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啥要殺了高順,但卻接受張遼臧霸投降,他們都是原呂布舊將啊?

流譽後


高順、張遼、臧霸三個人雖然都算是呂布的舊部,但實際身份卻略有不同。高順是呂布的員工,張遼是呂布的合夥人,臧霸則是迫於呂布威勢下而合作的其他公司老闆。

臧霸

臧霸本是山賊出身,黃巾起義時,臧霸依附了陶謙,被陶謙拜為車騎將軍,後來臧霸收兵于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聚合軍眾,臧霸為統帥,屯於開陽一帶,自成一方霸主。

建安二年,臧霸到莒縣去襲擊琅邪國相蕭建,攻陷莒縣,得到蕭建的輜重。此前臧霸曾答應送給呂布一部分,但沒有送到,呂布就親自前去索取。因此臧霸還與呂布發生一些不大不小的衝突。

後來,臧霸迫於呂布勢大,向呂布低了頭,親自送去了曾經答應呂布的糧草,並與呂布達成了聯盟。

所以臧霸本質上和呂布是沒有上下級關係的,說不上是呂布的舊部。況且臧霸與呂布同盟,也並不是心甘情願的,這一點,從曹操攻打呂布,臧霸第一個出兵響應就可以看出來。

張遼

將張遼說成漢天子的人,其實更為確切。

中平五年三月,幷州刺史張懿在抵禦胡人的進攻時,戰敗被殺。繼任為幷州刺史的丁原因為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命他帶兵趕赴京城,去接受大將軍何進的領導。大將軍何進又派遣張遼前往河北募兵。張遼在河北共募得千餘人,然後,返還京城向何進覆命。

何進被宦官所殺。憤怒的將士們攻殺宦官。倖存的宦官劫持漢少帝。最終,董卓立下了救駕的大功,回京後,便掌握朝中大權。由於何進已死,張遼作為大將軍何進的直屬部下之一,便像何進的其他部屬一樣,統兵從屬於董卓。後來,董卓敗亡。張遼統兵從屬於呂布,遷任騎都尉。張遼雖然“以兵屬呂布”,但他以北地太守或魯相的名義,在呂布軍中仍保持相對的獨立地位。

所以說,張遼一直以“朝廷所屬”的身份依附於這些勢力之中,算是亂世之中一種自保的策略。所以在呂布滅亡後,張遼有更大的選擇權,而不會揹負心理負擔。

高順

此人生平不盡詳細。但從呂布出場伊始,高順就一直是呂布身邊的部將。

高順可以說是呂布帳下不可多得的人才,其所率領的部隊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作戰勇猛,往往能快速攻克敵方陣營,因此有“陷陣營”的美譽。

且高順頗有謀識,經常給呂布出良謀,但呂布識人不明,並沒有重用高順。

下邳攻陷後,高順不降曹操,被斬。

淺析:唯才是舉的曹操為什麼沒有爭取高順這個人才

下邳攻陷後,對於呂布、張遼、陳宮、高順四個人才,曹操的態度皆不同。

對於呂布,曹操雖知呂布是虎狼之將,但他也明白虎狼之將也可能會傷及自己,因此,他有些猶豫,便徵詢劉備的意見。

對於陳宮,這個曾經的救命恩人,曹操還是懂的報恩的,他極力爭取陳宮至自己麾下,但陳宮不允,曹操只好揮淚將其斬殺。

對於張遼,曹操親自為其解綁,收為己用。

而唯獨高順,曹操什麼都沒說,就直接推出去斬了。

曹操為什麼沒有爭取高順呢?

1.高順是呂布的死忠。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合外,同聲大呼攻合,合堅不得入。布不知反者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直排順門入。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順言“此郝萌也”。順即嚴兵入府,弓弩並射萌;萌亂走,天明還故營。萌將曹性反萌,與對戰,萌刺傷性,性斫萌一臂。順斫萌首,輿性,送詣布"。

試想一下,兵變這種事情,呂布在慌亂之中獨獨逃進高順營,可見其對高順是有多信任,而高順對其又是多麼的忠誠。

所以,曹操主動招攬高順,很有可能會得到否定答案,失了自己的顏面。

2.高順設計擊瞎了夏侯惇的一隻眼睛。即便曹操不追究此事,夏侯惇也不會善罷甘休。

而作為曹家人,軍權大握的夏侯惇,極有可能在日後會找高順的麻煩,造成軍心不和,這不是曹操願意看到的結果。同樣,曹操也不會因為一個外人,而讓自己和夏侯惇之間產生任何嫌隙。

