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让你领悟了什么?

每天读名著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解读苏轼的词是一种享受,因为当你面临艰难险阻时,读苏轼的词,它能够给你力量,给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当你的人生遭遇低谷时,读苏轼的词,它能够给你慰藉,宽慰你受伤的心灵;当你的人生态度变得消极颓废时,读苏轼的词,它能够使你摆脱消极的情绪,重新焕发出生机——这便是苏轼的千古魅力所在,也无怪乎古往今来之人都喜爱苏轼。苏轼,几乎成了后世文人的精神导师,他那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都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文人学者。

这首《定风波》就是一例,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知宽慰了多少失意人的心。

的确,每个人对故乡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无论她多么落后闭塞,也无论她多么不尽人意,但她终归都是你的故里,这是你无法改变的,就像父母、就像你的祖国,这都是你一出生便注定了的,谁人不爱自己的父母呢?谁人又不爱自己的祖国呢?换句话说,谁人不眷恋自己的故乡呢?

可天不遂人愿,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时刻亲近故乡,因为人生理想,因为仕途功名,因为世事变迁。李白一生都在思念故里,可自己又从不愿意回去;杜甫也是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着故里,可他自己却依然选择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苏轼的遭遇跟他们类似,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他乡度过的。

说句通俗的话,实在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因此,故乡——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话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等,无不透露着浓浓的乡情。

对于有家不能回的事实,很多人开始寻找自我安慰了,白居易在《初出城留别》一诗中就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他还在《种杏桃》一诗中进一步解释到:“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苏轼也想学白居易,他也说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其实所谓故乡,大抵不就是先祖们落脚的最后一站吗?

苏轼之所以领悟得如此透彻,实则源于一位女子,她名唤柔奴,是个歌姬。在这首词中其实蕴含了一个故事,一段感人的生死相许。苏轼在序中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友人王定国有一歌姬名唤柔奴,复姓宇文,京城人氏,长得眉清目秀,温婉动人,且善于应对复杂的人际交往。王定国遇赦北还后,苏轼问柔奴:“岭南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谁知聪颖的柔奴坦然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言外之意是说,她是把岭南当成她的故乡了,故乡能不好吗?苏轼听后大为感慨,遂作此词。

这首词的大意也是围绕着这个事件来展开的: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风姿绰约的男子王定国,就连那上天也眷顾着他,赐予他这般柔美聪慧的佳人柔奴与之相伴。人人都称道那柔奴歌声婉转,笑容甜美,风起的日子,那歌声放佛雪片般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无比。

柔奴,你从那遥远而蛮荒的岭南归来,看起来却愈发年轻了,笑容不改,笑颜里似乎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且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回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王定国之所以被贬,那还是拜他苏大学士所赐,一桩“乌台诗案“,被贬的不只是当事人苏轼,这其中还有他的好友王定国。苏轼被贬黄州,王定国就更惨了,直接被贬到岭南的宾州去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辞》

元代文学家元好问有一次赴并州赶考,途中得遇一位捕雁者,他告诉元好问,今天白天他捕获了一只雁,并将其杀死,而另一只脱网的雁却久久没有离去,在那天空中悲鸣不已,后来它竟自己撞地而死了。显然,这是一对感情至深的“夫妻雁”。元好问听后,感叹不已,遂写下了这首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动物们都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就在王定国被贬宾州之时,他的歌姬柔奴依然决定陪他一同前往,去那蛮荒之地与他为伴,可以说是至情至性。

其实苏轼也大可不必羡慕,因为苏轼也有一位爱妾,她有着柔奴一样的聪慧和坚贞,她就是那个说出“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的朝云姑娘。

据说有一次,苏轼退朝回家,饭后在庭院中散步,突然他想到了什么,于是笑指着自己的腹部问身边的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

一侍女答道:“您满腹都是文章啊!”

