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出去打工拼搏,也不在家务农?

用户1156295762907955


现在的农村人尤其是年轻人宁愿出外打工也不愿在家务农,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观念方面,还是觉得在家务农没出息,在外面打工有面子。二是现在农村还是相对城市是比较落后的,农业的发展还是比较慢,虽然国家对扶贫工作抓的紧,但农村的经济条件和环境变化还是比较慢,农民在家务农收入还是不是很高,靠务农赚的手里的钱不多,出去打工虽然累,但是收入还可以,国家现在很重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问题,农民工的待遇也逐渐提高,相比之下还是打工要实惠一些。三是农民希望通过打工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些有梦想的年轻人想通过除外闯荡拼搏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家务农和在外面打工各有利弊。如果家里能离的开,出去打工比较单纯,轻松,收入也比较稳定。但是从长远来说,还是建设好自己的家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自己,改变面貌,过上好日子也是好的出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日新月异,农村不一定不如城市好,空气清新,绿色蔬菜和肉蛋水果,清洁饮水,生活质量要比城市好的多。

背井离乡打工拼搏并不一定是适合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农村的生活有压力也有快乐。


Lucky河岸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回家务农而是选择进厂打工?

我是民工札记南八,我在农村生活20多年,我先拿我们村子里的年轻人来说吧。


我所生活的村民组有20-30户人家,除2010年出生的小朋友外,村民组的人没有我不认识的。目前需要相亲结婚的年轻人有七八个人。

年轻人宋二,我曾问他,在家种地如何?宋二瞪大眼睛看着我:“在家里种地?怎么可能?我家里那点地还不够我爹自己种的呢?如果让我在家里种,就靠家里那十几亩地,咋说媒,咋娶媳妇?我得出去打工挣钱!”我听他的话后总结如下:村里地少,如今机械化,种地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劳动力。而且种地收入太少,根本就满足不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开销。

年轻人邓三,我也用这个问题问他。他回答的更有意思:“村里的地如果都给我种,我感觉还行,如果就我家这点地,仨核桃俩枣的,没有意思。我和媳妇在张家港进厂打工,少说每月一个人也三千,一年吃吃花花也能存五万。”邓三为什么要外出打工?因为家里地少,种起来不划算,而进厂打工收入高,还有保障。


年轻人于三则不一样了,他听我问宋二、邓三为什么不在家务农。他说话了:“他们如果都在家务农,我这地砸种?”于三注册家庭农场,承包村里将近200亩地。他接着说:“我讨厌打工,自己种地除累点外,多自由。我这一二百亩地虽然收入不算太高,总比打工强。哎,就是风险有点高,遇到干旱还好,如果发大水就麻烦了。”

于三虽然在家务农,但是他也说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原因:在家务农还是存在一定风险性,并非旱涝保收。


综上,村里地少,如今机械化,种地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劳动力。而且种地收入太少,根本就满足不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开销。因为家里地少,种起来不划算,而进厂打工收入高,还有保障。并且在家务农还是存在一定风险性,并非旱涝保收。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回家务农而是选择进厂打工。


民工札记


我也是打工的,家里条件不好,高中毕业就开始打工了,给人看过孩子,卖过衣服,卖过鞋子,卖过氢气球,卖过关东煮,卖过玉米,服装厂里上过班……,做过好几种工作,目前和老公一起经营一家小店,没有大富大贵,却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手里有两套房子,一套九十多平方,一套130,一辆十多万的suv,还有俩孩子。

这么多年来,一刻也不敢停歇,家里有老父母需要赡养,下边有俩孩子要喝奶粉,要补课费,还要还房贷,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我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更大。大宝就不说了,那时候年轻,什么都不是事儿,好不容易上了初中,住校了,才敢怀的老二。 怀老二的时候妊娠高血压,产检的时候发现的,尿蛋白都三个+了,医生让马上住院保胎,实在不行只能终止妊娠,我这里县医院只能保大人,不能确定保孩子,只有去了省妇幼,当天晚上到了省妇幼就安排住上了院,进行保胎。