3.高順確實很牛,其所率領的“陷陣營”,已經接連讓擁有“萬人敵”的劉備、自己的大將夏侯惇吃了大虧,這樣的人,不能為己所用,就更不能為他人所用。

所以,曹操詢問其是否歸降時,高順沉默不語的態度,就已經讓曹操起了殺心了。


始終先生


在三國曆史上,呂布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但卻有像高順這樣忠誠的部下。

高順早年追隨呂布,董卓被殺後呂布外出尋找立身之所。

劉備為了籠絡人心壯大自己,收留了呂布和他的西涼軍。

但雙方心裡各有小算盤,這種合作關係沒有持續太久。

劉備不敵呂布戰敗,投靠了權傾朝野的曹操。

於是,曹操親自領兵攻打徐州,呂布因不得人心,被手下出賣而被擒獲。

一起被抓的還有陳宮,張遼和高順。

“十二月,癸酉,成與諸將宋憲、魏續等共執陳宮、高順,率其眾降。”

《資治通鑑》中有過對呂布和高順戰敗的描述。

陳宮和高順拒不投降,被曹操斬殺。

張遼選擇投靠曹操,受到重用,被封為關內侯,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

“從布東奔徐州,領魯相,時年二十八。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這是《三國志》中,描述張遼投降曹操的情節,可見曹操是一個非常愛才惜才的明主。

那麼,他為什麼容不下忠心的高順呢?

提起高順為什麼不投降,就要看高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高順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他自始至終只跟隨呂布一人,也只效忠呂布一人。

不論呂布是否重用他,高順沒有絲毫的怨言。

呂布兵敗被俘時,向曹操求饒,而高順始終一言不發,怒目直視曹操。

這樣的一個執拗的人,即使曹操再怎麼喜歡,也不會招入帳下。

還有一種說法是,高順在軍中官職雖然不高,但聲望不亞於呂布,曹操攻佔徐州,收降了不少呂布的舊將。

如果高順還活著,不利於軍中的管理和穩定。

所以,既然高順不願意投降,曹操就順水推舟殺了他。

—End—



冷月鉤沉


高順對呂布極其忠誠,可惜呂布只聽順言,不喜逆言,因此高順在呂布軍中並沒有受到重用。他的武藝並不算很多,可他帶兵有方。漢末四大兵種,高順的“陷陣營”身居其中。可見其帶兵能力非同一般。曹操是十分愛才的,可是對於高順他選擇了殺,並沒有去向招降關羽、張遼那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高順一生只侍一主

高順忠心耿耿,自從跟隨呂布後,屢立戰功。礙於自己武藝並不強,因此被莽夫呂布不怎麼看的起,即使如此高順也沒有脫離他而去,要知道當時的高順率領的陷陣營雖只有七百人,可這七百人發揮出的威力,不下於過萬部隊的威力。

高順本身武藝不強,前文有過提及。不過這陷陣營的確是高順的大殺招。而且這七百人只需聽命於高順無需聽命他人,忠誠程度也是非常高的。要知道高順擁有這七百人完全不是一種普通的部隊,在高順的引領下少有敗績。

高順是一個非常有人格的人,對於古代一人只侍一主的觀念非常強。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曹操既然知道如此何必多費口舌去招降高順呢?

2、高順曾間接的傷了夏侯惇

一次戰役中夏侯惇不幸丟失了一隻眼睛,這次作戰正是與呂布軍隊。夏侯惇此時正率領軍隊與高順的陷陣營亂戰在一起。此時夏侯雖魯莽,可也知陷陣營絕不是自己能夠攻破的,因此想要逃跑。

呂布手下戰將曹性,一箭射中夏侯惇的眼睛,夏侯大怒。拔出眼睛後,生吃。隨即拍馬提到直取曹性,此時的曹性被眼前夏侯這一幕嚇傻了,想要逃走。不等其逃走夏侯便將其一刀斬落馬下。

要知道夏侯惇可是曹操起家時對其幫助最大的人,如此英勇的將領可以說被高順、曹性二人害死,因此曹操對於高順的好感並不大,甚至夏侯惇還會為了自己的眼睛與其爭鬥,搞的一團亂,如若這樣還有什麼意義去追隨高順呢?

高順有一種傲氣,在曹操面前不卑不亢,一言不發。曹操認為此人如若不能成為自己的下屬,不日後一定是自己的心頭大患。因此曹操對高順才痛下殺心。曹操其實是非常希望高順主動來自己軍營。

這樣的話曹操不會掉面子,就算是求賢若渴的曹操,他也不會去低三下四的去求一個根本不可能來投降的人,既然高順沒有投降的意思,自己還不如將其殺死。避免高順日後成為自己的心腹大患。對此大家是怎樣看的呢?


大國布衣


曹操為啥要殺掉高順,卻接受張遼臧霸投降,他們都是原呂布舊將啊?