苏轼摇头,不以为然,问另一侍女,另一侍女答道:“我看满腹都是见识。”

苏轼依然摇着头,待问到朝云时,朝云微笑着说到:“学士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苏轼闻言,不禁捧腹大笑,赞叹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从此,苏轼便对朝云更加爱怜。

我们应感谢朝云,是她陪伴苏轼度过了人生中的大部分艰难,不离不弃,始终尽心照顾着苏轼,才成就了苏轼在文学上的非凡壮举。后来朝云在惠州病逝,苏轼为她题赠的挽联就是: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红颜难求,知己难觅,求一红颜知己更是难上加难。朝云和柔奴可都算是红颜知己了,苏轼和王定国可真是三生有幸。曹雪芹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诚然是也!

让我们回到这首词:

词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出了柔奴的形象:美貌与智慧并存,歌声婉转,面对困难安之若素。而王定国又是“人间琢玉郎”,风姿绰约、神采飞扬,可以说,此二人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词的上阙总写柔奴的外在之美,天生丽质、晶莹俊秀、清歌婉转;词的下阙通过写柔奴的北归,注重刻画其内在美。北宋时的岭南,原本是蛮荒之地,可柔奴却“越活越年轻了”,连那笑颜里似乎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苏轼心存疑惑,便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柔奴最终说出了答案——心安定的地方即是故乡。苏轼听后,赞叹不已。

是啊!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周慕白1988


我是万方,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苏轼的词作《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里应该是苏轼问柔奴,岭南应该是不太好?(岭南在中原人心目当中还是未开发地区)柔奴的回答。

岭南到开封四千多里地,在当时中原人心目中乃蛮荒之地,没想到如此一个柔弱女子竟能脱口说出如此豁达之语。

读了这一句,我们很想能如此”豁达”。能真正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但现实是生硬和冰冷的,我不到十八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直在离家二百里之遥的瑞昌,一混二十多年,也真正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到两千年,到深圳打工,却很难有此心安处是故乡的感觉!为什么?在外打工的常有的一句话"进厂打工,一脚在门外,一脚在门里。”就没得你心安,又如何是吾乡?年龄大了还得回真正的吾乡九江。

中国的城市何时才能让打工仔心安?中国的老板在高叫要员工以厂为家时,又几时让员工此心安处是吾家?

我是万方,热爱诗词以及人生哲理。读过我的文章请赐评、讨论、点赞和关注!(如有想互关的朋友请私信与我)


万方谈人生


苏东坡不仅是北宋朝的翰林学士和资政殿学士,而且还是一位佛教居士。这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有很深的禅意境界,教人于此中安的不是人心,而是道心。此等境界,非有返观内照之能,不足以窥其微妙。所谓人心者,欲观人先观我,观见我后起纷飞意念,分别有是非人我,即知此非菩提心,是人心也。若观见我本来清净觉性,即知此是菩提心,也就是所谓的道心耳!

佛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肇法师曰:“闻说诸心,谓有实心。故须破遣,明三世皆空。故论云:“过去已灭,未来未起,现在虚妄,三世推求,了不可得”。心无所住,不在内外中间。心无色相,非青黄赤白。心无造化,无作者故。心非幻化,本真实故。心无边际,非限量故。心无取舍,非善恶故。心无转动,非生灭故。心等虚空,无障碍故。心非染净,离一切数故。于一切法中,求心不可得。何以故?心之自性,即诸法性。诸法性空,即真实性。

赵州问南泉云:“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圆悟禅师颂曰:“欲识平常道,天真任自然。行船宜举棹,骑马即加鞭。若遇饥来饭,还应困即眠。尽从缘所得,所得亦非缘。”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凡尘里,只要用平常心悟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飞龙在天231272723


此心安处是吾乡,意思是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乡,抒发的是一种随遇而安的乐观与旷达。

<strong><strong>

这句词出自苏轼的巜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原文如下: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涼。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微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苏轼的好友王巩被贬到岭南荒僻之地,几年后归来。苏轼就问起南方的艰苦生活,随王巩一同到岭南生活的柔奴却笑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大为感动,作此词赞。

