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是一部史學著作嗎?

騎蝸牛走高速


你好,我是國風!

東周列國志是一部不錯的小說,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學史上有四大名著。但是如果非在中國文學史上排出第五大名著的話。我認為就排的著東周列國志了。

我個人對於古典文學的閱讀次數。讀得最多的是紅樓夢,前前後後看過三五十遍。然後就是三國演義看過十幾遍。西遊記和水滸傳各看了一遍。東周列國志看了四五遍。史記讀過一遍,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看了一遍。文學上的論語,古文觀止,唐詩宋詞等瀏覽了一些,未看全。

所以我對東周列國志還是比較偏愛的,認為它是一部不錯的小說。它應該算是一部史學鉅著吧!描寫了東周王權旁落開始一直到秦統一六國500多年間各國諸侯爭權奪利,風生水起的故事。其精彩程度不亞於三國演義,絕對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好作品!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國風1974


《東周列國志》是一部歷史演義類的小說。是明清古白話文小說之一,作者是明末的馮夢龍。時間跨度較長,從西周時期(周宣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春秋戰國時期”,共五百年的時間。

這一段的歷史複雜多變,所以馮夢龍是把《左轉》,《國語》,《戰國策》和《史記》中的一些人物和故事串在一起形成的一個內容豐富多彩,結構龐雜的歷史演義。

重點突出了這段時期的“亂”,比如父子相殘,兄弟相殘,各種亂倫事件,總之就是為了反應這個亂世。這個亂世有著太多的不像君王的“君”和太多的貪贓枉法的貪官汙吏,而這麼亂的一個社會,分久必合,所以才有了秦國的崛起,秦王嬴政帶領一幫強臣武將用十幾年的時間迅速蕩平海內,統一六國。

東周列國裡,不僅僅是昏聵的國君和賣國求榮的貪官,還有更多的雄才大略霸主,也有數以百計的強臣能臣,他們或變法強國,或征戰沙場,或周遊列國遊說諸侯,更多的謀國之君臣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強權角逐的國家統一畫面。


生涯教育文史讀書士子


東周列國志》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說家馮夢龍創作的一部小說,不是史學著作。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既混亂又精彩的時期,奴隸制社會開始瓦解,新的封建社會制度開始形成。西周滅亡後,代之而起的東周沒有約束力,各地諸侯稱霸一方,經長達數百年的連綿不斷的兼併戰爭,形成許多國家,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先後登上歷史舞臺,演出各種精彩緊張的歷史故事。舞臺上,有傾國傾城的美人,有力能拔鼎的壯士,有精於兵法的將軍,有心懷叵測的奸人,當然還有很多或昏庸無能,或精明強幹的君主。眾多的人物一起組成了書中絢麗的場面。

書中有許多個性不同的人物,最讓我敬佩的人是勾踐。他在越國輔佐君主。一次,吳國為了報以前越國侵犯的仇,發兵伐越,結果大敗,後來吳國君主死後。波的兒.夫差即位為吳王。他打敗越國後,越國勾踐求饒,吳國答應了。於是,勾踐到了吳國養馬,而且整天穿著童僕的衣服,天天斬草料餵馬,還親舔過夫差的大便,夫差見勾踐如此忠心於他,就放鬆了對他的警惕。其實,他每天都要臥薪嚐膽,不忘國恥。就這樣,20年後,文種訓練的越國精兵終於滅了吳國。他那種短時忍辱,最後報仇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假如我們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導致結果不堪設想時就晚了。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東周列國志》和《三國演義》一樣,是歷史演義小說,但是藝術成就和在民間的影響力都不如後者。

作者為明代馮夢龍,清時蔡元放為之編撰,“敷衍不無增添,形容不無潤色”。從這點看,《三國演義》也是如此,作者是羅貫中,後來毛宗崗為之增刪調整。

但是,《三國演義》整部書的風格是高度統一的,《東周列國志》卻不是。

該書一到八十三回是寫春秋故事,主要人物的形象雖然也鮮明,但視角更多是在諸侯國之間切換,大致順序是鄭——齊——晉、楚、秦——吳、越,中間穿插衛、宋、魯等國。

八十四到一百零八回是寫戰國故事(趙襄子和孔子其實是同時代人,但作為三家分晉的奠基者,把他的故事算出戰國時代)。

此時不再和前面那樣一段一段的講某個國家的故事,而是幾乎完全以人物為中心來敘事。

主要有趙襄子/豫讓——孫臏/龐涓——蘇秦/張儀——范雎/白起——呂不韋/秦王/荊軻,中間還穿插樂羊、吳起、商鞅、趙武靈王、藺相如、廉頗、戰國四公子等。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差異?

