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大學612法理學、憲法學考研真題視頻網課-才聰學習網

本課程是由考研資深輔導名師王理萬、楊鵬、王小芳、李佳明老師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和名校考研真題的命題規律,講解該專業課考試科目指定的參考教材,主講老師基本採用指定參考教材的框架體系,講解原教材章節的考研重點和難點。在全面講解教材考點的同時,穿插並解析近年名校考研真題(主要包括名校近年考研真題),有助於學員在學習教材知識的同時瞭解與該教材相關的考研真題出題點、命題規律,並掌握解題思路。

網授精講班以大屏高清網絡視頻為載體,開啟全新一代教學模式,給學員帶來視覺上的震撼!通過授課視頻和課程講義的完美結合,為學員打造了一個最佳的視聽學習空間。

授課時間、地點、師資、課時

·授課時間:隨報隨學

·授課地點:全國(有上網條件即可)

·授課師資:王理萬、楊鵬、王小芳、李佳明

·授課課時:76課時

輔導內容精講教材章節內容+穿插經典考研真題+電子書(題庫)(送手機版)

1.精講教材章節內容

按照教材篇章結構,輔導老師精講教材章節內容,並在此基礎上分析重難點以及各個知識點需掌握的程度。通過梳理各章知識點,將各個知識點的經絡編制清晰,使知識點形成一個框架網絡,強化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分析教材的考點,歸納難點、重點。

2.穿插經典考研真題

在各個章節中,通過列舉並分析名校考研真題(主要包括名校近年考研真題或本校真題),明確命題規律和特點,引導學員掌握考點的歷年出題思路及方式,從而有效指導學員複習相關知識點。

3.電子書(題庫)下載(送手機版)

由專業教研團隊編寫,讓您用30%的時間掌握90%的考點。聖才電子書多端共用,方便學員任意時間、任意地方隨心觀看,讓您看得放心、學得舒心。

需要提醒的是,考慮到課時的需要以及相關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對於一些簡單的知識點、考試不易涉及的知識點,本課程不予以講述或一帶而過,故建議大家在學習本課程之前提前複習一遍教材,在翻看教材基礎上,學習本課程。本課程的學員可以下載電子版講義打印學習。

課程特色

本課程特色突出,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授課師資優:教材編委譯者或高校名師獨家講授

本課程由教材編委、譯者或高校名師獨家講授。輔導名師從應試的角度予以講述,在解讀每章重難點的基礎上,精選解析名校歷年考研真題,引導學員掌握答題思路與方法。

2.應試效果好:名校考研真題命題規律與方法分析

為滿足本課程考研應試需求,輔導名師著重從掌握知識與分析解題思路的角度全面講解考研所要求的相關內容,以達到夯實基礎、全面掌握課程內容的學習效果。

3.知識拓展寬:提綱挈領、系統闡述考試科目重點

輔導名師在講述的過程中旁徵博引,適當地參考了其他相關教材和本專業在校碩士生的高分筆記等資料,以充實教材內容,勾勒該專業課的"筋骨",系統闡述考試科目重點。


2021年安徽大學612法理學、憲法學考研真題視頻網課-才聰學習網


試讀(部分內容)

第一編 法學導論[視頻講解]

第一章 法 學

1.1 重點導讀

u 價值分析方法

u 實證研究方法

1.2 本章要點詳解

一、法學的研究對象

法學是以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各種科學活動及其認識成果的總稱。

通常從以下兩個角度劃分法學體系:

(1)從法律部門劃分的角度,相應地有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等;對於各部門法總體即整個法律制度的歷史研究,則構成獨立的法律史學;對於比較法的理論和方法論的研究以及對各國法律制度或主要法系的整體比較,則構成比較法學。

(2)從認識論的角度,將法學劃分為理論法學和應用法學。理論法學綜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應用法學主要是研究國內法和國際法的結構和內容,以及它們的制定、解釋和適用。

二、法學的歷史

1.西方法學的歷史

(1)西方法學起始於古希臘。成文法不多,以習慣法為主體。

(2)古羅馬的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法律制度發展的頂峰。羅馬法學十分繁榮,法學不僅獲得了相對獨立的地位,而且成為羅馬法的淵源之一。

