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黑客》7:摩登斯多葛


《生活黑客》7:摩登斯多葛

今天我們把裡吉爾的《生活黑客》這本書講完。

我注意到咱們得到的很多讀者最想要的是可操作的方法,簡直就是說你就直接告訴我該怎麼辦吧。《生活黑客》這本書的確講了很多“怎麼辦”,但是這本書的副標題很有意思,叫“系統化生存及其反對者” —— 裡吉爾不但介紹了方法,而且介紹了人們對這些方法的反對意見。

如果這個講法讓你感到無所適從,說我到底該不該學習這個方法呢?我認為你不論是讀書還是做事的功夫都不到家。

講一個方法的同時講明白對這個方法的反對意見,這才是正確的講法。

這就好像賣藥得給人標明所有的副作用一樣。世界上並不存在什麼有效而又完備的方法,其中包含一系列的 “if……then……” 條件語句,告訴你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應該這麼辦,在那種情況下你只需那麼辦。事實上那樣的世界也沒意思。

事實是所有方法都只在某些情況下、對某些人有用。更進一步,特別有效的方法往往是雙刃劍:它對你達成這個目標真有用,但是它同時還有一個副作用,損害你人生中別的追求。再進一步,它還可能是一把特別講究火候的武器:用到這個程度剛剛好能讓它的效用最大化,稍微越過一點點,它就會反噬。

沒有副作用、無需考慮劑量的藥,那隻能是雞湯。

所以到底應不應該學習這些方法?當然應該學習 —— 但是你學歸學,不一定真用。副作用也是知識,不用也是智慧。

那如果你又問,副作用到底有多大?火候到底在哪裡?沒有正確答案。你只能在面對具體問題的時候臨時決定。如果這些問題有標準答案,生活就會真的是可編程的!你願意過那樣的生活嗎?保留生活的不確定性,承認知識的有限性,接受失敗,才在邏輯上有驚喜的可能。

知識的首要作用是幫你認清真實世界。如果說有什麼具體的操作建議,你應該理解成那只是給你開拓一個思路。真實世界本質上是不可控的。就連生活黑客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這一講咱們說說生活黑客的生活哲學。

1.斯多葛哲學

是的,就連一向提倡技術和算法的生活黑客們,也需要一點哲學。生活黑客倒是不缺人生意義,“加州意識形態”已經給他們提供了人生意義,那就是要通過工具和技術手段破解人生的各個系統,讓自己活得更自由,要對生活有一種掌控感。但是生活黑客意識到,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可控的。怎麼面對人生中的失控和失望呢?

比如說你已經用盡了所有的技術,可是女神就是不愛你,那你怎麼辦。有的人會徹底絕望從此不再追求愛情。有的人會自我欺騙,說女神不是不愛我,她只是還有顧慮,我應該繼續努力。有的人會訴諸於宗教信仰……生活黑客可不會整這些。

生活黑客選中的方法,是我們專欄以前講過的“斯多葛哲學” [1]。這一派哲學起源於古希臘,你可以在近代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 [2] 中找到它的影子,近年來更是在美國極客圈特別流行。

你大概已經知道,斯多葛哲學的一個主要思想是要區分你所能控制和你所不能控制的東西。外界的大多數事情是你不能控制的,那麼你應該接受 —— 不過分難過也不恐懼,就是簡簡單單地接受。女神不愛就不愛唄?你不接受也不行,有什麼情緒也沒用。

而你的內心,則是你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控制自己對事情的反應。你永遠都有選擇權。

區分可控和不可控,做出正確的選擇,你需要理性。而為了學會控制內心,你還需要實驗。

一種是親身實驗。比如你的生活很優越,你可能會覺得如果一旦自己沒錢了,要過苦日子,那就太可怕了。斯多葛主義者要求你克服這種恐懼。古羅馬斯多葛派哲學家塞內加(Seneca),為此專門做了一個實驗 —— 他去過了一段時間窮人的生活,發現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

所以很多恐懼其實都是想象出來的。斯多葛哲學的另一種實驗就是想象:偶爾想象一下,萬一這樣或者那樣的災禍降臨到自己頭上,會是什麼樣的情形。這樣的實驗可以磨鍊你的心性,達到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境界。

而如果你把生活中各種可能的災禍都體驗過、至少是想象過了,你就會越發地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比如說你會體會到能跟親人相聚是多麼美好和多麼難得的事情。你的生活會充滿喜悅。