住院第二天的时候做b超,几十个等待的宝妈都安安静静的,就我,哭的啊,撕心裂肺。害怕我的宝宝保不住了,那是一条生命啊,虽然我们还没有见面,可是他能感觉到我的心跳,我也能感觉到他的心跳。我不能没有我的孩子,我不能失去他,我要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保胎。

保胎保了六天,33周的时候,胎盘早剥,我进了抢救室,剖腹产下了我的二宝,三斤六两,我老公见过宝宝一面之后,宝宝就被等候的儿科医生抱走了,去了新生儿科。三天之后,开始每天给宝宝送母乳,哪怕我出院回家,我老公还是坚持给宝宝送母乳,开车来回两个小时,坚持了到了14天,医院才打电话让去接宝宝出院。

出院的时候,宝宝才四斤,脑袋跟个拳头一样大,我妈说,不怕,只要有骨头,不怕不长肉,就这样,孩子一天天的成长起来。现在两岁半了,身体健康,聪明伶俐,天天不要太淘气了。

后来算了一下,从我住院保胎到接宝宝出院,花了有四五万吧,刷的信用卡。说了这么多,不是哭穷,不是哭累,人活着能不累么,死人躺下了才不累。我是想说,我要是在家种地,不出来打工挣钱,那么我的孩子就接受不了更好的教育,毕竟县城的师资力量比农村要好得多,也许我根本就生不了二宝,指望种几亩地怎么会有钱生孩子,生不起就不生,不能让孩子跟着受罪。

我想告诉大家,趁着年轻,多出来走走,多见见世面,这个世界很美好,不能只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哪怕是打工,也要从农村走出来。


做窗帘的小吴


一天350元,厂里做体力活的,人特别体面,不会说谎,不会打牌,就喜欢干净,21的时候女孩子倒追,腼腆不敢答应,25岁的时候,家里介绍相亲,一听工作,果断断绝来往,现在已经31了20岁到现在31一直打工,我的工人,存款30w,自己花钱盖的平房,没人嫁的,还有个小孩,天天吊儿郎当,然后去了交警队,一个月拿人家2000块钱,家里条件也不怎么好,可能取到媳妇啊,这世道,日了狗了


未来谈谈


1粮食不值钱!

城里人可能认为买粮食不是挺贵的吗,怎么不值钱呢?那就拿小编举个例子!根据我家里情况说我家有5亩地,每亩能收800斤左右,而小麦出售的价格也就1块左右!那么种植半年也就4000元左右!期间还要农药,化肥等等,最后也就能赚个千把块钱!水稻价钱高产量也高!所以一年也就能赚个四五千块钱!现在消费水平四五千干不了什么的!

2打工赚的多!

夫妻俩守着几亩地一年才赚几千块,但打工就不同了,虽然农民大多没有太高的文化而且干活也不轻松,但是干一些重的活,虽然累一点,但挣得不比一般白领少,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背井离乡,也不愿种地!

3年轻人不愿回农村!

农民的孩子长大了没有几个愿意回农村!因为农村的机会没有城里多!年轻不愿回农村,老人也跟着去城里,所以老家农田也就不种了!

最后我想说,现在农村也开始有人大批量承包土地种,这也也利于机械化,现代化的种植!

谢谢


网络小说资深老粉丝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作为一名农村小伙在上海打工这么多年可以从几个方面回答你,1.在农村做农活需要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自然是少不了,有的经济作物还要看天吃饭,种的农作物遇上天灾或者当年的行情好或者不好对收入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收入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2.农村的个人手里的土地很少,像我们村里的土地一个家庭也就只有二亩地左右,主要是因为地形所影响,都是低山丘陵地带,所以在家务农种地都没办法解决温饱问题 3.父母也不想你像他们一样在家里务农不管是收入和你所处的环境对个人的发展都是一个限制 4.年轻人留在农村没有太大的发展机会,除了做农活就没有其他的技能,所以不如出去打拼一番,虽然外打工也很辛苦,但是能看见希望,学习的机会也很多,而留在家里务农就看不见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了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各大地区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都市的繁荣和生活方式让村里的年轻人都选择了进城,选择在城市工作生活 6.城市里的发展机会比较多,年轻人都是有梦想的,有自己的目标,俗话说的好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年轻人必须有所追求,男儿志在四方,所以对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挑战,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7.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就是农村的女孩子都在外面工作就会导致如果男孩留在农村,根本没法解决个人问题,这些都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能帮助到你,谢谢。