其实,与其说苏轼作此词赞柔奴,倒不如说是苏轼自我抒怀。我们不妨看看他的经历。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政治仕途上屡遭贬斥,但他并未消沉,反而走向旷达豪放。第一次被贬黄州,是他的诗词被指责为讥讽朝政之类的,他当时是大文豪,性格直率,那可能难免。但第二次被贬到惠州,就没有具体啥,纯属政治派别的打压。不过呢,他老人家反倒怡然自得。广东南方盛产荔枝,他又最爱甜食,所以当年杨貴妃在城墙上巴望的荔枝,苏轼却大饱口福,还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这样的佳句;第三次被贬儋州,也就是说海南岛,那时的海南岛,属最蛮荒之地,他都做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但就在那艰苦的环境里,他心态超然,以写作为乐。据统计,在儋州他创作了诗词140多首,散文100多篇,著《书传》一部,还对《易传》和《论语》进行了修订。在艰苦的岁月里居然写出了人生与文学的辉煌!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处世观,善处穷通,随缘而安。可以说,苏轼的一生也完美诠释了这句人生的真谛。


用心去感受YY


“此心安处是吾乡”,说这话的是宋代大词人苏东坡。苏东坡是个大才子,但命运多舛,一生数次被贬谪,但“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语)。所以,无论遭受什么磨难,被贬到多么偏远的地方,他都能心存乐观,随遇而安,该干嘛干嘛,该吃啥吃啥。这句词,就是苏东坡真性情的流露。

“此心安处是吾乡”,字面意思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能不能达到这种境界。

80年代初,我在一乡镇中学读书,有一位物理老师,上海人,60年代复旦大学毕业生,“文革”中下放农村,最先在村小学教书,后调到乡中学教书,是全县学历最好的老师。恢复高考后,县里的中学就要他去,他不去;后来有了政策,他可以返回上海,他没有回去;90年代,他的一位同班同学调到县里任县委书记,当时县里人才奇缺,动员他当县教育局长,他也坚决拒绝。一直在教师岗位上教书育人,直至退休。他娶的是当地一位农村女孩,生了2男1女。他从一个大都市的“娇子”,变成一个乡村普通教师,落差应该很大,委屈一定不少。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何时何地,他数十年给人的感觉都是心满意足,少有怨言。他是真正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说实话,现在像我这位老师这种人已经少见。有的人只是变动了一下工作岗位就心燥不安,牢骚满腹,觉得全世界的人都亏待了他,以致意志消沉,怨天尤人,搞得上下关系紧张,自己也整天闷闷不乐。结果工作做不好,又影响了身体。

重读“此心安处是吾乡”,我认为人生短短一辈子,也可以说是“牛短熊长”,苏东坡的胸襟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蓝色杨宗海


“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王定国,即王巩。当年因为“乌台诗案”,王巩被贬出京,到了遥远的岭南宾州,歌妓柔奴一路随行,苏轼在这首词里写道: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岭南宾州,偏僻之地,跟着王巩来此,柔奴可适应当地的风土吗?但在苏轼问到之时,柔奴只回: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可见,在柔奴心里,原生故土在哪里并不重要,只要心有所安定,便能归于安宁。

此句由柔奴说出,但熟悉苏轼生平与人生的人,也知道,这种随性自然、达观其实也代表了苏轼的人生态度。浮浮沉沉几十年,从家乡眉山出发,苏轼到过杭州、密州、徐州,也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此后起起落落落落,一路到了惠州,最后还到了真的是荒芜的海南儋州…

但即使如此,他的诗词里,也并不见消沉,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所以,通过这一句诗,再结合苏轼本身的生平,真的能得到很大的感动。用他的诗词来回复,恰如其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很多事,只能坦然面对,淡然处之,这样,或许更能品味生活的快乐滋味吧。


读书灯下


一、“此处安心是吾乡”的出处

“此处安心是吾乡”出自于哪里出自苏轼词《定风波》:序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时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二、“此处安心是吾乡”作者所表达的寓意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三、“此处安心是吾乡”的个人感受

自己深有同感,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年少轻狂梦想自己可以平步青云攀登事业高峰,受过很多挫折后,回到家乡,把自己的事业安放在这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把家族六代传承下来的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老旗袍及其配饰成立了“老旗袍珍藏馆”,被市政府授予“旗袍文化产业基地”及“AAA风景区”!