既然說到高順,還有點特殊,那就先了解一下高順。 從《三國演義》看,高順這個人,武力一般,只能算三四流將領。但據歷史記載,高順練兵有術,且有一定眼光,為人正直,作為武將,還不飲酒,不接受別人饋贈,脾氣另類。對主子忠誠,看到不順眼的事,經常給呂布提意見,最大缺陷是不善言詞,但提意見卻一針見血。高順曾經給呂布說 : “自古亡國破家的,並不是沒有忠誠之人,關鍵是決策者不能聽。將軍平時喜聽順耳之言,行動不深思,往往很被動”。呂布雖然不聽,知道高順忠誠,既不怪罪,也不重用。



高順所帶部隊,人數不多,僅七百人。但戰力強悍,稱為“陷陣營” ,對外號稱一千。與當時的曹軍的虎豹騎、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諸葛亮的無當飛軍,並稱為三國四大勁旅。



建安元(196)年六月,一個晚上,呂布部下大將郝萌造反,帶兵進入呂布所在的下邳城,包圍呂布住處,但一時半會攻不進去。呂布不明事態,驚慌中拉上老婆,從廁所上面爬牆逃出,進入高順軍營,高順詢問叛軍特徵,呂布說是河內人聲音,高順說這是郝萌。隨即組織部隊,帶上強弓硬弩,佔據高處,亂箭射擊郝萌叛軍,郝萌部將曹性,陣前反戈一擊,砍斷郝萌一隻胳膊,高順上前斬下郝萌首級,默默送給曹性,讓曹性拿去呂布那裡報功。



呂布問起郝萌造反因由,曹性說是與袁術勾結,呂布再問內奸還有何人?曹性說陳宮是同謀,當時,陳宮就在當面,面紅耳赤,在場眾人都看見,但呂布卻說陳宮是大將,職高位重,再不作追究。自這起事件之後,高順就徹底被邊緣化,而且,高順所部還被呂布調換。看《三國志.呂布張邈臧霸傳》:【 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



由於這件事,高順還得罪了陳宮。這從呂布老婆說,陳宮、高順素來不和,反對呂布出城紮營進一步得以證實。從以上事實看,高順其人過於實成,木訥,但這似乎與曹操殺高順,沒直接關係?整理一下 :



白門樓之前,曹操派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帶兵支援劉備,呂布隨即派高順拒敵,高順與夏侯惇擺開戰場,結果高順不敵夏侯惇,繞陣逃跑。這繞陣跑是有講究的,就是知道陣中有人會出手。比如,公孫瓚單挑呂布,幾合抵擋不住繞陣而逃,剛跑三分之一,呂布就被張飛橫矛截住,公孫瓚得救了。高順繞陣逃跑,部將曹性,暗射夏侯惇左眼,夏侯惇自此成了獨眼龍。夏侯惇是曹操紅人,曹操或許記恨;



高順被押到曹操面前時,正是曹操送走陳宮,而陳宮是曹操恩人,曹操本不想殺,可百般勸說,雙方話說到了盡頭,難以迴旋。曹操心情很不好。而高順恰恰與陳宮是冤家,更差勁的,高順不知變通靈活,在曹操問高順,還有何說時,高順一言不發,曹操一肚子火🔥沒處發洩,就只有高順受領了。


流譽後


原因很簡單——高順和陳宮一樣沒有投降曹操

《三國志 呂布傳》:

“太祖塹圍之三月,上下離心,其將侯成、宋憲、魏續縛陳宮,將其眾降。遂生縛布”

可見陳宮是被侯成、宋憲、魏續等部下所捆綁而投降曹操的。而《英雄記》記錄和陳宮一起守城的還有高順:

“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糧道。”

《資治通鑑 卷62》:

“十二月,癸酉,成與諸將宋憲、魏續等共執陳宮、高順,率其眾降。”

這裡的記錄就非常明確高順是被宋憲等捆綁投降的。至於司馬光等人所看的《三國志》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國志》不同,還是另有依據,難以得知。

《三國志 張遼傳》非常明確記錄張遼是率領部下投降曹操的:

“從布東奔徐州,領魯相,時年二十八。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張遼是以魯相率領部下投降曹操的,是帶嫁妝投降曹操的。因此被曹操封中郎將、關內侯。

如果是高順捆綁陳宮率領宋憲等,以下邳城投降曹操,曹操絕對像冊封關羽、張郃一樣封高順為偏將軍、都亭侯。

以高順擊敗劉備、夏侯惇的成績,曹操不會虧待高順。只是高順不會投降曹操。只有曹操不殺呂布,才不會殺高順。

殺呂布而不殺高順,不過是把高順推給對手,給自己造成麻煩——因為高順不會效力曹操。


歷史哨聲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有時候,沒有對上眼,你再是屌,我就是不喜歡。高順和曹操就是這樣的關係。