因為和《三國演義》主要參照《三國志》不同,《東周列國志》參照的史書不指一本。春秋部分主要參照《左傳》和《國語》,當然是以諸侯國視角為主。戰國部分主要參照《戰國策》和《史記》,尤其是《史記》,是列傳體,就變成以人物視角為主了。


莊蘇谷


《東周列國志》敘述春秋戰國五百年間的歷史故事。它將分散的歷史故事、人物傳記,按照時間的先後串聯起來,熔鑄成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全書108回,前83回寫春秋五霸,後25回寫戰國七雄。小說敘寫周幽王殘暴無道,引起西戎之亂。周平王東遷洛邑,從此周王室逐漸衰弱,諸侯國互相兼併,互相爭霸。在諸侯國內部,大夫的勢力也越來越大,他們之間也互相兼併,致使有的諸侯國為大夫所瓜分。接著出現了七雄並峙的局面,各國征戰不斷。其間謀臣搖唇鼓舌,武將東征西討,天下多事。最終秦王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其中包括許多歷史故事,如:烽火戲諸侯、曹劌論戰、弦高退敵、趙氏孤兒、二桃殺三士、伍子胥過昭關、勾踐復國、商鞅變法、西門豹治鄴、孫龐鬥法、蘇秦合縱相六國、屈原投汨羅江、田單復國等。

小說的結構佈局主次分明、繁簡得當。雖然頭緒紛繁,矛盾錯綜複雜,但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不僅整個歷史時代的發展變化得到如實的反映,各諸侯國的發展、變化,各國之間的關係,都條分縷析,寫得清清楚楚。小說的故事性很強,每個故事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全書的一部分。許多故事描述得引人入勝,如“衛懿公好鶴亡國”、“西門豹喬送河伯婦”、“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等等。由於小說反映了五六百年的歷史,不可能有貫串始終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少篇章裡,人物形象描繪得還是相當生動的,如管夷吾的博學奇才、齊小白的王霸之度、鮑叔牙的苦心薦賢等等,又如晉重耳、伍子胥、介子推、孫臏、龐涓、廉頗、藺相如、文種、范蠡等等,都寫得個性分明。

該小說還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有齊桓公那樣煊赫一時的霸主、周幽王那樣昏庸殘暴的國君、管仲那樣富有陌略的政治家、孫武那樣足智多謀的軍事家、廉頗那樣勇猛善戰的武將、荊軻那樣視死如歸的義士、蘇秦那樣能言善辯的說客,也有易牙、豎刁那樣陰險奸詐的小人。這些人物,既具有春秋戰圍時期的時代特徵,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又有一定的普遍意義。

《東周列國志》取得了較高的思想成就和藝術成就,是除《三國演義》之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該書刊行後流傳甚廣,影頗大。後世戲劇、影視等多種文體裁以此為素材進行創作,其人物故事等傳播甚廣。


朱微年


此文為公元975年,南唐後主李煜兵敗被俘後所作。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原文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情感分析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李煜的這首詞,表達其內心亡國之悲苦,今非昔比之心痛。

