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詩歌格律就不要寫詩,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趙國風采


毛主席說過,凡事都是有他的兩面性的。那麼我就從同意這個方面來入手回答一下。

首先呢,作為一個詩人,難道可以不懂詩歌的格律嗎?我覺得可以不遵守,但是必須要懂。

我相信古代文人,不說是詩人。就是個秀才,他也懂詩詞的格律,或者四聲八病等等諸如此類。

難道我們現代人寫詩就各種朗誦體一般的“啊,蒼天,啊,大地!”這種直接抒情的所謂的“詩”其實都是我們文化的倒退。

我們可以舉例說明。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賀,

他的詩歌幾乎沒有律詩,不也是照樣和李白,李商隱齊名嗎?漢代的詩歌也沒有像律詩那麼嚴格,但是他們都是在摸索著將詩歌發揚光大,他們是在自己已經有了非常深厚的文學底蘊的情況下開始探索的。

而我們既然做不到像他們一樣,為什麼還不將古人對詩歌的格律琢磨精深呢?

我們如果不懂詩詞為什麼有格律,談何去突破他。

就好比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有幾個人可以不學別人的武功,自己創出功法的?


半世飛仙


看了這個問題,我想到一事,老百姓不懂大米的化學成分,那麼老百姓可不可以吃飯呢!如果人非得要弄清大米的化學營養成分才能吃飯,那很多人就該餓死了。同理,不懂詩詞格律就不能寫詩,那詩詞就走進了真正的象牙塔,成了小部分人的專利,那我泱泱大國,還有什麼文化可言?

大家知道,我國詩歌起自《詩經》,然後經歷了楚辭漢賦,樂府,這些都是沒有格律要求的,想寫就寫,直抒胸臆,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詩人。到了唐朝,才慢慢形成了詩詞格律。李白時代,格律還不成熟。所以李白的詞,只有一首菩薩蠻。杜甫時才形成了格律詩。格律詩的形成,對於規範化寫詩,有促於詩詞的精細深化,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百姓寫詩的積極性,實際上是詩詞向貴族化發展的弊病。綜觀唐宋以後,老百姓可不買格律詩詞的賬,也是想寫就寫,信口拈來,其中也有很多好詩,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五四以來,提倡白話詩,古詩詞受到一定冷落。在當今百花齊放,萬馬奔騰的時代,你說不懂詩詞格律的人不要寫詩,真有點不合時宜。現在懂格律的人可以寫格律詩,不懂格律的人可以寫自由詩,各隨其便,只要具有詩味就行。正象吃飯一樣,懂大米營養成分的人可以吃,不懂大米成分的人也要吃,道理是一樣的。


夏冷


不懂詩歌格律不要寫詩,你同意這觀點嗎?

在頭條我以娛樂為主,不懂格律但喜歡寫,多寫才能進步,邊寫邊學沒錯。

文體本身無高底,別讓公式化自縛手腳

捕捉剎那間靈感,是遇見美麗,是情感激烈碰撞出意境……。

破題意境絕筆何為律,賦在興起自娛隨意呤。 詩以端正為宜言志, 詩以秀麗清瘦言雅。 詩以魂深意境言情。 詩以仄平格律言韻。 詩在意境為先,格律為次。

別以公式自縛手腳。破世俗,有人欣賞有人喜歡就好,便是精品,瑕不俺瑜。


o風一樣的男人


不懂詩歌格律就不要寫詩,這句話自古至今,才有奇人在頭條裡發表這低級與錯誤的謬論,你這不是弘揚中華古詩文化,你這是對想學寫詩的新人一種嚴厲的打擊,有意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我問你一句,你自孃胎裡問世就會說話走路嗎,你是天生的會寫詩作對嗎,你認為你就很懂寫得好的天才嗎?我覺得你書讀多了神經有問題才說出這樣低級的問題,你這不是提倡接納鼓勵新學員,是對他們的興趣愛好一個沉重的打擊,頭條開通這麼多年,開始人員少廣納吸收人們參加,頭條開始壯大起來,各行各業的精英能人高手,都在頭條裡獻藝獻奇招,為了豐富文化生活,對廣大愛好者無私的奉獻,把最好的獻給大眾,從不自誇從不排擠別人,好的對的對人們有益的,大家喝彩點贊學習,人的水平有高低能力有大小,只要熱愛這個公眾頻臺都可以參加,為獨只有這個詩詞寫作今常出現這些奇怪的人奇怪的問題,會寫詩的高人懂平仄韻律對狀,就多發一些好的詩詞對聯來幫幫助啟發愛好者,把好的經驗去傳授給愛好者,這才是真正的為詩詞文化拋磚引玉作出了貢獻,我相信不懂的同師也是認真學習,接受詩友的指導,多寫多練才能豐富自己的寫作水平,這樣才會讓熱愛詩詞的人更多,中華文化的傳承就會發揚光大!





