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住宅”普遍是6层、11层、18层、26层和33层?

大姐头-嗨娘


成本考虑;利益最大化;园区规划布局

楼层越高,越需要电梯等设备间,公摊面积加大,降低得房率


沈阳房小白


住宅的层数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种层数的住宅都有。但是最常见的就是6层、11层、18层、26层和33层的住宅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想象,无非是市场行为和国家、地方标准相互博弈的结果。开发商会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核算自己的成本,选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的方案。下面我们就分别看一下这几种层数的住宅是如何产生的。


6层

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规定,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既然需要设计电梯,就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和公摊面积的增加。

此外,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其栏杆、栏板的安全防护、无障碍设施等,也比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住宅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开发商准备建设六层左右的住宅时,一般都会选择六层,这样既不用考虑设置电梯,又能获得最大的开发面积。


11层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如果只设置一台电梯,就要在墙体外侧设计专门的连廊。

并且在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中规定,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按照层高三米左右计算,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就是十二层以上的住宅。而防烟楼梯间,就是指带有防烟前室的楼梯间:

如上图所示,防烟楼梯间比普通的楼梯间多了一个防烟前室,这样一来就增大了住宅的公摊面积。

所以,开发商如果想建设11层左右的住宅,一般都会选择11这个层数。


18层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规定,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所谓“安全出口”,其实就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也就是说,一个安全出口就相当于一个楼梯间,“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就相当于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楼梯间。这样一来住宅的交通核面积就会进一步扩大,公摊相应增加很多,相比一个楼梯间是很不经济的。就像下面这样:

即使采用两部楼梯合一的剪刀楼梯间,也会造成面积要求比较高的“三合一前室”,也会使交通核的面积增加,进而造成公摊面积的增加。

并且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中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即十九层即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而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要求、建筑标准、救援设施、消防设施等要求更加严格,相应带来了建筑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所以十八层的住宅就成为了非常普遍的选择。


26层

26层的住宅建筑,其建筑高度在80米左右。而在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规定,高层Ⅱ类住宅层数为19层至26层,住宅建筑高度控制最大值为80米。因此在许多城市出让土地的出让条件中,都规定了这一限值。尤其是2018年以来,这一规定更加严格。所以26层的住宅也是开发商在这一政策限制下所能建设的最高楼层。


33层

33层的住宅楼,其高度已经达到了100米。而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的建筑,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属于超高层建筑。这个超高层建筑如果实施起来就非常麻烦了,消防、抗震、规划、设备、结构、电气等等各个专业的要求都提高了一个层次,导致建造成本大幅度增加;并且我国现行国家规范中涉及超高层建筑的内容并不是很全面,导致每一个超高层建筑工程都需要组织专家进行具体研究审查分析。因此对于普通的住宅楼来说,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建设100米以上的超高层住宅是不划算的。所以我们就会经常见到33层的住宅楼,既不超过100米,也能尽最大可能获得利润。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我是二次叠合梁的惯性矩,欢迎大家关注我!

二次叠合梁的惯性矩


这是一道干货题,开放商会根据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来测算住宅产品类型及产品在用地范围能摆多少栋,已达到最大货值。



一、6层

6层不需要设置电梯,超过6层就需要设置一部电梯了;楼梯设置为敞开楼梯,而超过8层楼梯就需要设置为封闭楼梯间。

二、11层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超过11层就需要设置消防电梯,电梯的数量增加为两部;楼梯为防烟楼梯间。电梯的增加及楼梯等级的加强会加大工程成本,增加公摊面积,降低得房率。



三、18层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8层及以上就为1一类高层了,不仅需要消防电梯,而且需要两个安全出入口,这样就需要设置剪刀梯,两个及以上的防烟前室,增加送风井。增加了工程造价及公摊面积。

四、26层

核心筒设计与18层及以上无异,综合考虑高度的增加造成结构设计成本的增加与容积率之间的平衡。

五、33层

住宅层高一般来说都是3米,33层就是高层住宅能设置的最多层数了,超过就是超高层住宅,那就另当别论了。


科技房产


住宅的层数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种层数的住宅都有。但是最常见的就是6层、11层、18层、26层和33层的住宅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想象,无非是市场行为和国家、地方标准相互博弈的结果。开发商会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核算自己的成本,选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的方案。下面我们就分别看一下这几种层数的住宅是如何产生的。

