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3歲決定孩子一生?

不帶走一片花瓣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很多人都說“3歲看大,7歲看老”其實這也並不是毫無道理的,因為根據科學研究證明,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3歲以前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也就是說在寶寶3歲的時候,腦部已經接近於成年的腦重量,在之後的腦發育就會變得很緩慢,所以在3歲的時候腦部發育基本已經固定。

其次,在心理建設和個性的形成方面3歲的寶寶已經可以看得出來了,比如他是充滿自信型的,開朗,堅強;還是沉默寡言型的,不善於表達,很多事情喜歡放在心裡,這些爸爸媽媽們都很容易看出來,如果寶寶3歲的性格已經形成,那麼剩下的就很難再去改變,或者說讓他有特別反差的行為。也可以把寶寶3歲之前判定為一個學習期,就像海綿一樣飛快的吸收周圍的事物,並且這個階段他們學習能力特別的強,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形成什麼樣的性格,而後當這塊海綿慢慢接近飽和,所學到的就很難在對他們有什麼巨大的形象,也只是說在他們已經形成的性格方面不斷的調整,控制等。

最後,對於“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也只是希望各位爸爸媽媽們可以加強對於寶寶的教育,讓寶寶從小得到很好的照顧,特別是在寶寶小的時候,就像是一張白紙,所以爸爸媽媽們寫下的第一筆色彩就尤為重要了。


孕媽學堂


三歲決定孩子的一生?還真有依據。

依據:三歲前是孩子一生大腦發育最重要的階段。

人類甚至所有靈長類動物的腦幹深處,有一處情緒腦。所有情緒的反饋,發源於此。而理性和理智,是人類思維的最外圍階段。人類的真正行為的抉擇,是由腦幹深處的情緒本能反射作出。心理學家在研究中將它稱之為人行為模式的核心芯片。

這樣的芯片無法通過後天訓練來建立行為模型,只能通過靈長類的愛激發正向的模式。而這樣的愛,最好的來源是一個孩子的親生母親。

雖然孩子降生後離開了母體,但是他們之間有著奇妙的鏈接。母嬰關係,尤其是前三歲的母嬰關係,決定了一個嬰兒一生的行為模式和情感底色。

在這個階段,只有母親的愛是天然、流暢、自然而且是不可替代的。祖母、外祖母或其他乳母,即使做得再好,也無法替代母親。在這個階段,母嬰周圍的關係應該盡最大可能地輔助母親將對孩子自然的愛釋放,減輕母親身心負擔、減輕家務勞作。

這個時期,母親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遵循天性,去愛孩子。

孩子在這個階段得到的絕對的接納,就會自信、陽光、對世界充滿積極探索的能力。

孩子在這個階段得到的是冷漠、拒絕,對世界就會害怕、怯懦、躲避,並且永遠充滿懷疑和悲觀。

孩子在這個階段如果得到的是虐待,心理很容易歪曲,行為模式也會不正常。

可以說,這三年,締定了一個孩子對世界的反應模型。這樣的模型一旦過了三歲,要改寫,非常困難,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要給予長期的無條件的愛,讓孩子重返三歲前,才能改寫一部分。

所以每個父母親,在要孩子之前,都請想好了,你們準備好在孩子前三年,全情付出了嗎?


陳嵐的女拳


“3歲決定孩子一生”不是一個科學的說法。

第一,重要的並不僅僅是3歲這一年,而是嬰兒生命的前三年包含許多重要的發展關鍵期,比如語言發展,認知和情緒發展。一些著名的狼孩,嬰幼兒時期被野獸撫養長大的孩子幾乎終身都學不會人類的語言,就是因為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缺乏適當的環境。另外,這些孩子也往往都有情緒問題。“羅馬尼亞孤兒”案例是更典型的例子,早期在人手不足的孤兒院長大,因為無人照料而缺乏和養育者的肢體接觸的孩子,即使成年後被好的家庭收養,也遺落下了永久的發展和社會功能損害。這是因為在發展關鍵期缺乏和成人的肢體接觸與交流,嬰兒就會將來出現功能障礙,導致不擅長社會交流,情緒不穩定。

第二,“3歲決定一生”“3歲看老”這種觀點主要是認為3歲決定孩子以後的個人/人格,這種觀點是得不到現代發展心理學支持的。除去基因決定的先天部分,人的發展和變化是終身的,研究早就發現人格在一生中並非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穩定,也並不是由小時候的特定養育而決定,而是隨著年齡不斷變化的。大五人格中的