老龍潭酒坊陳健強


不同意,誰不是在學習、交流中才懂的,在這平臺裡,真正懂的有幾個(我也不懂),如果都不寫,這平臺也不存在了。


靜147739267


這個話題,我也來說幾句,湊湊熱鬧。

本來閒時我就愛翻翻文史類的書籍,看多了就有一種心理上的衝動,開始模仿、試探著寫一點喜聞樂見的東西。不過這些東西都是我偷偷寫的,除了我老師之外,從未給別人看過,有點孤芳自賞的感覺。這樣的感覺最好別要,有本事就在外面抖抖(臉紅了)。

寫過的東西,有短文,也有詩詞,現代詩也寫過,寫的亂七八糟的,我自己都看不去。在網上和書本里曾看到過一句話“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當初我就是奔著這個方法去寫的詩詞,不知道啥是格律。去年我從蘇州回來秋收,沒事時躺床上翻看“頭條”號,偶然間看到了老街老師發表在頭條上的一篇有關詩詞方面的文章,是講詩詞理論的文章,文中講到了“四聲八病”,當時看的我迷迷糊糊的,因為之前我從未接觸過詩詞方面的理論知識,接著我就關注了老街老師。關注老街老師後,他寫的文章我連續看了多篇,從他的文章裡我第一次知道了寫格律詩必備的、也是最基本的知識——平水韻;看過之後,我就想:“啥是平水韻呢?”再後來,我又知道了格律的基本格式,知道了啥是平仄,知道了古風與律詩的不同之處,知道了孤平拗救……

對這些知識的瞭解,真的感謝老街老師!

今年收麥前,我又關注了梧桐樹邊雨老師;我也關注了讀書狗子老師,他對詩詞分析的很到位,我認為;但他又不同於老街老師對詩詞的分析,他們兩個,一個重意境,一個重理論,是兩個很有才華的老師。

有人問,你說了這麼多,學了這麼多,到底詩詞寫的如何。實話告訴你們,現在我不敢寫了。什麼原因呢?因為我對詩詞知識掌握的還不夠。


微笑8543861695582


不同意,那乾隆的,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78片,都成詩了,大家為什麼不可以,我也有,一個兩個三四個,五個六個78個,9個十個11個,跳入水中都沒了。絕對順口,押韻,還帶猜迷的,阿拉伯數字和大寫數字的混搭,也顯示了我的才華超群,


傑克他老師


我不懂什麼詩呀詞呀,也不知道那些個規矩,也不想知道!只用較少的文字,表達較為豐富的情感足矣,不必在乎別人怎麼看,頭條是大眾平臺,你是專家可以找康震老師,蒙曼老師,酈波老師,王立群老師去探討切磋,幹嘛非要在一幫初學者中間顯擺!


岱宗之子


不贊同此觀點,現在是文藝復興的時代,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因此,我們既要繼承傳統文化,又要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發展,如果一味守舊,就不是新時代特色的文化了,這是固步自封的思想在作怪。古詩詞有古詩詞的韻律,新體詩有新體詩的自然豪放,體裁不一樣,欣賞觀點也不一樣,大可不必千篇一律,步調一致。


大別山鷹


不懂詩歌格律就不要寫詩,更不要發表詩歌,這句話從理論上講,是沒有錯的。但詩詞格律,韻律都是人為規定的,既然是人為規定的就沒有不準、不能改變的道理,遇事都要與時俱進!中國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差不多快失傳了。年輕人多半喜歡現代詩,不喜歡古典風格的古詩詞。原因是古典詩詞講究多,難以掌握,不怎麼好寫,也就不那麼喜歡了!實際上寫詩也不是那麼難,哪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是寫詩詞的料。所謂:文從胡說起,詩由放屁來。就是說開始都是瞎說瞎寫,象小孩學說話是一個道理。也不要認為詩一定要五言或七言,一定要寫成七絕或七律。你寫成五言或七言,符合平仄格律,韻律,這種雅一點,含蓄一點的叫古典律詩。寫得俗一點,直白一點的叫做打油。再通俗一點的可以稱為順囗溜,我認為這些東西也是屬於詩的範疇。寫詩鄙人認為,以意象,意境為主,平仄次之,韻律合規。意境格律韻律完美統一為上乘之作!從古到今,流傳千古,流芳百世的傑作又有多少呢?我們現在人不能與唐宋八大家去比,業餘愛好,自愚自樂足矣!我是臨近退休,才學寫古典詩詞的,完全受恩師的影響!總有:桑榆深處景融融,春光飽蘸未嫌遲。之感覺!網上有老前輩,指出我的詩不合格律,這我也知道,所以,我不敢冠之:七絕或七律,這點我也有自知之明!我不愛受平仄格律約束,先寫出來再說,再去修改調和格律平仄。萬一無法調和的話,意境第一,平仄次之。有的人自侍自己很懂格律,韻味,韻律,喜歡說三道四,評頭論足,我也能虛心接受。但懂與寫是兩碼事,你懂,但你的頭條首頁,怎麼一篇拿得出手的錦章大作都沒有?這樣怎麼讓人信服你是真懂?所以,無知者無畏,正是由於本人不懂格律,才敢在頭條濫竽充數,魚目混珠,將一些俗不可賴的打油詩見諸頭條,萬望諸位雅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