感悟:

此心安处是吾乡,只有自己的家乡才可以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走到那里都是流浪...…

愿我们每个人活成自己最美好的样子,若是美好叫经常,若是糟糕叫经历,共勉之🌹☕️








非遗旗袍传承人收藏


一、此句的出处

苏轼的人生中,有一道坎坷。

就是乌台诗案!

这次打击,不仅差点让苏轼本人丢了性命,还牵连了很多朋友。

其中有一个人叫王巩,他被贬到了岭南。他的一个侍女寓娘对他不离不弃,一直跟随他,在岭南生活了好些年。

王巩此人擅长养生,保养得益,虽身处岭南,一点儿没有风尘之色,脸色红润有光泽。

1083年,王巩北归,苏轼宴请他,席上苏轼略带歉疚,问他们:“在岭南,日子过的很苦吧?”

谁知他俩只是笑了笑,寓娘更是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这句话深深震动了苏轼,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不正是他内心里的话吗?却能从别人口中听到。

有感于此,他挥笔写下了《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女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个人如果心安,在哪里又有什么区别呢?岭南条件虽苦,然而有我家人。

这是寓娘的回答。

二、我的感触

有一段时间,我很消沉。工作不顺利,爱情也遇到了挫折。

我是个喜欢独处的人,各种苦闷无法诉说,就常常跑到海边,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海浪的声音,看着别人嬉笑打闹,心很容易安静下来。

焦躁、苦闷的情绪会慢慢被抚平。

此心安处是吾乡,重点是心安二字。

什么是心安?

高兴时,有家人分享快乐;伤心时,有朋友互相安慰;独处时,有东西可以寄托。

不彷徨、不焦躁,内心安宁。

心安可以有很多方法,对我而言,那段时间,海浪声可以让我心安。

我不信佛,不信教。

以前,我对那些烧香拜佛、作礼拜的人感到很不可思议。

泥胎塑像有什么好拜的?

后来,我意识到,他们求佛,求的不过就是心安二字。

他们不知道那些佛像就是石头,泥巴吗?他们知道,他们还是愿意虔诚下跪,再三叩拜。

只求心安!

我突然羡慕起了他们。

历史上,很多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最后都皈依了宗教。

是他们学问不行吗?江郎才尽了吗?

我想,他们求的,也是心安二字。

三、流浪大师

看到这句突然想起了最近网上很火的“流浪大师”沈巍。


大学生、公务员、流浪汉,都是他的身份标签。

一个公务员,仅仅是因为喜欢捡垃圾,就被人当成了精神病,流浪了26年。

他对此并不后悔!

原因就在于心安。

他喜欢看书,捡垃圾卖的钱就拿来买书,所以他能给路人解说《尚书》、《左传》。

人们对于流浪汉,通常觉得很苦,然而沈巍却活的很快乐。

他很好地诠释了一点。

身在流浪,心不能流浪。

这是心安的真谛。


君子豹


如何理解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回答此问题前,道两句闲话:

现代生活,节奏频快,压力颇大;古代文学,无暇顾及,精神颓废。而唐诗宋词,光耀千秋!今日您不妨读完此文,必有所感!必有所获!

″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宋代大词人宋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㬶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下面我们先从词义了解全词的所表达的情意;再从它的创作背景深入探寻苏轼的思想、情怀;从而得出我独到的理解!

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俊郎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花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炎夏日,世界由此变得清凉。

你(指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好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故乡。

创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苏轼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洲。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苏轼进士及第,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诗人。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洲、湖洲等地任职。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受人诬陷,遭文字狱,受尽酷刑,差点丢命!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院内柏树栖满乌鸦又称乌台。苏轼在此受审四月,后从轻发落,贬为黄洲团练副使,此案俗称″乌台诗案"。

宋哲宗即位后,苏轼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晚年,因新党新政被贬惠州、儋州等地;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

由此,我们看出,苏轼一生,为官三起三落,颠沛流离!几番受贬,差点丢命!所以,当他再次见到当年好友王㺬时,自然别有一番感概!