“盡責性”增強最快的時期實際上在20-30歲的階段;甚至30歲我們稱為而立的年紀,個性還會繼續發生變化。大五人格中的“親和性”在30-60歲階段就會持續發生變化。而個性的開放性(接受新事物的可能性)則隨著年齡增長緩慢下降。並且,一些養育的重要概念,比如依戀的形成,也並不一定由前三年的狀況決定。研究發現早期沒有建立安全依戀的兒童,長大後依然可以通過和老師等其他成年人建立。

可見,重要的是前三年提供了恰當的語言和關愛環境,沒有什麼養育行為可以一舉在孩子三歲這年決定ta終身的人格。


柯晗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有道理,但不絕對。

孩子從生下來起到3歲之前,是個最為重要的時期。中國有句老話的前半句說“三歲看大”。孩子到3歲時,就已形成了長大之後一些基本性格的質素。0—3歲模式期教育就好比給建造高樓大廈奠基,基礎的偏正、堅固與否直接關係建築的質量和安全。0—3歲的嬰幼兒與生俱來的語音識別能力、視覺識別能力、記憶力極強,導致他們此時大腦接受事物的方式極其特殊——他們會把感知到的事物的印象原封不動地作了一個“模式”印進了大腦之中。他們的大腦還處在一個白紙狀態,無法像成人那樣進行分析判斷,因此,可以說他具有一種不需要理解或領會的吸收能力。嬰兒的這種模式識別的能力,遠遠超過大人們的想象。

中國那句老話的後半句是“7歲看老”。雖說“7歲看老”不完全正確,但確實很有道理。4—7歲幼兒處於“蒙稚期”,也是大腦、智力和人格高速發展期,啟蒙教育隨之展開。有的孩子人格品德發展起步較晚,就是家長們通常所說的孩子“懂事晚”的那類。有的孩子智力發展起步晚,但智力發展越來越快,呈現加速度進步,後發先至,不少大科學家屬於這種類型,小學、初中學習不是拔尖,到高中、進大學則脫穎而出,一路領先,摘取科技發明桂冠。要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和看待孩子,瞭解自己孩子的發展類型和個性特點。


辣媽酷娃成長記


中國有句俗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寶寶出生時大腦有一千億個神經元, 五十億突觸, 腦約400克, 智力水平達成人的25%,一年後突觸的數量增加二十倍,3歲時腦重達成人的80%。



哈佛大學“哈佛學前項目”總負責人頓·L·懷特在《從出生到三歲》裡說,孩子出生後頭三年的經歷,對於他基本人格的形成,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

所以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高質量陪伴,不要隨便把孩子交給別人看管。

早期教育,父母要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是以下四點:



1.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心。 不要相信什麼延遲滿足,一定要在孩子啼哭、微笑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回應孩子,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2.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即與父母家人合作的能力,孩子會向父母求助,要求讚賞,也會表現出依賴和抗拒。三歲之前的表現決定了孩子長大以後與別人合作的能力。



3.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智力發展。

鼓勵孩子探索周圍的世界,保持可貴的好奇心和智力發展,但不可只強調智力成就,避免智力過度開發 ,不強迫教學——早期教育不等於上早教班,而是父母更好的陪伴。

4.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並不是只讓孩子早說話,而是培養孩子理解父母語言的能力。

一是多陪孩子說話,從出生開始,給他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

二是多與孩子對話,生活中的日常用語,要好於手機電腦裡的機器語言,多說短句和完整的句子。

願我們都能培養出社會能力良好的快樂孩子!


蝸牛媽媽育兒寶典


不是說3歲就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但在孩子3歲左右的這個階段,會性形成最基本的人格,就是這種人格卻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孩子到了兩歲,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個體,而不是媽媽的一部分,意識到自己有選擇的餘地,一個剛剛發現這一點的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探索選擇自由的深度與廣度,看到什麼都感到新鮮,都想嘗試一下,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能力的邊界。

這個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逆反行為,挑三揀四,挑戰各種限制,就是想知道自己的自由選擇的極限在那裡,為了某些要求而哭鬧。通過這些行為,他們知道了自己能控制多大的地方,知道了父母的耐心有多大,那些必須受控於人。很多孩子在外面乖得像小綿羊,

是因為他們知道在外面的自由度不一樣,會根據自由度來調整自己的行為。

孩子早教不等於,教給給孩子各種知識與技能,學習文化和藝術。早教不是交給他們該做什麼,學什麼,最主要的是教導他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從小規範孩子的行為舉止,限制自由度,培養他們的人格,讓孩子能夠遠離危險,健康的成長。