高順是呂布的大將,不僅綜合實力強,並且個人素質也極好,王粲《英雄記》中記載:

“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意思就是,高順為人清白,性格威嚴,不飲酒,不受賄,所統率的部隊非常精銳,戰無不勝,號稱“陷陣營”。

但高順再呂布手下時,經常給呂布提意見,說呂布做事不考慮,犯錯誤可以理解,但怎麼同樣的事情一再發生呢。所以呂布並不重用高順,甚至一度還罷了高順的兵權,但高順並沒有記恨。

這樣一名綜合實力強,個人素質的高的人,為什麼曹操直接殺了,除了曹操和高順沒對上眼之外,主要原因就是高順在軍中威望太高, 誰願意收一個威望那麼高的將軍啊,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嗎?自己軍隊裡的朱靈臧霸都夠曹操搞的了,再來個高順,軍隊不要炸嗎?再說了高順那麼忠於呂布,不像張遼,曹操對他能不能投降心裡有數。

(另外補充一下:朱靈、臧霸怎麼了?如果瞭解三國正史的話,你會發現朱靈、臧霸雖然歸順了曹操,但是依然是獨立的軍事集團。)


曹老師xixi


個人覺得有兩個原因

一.曹操攻破下邳後,俘虜呂布眾將。輪到審問高順時,一字不發,也不請降,既然不能收為己用,高順的陷陣營又勇猛無雙,所以還是殺了好。

二.當年正是與高順鏖戰,夏侯惇才瞎了眼睛,夏侯惇,夏侯淵和曹操的關係,那是比親兄弟還親啊,設想一下,要是誰把關羽張飛打成殘廢,劉備不找他拼命才怪了。

所以曹操殺高順,不足為奇。


煮酒放歌


在呂布戰敗之後,張遼和高順等人都被曹操俘虜了,兩人都是當世罕見的名將,為什麼曹操殺了高順反倒是招降了張遼呢?

一來這和兩人之間的態度有關係,張遼是想要投降的,所以很是慷慨激昂的說了很多,還有關羽幫他說話。而高順呢,他沉默不語,索性來了個“非暴力不合作”,曹操知道高順必然不會投降,而且曹操看出了高順是一個死心眼的人,無奈之下只好殺了高順。

高順和張遼都是當世一流的將領,高順為人威嚴清白,統帥著呂布手下的步兵,並且親自訓練出了威猛無敵的陷陣營,而張遼則是一戰封神,在逍遙津一戰以八百擊敗十萬大軍,差點俘虜孫權,縱觀兩人生平可以看出兩人在各個方面都是相差不多,而高順在大規模作戰中可能比起張遼更強,只可惜因為誓死不降所以被曹操所殺。


今兒之前的事


曹操討伐呂布時,臧霸等曾帶兵往助呂布。呂布被擒後,臧霸隱身匿藏,然而曹操點名搜索,尋得臧霸,一見之下大悅,便使臧霸招降吳敦、尹禮、孫觀、孫觀之兄孫康等,往見曹操。曹操以臧霸為琅邪相,又各任用吳敦等,割青、徐二州委任於臧霸。

臧霸,字宣高,泰山華縣人,三國時曹魏名將。本為呂布手下健將,曾與曹操部將樂進交戰,不分勝敗。多番從呂布狙擊曹軍,勇猛善戰。呂布死後,臧霸隨降曹操,封為琅邪相,被委以青、徐二州。臧霸保守東方,清定海岱,又久從征伐,功勞殊多。赤壁之戰時,軍中有傳西涼馬騰、韓遂等東襲中原,曹操甚為憂慮;當時徐庶自薦願往回防,於是曹操命臧霸為先鋒,與徐庶星夜赴散關把守。

至於,高順乃呂布的忠實大將. 例子:呂布部將郝萌叛變,乘夜擊布,布披頭散髮,赤露體地逃到高順軍營.後,高順第二天,起兵和呂布興討.

雖然高順知道呂布有極大的缺點, 還不時提點呂布:"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但順依然不離不棄跟布南征北戰. 一忠臣也,所以羅氏筆下的呂布不是真正的呂布,其也有可之處.

說一下,張遼的投降乃主動歸降.絕無關羽和劉備為之說情的一事. <>:"遼將其眾降."


八零後


殺高順是因為他帶領的陷陣軍太厲害了,殺傷力也太大了。

還有就是陷陣軍只聽高順一個人的命令,其他人一概統御不了。

高順跟隨呂布以後,在和曹操多次作戰的過程中,對曹軍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曹操很恨高順。

而臧霸和張遼,只是個人武力值高,對曹軍造成的傷害有限,曹操是能原諒他們的。

所以曹操會殺了高順,而招降了臧霸和張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