後人評價

徐鉉:①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馭民,欽若彝倫,率循先志。奉蒸嘗、恭色養,必以孝;事耇老、賓大臣,必以禮。居處服御必以節,言動施捨必以時。至於荷全濟之恩,謹藩國之度,勤修九貢,府無虛月,祗奉百役,知無不為。十五年間,天眷彌渥。②精究六經,旁綜百氏。常以周孔之道不可暫離,經國化民,發號施令,造次於是,始終不渝。③酷好文辭,多所述作。一遊一豫,必以頌宣。載笑載言,不忘經義。洞曉音律,精別雅鄭;窮先王制作之意,審風俗淳薄之原,為文論之,以續《樂記》。所著文集三十卷,雜說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於弧矢之善,筆札之工,天縱多能,必造精絕。④本以惻隱之性,仍好竺幹之教。草木不殺,禽魚鹹遂。賞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過,惟恐其聞。以至法不勝奸,威不克愛。以厭兵之俗當用武之世,孔明罕應變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義之行,終於亡國。道有所在,復何愧歟!

鄭文寶:①後主奉竺乾之教,多不茹暈,常買禽魚為放生。②後主天性純孝,孜孜儒學,虛懷接下,賓對大臣,傾奉中國,惟恐不及。但以著述勤於政事,至於書畫皆盡精妙。然頗耽竺乾之教,果於自信,所以奸邪得計。排斥忠讜,土地曰削,貢舉不充。越人肆謀,遂為敵國。又求援於北虜行人設謀,兵遂不解矣。

陸游:①後主天資純孝......專以愛民為急,蠲賦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憚卑屈,境內賴以少安者十有五年。②然酷好浮屠,崇塔廟,度僧尼不可勝算。罷朝輒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頗廢政事。兵興之際,降御札移易將帥,大臣無知者。雖仁愛足以感其遺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龍袞:後主自少俊邁,喜肄儒學,工詩,能屬文,曉悟音律。姿儀風雅,舉止儒措,宛若士人。

陳彭年:(後主煜)幼而好古,為文有漢魏風。

歐陽修: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王世貞:花間猶傷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胡應麟:後主目重瞳子,樂府為宋人一代開山。蓋溫韋雖藻麗,而氣頗傷促,意不勝辭。至此君方為當行作家,清便宛轉,詞家王、孟。

納蘭性德: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

王夫之:①(李璟父子)無殃兆民,絕彝倫淫虐之巨惹。②生聚完,文教興,猶然彼都人士之餘風也。

餘懷:李重光風流才子,誤作人主,至有入宋牽機之恨。其所作之詞,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沈謙:①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②後主疏於治國,在詞中猶不失南面王。

郭麐: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賙濟:①李後主詞如生馬駒,不受控捉。②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

周之琦: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及。

陳廷焯:①後主詞思路悽惋,詞場本色,不及飛卿之厚,自勝牛松卿輩。②餘嘗謂後主之視飛卿,合而離者也;端己之視飛卿,離而合者也。③李後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

王鵬運:蓮峰居士(李煜)詞,超逸絕倫,虛靈在骨。芝蘭空谷,未足比其芳華;笙鶴瑤天,詎能方茲清怨?後起之秀,格調氣韻之間,或月日至,得十一於千首。若小晏、若徽廟,其殆庶幾。斷代南流,嗣音闃然,蓋間氣所鍾,以謂詞中之大成者,當之無愧色矣。

馮煦:詞至南唐,二主作於上,正中和於下,詣微造極,得未曾有。宋初諸家,靡不祖述二主。

王國維:①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②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③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④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⑤尼采謂一切文字,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感,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⑥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毛澤東: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

柏楊: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107]

葉嘉瑩:李後主的詞是他對生活的敏銳而真切的體驗,無論是享樂的歡愉,還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間。我們有的人活過一生,既沒有好好的體會過快樂,也沒有好好的體驗過悲哀,因為他從來沒有以全部的心靈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這是人生的遺憾。



鄭州賀哥


東周列國志》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寫的是西周結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內容相當豐富複雜。其中敘寫的事實,取材於《戰國策》、《左傳》、《國語》、《史記》四部史書,將分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按照時間順序穿插編排,冶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秦漢前的一些史家為了某種原則立場,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和評價,有時會隱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記述的文字中,沒有一定見地的人,很難發覺,更談不上理解了。這部書的通俗之處,正是將那暗礁一樣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種種是非善惡,忠奸智愚,畢露於光天化日之下。這是作者編寫此書的用意,也是他們對後人的貢獻。