應不應該打孩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兩歲多的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會映射到成人後與社會的關係。父母的權威形象,象徵著未來社會的法律,法規,道德及規則,而孩子在探尋自由度的過程中,應該學會尊重權威,遵守規則,控制自己的慾望與情緒,不去做危險的事,與其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動,即便是受到挫折與處罰,明白自己必須承擔責任。

經過孩子兩歲到三歲的探索,到三歲多的時候,孩子的人格初次定型,這個時候孩子形成不同的人格特點,雖然孩子不完整,卻是以後成型後人格的基礎,對一個人一生的行事風格與命運起到極大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在社會中決定一個人成功的要素,更多是來自於情商而不是智商,而情商恰恰就是人格的表現內容,它體現的是一個人如何與社會與他人打交道。

帶孩子看世界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心理學發現這是有規律的,3歲是孩子個性、行為的形成期,所以3歲所具有的性格特徵也將深深影響其一生。

心理學:性格形成

1、安全感,影響一生的人際關係

心理學發現,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在3歲開始定型,通常來說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種類型為依戀型,依戀型是指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積極相應,孩子自身感覺到安全,孩子安全感也大為增強;迴避型關係,是指父母很少關注孩子,孩子與父母之間形成隔閡;矛盾型則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時而回避,時而依戀,孩子與父母關係不夠確定。心理學看來,孩子只有與父母關係是依戀型,那麼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將較為順利。而如果與父母的關係是迴避型與矛盾型,孩子的性格則不夠穩定,情緒化大,性格也較為冷淡,在人際關係中也容易受挫。

哈佛心理學教授也曾調查研究,最幸福的能力是愛的能力,而愛的能力往往在3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表達愛,他們眼中所看到就是他們所理解的,這種關於愛的影響力將是一生的。

心理學:性格形成

2、是否自律,影響一生自我成長進程

心理學家斯坦福大學WalterMischel博士曾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是在3到4歲的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控力心理學經典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研究者給孩子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小孩子可以立馬選擇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另外一個選擇則是小孩子選擇等待15分鐘,直到實驗者返回房間,得到兩個棉花糖獎勵。這個實驗發現很多孩子都是選擇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只有少數孩子選擇延遲時間可以得到兩個棉花糖。

後來心理學家持續跟蹤這些孩子成人後的行為,20年後,他們發現那些延遲自己滿足感的孩子,即願意等待15分鐘後得到兩個棉花糖獎勵的孩子比那些立馬選擇滿足感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以及其他指標。

延遲滿足感是孩子自控力與自律力非常重要表現,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孩子在3到4歲時候就基本上有了對自控力的掌控,而自律對未來成長非常重要,當那些從小就自律孩子,長大後也懂得延遲滿足感,他們懂得長期規劃,並且他們願意為長期規劃做出自己的精準的努力,他們也更容易實現成長目標。

心理學:性格形成

3、性格,天賦與熱愛領域已初具雛形

3歲,孩子也逐步有了看世界的方式,孩子是悲觀還是樂觀,都將深深影響孩子的一生。有些孩子自小就更為敏感,有些孩子天生就樂觀開朗,而3歲的時候往往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性格初具雛形,而作為父母最多隻有在孩子的基礎上進行引導與調整,但是對於孩子的性格並不能有效改變。

另外一方面很多孩子3歲時就已經出現了自己強烈的興趣領域,巴菲特從3歲就開始對金錢感興趣,莫扎特3到4歲就開始對音樂感興趣,孩子的興趣有時就是影響成年重要生活方式。

3歲是人生中成長重要分水嶺,而父母則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導師,孩子性格的形成與父母撫養方式以及教育孩子看問題的方式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只有我們願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時候,並不從年齡上去輕視孩子,那麼孩子越早形成自己獨立穩定的個性,對孩子一生的成長都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唐若心學


3歲並不能決定孩子的一生。

人的一生中,有兩個重要時期,一個是0-6歲,另一個是6-12歲。每一個六年當中,又有一個最重要的時期,即0-3歲和9-12歲。這兩個時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組合在一起,便成了他的未來模樣。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叫做敏感期。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務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

敏感期現在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知道,而大家比較熟悉的,比如口腔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等。許許多多的敏感期組合在一起,如何度過這些敏感期的時光,便成為了孩子一生中的基石。

既然敏感期是0-6歲,為什麼說12才是他未來模樣的起步呢?