18层及以上就为1一类高层了,不仅需要消防电梯,而且需要两个安全出入口,这样就需要设置剪刀梯,两个及以上的防烟前室,增加送风井。增加了工程造价及公摊面积。现在的白纸坊、西三里河、酒仙桥、黄寺地区,以及五棵松周边还存在着很多这种老楼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发展了,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盖了相当一批当时认为的高楼大厦,楼跳高2.7米都是12层的,现在北京劲松地区、前三门大街、德外大街、长安街延长线还都大量保留着,仍旧是北京人的主力住房。而现在盖的高楼有相当一批是24层的。

26层到33层和超过18层的是一样的。26层是为了卡建筑高度不超80米,有的也做到27层,这样结构配筋上可以节省一些;不超33层是为了控制100米,超过100米属于超高层建筑,但是有的是可以做到34层不超100米的。18层就必须要设置两部楼梯,剪刀梯或者两部楼梯中间做连廊,这个层数的住宅公摊面积会变大。结构形式肯定也是剪力墙结构,户型常见俩梯三户或者四户一部剪刀梯,但是有两户不能南北通透,还有户型就是两个单元交通核连通,两种户型公摊差不多,但是户型都能保证南北通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可以抖音搜索鑫汇装饰,胡子哥会给你更专业的装修知识解答。


装修胡子哥


住宅的层数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结构形式,成本因素,限高影响,日照要求等。

6层建筑多见上世纪末之前的小区,一般都不带电梯的,一般都是砖混结构,多数是一梯两户也有一梯三户,楼梯为开敞楼梯,因为是墙体承重,层数多数为6层,部分地区层数能做到7层。

住宅超过12层需要两部电梯,考虑到成本因素,很多建筑就限制在11层了,这样可以少做一部电梯,这个层数的住宅结构形式做不了砖混结构了,要考虑剪力墙结构,户型布置更灵活一些,楼梯为开敞楼梯或者封闭楼梯,建筑高度超过27米就算二类高层住宅了。

18层以下住宅两部电梯是必须设置的,但是楼梯不超过18层可以做一部防烟楼梯,户型一个单元可以做三户,也可以四户。

超过18层就必须要设置两部楼梯,剪刀梯或者两部楼梯中间做连廊,这个层数的住宅公摊面积会变大。结构形式肯定也是剪力墙结构,户型常见俩梯三户或者四户一部剪刀梯,但是有两户不能南北通透,还有户型就是两个单元交通核连通,两种户型公摊差不多,但是户型都能保证南北通透。这也是目前做的最多的层数范围。

26层到33层和超过18层的是一样的。26层是为了卡建筑高度不超80米,有的也做到27层,这样结构配筋上可以节省一些;不超33层是为了控制100米,超过100米属于超高层建筑,但是有的是可以做到34层不超100米的。

现在很多小区的住宅也不一定都是这个层数,15层 20层 24层也是可以见到的,这就看规划上是不是有限高要求,或者日照、容积率满足不了,减少一些建筑的层数。

还有一些洋房产品,可能只做4 5层,就配入户电梯,花园的,这也是为了迎合人们越来越高住房需求!


建筑老尖


这个命题不成立。

北京建都后,各大部位、各军种总部多迁入北京,五十年代初用苏联的图纸建立了相当多的单位住宅,这些住宅挑高3.5米或4米,因此多为四层楼或五层楼,这在现在的白纸坊、西三里河、酒仙桥、黄寺地区,以及五棵松周边还存在着很多这种老楼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发展了,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盖了相当一批当时认为的高楼大厦,楼跳高2.7米都是12层的,现在北京劲松地区、前三门大街、德外大街、长安街延长线还都大量保留着,仍旧是北京人的主力住房。而现在盖的高楼有相当一批是24层的。

问题中11层、18层、26层的楼房反倒相对很少,起码北京如此,不知提问者怎么编出来的。


猫咪有九条命450217


我记不清楚了,先回答再说,6层,第6层入户层应该在15米,规范记得是18米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所以6层从规范说可以不设置电梯,当然高品质洋房,设置电梯更好。11层也和电梯有关系,因为到了12层住宅,必须两部电梯,且其中一部电梯应该能容纳担架进出。18层和防火等级有关系,超过54米住宅为一类高层,而低于54米为二类高层,这个一类和二类主要体现在防火等级上面,。26层主要是建筑高度上面,具体是多少高度我记不清了,隐约在80米上面,结构计算是个分界线,意思超过26层高度,结构抗震安全要提高一个等级。33层就更好理解了,100米内,超过100米的建筑在防火和抗震方面需要专项论证,这个很麻烦。就是这样了


力量护腕


城市规划中建筑高度的划分,低层 高层 中高层 超高层。另外就是地区建筑限高18米,24米,60米,100米…


链家张江大区于世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d450002870376d5a7ab\

宝妈交流群


是建筑规范要求及开发成本的综合考虑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