桃》一詩中進一步解釋到:“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蘇軾也想學白居易,他也說到:“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其實所謂故鄉,大抵不就是先祖們落腳的最後一站嗎?

蘇軾之所以領悟得如此透徹,實則源於一位女子,她名喚柔奴,是個歌姬。在這首詞中其實蘊含了一個故事,一段感人的生死相許。蘇軾在序中為我們詳細講述了這個故事:

“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餘問柔:‘廣南風土,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綴詞雲。”

友人王定國有一歌姬名喚柔奴,複姓宇文,京城人氏,長得眉清目秀,溫婉動人,且善於應對複雜的人際交往。王定國遇赦北還後,蘇軾問柔奴:“嶺南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誰知聰穎的柔奴坦然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言外之意是說,她是把嶺南當成她的故鄉了,故鄉能不好嗎?蘇軾聽後大為感慨,遂作此詞。

這首詞的大意也是圍繞著這個事件來展開的:常常羨慕這世間如玉雕琢般風姿綽約的男子王定國,就連那上天也眷顧著他,賜予他這般柔美聰慧的佳人柔奴與之相伴。人人都稱道那柔奴歌聲婉轉,笑容甜美,風起的日子,那歌聲放佛雪片般飛過炎熱的夏日,使世界變得清涼無比。

柔奴,你從那遙遠而蠻荒的嶺南歸來,看起來卻愈發年輕了,笑容不改,笑顏裡似乎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我且問你:“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你卻坦然回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

王定國之所以被貶,那還是拜他蘇大學士所賜,一樁“烏臺詩案“,被貶的不只是當事人蘇軾,這其中還有他的好友王定國。蘇軾被貶黃州,王定國就更慘了,直接被貶到嶺南的賓州去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辭》

元代文學家元好問有一次赴幷州趕考,途中得遇一位捕雁者,他告訴元好問,今天白天他捕獲了一隻雁,並將其殺死,而另一隻脫網的雁卻久久沒有離去,在那天空中悲鳴不已,後來它竟自己撞地而死了。顯然,這是一對感情至深的“夫妻雁”。元好問聽後,感嘆不已,遂寫下了這首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生死相許。動物們都尚且如此,何況人乎?就在王定國被貶賓州之時,他的歌姬柔奴依然決定陪他一同前往,去那蠻荒之地與他為伴,可以說是至情至性。

其實蘇軾也大可不必羨慕,因為蘇軾也有一位愛妾,她有著柔奴一樣的聰慧和堅貞,她就是那個說出“一肚子的不合時宜”的朝雲姑娘。

據說有一次,蘇軾退朝回家,飯後在庭院中散步,突然他想到了什麼,於是笑指著自己的腹部問身邊的侍妾:“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裡面有些什麼?”

一侍女答道:“您滿腹都是文章啊!”

蘇軾搖頭,不以為然,問另一侍女,另一侍女答道:“我看滿腹都是見識。”

蘇軾依然搖著頭,待問到朝雲時,朝雲微笑著說到:“學士是一肚皮的不合時宜。”

蘇軾聞言,不禁捧腹大笑,讚歎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從此,蘇軾便對朝雲更加愛憐。

我們應感謝朝雲,是她陪伴蘇軾度過了人生中的大部分艱難,不離不棄,始終盡心照顧著蘇軾,才成就了蘇軾在文學上的非凡壯舉。後來朝雲在惠州病逝,蘇軾為她題贈的輓聯就是:

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紅顏難求,知己難覓,求一紅顏知己更是難上加難。朝雲和柔奴可都算是紅顏知己了,蘇軾和王定國可真是三生有幸。曹雪芹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誠然是也!

讓我們回到這首詞:

詞以明潔流暢的語言,簡練而又傳神地刻畫出了柔奴的形象:美貌與智慧並存,歌聲婉轉,面對困難安之若素。而王定國又是“人間琢玉郎”,風姿綽約、神采飛揚,可以說,此二人乃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

詞的上闕總寫柔奴的外在之美,天生麗質、晶瑩俊秀、清歌婉轉;詞的下闕通過寫柔奴的北歸,注重刻畫其內在美。北宋時的嶺南,原本是蠻荒之地,可柔奴卻“越活越年輕了”,連那笑顏裡似乎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蘇軾心存疑惑,便問她:“嶺南的風土應該不好吧?”柔奴最終說出了答案——心安定的地方即是故鄉。蘇軾聽後,讚歎不已。

是啊!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周慕白1988


我是萬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的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這裡應該是蘇軾問柔奴,嶺南應該是不太好?(嶺南在中原人心目當中還是未開發地區)柔奴的回答。

嶺南到開封四千多里地,在當時中原人心目中乃蠻荒之地,沒想到如此一個柔弱女子竟能脫口說出如此豁達之語。

讀了這一句,我們很想能如此”豁達”。能真正做到此心安處是吾鄉!

