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真諦

作為70年代人,港產片一定沒少看,八九十年代,港產片如洪水般湧入大陸,經歷了斯巴達式革命年代的中國人,以前所能接觸的電影大部分昂揚著刀與火的革命激情,嚴肅、剛硬,難免有些枯燥。猛然觸到港產片,彷彿一個一貫只吃粗茶淡飯的苦行者,突然吃了一回滿漢全席,如同醍醐灌頂,手足尚不及無措,就心甘情願地做了港產片的俘虜。我當然是俘虜中的一位,對港產片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如飢似渴地看完了能接觸到的所有港產片。港產片雖然不少看,但真正留下深刻印象得好象也沒什麼東西,如同一陣狂風,狂風過後,大地依然,天空依舊。在僅有的有關港產片的殘缺記憶中,就有港人那一句經典語錄: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快樂的真諦


非止只有香港的小市民們認為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就是快樂開心.在人類倫理學上,更有伊壁鳩魯這樣的哲學家把快樂提升到人生目的的高度,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快樂,快樂包括肉體與心靈的快樂。趨樂避苦、追求快樂是道德的基礎和內容,是善,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動因,也是人生的目的。我為快樂而活,快樂為我而存在.這就是在諸多倫理學派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快樂主義.

受慣了中國正統教育的我,對於港片中那些腦滿腸肥、嘬著牙花的市儈小民所說出的快樂金句,雖印象深刻,但滿心厭惡之感。但對伊壁鳩魯這樣的哲學家,就不能這麼簡單地輕而哂之了。仔細地想想,快樂是人生之目的,似乎也不無道理。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就名而言,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是與之無干的。翻開歷史書,在每以百年計的歲月中,所能獨領風騷並加以記錄的,無非是王候將相、才子佳人而已,而這些王候將相、才子佳人還得乘時而生,面臨風雲際會的歷史機遇,才有機會在歷史上留下英名或惡名,從而浮出茫茫史海,為今人所識記。那些比24K金純度更高比例的絕大多數人,無論是在當時多麼富甲一方、權傾一時、才動一隅而幸得小名,都被淹沒在浩瀚的史海之中,輕重不如一粒微塵,似乎從來就沒在世間存在過。就是那些站在中國歷史塔尖上少之又少的幾個人,譬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等,又當如何呢?即使時常為人所提記,但通常也是譭譽參半、褒貶難一,是英名還是惡名哪怕歷經千載也難有定論。再者,即使有名,這個名跟那些早已長眠地下的有名者本人還有何干?褒不能有所增益,而貶不能有所減損。名,果真只是虛名不已。如若不信,還可做一實驗,不許查百度,在一分鐘之內說出,二十年前,你所在的省和市的最高領導人是誰呢?我敢說,比24K金純度更高比例的絕大多數人是說不上來的,你想想,曾經讓我等小民仰視的封壃大吏都在十來年的時間快速被人遺忘,還論等而下之之其餘嗎?

利呢?咱們英明的老祖先早有明斷。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中國歷史上,擁有鉅富的非止一人,除了陶朱、和坤之類外,真正最富有的人是歷代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理論上他們擁有全中國的所有財物。又當如何呢?在這樣的財富供養之下,按說皇帝們應該象他們的臣民們所祈禱的那樣,萬歲萬歲萬萬歲,但實際上他們都很短命,拋開死於非命的皇帝不說,那些自然死亡的皇帝們能活過70歲都已經是鳳毛鱗角了,大部分自然死亡的皇帝們在三四十歲就早早地掛掉了。再有錢,山珍海味,一日不過三餐,宮室萬間,一覺不過三尺,生病了,即使富如蘋果之喬布斯,也難逃命運的安排。所謂你的財富,不過由你暫時為社會代持而已,就如同歷代的名畫收藏者,當你從這個世界消失之後,立馬就逃離你的控制,消散於茫茫人海之中,那些持有你所曾經持有的財富的人,還會記得誰曾經持有過它嗎?可見,利也是不可靠的。

既然名利皆為虛妄,那麼香港的小市民和伊壁鳩魯所說,快樂是人生之目的,確乎是人生之真理了。即使經過了分析,似乎驗證了這一論點的正確性,但我的內心還是拒絕的,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讓我們要樹立崇高的人生目標,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對人類有益的事,快樂是人生之目的的觀點,總覺得有些形而下。如果快樂是人生的目標的話,那我們的人生與那些快樂的豬生狗生何異呢?不過,有一點我是確信的,快樂即使不是人生的全部目的,那也至少是人生的目的之一,這應該是一個穩妥的結論。

知道快樂是人生的目的之一,並不是結束,而只是個開始。這是認識論,而非方法論。如何追求快樂,應該追求怎樣的快樂,才是下一個更重要的話題。

如何追求快樂,不用人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隨便問一個未中彩票的彩民,假如他中了五百萬以後會怎麼花,他會給你列出一份長長的如何讓自己快樂的清單,萬事俱備,只欠一張彩票。

快樂人人都會,無需我贅言。我想著重探討的,是我們應該追求怎樣的快樂。快樂還有分別嗎?當然有,有肉體的快樂,有精神的快樂。肉體的快樂,又可進一步細分口腹之樂,耳目之樂等。精神的快樂,有下里巴人之樂,也有陽春白雪之樂。快樂不僅細分有別,還有程度的差異。