因為孩子的敏感期是有彈性的,如果孩子在6歲之前並沒有很好的發展屬於他的敏感期,其實上帝是給了孩子和家長第二次機會,也就是6-12歲的時間。把握住了這個時間,也就把握住了孩子人生的大致方向。

為什麼大家還是如此的關注3歲之前呢?

因為0-3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有科學家研究過孩子的大腦發展情況,發現在同樣的條件下,0-3歲的教育和發展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儘管後期可以彌補,也有發展空間,可與3歲之前來比較,還是會緩慢很多。

我是育兒小白杜小白,歡迎大家關注、轉發、評論,期待跟大家探討更多育兒問題。


育兒小白杜小白


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一生在哪兒受到的教育最深刻,對他的人生幫助最大,他回答到,在幼兒園,在幼兒園裡他學到了把水果和玩具分給小朋友們,有好東西不要獨享,要懂得share(分享)。其實,人的生長髮育期第一次高峰就在三,四歲時,所以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還有三生四歲,花花嗒嗒記事的說法,三歲,嬰兒期即將結束,走路能維持身體平衡,走的快能蹦起來,學習語言也是最快時期,生理心理發育最迅速,對什麼都感興趣,逐漸能分清男人和女人,也是人生的第一個判逆期,他(她)有時故意搞惡作劇,氣人,以便引起大人注意。

在這個時期,幼兒摹仿性最強,大人不文明,夫妻常吵架,他能學習罵人,大人拾垃圾放在垃圾筐裡,他在超市裡拾一片廢紙會找垃圾箱,這時大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要注意,動作文明,舉止規範,每一步都會對他進行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是第一任教師,有時不是大人有意教他(她)什麼,而是無意中做了什麼,小孩都會仿效,每天從父母那兒,從哥哥姐姐那兒,甚至從鄰居家的孩子那兒學到的東西,有積極正面的,也有消極負面的,他,/她都會表現出來,作爸媽應當及時給於評價,好的給於表楊鼓勵,不好的進行耐心的引導。所以入校以後,有的小孩語言文明,動作規範,有的小孩語言粗魯,甚至好罵人打人,有的小孩牲格外向,善於表達,有的小孩比較孤僻,不與人交流。不同性格的小孩是不同的習慣行成的,對日後學習成績有極大的關係。


陽光雨露177713209


的確,這樣的說法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3歲的兒童處於一些關鍵期中,比如對於語言的學習等等。


1980年卡斯比教授對1000名3歲幼兒進行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小時候的言行、思維模式竟基本上預測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並且精神分析學派也支持這種觀點,認為早期兒童的經歷和原生家庭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父母和老師作為孩子的引導者,應抓住3歲這一關鍵期,為孩子未來能力和良好品質塑造打下基礎。父母作為3歲孩子最親密的人與引導者,可以對孩子在此階段出現的一些倪端做些什麼干預呢?

1.害羞性格

首先要知道,害羞的孩子並不比其他孩子差,與表現活躍的同齡人相比,他們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環境、進入狀態。

其實性格害羞的孩子,往往是因為缺乏一些交往技巧,或者害怕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從而不太願意主動走出去與人接觸。這時父母就需要認真觀察他們生活中的行為表現,看孩子的害羞是否比較嚴重。並教孩子們如何與小夥伴打開話題、一起玩耍,在某些場合中如何積極爭取自己的主動性,鼓勵他們多多嘗試。


2.不良脾氣

像生氣、悲傷、焦躁等負面情緒是和積極情緒相伴的,每個人的情緒都存在兩面性,不用太多擔心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不過,情緒調控能力強的人,更善於用健康、合理地方式表達情緒,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情商”的體現。對3歲孩子在合理表達自己情緒這方面的引導,會使他們受益一生。

大吼大叫、地上打滾、哭鬧等都是不良的情緒表達方式,是不利於健康的。你可以讓孩子形成這樣的情緒處理模式:生氣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用消極的發脾氣等方式發洩情緒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需明白,當自己不開心時,可以通過交流溝通來表達情緒,或者把不開心的事情畫在紙上,也能起到一定的宣洩作用。父母應該引導孩子用更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


3.缺乏自信

自信心是對自我效能感高的一種體現,認為自己能行。3歲孩子開始了對外部的探索中,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去嘗試、去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長可以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隻看某個結果。清楚地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更重視自己努力的過程,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