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當好中心學校校長?

用戶1536043245425


中心校前身是教管會,其功能類似於一個小型的教育部門,對教師等教育資源有調配權,目前部分地方還實行這樣的管理模式。

目前來看,中心校及校長依然是具備很強行政功能的單位和職位。要做好中心校長,要對自己的崗位有清楚的認識,不缺位,不越位。

一,要合理提出資源配置建議。要對中心校輻射範圍內的適齡人口及變化趨勢有一定的認識和把握,充分考慮城鎮化等因素影響,合理向教育部門提出資源配置建議,積極爭取資金支持,改善辦學條件,滿足教育需求。

二、要合理推進各校點的學段佈局。著力在區域內辦成一所標準化中心完小,小學高年級段學生相對向中心完小和辦學規模較大的寄宿制中心完小集中,教學點原則上只辦1-3年級,並安排附近村組學生就近入學,努力滿足適齡兒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義務教育需求。

三、建構共同願景。要建構學校近中遠發展目標,其中學校要辦成什麼樣的學校、管理團隊是什麼樣的、教師是成為什麼樣的教師、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必須具體明確可操作,實現目標的方法路徑,具體的實施方案,並通過教代會等各種形式成為全體教師、學生及家長乃至社會的共同願景。

四、配套現代學校管理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是學校的“法”,不僅要符合社會法律規範,也要有學校特色,確保依法治校,杜絕人治。

文化建設是學校的靈魂,要充分體現德育為先,不僅要有物化的部分,更重要是活的部分,比如學生的理想信念、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勞動教育、品行培養、心理健康。

特別要注意績效獎勵制度,通過教代會等形式形成合理績效分配製度,堅持向一線教師傾斜。建立評先選優制度,重視教師對精神和榮譽的需求。

五、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打造管理團隊,首先從校長做起,做一個學習型團隊的帶頭人,所有管理者必須在教學一線工作,特別要選好用好校點負責人。對教師隊伍的結構、素質有充分的掌握,制定區域內教師合理流動的機制。重視教教師專業化發展,讓教師在實現學校發展目標的過程中價值得體現。注意分類分學科對教師進行培養培訓,比如班主任、學科組長、備課組長等。

六、要高度重視教科研。要注意走出去,引進來,建立學科組,定期開展教研,研究學生、教材、教法。特別重視集體備課,成立備課組,真正開展集體備課,確保教案實施前得到充分的討論,集聚智慧,形成區域內統一的學案教案。教科研是教師專業成長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七、擁抱教育信息化。中心校很大一部分處在邊遠貧困地區,教育資源往往匱乏,特別是師資不足、質量不高、不穩定等問題突出。更需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精準分析、精準教學等技術平臺,改善教育教學。

八、重視對師生的關心關愛。建立一套關心關愛制度,讓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校園欺凌等問題及時得到關注,讓教職工感受到集體溫暖。


採星


當好一校之長,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我認為,一名優秀的好校長,必須具備如下八個方面的素養與能力,方可勝任校長之職。

1、必須具備豐富的文化底蘊與構建企業文化和學校發展戰略的能力;

2、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和組織教學各項工作有效開展的素養能力;

3、必須具備敢於創新的教育思維與意識;4、必須具備很強的行政與業務管理能力;5、必須具備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工作態度;

6、必須具備整合教育資源前瞻性的視野與能力;

7、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學情分析與諮詢的能力;

8、必須具備一定的家庭教育理論知識的素養和組織實施家庭教育活動的領導能力。


關注新教育


首先要對中心學校這一單位有一個定義,它一般是鄉鎮中小學教育中心,所以如何當好這個學校的校長,就必須明白當下我國鄉鎮教育的現狀,作為校長一定要在教室團隊上和教育特色上下功夫。


安平居士


做好中心學校的校長,並非易事。第一、要銜接好師生資源,保障硬件設施的充足。第二、重新部署學校的發展計劃。第三、走進教師隊伍,聽聽他們的心聲,努力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校園。


豐一樣的自由


沒見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