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文通塔


文通塔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古城西北隅勺湖園內,西臨運河。原名尊勝塔,始建於唐中宗景龍二年(708),高44米,13層。明崇禎二年(1629年)重修時因其旁有文通寺而改名為文通塔,此後又曾多次重修。康熙七年(1668)郯城大地震後,文通塔受餘震影響,僅餘2層,後重建時只修了7層。現塔系磚結構,無樑柱,高23米,七層八角,外形為黃身青簷。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安文通塔

相傳明代一位皇帝的寵兒,因懷疑其姐夫(即駙馬黃琛)所言家鄉人們出口成章之事,特來駙馬故鄉(淮安)考察。一天,他外出散步後匆匆返回駙馬底邸,邃問駙馬道:姊丈曾言貴府南有文廟,北有文樓,東有文渠,西有文通塔,鼓吹此地人們滿腹文采,男女老幼皆會吟詩作對。今日我在西城根指塔為題,吟出一聯“一塔巍巍七層八角四方”,請路人對出下聯,連問數人,個個無言以對,只是舉手搖搖而過。豈不笑煞人也。駙馬聽罷,眉毛一掀哈哈大笑,說道:賢內弟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路人已經出了下聯,你居然還矇在鼓裡,豈不怪哉?你出的上聯是:一塔巍巍七層八角四方,他們的下聯是:孤掌搖遙五指三長兩短。這不是一付絕妙的對聯嘛!公子鬧了個面紅耳赤,終於對駙馬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故事雖屬民間傳說,然而,確也可說明淮安是個歷史文化名城,文人薈萃之地。


淮安文通塔

遊者登上文通塔,那平時崛起的高樓,煙林立的工廠,鶯歌燕舞的學校,輕舟嬉波的勺湖,百舸爭流的運河,盡入眼底,多姿多彩的古城新貌,美不勝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