對不可控事物的失望感下降,對幸福的體驗度上升,斯多葛哲學,值得你擁有。

2.個人操作系統

斯多葛哲學非常契合黑客的精神。我們前面說了,黑客精神包括理性、實驗、系統和個人主義。

斯多葛哲學是講理性的。古希臘人相信有神,但是雅典的很多哲學家並不認為是神在主宰世界,他們相信是客觀的規律在主宰世界。

斯多葛哲學有一套明確的原則和規則系統,而且特別講實驗。生活黑客也是這樣,他們的很多規則跟斯多葛哲學的規則很相似,比如說要努力工作、要過極簡主義的生活、要鍛鍊、要學習跟陌生人說話、要冷水浴等等。有些生活黑客還親身體驗了斯多葛哲學的實驗,比如說過一段窮人的生活、連續幾周不抱怨任何事情、穿上奇裝異服讓人嘲笑,他們都是認準了理論真能實踐的人。

據此,蒂姆·費里斯把斯多葛哲學稱為“個人操作系統”。

不過生活黑客也對斯多葛哲學進行了一點現代化的“翻譯”,這主要體現在個人主義方面。生活黑客把斯多葛哲學理解成強人的生活哲學,認為實踐這門哲學的目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所以他們才願意付諸實踐。現代斯多葛主義者有明顯的精英傾向。


然後生活黑客們把“禪修”也給精英化了。

3.冥想的功效

如果說斯多葛哲學是生活黑客的個人操作系統,來自佛學的“正念冥想”就是生活黑客的效能增強工具。

其實相對於斯多葛哲學,佛學並不特別適合在現代西方社會傳播。首先斯多葛哲學是用拉丁語書寫出來的東西,邏輯非常完備,容易懂;而佛經是對口語的記錄,就沒有那麼強的邏輯性。再者佛學中有很多具有亞洲特色的、神秘主義的東西,說不清道不明;而斯多葛哲學是非常清晰的理論推導。

然而佛學仍然流行開來了……當然首先是在加州流行,這裡有很多亞裔移民,又同時是黑客的故鄉。著名生活黑客蒂姆·費里斯,大學時候就是在普林斯頓學的東亞研究,會說日語和普通話。

不過生活黑客所謂的佛學只限於兩門:一個是號稱是來自禪宗的極簡主義美學,一個是正念冥想。特別是正念冥想,現在非常流行,有各種學習班、各種APP,已經形成了一個超過十億美元的大市場。生活黑客們相信,正念冥想能讓他們獲得內心的平靜,不受情緒的打擾,能在有挑戰性的環境中保持心態平衡,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這聽起來有點像是運動員在比賽之前的心理調整訓練。所以裡吉爾對生活黑客對待冥想的這種功利態度有點不以為然。難道佛學就只剩下這個了嗎?難道佛學不是反對執著爭勝、講究萬物之間的聯繫、說“無我”嗎?

裡吉爾認為,生活黑客對正念冥想的理解就只有這麼淺。有些生活黑客認為所謂冥想無非就是每天用 20 到 30 分鐘的時間專注於自己的呼吸。有些生活黑客提供了特別簡單的、算法化的冥想方案。有些生活黑客使用手機 APP 指導自己冥想。而事實證明,這種簡單冥想法並沒有什麼特別顯著的“療效”。


裡吉爾說,如果你冥想只是為了讓大腦變清醒一點,其實咖啡因更有效,而且還是經過科學驗證的。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一些嘲諷冥想的聲音,認為像Google這種大公司之所以對員工大力推廣冥想,其實是想讓員工變得更溫順一點,接受現狀,減少公司動盪,最好還能專注於公司給設定的目標……

*

總而言之,斯多葛哲學也好,正念冥想法也好,在生活黑客眼中都只是工具。生活黑客並不在意古代先賢提出這些東西的本意是什麼,也不願意追求其中更精妙的道理,他們只是想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

這樣真的好嗎?

我覺得挺好。生活黑客已經是人群中的先進代表,他們屬於創新階層。現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甘當螺絲釘,有的人只想把命運交給別人,有的人只會抱怨,有的人食草,有的人啃老,有的人“佛系”……而生活黑客積極主動,想要用工具和技術提升自己,破解系統,實現自由。還有多少比他們更聰明更進取的人呢?我們不應該用科學家和學者的標準要求生活黑客。

而且生活黑客還擁有大多數科學家和學者所有沒有的品質,那就是敢幹。他們不滿足於*知道*,他們總是*做到*。他們不但會*說*,而且真*練*。

冒險者和探索者總是值得尊敬的。

但是隻要你做動作,你就會出紕漏。如果一個工具真有效,那你只要用它,就會有副作用,就可能會因為突破了一個度而走火入魔。如果你手裡拿的是武器,你必須非常小心才行。

我認為人生中沒有什麼一定對的操作。一切都只是選擇而已,而且常常都是兩難的、無奈的選擇。這意味著你要想追求某個東西,就必須放棄一些別的東西。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生活黑客。你要優化,就可能會黑化。你量化這裡,就會忽略也許更重要的那裡。你破解系統,就會得罪系統。你把什麼東西當做工具,就得改造甚至簡化那個東西。


你要做黑客,就必須承擔黑客的代價。意識到這一點,也算是一種斯多葛精神。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