世人皆认为″此心安处是吾乡″,是苏轼之观点,吾不苟同!我认为苏轼多次受贬,被迫流离,其心情不悦,精神受挫,″乌台诗案″更是差点丢命,其十分沮丧,何谈安心?!借口寓娘:″此心安处是吾乡″只是自我安慰,自欺而已!

苏轼一生坎坷,更多表示为自哀!这就是他内心更深更隐藏的思想。所以当寓娘道出:″此心安处是吾乡″时,他由衷地赞赏,以词作赠,表达敬意!而他自己更多的是怀念曾经的″庙堂″,曾经的辉煌!

综上所述,我认为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只是他自叹的无奈之句!亦或是他对他人的赞叹之语!

以上便是我之理解,不知可为答?不吝赐教!

付时勇2019年10月17日于岳阳君山御景园





付时勇


这句话出自苏东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是王巩北归时。让柔奴为苏轼敬酒。由于王巩刚刚从南方回来,苏轼便打趣的问柔奴说岭南的风土人情怎么样?柔奴回答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了以后,大为感动,随即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出了这首词。这首词充满的是苏轼的那种乐观主义的精神。不仅是说柔奴,更是在说自己。

当时的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洗礼。心性更加成熟,从原来的看重仕途进退,到后来的笑对人生坎坷。再加上佛道思想的长期熏陶,苏轼本人也是做到了“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样的随遇而安的人生状态。那么他是怎么养成这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的呢?

要想随遇而安,首先需要一个非常乐观积极的心态。而苏轼正是这样一类人,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到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当忧患来临时他总能一笑置之。乌台诗案发生时,他遭到了逮捕,当时,逮捕他的人到门口的时候,一家人都为他痛哭流涕,感到非常的恐惧,只有苏轼坦然走了出去,不仅如此,他还给妻子讲了个笑话让他不要担心,可见此人有多么乐观。此后他被越贬越远,甚至想被置于死地,被发配到了偏僻的海南孤岛,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打趣的说,“日淡荔枝三百克,不辞长作岭南人”,“九死南荒吾不恨,自游奇绝冠平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样的诗句。

此外,他的经历足够坎坷。被贬的经验足够丰富。先是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我用英语就当分发生分歧,被贬杭州,然后又先后被拍到颍州扬州定州,密州,颖州,惠州、儋州。这如此高强度的仕途坎坷之下,他渐渐学会了随遇而安,当然,其中少不了佛道思想对他的帮助。到黄州后, 苏轼就常常去城外的安国寺打坐静修:

“间三日辄往, 焚香默坐, 深自省察, 则物我两忘, 身心皆空, 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静, 染污自落, 表里忽然, 无所附丽, 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 五年于此矣。”

此外,他与一些僧人交谈甚密,不可能不受到佛教的影响,这一点从他的诗中也可以看出来,如:“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新凉”, “万事到头都是梦, 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 ,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是梦”,都超脱到这种地步,还有什么烦恼不能忘记呢。

除了佛教的影响,道家尤其是庄子的影响对他也颇为深刻。苏轼非常适合读庄子,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记载:“初好贾谊、陆贽书, 论古今治乱, 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 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 口未能言, 今见《庄子》, 得吾心矣’”。从他的《赤壁赋》中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就能够看出他的豁达。

总之,苏东坡是一个奇妙的人,甚至说是儒道释三家在中国最好的结合体。现代学者刘乃昌先生说::“苏轼对佛老思想, 取其空静, 而避免了懒;学其通达, 而不流于游戏人生;倾慕其真朴, 而未走向脱俗复古;汲取其辩证思维因素, 而摒弃了它的唯无是非观。”岂不妙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