但現實是生硬和冰冷的,我不到十八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一直在離家二百里之遙的瑞昌,一混二十多年,也真正做到了此心安處是吾鄉!

到兩千年,到深圳打工,卻很難有此心安處是故鄉的感覺!為什麼?在外打工的常有的一句話"進廠打工,一腳在門外,一腳在門裡。”就沒得你心安,又如何是吾鄉?年齡大了還得回真正的吾鄉九江。

中國的城市何時才能讓打工仔心安?中國的老闆在高叫要員工以廠為家時,又幾時讓員工此心安處是吾家?

我是萬方,熱愛詩詞以及人生哲理。讀過我的文章請賜評、討論、點贊和關注!(如有想互關的朋友請私信與我)


萬方談人生


蘇東坡不僅是北宋朝的翰林學士和資政殿學士,而且還是一位佛教居士。這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有很深的禪意境界,教人於此中安的不是人心,而是道心。此等境界,非有返觀內照之能,不足以窺其微妙。所謂人心者,欲觀人先觀我,觀見我後起紛飛意念,分別有是非人我,即知此非菩提心,是人心也。若觀見我本來清淨覺性,即知此是菩提心,也就是所謂的道心耳!

佛經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肇法師曰:“聞說諸心,謂有實心。故須破遣,明三世皆空。故論雲:“過去已滅,未來未起,現在虛妄,三世推求,了不可得”。心無所住,不在內外中間。心無色相,非青黃赤白。心無造化,無作者故。心非幻化,本真實故。心無邊際,非限量故。心無取捨,非善惡故。心無轉動,非生滅故。心等虛空,無障礙故。心非染淨,離一切數故。於一切法中,求心不可得。何以故?心之自性,即諸法性。諸法性空,即真實性。

趙州問南泉雲:“如何是道?"泉雲:“平常心是道。”圓悟禪師頌曰:“欲識平常道,天真任自然。行船宜舉棹,騎馬即加鞭。若遇飢來飯,還應困即眠。盡從緣所得,所得亦非緣。”西方極樂世界就在凡塵裡,只要用平常心悟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飛龍在天231272723


此心安處是吾鄉,意思是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家鄉,抒發的是一種隨遇而安的樂觀與曠達。

<strong><strong>

這句詞出自蘇軾的巜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原文如下: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微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蘇軾的好友王鞏被貶到嶺南荒僻之地,幾年後歸來。蘇軾就問起南方的艱苦生活,隨王鞏一同到嶺南生活的柔奴卻笑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蘇軾大為感動,作此詞贊。

其實,與其說蘇軾作此詞贊柔奴,倒不如說是蘇軾自我抒懷。我們不妨看看他的經歷。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學家,在政治仕途上屢遭貶斥,但他並未消沉,反而走向曠達豪放。第一次被貶黃州,是他的詩詞被指責為譏諷朝政之類的,他當時是大文豪,性格直率,那可能難免。但第二次被貶到惠州,就沒有具體啥,純屬政治派別的打壓。不過呢,他老人家反倒怡然自得。廣東南方盛產荔枝,他又最愛甜食,所以當年楊貴妃在城牆上巴望的荔枝,蘇軾卻大飽口福,還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這樣的佳句;第三次被貶儋州,也就是說海南島,那時的海南島,屬最蠻荒之地,他都做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準備“今到海南,首當作棺,次當作墓”,但就在那艱苦的環境裡,他心態超然,以寫作為樂。據統計,在儋州他創作了詩詞140多首,散文100多篇,著《書傳》一部,還對《易傳》和《論語》進行了修訂。在艱苦的歲月里居然寫出了人生與文學的輝煌!

