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让背书,爸爸让做题:好的成长,最低限度是不被干扰

疫情当前,大多数父母都在家里带孩子,有的家庭甚至有五六口人。教育部规定2月底之前不得开学,号召停课不停学,于是家里就很热闹了。

为了缓解焦虑情绪,为自己找一点事情做,也是陪陪孩子,培养亲子关系,大部分家长都变成了监工,看孩子写作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效果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

小丽的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过年回到老家,疫情比较严重,交通未恢复,所以还没有赶回去上班。

他的爸爸和妈妈约定,根据各人所长,妈妈看孩子语文英语学科的学习,爸爸看孩子数学学科的学习,本以为会顺顺畅畅,现实中却屡屡发生冲突。

有时孩子正在背诵妈妈交代的内容,爸爸突然冲过来,说老师布置了数学题,让他写。

妈妈让背书,爸爸让做题:好的成长,最低限度是不被干扰

有时爸爸安排他玩一会儿,妈妈让他去看书。

还有,孩子正在看书,一会儿奶奶过来问饿不饿,渴不渴,倒杯水让喝;爷爷问冷不冷,累不累,要不要开空调;小妹妹在旁边缠着要一起玩……

学习习惯没有培养成,反而对孩子形成了严重的干扰。长时间被干扰,有什么危害呢?

被干扰的危害

1.不利于培养孩子专注的品质

孩子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在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他需要专注的思考,集中精力,心无旁骛。

人为的干扰,不知不觉中,让孩子脱离了原有的思考轨道。注意力难以集中,成为学习效果差的最主要原因。

2.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习惯于被别人打扰而不自知,即使没有人打扰,也不能静心。很多孩子在做作业时拖拖拉拉,如果仔细观察他们做作业时的情景,你会发现,他的事陡然多了很多。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喝水,发呆,抠手指头,削铅笔……一个小时写不到五个字,往往让大人们气得发狂。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是一方面,习惯被干扰,也干扰自己,则是另一方面原因。

3.产生自卑心理

妈妈让背书,爸爸让做题:好的成长,最低限度是不被干扰

不能静心心思考,学习效率低、效果差,经常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家长和老师的惩罚和责怪,都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而且,形成了打扰他人的习惯,会让别人觉得不被尊重,也会不尊重他。人际关系上的受挫,也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自卑。

由此可见,尊重孩子,给孩子独立空间,有助于培养孩子专注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助于他自信心的提高。

妈妈让背书,爸爸让做题:好的成长,最低限度是不被干扰

为了减少孩子被干扰,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减少对孩子干扰的做法

1.树立尊重彼此空间的意识

《弟子规》中说:“人不闲,勿事搅”。不要在孩子需要安静学习的时候关心他是否渴了,饿了,累了,“热情”的照顾孩子,更不要大声说笑、打牌、看电视等影响孩子。

2.帮助孩子设置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单独为孩子准备一间书房,约定每天在书房完成学习任务。没有条件的家庭,至少可以安排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作为学习用地。

每天合理安排学习、玩耍的时间。可以和孩子商定每天的学习计划表,对每天的生活、学习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做到张弛有度,学习、玩耍两不误。

3.提高孩子抗干扰的能力

其实大人再怎么小心,也不可能完全排除干扰,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自己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够控制自己,不被外界所干扰。

毛主席曾闹市中读书来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在紧张、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中,他仍然不断地阅读、思考,成为当时国人的精神领袖,也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诸葛亮《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那种“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境界让人羡慕,却也并非不可能。从家人营造适宜环境,到提高抗干扰能力,再到自觉的追求心静,这是一步一步前进的。

一个具有独立能力的人,应当有自觉的追求,我们不正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开始的需要辅助,成长为后来的独立自主吗?

妈妈让背书,爸爸让做题:好的成长,最低限度是不被干扰

结语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独立的成长空间,帮助孩子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乐于思考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作者介绍:我是 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热爱阅读与写作。世间百态,遇见即有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