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院校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有哪些人?

用户12345670wys888


说实话不能说中医不行,只是如今社会的中医都是半吊子医生,根本没有老一辈中医那种专研劲头,所以它们都是一知半解!如今的医生不管西医也好,中医也罢,都是在问病,不是在诊病!


这些廿来


《伤寒》、《金匮》学术带头人有哪些?这个问题不重要。很多年前,我见证了中医治小孩感冒的疗效,学的郝万山老师的《伤寒论》视频。当时国家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组织中医药类学术带头人,录了一套视频,有郝万山老师的《伤寒论》、王雪华老师的《金匮》、邓中甲老师的《方剂学》、王洪图老师的《内经》,还有《中药学》、《温病学》、《中医诊断学》等,这些我都学过。在2000年前后,郝万山与王雪华老师应该是权威公认的《伤寒》、《金匮》的学术带头人。后来,我学了黄元御、唐容川、陈修园、徐灵胎、倪海厦、《医宗金鉴》等的伤寒、金匮。很多年了,有时只是看看条文。有一年冬天,70岁老翁咳嗽有痰,我问怎么样?他说都还好,只是整天想睡觉。当时我全身一激灵如触电,少阴病"但欲寐"。这么多医家、著作评注伤寒、金匮,虽说各有不同,但伤寒、金匮依旧如此,其致一也。所以问谁是当今的学术带头人,根本没必要。


传统中医之路


大青龙汤主症表寒里热,是治疗温疫的绝对处方,在《皇帝内经》讲,一个中医不懂阴阳无己为医,有人问什么是阴阳,你不知道阴阳五行,就根本不知道药性,做中医一定要懂药性,你才能知道什么药有用,什么药没有用,和大家分享中医五色五味的药性吧,五味的选用药性,肝,木,风,主筋,青色,味酸,药性,收,涩,心火,主血脉,色红,味苦,药性坚,燥,泄,脾,土,色黄,主肌肉,主湿,味甘,药性,补,和,缓,肺,皮毛,色白,主气,味辛,主要肉,药性,散,润,肾,主水,黑色,主骨,味咸能软坚,攻下,甘,淡,胜利,寒热,温,凉,为阳,酸苦甘辛咸为阴,气溥的发泄,气厚的发温,味厚的重下泄,味溥的开窍,味淡的盛湿,气强的阳中之阳,气溥的阳中之阴,气溥的发散,如麻黄,气厚重的发热发温,如附子,甘味,淡味的利湿,辛甘发散,酸苦永泄,味淡的轻轻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走上窍,阴味走下窍,阳药走肌肉,腠理,阴药走五脏,阳药壮四肢,浊阳归六腑,,解表发散走肌肉,味重走六腑,有轻浮而升,有重实而沉降,中空的发表,内实的攻里,枯燥的走气份,润泽的走水份,上下内外同也。心与小肠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肝胆相照,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经与三焦相表里,脾胃相表里,中医讲阴阳,背为阳,胸为阴,头为阳,脚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行,肝主木,心主火,肺主金,脾主土,肾主水,火生金,金生土,土生水,水生木,六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心经小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手朔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朔阴肝经,四诊,望闻问切,望而之知为之神,闻而知之为之圣,问而之知为之攻,切而之知为之巧,八刚变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老祖先流传了几千年的阴阳五行六经四诊八刚,古老的中华文化,也是我们国人的传家宝,保存了最完整的,生理学,病理学,医学,根本就不需要在去研究老鼠药了,我们生为中国人为荣


成淼快快点长大


不管什么医丶不管什么药,只要他不是科学的,那他就是骗子骗钱,毒药毒人。大家说对不对呀。


莆仙兴化人215745193


理论原理必须融会贯通。


成吉思汗纵横天下


都是研究传统中医药,缺乏创新。民间有创新却又被法规禁固。


仁爱礁4


现在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博导与邓绍先、李克绍、胡希恕、陈亦人、刘渡舟等已故去的老先生学术水平差远了!


此事难知2009


中医学就是完蛋在这些专家手里的。他们根本不会治病。


可平56


应称首都或北京中医院校,佐君宰相都是一品官,也是蜈蚣虫体,外地的都是蜈蚣虫腿


手机用户50925236010


主要是要实践,总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