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是一種境界,一種處世觀,善處窮通,隨緣而安。可以說,蘇軾的一生也完美詮釋了這句人生的真諦。


用心去感受YY


“此心安處是吾鄉”,說這話的是宋代大詞人蘇東坡。蘇東坡是個大才子,但命運多舛,一生數次被貶謫,但“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林語堂語)。所以,無論遭受什麼磨難,被貶到多麼偏遠的地方,他都能心存樂觀,隨遇而安,該幹嘛幹嘛,該吃啥吃啥。這句詞,就是蘇東坡真性情的流露。

“此心安處是吾鄉”,字面意思誰都能理解,關鍵是能不能達到這種境界。

80年代初,我在一鄉鎮中學讀書,有一位物理老師,上海人,60年代復旦大學畢業生,“文革”中下放農村,最先在村小學教書,後調到鄉中學教書,是全縣學歷最好的老師。恢復高考後,縣裡的中學就要他去,他不去;後來有了政策,他可以返回上海,他沒有回去;90年代,他的一位同班同學調到縣裡任縣委書記,當時縣裡人才奇缺,動員他當縣教育局長,他也堅決拒絕。一直在教師崗位上教書育人,直至退休。他娶的是當地一位農村女孩,生了2男1女。他從一個大都市的“嬌子”,變成一個鄉村普通教師,落差應該很大,委屈一定不少。難能可貴的是,無論何時何地,他數十年給人的感覺都是心滿意足,少有怨言。他是真正做到了“此心安處是吾鄉。”

說實話,現在像我這位老師這種人已經少見。有的人只是變動了一下工作崗位就心燥不安,牢騷滿腹,覺得全世界的人都虧待了他,以致意志消沉,怨天尤人,搞得上下關係緊張,自己也整天悶悶不樂。結果工作做不好,又影響了身體。

重讀“此心安處是吾鄉”,我認為人生短短一輩子,也可以說是“牛短熊長”,蘇東坡的胸襟確實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藍色楊宗海


“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王定國,即王鞏。當年因為“烏臺詩案”,王鞏被貶出京,到了遙遠的嶺南賓州,歌妓柔奴一路隨行,蘇軾在這首詞裡寫道: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嶺南賓州,偏僻之地,跟著王鞏來此,柔奴可適應當地的風土嗎?但在蘇軾問到之時,柔奴只回: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可見,在柔奴心裡,原生故土在哪裡並不重要,只要心有所安定,便能歸於安寧。

此句由柔奴說出,但熟悉蘇軾生平與人生的人,也知道,這種隨性自然、達觀其實也代表了蘇軾的人生態度。浮浮沉沉幾十年,從家鄉眉山出發,蘇軾到過杭州、密州、徐州,也因“烏臺詩案”,貶謫黃州,此後起起落落落落,一路到了惠州,最後還到了真的是荒蕪的海南儋州…

但即使如此,他的詩詞裡,也並不見消沉,他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所以,通過這一句詩,再結合蘇軾本身的生平,真的能得到很大的感動。用他的詩詞來回復,恰如其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很多事,只能坦然面對,淡然處之,這樣,或許更能品味生活的快樂滋味吧。


讀書燈下


一、“此處安心是吾鄉”的出處

“此處安心是吾鄉”出自於哪裡出自蘇軾詞《定風波》:序

“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餘問柔:‘廣南風土,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綴詞雲。”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時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二、“此處安心是吾鄉”作者所表達的寓意

蘇軾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使蘇軾遭殺身之禍的“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定國受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出柔奴(別名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詞中以明潔流暢的語言,簡練而又傳神地刻畫了柔奴外表與內心相統一的美好品性,通過歌頌柔奴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貴品格,抒發了作者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

三、“此處安心是吾鄉”的個人感受

自己深有同感,也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年少輕狂夢想自己可以平步青雲攀登事業高峰,受過很多挫折後,回到家鄉,把自己的事業安放在這裡,通過自己的努力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把家族六代傳承下來的清代及民國時期的老旗袍及其配飾成立了“老旗袍珍藏館”,被市政府授予“旗袍文化產業基地”及“AAA風景區”!

感悟:

此心安處是吾鄉,只有自己的家鄉才可以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走到那裡都是流浪...…

願我們每個人活成自己最美好的樣子,若是美好叫經常,若是糟糕叫經歷,共勉之🌹☕️








非遺旗袍傳承人收藏


一、此句的出處

蘇軾的人生中,有一道坎坷。

就是烏臺詩案!