(3)中世紀時期,獨立的法學消失,但仍存在一定的法律思想。中世紀後期,出現了以復興羅馬法為中心任務的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並再次出現了職業法學家集團,出現了註釋法學派。

(4)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時期,人文主義法學派產生。

(5)17世紀,法權世界觀出現,核心是自由、平等、人權和法治,典型的表述形式是“社會契約論”和“天賦人權論”。

(6)從18世紀末開始,出現了哲理法學派、歷史法學派、分析法學派。分析法學派的出現標誌著作為獨立學科的法學的出現。19世紀中期以後,法學開始由哲學家和政治學家的副產品成為職業法學家的法學。

(7)20世紀初,社會法學派問世。新黑格爾主義法學派和新康德主義法學派開始在德、意等國傳播。

(8)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新自然法學派、社會法學派、新分析法學派、行為主義法學,存在主義法學,綜合(統一)法學派,經濟分析法學派,批判法學派和“新馬克思主義法學派”紛紛問世。

2.中國法學的歷史

(1)夏、商、西周時期

出現了以天命和宗法制度為核心的法律思想。當時的立法尚不發達,人們的認識能力也非常有限,法學產生的主客觀條件都不充分。

(2)春秋戰國時期

中國法律思想興盛和大發展的時期,各種學說、學派層出不窮。儒、法、墨、道四家都對法學的興起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其中法家的貢獻尤為突出。

(3)西漢至清代

①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法學開始成為儒學倫理學的附庸。

②在法學領域出現了“律學”,東晉以後,私人註釋逐漸為官方註釋所取代。

③三國魏明帝時曾設律博士,專門傳授律學,在一定範圍內出現了法學昌明的景象。

④1840年鴉片戰爭後,當權的洋務派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此為指導思想進行改革。同時,清政府開始研究外國的法律,修訂本國的法律。官員和學生出國考察和學習法律,傳播西方資產階級的法律思想,開創了中國現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

(4)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官方的法學理論承襲封建的法律思想,移植西方資產階級的法學思想,為國民黨的政治統治和法律制裁提供理論依據。

(5)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結束了封建主義法學和半封建地主、半資產階級的法學,取而代之的是馬克思主義法學。

三、法學與相鄰學科

1.法學與哲學

哲學是人類知識的總結和概括。在思想史上,哲學曾經將包括法學在內的一切學科都當做這一體系的一個環節。19世紀中期以後,法學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法學與哲學的關係在法理學(法哲學)中表現得最為明顯。法理學(法哲學)是對法的一般基礎的哲學反思。

2.法學與政治學

政治學是以政治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由於法是政治活動和實現政治目標的一種常規形式,因而政治和法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法學和政治學有著內在的聯繫。

3.法學與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各種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規律的科學。法學與經濟學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這主要因為:

(1)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以及法所定型化的權利和義務及其界限,歸根結底是由這一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2)法律對經濟起著能動的反作用,既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會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民主和法治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達的產物。民主和法治的進程取決於社會經濟模式和經濟發展水平。

(4)將經濟學的許多理論模式和研究方法引入法學領域,可以加深和豐富人們對法律的認識,有助於說明法律制度,促進法律制度的改革。

4.法學與社會學

法學與社會學存在著相當密切的關係,有很廣泛的共同論題。一方面,法學要研究社會中的法,把法作為社會現象的一部分研究;另一方面,社會學要通過法律研究社會,把法律作為社會內容的形式。

5.法學與歷史學

歷史學是研究和闡述人類社會發展的具體過程及其規律性的科學。法學與歷史學有密切的關係,其緣由和表現是:第一,法律是凝結的歷史,或者說是歷史過程的產物。第二,法律的生命不僅是邏輯,更重要的是經驗。第三,歷史學的實證研究方法是法學可以借鑑的重要方法。第四,法學中的概念、範疇、理論觀點、學說、學派都是歷史的產物,有其產生和演變的過程。要想準確而深刻地把握它們的內涵,必須求助於歷史的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