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指點生活的迷津,讓你的人生一帆風順

《一碗餛飩》的故事,激起了多少人心中的回憶?

將要離婚的小夫妻吃餛飩時的對話,又引起多少人的深思?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指點生活的迷津,讓你的人生一帆風順


"二十年前,咱倆身上一分錢都沒有的時候,咱倆咋走回去的,我記得那時候天還下著雪吧?”

“咱倆?"

“二十年前咱倆第一次出遠門做生意,當時身上的錢讓人騙個精光,你就剩下五毛錢,就給我買了碗餛飩,你忘啦?”

“這兒,這裡?”

“對,就是這裡。”

“……

“我記得那個時候,這裡還是一間又破又舊的餛飩攤呢!當時咱倆就買了一碗餛飩。我對你說,吃吧,吃完了,我陪著你一起走回家。”

“我不餓。”

“二十年前你就是這麼說的。”

“你怎麼還不吃?”

“二十年前,你也是這麼問我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指點生活的迷津,讓你的人生一帆風順


哦,我想起耒啦。

當時他回答他說:

要吃一起吃,要不吃就都 不 吃。

那天吶!

他們倆就是這樣,把這碗餛飩一口一口吃下去的。

“……

二十年前,你拿著手裡僅剩下的五毛錢,給我買了一碗餛飩。”

“……

“姐妹啊,你說,夫妻這玩意兒也怪了,兩個人在一起怎麼能共苦,就不能同甘了?”

這個由張瑞雪、屈俊光等四人主演的小品《一碗餛飩》,把兩對患難走來的夫妻,同苦卻不能共甘,正準備離婚的場景展現在了觀眾面前。寓意之深,感人肺腑。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指點生活的迷津,讓你的人生一帆風順


二十年前的一碗餛,挽救了兩個家庭;二十年前的一碗餛飩,驚醍了多少世人。

小品反映的是真實的現在,我們身邊同患難而不能共享福的又豈在少數?生活中不僅是一個家庭、一對夫妻,所有的人和事,都是在內憂外愚,艱難的時候容易挺過來,而在舒心安樂的日子裡卻容易沉迷,失去。

如何能做到既能在憂患中生存,也能在安樂中成長呢?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保持清醒的頭腦。

1.常懷感恩之心,相互包容,是患難夫妻一直走下去的基礎。

我們最喜歡的武俠小說家"金庸",他的作品可以說是快意恩仇,江湖兒女,敢愛敢恨。然而現實生活中的他,還是和他的小說有所區別的。

金庸原名查良鏞,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他的朋友的妹妹。

第二任妻子朱玫,是一名新聞工作者。他們在一起生活了23年,風風雨雨,患難與共。結婚後,朱玫儘管自己很忙,但還是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為他分憂解難。為了和他一起創立《名報》,朱玫還變賣了自己所有的首飾。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指點生活的迷津,讓你的人生一帆風順


他們相濡以沫,攜手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在大家的眼中,他們也一定會白頭偕老、相伴一生。可事情總是出乎意料,金庸最終還是放棄了朱玫,選擇了比自己小二十九歲的林樂怡一起生活。

對於大作家的感情生活,不知其原因,更無法感同身受,因此也沒有評價的資格。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夫妻一起經過了大風大浪,卻在陽光綠萌下迷失了方向,走散了。世間的情感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茫茫人海中相遇,牽手了,能陪你走過貧窮,走過困苦、走過寂寞的日子,那麼就好好珍惜吧,別等到失去了再追悔莫及。

2.物極必反,勝利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方能經久不衰。

“雷海為”這個名字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吧?2018年詩詞奪冠,一舉成名。由一名“外賣小哥”一躍為“詩詞冠軍”可謂人生的大轉折,霎那間,工作邀請函雪花般飛來,其中喊價最高的是北京一家文化旅遊公司,“年薪百萬”。

面對這樣的誘惑,雷海為感嘆道:“就像是做了一場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指點生活的迷津,讓你的人生一帆風順


也曾有經紀公司聯繫他,希望把他包裝成“網紅”,面對這麼多誘惑,雷海為沒有欣喜若狂,沒有為利益所動,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如何去選擇?

“我不喜歡站在風口浪尖,不喜歡成為焦點。”他說。

最後他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成都一家教育培訓學校。當教研老師,編定古典詩詞教材"

“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是雷海為最喜歡的兩句詞。體現了雷海為平平淡淡,不貪名利的生活態度。

一個人懂得激流勇退,物質必反的道理,就不會在優裕的環境中沉醉不醒,就不會在如潮的讚揚聲中丟掉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所謂的才子並不是天生的,都是經過不懈的努力換來的。艱苦的環境更能鍛鍊一個人的意志,能在逆境中成才的人,一定具備常人無法擁有的耐力。更難得的是在逆境中能逼著自己奮進,而在順境中則更能清醒地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些雷海為都做到了。

只有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擺脫所謂的虛榮。腳踏實地的耕耘,才不會在安樂中消沉頹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指點生活的迷津,讓你的人生一帆風順

3.生在溫室中的花朵,必須經過陽光的洗禮,才能健康成長。

現實生活中,好像所有的孩子都成了富二代,吃得好,穿得好,不受一點兒苦。

家境真的好也就算了。但是大多的孩子家境一般,可父母又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比下去,硬是打臉充胖子,自己省著、餓著也要滿足孩子的需求。要啥就給買上,穿著名牌,戴著名錶,派頭十足。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愛,對孩子是不是真的好?

鄰居的朋友說起她的孩子,由於自己太寵愛孩子,什麼活都不讓幹,飯做好了端到桌前,筷子放好,就差往嘴裡餵了。

有一天去別人家做客,看到帶皮的雞蛋竟然不敢吃,說跟他家的雞蛋不一樣,自己家的雞蛋又白又軟,這裡的又硬還不白。惹的大家哈哈大笑。

看似一則趣事,笑過罷了。可是細想之下,也該明白點什麼吧?

十多歲的孩子,竟然不知道雞蛋要剝去皮才能吃,原因就是媽媽太寵愛他了,連雞蛋都給他把皮剝好,再讓他吃。他也從沒見過帶皮的雞蛋。唉,這樣的孩子也太享福了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指點生活的迷津,讓你的人生一帆風順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的孩子,都象溫室中的花朵如此嬌慣,恐怕長大後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可以擔的起興國的重任?怎麼可以成為有用的人才?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並不只適用於國家和偉人,對我們這些平常人也同樣適用,丈夫若懂得這個道理,就會剋制自己的慾望,會感恩陪伴自己一路走來的妻子,婚姻就會因此而美滿;孩子們若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會戒驕戒躁,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退縮;在榮譽面前不自滿、不狂喜。腳踏實地,前途就會一片光明。

作者簡介:我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如果我的文字能給你帶去幫助,那將是我最大的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