這次打擊,不僅差點讓蘇軾本人丟了性命,還牽連了很多朋友。

其中有一個人叫王鞏,他被貶到了嶺南。他的一個侍女寓娘對他不離不棄,一直跟隨他,在嶺南生活了好些年。

王鞏此人擅長養生,保養得益,雖身處嶺南,一點兒沒有風塵之色,臉色紅潤有光澤。

1083年,王鞏北歸,蘇軾宴請他,席上蘇軾略帶歉疚,問他們:“在嶺南,日子過的很苦吧?”

誰知他倆只是笑了笑,寓娘更是說:“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這句話深深震動了蘇軾,此心安處,便是吾鄉,這不正是他內心裡的話嗎?卻能從別人口中聽到。

有感於此,他揮筆寫下了《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女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個人如果心安,在哪裡又有什麼區別呢?嶺南條件雖苦,然而有我家人。

這是寓孃的回答。

二、我的感觸

有一段時間,我很消沉。工作不順利,愛情也遇到了挫折。

我是個喜歡獨處的人,各種苦悶無法訴說,就常常跑到海邊,靜靜地坐在那裡,聽著海浪的聲音,看著別人嬉笑打鬧,心很容易安靜下來。

焦躁、苦悶的情緒會慢慢被撫平。

此心安處是吾鄉,重點是心安二字。

什麼是心安?

高興時,有家人分享快樂;傷心時,有朋友互相安慰;獨處時,有東西可以寄託。

不彷徨、不焦躁,內心安寧。

心安可以有很多方法,對我而言,那段時間,海浪聲可以讓我心安。

我不信佛,不信教。

以前,我對那些燒香拜佛、作禮拜的人感到很不可思議。

泥胎塑像有什麼好拜的?

後來,我意識到,他們求佛,求的不過就是心安二字。

他們不知道那些佛像就是石頭,泥巴嗎?他們知道,他們還是願意虔誠下跪,再三叩拜。

只求心安!

我突然羨慕起了他們。

歷史上,很多文學家、哲學家、科學家最後都皈依了宗教。

是他們學問不行嗎?江郎才盡了嗎?

我想,他們求的,也是心安二字。

三、流浪大師

看到這句突然想起了最近網上很火的“流浪大師”沈巍。


大學生、公務員、流浪漢,都是他的身份標籤。

一個公務員,僅僅是因為喜歡撿垃圾,就被人當成了精神病,流浪了26年。

他對此並不後悔!

原因就在於心安。

他喜歡看書,撿垃圾賣的錢就拿來買書,所以他能給路人解說《尚書》、《左傳》。

人們對於流浪漢,通常覺得很苦,然而沈巍卻活的很快樂。

他很好地詮釋了一點。

身在流浪,心不能流浪。

這是心安的真諦。


君子豹


如何理解蘇軾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在回答此問題前,道兩句閒話:

現代生活,節奏頻快,壓力頗大;古代文學,無暇顧及,精神頹廢。而唐詩宋詞,光耀千秋!今日您不妨讀完此文,必有所感!必有所獲!

″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宋代大詞人宋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㬶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下面我們先從詞義瞭解全詞的所表達的情意;再從它的創作背景深入探尋蘇軾的思想、情懷;從而得出我獨到的理解!

譯文:常常羨慕這世間如玉雕琢般俊郎的男子(指王定國),就連上天也憐惜他,贈予他柔美聰慧的佳人(指寓娘)與之相伴。人人稱道那女子歌聲輕妙,花容柔美,風起時,那歌聲如雪片飛過炎炎夏日,世界由此變得清涼。

你(指寓娘)從遙遠的地方歸來卻看起來更好年輕了,笑容依舊,笑顏裡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我問你″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你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故鄉。

創作背景: 蘇軾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蘇軾的″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洲。王定國受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出柔奴(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

蘇軾進士及第,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詩人。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洲、湖洲等地任職。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受人誣陷,遭文字獄,受盡酷刑,差點丟命!所謂烏臺即御史臺,因院內柏樹棲滿烏鴉又稱烏臺。蘇軾在此受審四月,後從輕發落,貶為黃洲團練副使,此案俗稱″烏臺詩案"。

宋哲宗即位後,蘇軾曾任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晚年,因新黨新政被貶惠州、儋州等地;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

由此,我們看出,蘇軾一生,為官三起三落,顛沛流離!幾番受貶,差點丟命!所以,當他再次見到當年好友王㺬時,自然別有一番感概!

