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學中學和家庭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需要加強,你怎麼看?

流浪1746105611088


從中小學抓起,加強傳統美德教育非常必要。看著年輕人身體心理下降: 近視,上網遊戲,玩手機,追星,沒信仰,長大隻想當明星,心疼啊!少年強則中國強。因此,家庭,學校,社會都必須重視,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好祖國接班人。


賴何能


加強中國傳統美德教育勢在必行

隨著互聯網等普及以及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出現了一些不良的道德傾向,在過去的小學生在被問到長大相干什麼的時候,一般都會回答,想成為“醫生”、“律師”,或者“科學家”等等。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學生被問及最大的夢想是什麼,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成為一名網紅。“網紅”之所以成為孩子們的羨慕對象,主要是因為其粉絲眾多、收入快、多,短期內名利雙收,而且似乎沒有“門檻”。由此引發孩子們學習缺乏正確動力、以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弄虛作假、追求享受、追求“名牌”用品等等。這就急需我們學校以及家庭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所以加強中國傳統美德教育勢在必行。

1、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校園環境

學校裡要經常運用經典誦讀、全民閱讀等多種形式,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活動;讓孩子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傳統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復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校園環境。

2、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裡要組織開展經常性的孝老愛親主題活動,宣傳好家風家訓,傳承中華孝道和敬老之風;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一個個孝文化的典故,在中國源遠流長。家長在忙也得要抽出時間來,帶著孩子多回家陪陪父母,父母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們耳濡目染,給孩子做一個正能量的榜樣,成就一個人的是責任,完善一個人的是愛心,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懂得感恩。

3、給孩子們創造一種好的社會環境

社會里多宣傳孝老愛親、見義勇為“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等,突出表現身邊好人,讓這些榜樣走進學校,走進孩子們的身邊,給全社會營造一種學習模範,學好人做好事的非為,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給孩子們創造一種好的社會環境。

總之:學習傳統美德是青少年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需要,是培養新世紀人才的戰略措施,希望通過整個社會、學校以及家庭之間的通力合作,將這些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低調臭皮匠


當一位老人摔倒在路邊,我們看到在他身邊經過很多人,都沒有伸去援手。我們感同身受,如果是你或者是我摔倒在路邊,急切需要別人伸出幫助之手,他們都是匆匆的過客,你的心裡會怎麼想?我想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需要加強的時候了。

曾幾何時,我們一直受到部分負面消息的影響,比如某某人摔倒了,好心幫忙的人反被訛。這是得想幫忙的人心裡多多少少有點擔心,這也就造成了想幫而不敢幫的局面。

小學初中孩子們的心是天真無邪的。很多是在家長的教導下,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因為家長們也擔心,孩子好些幫忙是不是也會被訛?所以多數的家長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麼長此以往,任何人可能都得不到別人的幫助,細思極恐。

所以我們要加強傳統美德教育,而且勢在必行。

那麼這個傳統美德教育,不光是對小學,中學和家庭。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幫忙想訛人的那些更需要教育。只有這樣我們,才會使得互幫互助風氣更濃一些。


菲菲的知識小屋


中小學生應該加強傳統美德教育,雖然現在幼兒園和學校已經在做這件事,但重視程度還不夠。

就拿《弟子規》來說,我家孩子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都在背,但孩子們只是當做任務背誦這些文字,並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也不清楚這些是要求他們做到的行為規範。

這些文字不像兒歌淺顯易懂,需要老師深入的講解,如果要做到,則需要長時間的約束,反覆教導才能紮根內心,成為品德的一部分。

弟子規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出則悌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餘力學文

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這些是古代小孩學習的教材,學習認字,學習含義,也是必須遵守的規則,放到現代,也這些規則也是通用的。

學校及家庭應該更加重視這些經典的學習,不只是口頭上讀一讀背一背,要用這些道理來規範日常行為。

規則不能只是規範學生的行為,因為歷史的原因,這一代的家長、老師們對這類傳統經典的學習也有所欠缺,所以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常常自查、自省“以身作則”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氛圍,好的環境來養成良好的傳統美德。


人參果果



專注focus


中國傳統儒家教育有四綱:志於道、據為德、依於人、遊於藝,前三個都是育人立德的,為什麼?因為先人覺得厚德才能載物,德教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而家庭是傳統教育開始最合適的地方,“教”字是孝旁一個反字,意思就是先把做人學好了再去學其他文化。

家庭教育才是一個孩子基礎人格的形成,那什麼是一個人精神教育的基礎呢?答案是:禮、樂、詩、書,孔老夫子主張“興於禮、立於禮、成於樂”,直白的說就是一個飽滿的人生需要培植文學修養,道德修養和藝術修養。

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學好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孩子們的未來可期,讓傳統文化的精髓代代傳承。



一禮


傳統美德,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遺產,必須繼承,且發揚光大。特別是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太快,人們都在追求物質生活。傳統的東西,特別是傳統美德,正在遠離現代生活。而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是必須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就是說精神生活更是不可或缺的。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取決於經濟基礎,而取決於上層建築。現今社會更需要正能量,而正能量的獲取大多來自傳統美德。所以說無論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必須加強傳統美德教育。


解讀名著a1


這個贊同!中華美德不能丟,優秀傳統更要輩輩相傳!現在的孩子溺愛的不得了,家中誰是長輩都分不清!嬌蠻任性比比皆是。再看社會上,一些年輕人的做法,還有犯罪行為,都是缺乏教育。先從家庭中推廣美德教育,千萬小家組成大家庭,每個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根本!


三言兩語說早教


現在學校教的這類課就叫思品,平心而論對孩子是二次帶偏,因為不是言傳身教和鮮活,而是照本宣科講大道理,還有的老師自己言行就不真善美,不如不要這個課,語文課和選擇好的書,給孩子們看各種紀錄片效果都比現在好一萬倍。考試內容也極其可笑,全是要求背的不符合孩子特別青春期孩子接受的文字


不和汙言穢語對話


復興中國夢→傳承傳統美德→復興中國夢,一一充要條件。

幼兒園就應該開始抓,從視覺開始→感性認識→理性認識。

中國的社會文化代表人類最高至上的文明,典型的表現仁義禮智信、命運共同體。

只要使用文字,便認同了文明;即然認識了文明,就應該承認中國文化代表的高尚的文明。否則野蠻會不斷重複並愈演愈烈。

要實現最高尚的文明,必須傳承傳統美德加強德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