青白世界


東周列國志 清代小說。描寫春秋戰國時代“列國”故事。關於 “列國”故事的平話,最早產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慶年間,餘邵魚(字畏齋)撰《列國志傳》,以武王伐紂的故事開篇,分節不分回,每節隨事立題。

明末馮夢龍加以改編,凡餘邵魚疏忽或遺漏的地方,都根據史書作了訂正,藝術上也有顯著的提高,改名為《新列國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間,秣陵(今江蘇南京)蔡元放(名 □,號七都夢夫、野雲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並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註釋,改名為《東周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寫的是西周結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內容相當豐富複雜。 《東周列國志》所敘述的歷史,正是這樣一個時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展開的。

其中敘寫的事實,取材於《戰國策》、《左傳》、《國語》、《史記》四部史書,將分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按照時間順序穿插編排,冶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秦漢前的一些史家為了某種原則立場,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和評價,有時會隱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記述的文字中,沒有一定見地的人,很難發覺,更談不上理解了。

這部書的通俗之處,正是將那暗礁一樣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種種是非善惡,忠好智愚,畢露於光天化日之下。這是作者編寫此書的用意,也是他們對後人的貢獻。 《東周列國志》與其他史書一樣,以國家的興亡成敗為主題,致力探討氣運盛衰、人事成敗之間轉化變遷的因果關係。

作者通過人物命運的沉浮,形象地告訴人們,能否注重道義,任用賢能是判斷一個國家前途命運的最根本的依據。得民心者得天下。道義是對無意的闡發,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舉,民心亡,其政息。這種人本主義的觀點,是有進步意義的。

《東周列國志》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群星燦爛,千百年後,雖不乏其人,但這一時期的人和事,在歷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幾乎是後世是非成敗的理論源頭,更是後人行事為人的標準和榜樣。小說通過豐富而生動的故事情節,讚揚了從善人流、賞罰嚴明、胸懷大度的王侯和忠貞、有勇有謀的將相,也讚揚了那些見義勇為、機智果敢的豪俠。

與這些正面人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說也塑造了一些昏聵、殘暴、荒淫無恥的帝王、諸侯等統治者,和貪婪、奸詐。陰險的佞臣小人。作者對他們揭露與鞭撻的態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節的進展之中。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共分封有大小諸侯國數百個,這一時期的歷史紛繁複雜,頭緒繁多。 要將這一段歷史有條理地敘述出來,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需要很高超的藝術技巧。本書 就做到了這一點。

本書結構主次分明、繁簡得當,雖然頭緒紛繁,矛盾錯綜複雜,但來龍去脈 交代得很清楚,不僅整個歷史時代的發展變化得到如實的反映,各諸侯國的發展、變化,各國 之間的關係,都條分縷析,寫得井井有條。 本書故事性強,每個故事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 全書的一部分。

許多故事描述得娓娓動聽,引人人勝。如“衛懿公好鶴亡國”、“西門豹喬送 河伯婦”、“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等等。本書講述了五六百年的歷史,不可能有貫穿始終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少篇章裡,人物形象 描繪得還相當生動,如管夷吾的博學奇才、齊小白的王霸之度、鮑叔牙的苦心薦賢等等。

又如 小說故事性強,每個故事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全書的一部分。許多故事描述得娓娓動聽,引人入勝。如“衛懿公好鶴亡國”、“西門豹喬送河伯婦”、“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等等。由於小說反映了五、六百年的歷史,不可能有貫串始終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少篇章裡,人物形象描繪得還相當生動,如管夷吾的博學奇才、齊小白的王霸之度、鮑叔牙的苦心薦賢等等,又如晉重耳、伍子胥、介子推、孫臏、龐涓、廉頗、藺相如、文種、范蠡等等都寫得個性鮮明。小說用語簡潔、通暢,但因汲取了多種史書的內容,文字繁簡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本書譴責了那些昏聵、殘暴、荒淫、愚昧的帝王、諸侯,以及貪婪、狡詐、陰險的佞臣; 本書同時也讚揚了從善如流、賞罰嚴明、胸懷大度的王侯和忠貞、勇敢、有才幹的將相,也頌 揚了那些見義勇為、機智果敢的豪俠。

