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正式走向世界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是驚人的。亞馬遜的股價在一年內上漲了23倍。全世界都為互聯網帶來的技術革命而瘋狂。月利潤正在減少。納斯達克指數在5132點觸及互聯網泡沫後暴跌,跌至1100點,暴跌80%。互聯網公司的股票一夜之間幾乎變成廢紙。網易的股價在三個月內從15.50美元跌至0.64美元。


中國互聯網正式走向世界


丁磊試圖出售網易,但由於財務審計問題,無法出售。張朝陽被董事會空降,幾乎失控。王志東就沒那麼幸運了,把公司股價從55美元推到了1.6美元,直接被董事會趕出了公司。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似乎並沒有立即給門戶網站帶來變化。在三大門戶網站陷入混亂之際,bat巧妙地避免了股市災難。百度剛剛獲得120萬美元的種子輪投資,隨後又獲得了第二筆1000萬美元的融資,並迅速改變商業模式,以滿足終端用戶獲得自我造血能力的需求。


中國互聯網正式走向世界


2001年8月,李彥宏、平平在有生以來第一次堅持在投資者接近破裂的情況下,獨立搜索終端用戶。產品天才李彥宏已經在這個領域工作了4個月,他給了李彥宏產品轉型的底氣。8年後,他們將聯合擊敗谷歌,通過搜索和酒吧大戰來搜索世界。搜索引擎的首要任務是流量。為了迅速走紅,百度推出了“新浪宕機事件”。


中國互聯網正式走向世界


在門戶和媒體傳播的影響下,百度獲得了第一批個人用戶。同年,李彥宏提出了搜索引擎第三定律,即信任定律,直接奠定了百度未來10年主要收入模式的雛形和核心收入來源。自信法則意味著誰對自己的網站更有信心,誰就站在最前面。這種信心的表達是,網站願意為他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買單。誰也想不到,這種給百度帶來源源不斷現金流的天才設計,將成為8年後百度輿論譁然、難以持續創新的根本原因。憑藉先進的融資能力,阿里巴巴躲過了互聯網的寒冬。


中國互聯網正式走向世界


2000年,阿里巴巴獲得了包括軟銀在內的2500萬美元的鉅額融資。在當時京城寒冬之下,五分鐘內拍下孫正毅的傳奇成為媒體追捧的話題。此後,阿里巴巴在2002年通過中國供應商等項目實現盈利。

2004年前後,馬雲和騰訊舉行了首次見面。馬化騰有機會投資淘寶網,並佔據淘寶網15%的股份。然而,兩家公司並沒有走到一起。騰訊在發展初期比較幸運。母親開奔馳幫騰訊賬號,父親幫其聯繫辦公室贊助,帶寬和服務器由中國聯通贊助。

中國互聯網正式走向世界


此外,騰訊首筆220萬美元的投資來自李澤楷的電訊盈科,兩位家長(馬辰舒和李嘉誠)的私人關係非常密切。騰訊擁有MIH集團的現金投資,擺脫了資金短缺的問題。李澤楷和IDG在短短15個月內溢價11次辭職,一時成為風投的好故事。

不過,當時他們預計,信息產業部10年內的投資回報率不會超過5500倍,他們將錯過中國互聯網領域回報率和成為首富機會(另一個是阿里巴巴)兩大項目之一。危險總是伴隨著機遇。納斯達克指數的暴跌不僅為中國互聯網埋下了利潤第一的種子,也催生了中國互聯網的新模式。


中國互聯網正式走向世界


特別是2003年,丁磊成為中國首富,中國互聯網正式進入門戶時代。新的遊戲模式顛覆了公眾的認知,互聯網的神奇效應顯現了互聯網的最大魅力在於不存在不可能。2002年以前,大家都認為中國不可能靠玩遊戲賺錢。

中國人不會為大規模的遊戲付費。盛大改變了模式。2001年,陳天橋獲得韓國傳奇的經營權。30元120小時積分卡支付模式讓傳奇迅速走紅。不久之後,聯想佔據了65%的市場份額,營收達到6.8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