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西班牙人愛吃沙丁魚,但沙丁魚非常嬌貴,極不適應離開大海後的環境。當漁民們把剛捕撈上來的沙丁魚放入魚槽運回碼頭後,用不了多久沙丁魚就會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魚味道不好銷量也差,倘若抵港時沙丁魚還存活著,魚的賣價就要比死魚高出若干倍。為延長沙丁魚的活命期,漁民想方設法讓魚活著到達港口。後來漁民想出一個法子,將幾條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放在運輸容器裡。因為鯰魚是食肉魚,放進魚槽後,鯰魚便會四處遊動尋找小魚吃。為了躲避天敵的吞食,沙丁魚自然加速遊動,從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來,沙丁魚就一條條活蹦亂跳地回到漁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在經濟學上被稱作"鯰魚效應"

其實用人亦然。一個公司,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就缺乏活力與新鮮感,容易產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員工,工作時間長了就容易厭倦、疲惰、倚老賣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來的"鯰魚"加入公司,製造一些緊張氣氛。當員工們看見自己的位置多了些"職業殺手"時,便會有種緊迫感,知道該加快步伐了,

較早在企業管理中引進"鯰魚效應"的目標是激勵和創新,而不是驅趕。這才是"鯰魚效應"中本應具有的意義,是可以給企業帶來活力的一個解。讓企業職工感受到生存壓力沒有錯,關鍵是要把這種生存壓力變成創新的動力,由此才可以給企業帶來大家所希望的活力。不幸的是.我們在現實中所看到的對"鯰魚效應"的誤讀和曲解,卻將它演繹成對職工激情的無情扼殺。這種"變味"看似偶然,卻反映出一種不可忽視的傾向,那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尚沒有牢固確立,缺乏創新激勵意識.可以稱之為激勵力缺乏症。

管理學中,是指在一個企業或組織中,通過引進人才、採取一種手段或措施激活和刺激原有的相對平靜(或一潭死水)局面,積極參與市場競爭與管理上水平。

人們平時談得最多的是如何引進鯰魚型的人才或者某企業某組織利用鯰魚效應帶來了某種新氣象。但當我們跟蹤某些案例時會發現一個好的創意未必都達到好的結果,有的甚至會失去更多。這引起我們對"鯰魚效應"的再思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許多人都知道草原狼的例子。澳大利亞某牧場上狼群出沒,經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於是求助政府和軍隊將狼群趕盡殺絕。狼沒有了,羊的數量大增,牧民們非常高興,認為預期的設想實現了。可是,若干年以後,卻發現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數量銳減且體弱多病,羊毛的質量也大不如從前。牧民這才明白,失去了天敵,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於是,牧民又請求政府再引進野狼,狼回到草原,羊的數量又開始增加。

當壓力存在時,為了更好地生存發展下去,懼者必然會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得就越快。

適當的競爭猶如催化劑,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體內的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