本書用語簡潔、通暢,不過因為汲取了多種史書的內容,本書語言風格有前後不同的地方, 文字繁簡也有的地方不一致。


風清揚—新媒體


不是。《東周列國志》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

《東周列國志》全書共108回。敘述春秋戰國五百年間的歷史故事。它將分散的歷史故事、人物傳記,按照時間的先後串聯起來,熔鑄成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小說起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結束,至秦始皇統一六國,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小說的佈局謀篇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獨立成篇,又可貫穿一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寫引人入勝。

本書的成書經歷了三個階段。明代嘉靖、隆慶年間,餘邵魚(字畏齋)撰《列國志傳》,分節不分回,共8卷,226節,每節隨事立題。內容起於武王伐紂,終於秦統一天下,比較全面地記載了列國故事。
到了明代末年,馮夢龍“本諸左史,旁及諸書”,加以改編,改名為《新列國志》,凡餘邵魚疏忽或遺漏的地方,都根據史書做了訂正。篇幅較原書大為擴充;在文字、故事情節、人物描繪等方面也做了許多藝術加工,使原書的藝術水準大大提高。

清代乾隆年間,蔡元放對《新列國志》做了一番修改,並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註釋,改名為《東周列國志》,23卷,108回。現在流行的本子就是蔡元放的整理本,作者定名為馮夢龍、蔡元放。

小說的結構佈局主次分明、繁簡得當。雖然頭緒紛繁,矛盾錯綜複雜,但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不僅整個歷史時代的發展變化得到如實的反映,各諸侯國的發展、變化,各國之間的關係,都條分縷析,寫得清清楚楚。小說的故事性很強,每個故事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全書的一部分。

小說還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有齊桓公那樣煊赫一時的霸主、周幽王那樣昏庸殘暴的國君、管仲那樣富有陌略的政治家、孫武那樣足智多謀的軍事家、廉頗那樣勇猛善戰的武將、荊軻那樣視死如歸的義士、蘇秦那樣能言善辯的說客,也有易牙、豎刁那樣陰險奸詐的小人。這些人物,既具有春秋戰圍時期的時代特徵,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又有一定的普遍意義。

《東周列國志》取得了較高的思想成就和藝術成就,是除《三國演義》之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同《三國演義》一樣,《東周列國志》是一部小說,不是歷史書,該書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多有裁剪、虛構,不能當作歷史書來讀。


沙門島主


《東周列國志》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清代蔡元放編訂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

《東周列國志》寫的是西周結束(前789年)至秦統一六國(前221年),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內容相當豐富複雜。小說描寫了周幽王兇殘無道,周平王東遷,諸侯國爭霸,士大夫勢力日益壯大,最終形成七雄對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歌頌了賞罰分明的王侯和有膽識的將相勇夫。小說的佈局謀篇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獨立成篇,又可貫穿一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寫引人物。

內容簡介

《東周列國志》敘述春秋戰國五百年間的歷史故事。它將分散的歷史故事、人物傳記,按照時間的先後串聯起來,熔鑄成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全書108回,前83回寫春秋五霸,後25回寫戰國七雄。小說敘寫周幽王殘暴無道,引起西戎之亂。周平王東遷洛邑,從此周王室逐漸衰弱,諸侯國互相兼併,互相爭霸。在諸侯國內部,大夫的勢力也越來越大,他們之間也互相兼併,致使有的諸侯國為大夫所瓜分。接著出現了七雄並峙的局面,各國征戰不斷。其間謀臣搖唇鼓舌,武將東征西討,天下多事。最終秦王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其中包括許多歷史故事,如:烽火戲諸侯、曹劌論戰、弦高退敵、趙氏孤兒、二桃殺三士、伍子胥過昭關、勾踐復國、商鞅變法、西門豹治鄴、孫龐鬥法、蘇秦合縱相六國、屈原投汨羅江、田單復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