世人皆認為″此心安處是吾鄉″,是蘇軾之觀點,吾不苟同!我認為蘇軾多次受貶,被迫流離,其心情不悅,精神受挫,″烏臺詩案″更是差點丟命,其十分沮喪,何談安心?!藉口寓娘:″此心安處是吾鄉″只是自我安慰,自欺而已!

蘇軾一生坎坷,更多表示為自哀!這就是他內心更深更隱藏的思想。所以當寓娘道出:″此心安處是吾鄉″時,他由衷地讚賞,以詞作贈,表達敬意!而他自己更多的是懷念曾經的″廟堂″,曾經的輝煌!

綜上所述,我認為蘇軾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只是他自嘆的無奈之句!亦或是他對他人的讚歎之語!

以上便是我之理解,不知可為答?不吝賜教!

付時勇2019年10月17日於岳陽君山御景園





付時勇


這句話出自蘇東坡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盡道 一作:自作)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首詞是王鞏北歸時。讓柔奴為蘇軾敬酒。由於王鞏剛剛從南方回來,蘇軾便打趣的問柔奴說嶺南的風土人情怎麼樣?柔奴回答說,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了以後,大為感動,隨即聯繫自己的人生經歷寫出了這首詞。這首詞充滿的是蘇軾的那種樂觀主義的精神。不僅是說柔奴,更是在說自己。

當時的蘇軾經歷了烏臺詩案的洗禮。心性更加成熟,從原來的看重仕途進退,到後來的笑對人生坎坷。再加上佛道思想的長期薰陶,蘇軾本人也是做到了“此心安處便是吾鄉”這樣的隨遇而安的人生狀態。那麼他是怎麼養成這種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的呢?

要想隨遇而安,首先需要一個非常樂觀積極的心態。而蘇軾正是這樣一類人,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到他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當憂患來臨時他總能一笑置之。烏臺詩案發生時,他遭到了逮捕,當時,逮捕他的人到門口的時候,一家人都為他痛哭流涕,感到非常的恐懼,只有蘇軾坦然走了出去,不僅如此,他還給妻子講了個笑話讓他不要擔心,可見此人有多麼樂觀。此後他被越貶越遠,甚至想被置於死地,被髮配到了偏僻的海南孤島,但是他並沒有一蹶不振,反而打趣的說,“日淡荔枝三百克,不辭長作嶺南人”,“九死南荒吾不恨,自遊奇絕冠平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樣的詩句。

此外,他的經歷足夠坎坷。被貶的經驗足夠豐富。先是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我用英語就當分發生分歧,被貶杭州,然後又先後被拍到潁州揚州定州,密州,穎州,惠州、儋州。這如此高強度的仕途坎坷之下,他漸漸學會了隨遇而安,當然,其中少不了佛道思想對他的幫助。到黃州後, 蘇軾就常常去城外的安國寺打坐靜修:

“間三日輒往, 焚香默坐, 深自省察, 則物我兩忘, 身心皆空, 求罪垢所從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靜, 染汙自落, 表裡忽然, 無所附麗, 私竊樂之。旦往而暮還者, 五年於此矣。”

此外,他與一些僧人交談甚密,不可能不受到佛教的影響,這一點從他的詩中也可以看出來,如:“世事一場大夢, 人生幾度新涼”, “萬事到頭都是夢, 休休, 明日黃花蝶也愁 ” , “休言萬事轉頭空, 未轉頭時是夢”,都超脫到這種地步,還有什麼煩惱不能忘記呢。

除了佛教的影響,道家尤其是莊子的影響對他也頗為深刻。蘇軾非常適合讀莊子,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記載:“初好賈誼、陸贄書, 論古今治亂, 不為空言。既而讀《莊子》, 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於中, 口未能言, 今見《莊子》, 得吾心矣’”。從他的《赤壁賦》中的“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就能夠看出他的豁達。

總之,蘇東坡是一個奇妙的人,甚至說是儒道釋三家在中國最好的結合體。現代學者劉乃昌先生說::“蘇軾對佛老思想, 取其空靜, 而避免了懶;學其通達, 而不流於遊戲人生;傾慕其真樸, 而未走向脫俗復古;汲取其辯證思維因素, 而摒棄了它的唯無是非觀。”豈不妙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