我對當下不少人追求快樂的方式是有擔心的。因為,很多人在追求快樂時,都要追求極致的快樂。我覺得這是相當危險的,這種對極致快樂的不斷追求,最終可能導致快樂能力的喪失。

我曾經非常羨慕美食家,因為他們以吃為職業,吃就是他們的工作,不僅可以遍嘗天下美食,還能在大吃特吃的同時成就一番事業,這讓我等吃貨無疑豔羨無比。然而,有一天,我忽然對美食家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或許美食家並不是值那麼得羨慕的,甚至值得一些同情。試想一下,美食家們遍嚐了天下各種最頂級的美食,如果他是一個追求極致的人,那麼只有那些最頂級的美食才能入他們的法眼,才能讓他們產生美食的快樂。然而,即使是一個美食家,也不可能天天、頓頓享用各種頂級美食吧?我好奇的是,當每天面對家常飲食或者與朋友不得已匯聚於一個平常的餐館,當一眾普通人享受這些普通美食時,作為美食家,面對這些在他的眼裡缺陷成堆、很難被頂級美食慣壞了的嘴所接受的普通美食,恐怕享受不到普通美食的樂趣吧?在一生中,能夠被美食家挑剔的味蕾所認可的美食應該很少,那麼是不是也意味著在一生中的大多的時候,只有很少地時候他才能夠體會到美食的快樂,在另外的大多數時候只能體會到對食物的不快。食色性也,食作為人生兩大基本需求,如果體會不到什麼快樂,那麼他的整個人生還有多少快樂呢?

快樂的真諦


要了解快樂的真諦,我覺得最值得觀察的是孩子。為什麼?因為孩子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人,這應該沒人會反對吧。無論在何種場合、何種情況,最快樂的一群人永遠是孩子們,哪怕是在窮鄉僻壤,哪怕是在極度無聊的地方,你總能看見他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嘰嘰喳喳,不停地嬉鬧追逐。對孩子們的快樂,成人的我們可能不以為然,覺得他們快樂無非是出於無知而已,一些在我們成人看來沒什麼意思的事才能讓他們開心不已。這樣的理解我不敢苟同。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對於孩子的快樂,我有非常多的觀察經驗,也有一些認真的思考。一些成人看起來平常而毫無趣味的事物,孩子們只所以能夠體會到無比的快樂,根源在於那些東西是他們以前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或者體驗還不夠的,是一種新鮮感讓他們很容易產生快樂。一個小石子,一個可以溜滑梯的臺階,一個小動物,一個逗人的鬼臉等等,這對他們都是新鮮的,新鮮的體驗讓他們產生快樂。孩子們初來人世,沒見過、沒經驗過的事物到處都是,因而他們也就能時時處處找到快樂。這是孩子們快樂的秘密,同時我認為也是快樂的真諦。

快樂的真諦


快樂的真諦


快樂是跟新鮮相關的,應該是確鑿無疑的。同樣一座大觀園,劉姥姥第一次進園的快樂感受,恐怕是日日廝混其中的寶黛們所不能體會的。佔盡天下美色、坐擁三宮六院的皇帝為什麼還要狎妓?也是新鮮感使然。人為什麼隨著年紀的增長,快樂起、越來越少?因為太陽下面已經沒什麼新鮮事了。為什麼一些富人、明星會走上吸毒的道路?我覺得還是新鮮感作祟,因為,這些人什麼都體驗過了,什麼都嘗試過了,那些平常之物,已經不能讓他們體驗到快樂,最後只有毒品才能刺激他們麻木的神經,找到久已失去的快樂。

所以,對於很多熱衷於長生不老的願望,我是不那麼樂觀的。我很懷疑,假使有人能夠實現這個願望,最後恐怕也會自殺而亡或者瘋掉。因為,終有一日,這世上再也沒有能夠引起他新鮮感的東西,一個沒有任何快樂的人生怎麼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呢?

中國有一類父母,千方百計地想給孩子最好的,看最好的,穿最好的,吃最好的,玩最好的,帶他們看最美的風景,讓他們擁有最好的體驗。這是否明智呢?我不敢肯定。但我想,等這個孩子長大了,去獨自闖蕩這個世界的時候,發現這個世界上已沒有多少新鮮的東西了,那他以後的人生還會快樂嗎?我不知道,有的人會說,世上的東西那麼多,怎麼可能體驗的完呢。也許吧,誰知道呢?我還是覺得,孩子時代,普通的、周邊的東西就很容易給他們快樂,把一些快樂的寶藏封存一部分,留待他們以後自己去發掘、探索,也許是更明智的決定。

作為成年人,不要動不動就去追求什麼極致,不要動不動去追求什麼頂級,節制地去追求快樂,細水長流,讓我們的快樂感官始終保持在低位,適當地如國畫般留一些空白,可能才能讓我們像孩子一樣時時獲得快樂,我們的人生才能時時快樂不斷,興趣盎然。

也許一些富有的國人聽了我的見解之後,哂然一笑,以為屌絲言論,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見仁見智,姑妄說之,姑妄聽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