农村小伙牙缝哥


现在农村大部分人都在外打工,不打工不行,每家按三口之家,孩子在上幼儿院,每月七到八百元,每年七到八千元,每人二亩地净收入不到二千元,六亩地才万数块钱才够孩孑上幼儿园的没有其它收入,我搬迁上楼,花了十几万没、法养猪,羊鸡,靠什么,只能靠打工,


手机用户93826433737


主要是农村种田收入低,种几亩田一年下来除去成本只赚几千元,在外打工一,二个月就赚回来了,所以都不愿意种田,我老家是个农场,三十年前是以种田为主,现在有三分之二的田都租给种蔬菜的,种草皮的,种草莓的等等。劳动力都在外打工,比种田强多了!


175283456


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工厂打工收入高,在家务农收入太低!

举个栗子,在北京现在一般的普工工资有四千左右,如果有技术的话工资在六千到一万,而在农村种地的话,就算你一年种二十亩地,如果种的是玉米,一亩最多产1500斤,也就是3万斤,现在价格是八毛五一斤,也就是两万五,除去种子,化肥之类的成本也就是两万块钱,这是一年的收入,如果你种菜的话一年也就是弄上三五万,这也要看天吃饭,如果价格好就多收入点,如果价格不好就少收入点,没有保证,在外面是旱涝保丰收的,一年怎么说也能收入五六万块钱,所以在工厂打工要比在家种地强的多!

还有就是在工厂工作大多数劳动强度没有种地的高,而且风不吹日不晒的,环境也好,也干净,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不会种地了!


风中的梦75


出去打工比务农获得的收入更多,所以很多人都出去打工拼搏,不窝在家里。

每年春节返乡的摩托车大军都会吸引无数媒体的目光,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为了春节的团圆,顶着寒风赶回家乡。他们如同迁徙的鸟儿,抛家别子,春天飞往四方,春节回到故乡。

这样辛勤地四处奔波,只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我的理解。

一、男人需要闯世界

中国自古男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吃软饭会被人笑话,被人看不起。男人要担负起养家的重任,给妻子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给孩子一个富裕的家。男人的尊严就全在这样的负重前行里。

在农村,仅仅依靠家里的责任田,解决温饱问题不难,发家致富很难。而快速发展的城市为吃苦耐劳的农村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那些城里人吃不了的苦、干不了的事,成为大部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选择。

通过付出劳动和汗水,进城务工的男人获得了比务农更高的甚至是高得多的收入,带着这些收入,他们在村里盖起了新房,改善了生活,获得了满足。

二、女人也是半边天

农村的女人在某种程度上比男人还能吃苦。

我曾经在建筑工地上,看到有女人戴着安全帽,和男人一样干着担水泥、运砂石的活。浑身泥灰混着汗水。

当然,也有的农村女人去了饭店、宾馆从事体力强度比较小的工作。不过,愿意呆在农村做农活的女人的确是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这样?因为在农村一年忙到头,还是满足不了家庭的用钱花销需求。很多女人比较能干,愿意分担撑起家的重任。在城市,获得的收入比在农村获得的更多,也开阔了眼界,知道了时尚,甚至对子女的未来也有了更为美好的期盼,这让让她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当农村的男人和女人在城市里打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开阔了视野,找到了比务农更值得他们去拼搏的事业,他们当然不愿意还在农村侍弄那一亩三分地了。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