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的时候有没有在哪个地方觉得司马迁可能讲的不太对?

用户68839978


历史无对错,都后人根据史料写的。细节有出入,大局不会错。崇祯死,史学家不会写成被李自成杀[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袁本淼


《史记》是二十四史侄子,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经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传说中的皇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年的历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位置。

司马迁撰写《史记》取材广泛,他参考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学档案,自己整理以及实地调查,对资料认真分析,去掉了一些无稽之谈,认真修史,专心创作《史记》,对于我们研究那段历史,起到重要的作用。

司马迁的《史记》,是取材所著,即使他再认真的分析,也难免有纰漏和错误之处,特别是近代随着一些竹简和铭文的出土,人们对于汉朝以前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一下几点,值得怀疑:

赵高是被谁所杀

《史记》记载,赵高是被子婴所杀。但2009年北京大学获得了一批西汉简书,其中有一篇《赵正书》(注:赵正即秦始皇)中,大部分篇幅记录了秦始皇临终前与李斯的对话、李斯被害前的陈词以及子婴的谏言等。与《史记》相比较,《赵正书》有些段落明显与其同出一源,但二者记载存在重大差异,比如另外一例就是《赵正书》记载赵高是被秦将章邯所杀,而非《史记》记载的子婴所杀。这件事值得我们怀疑。

是否存在鸿沟之约

《史记》中的鸿沟之约应该是假的,根本无法执行,因为当时鸿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曹参、韩信、彭越、刘贾、黥布等占领,只有彭城一座孤城还在苟延残喘。要想执行鸿沟协议,除非曹参、韩信让出黄河以南所有土地,灌婴撤军,彭越自杀,黥布重新归附项羽,否则鸿沟协议有也是一纸空文,无法执行。

周穆王活了105岁

《史记》中有这段记载:“穆王即位,春秋以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 这么说周穆王活了105岁,这个难以置信,因为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很短,怎么能活105岁呢?单这一个错误就值得怀疑了。

《史记》是一部著作

其实《史记》是一本纪实史书,难免会有纰漏和错误,即使我们发现的这些错误,也是参考一些出土资料后对比发现的,至于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过《史记》是本不可多得的历史参考著作,地位至今无法撼动!


编剧华子


《史记》,最早称为《太始公书》或者《太始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写出来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步纪传体通史。作为二十四的开篇之作,《史记》一直以来被人们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研究古代历史的经典史料,被许多史学家所引用。但是因为记录历史本来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人们无法接触到过去发生的历史,甚至于一些亲身经历过的人也会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历史研究的不确定性的地方。《史记》作为后人记录前史的经典,自然也不会避免有错误的地方或者带上了作者本人的一些历史观点。

1.《史记》中有司马迁大量的评论,这些都是他个人的看法,未必客观,不可全部接受。确实我们评价一个人是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司马迁有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喜恶对一些历史人物做出评价,虽然说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这也会给后人形成一定的误导。

2.《史记》中引用的史料本身就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在《秦本纪》中提到“五月丙午,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在《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这两篇都说明了嬴政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然而《吕不韦列传》中却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那末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司马迁没有下结论,只是把两个版本都保留下来了。 因为很多史料的不确定性,很难辨别史料的真假,如果完全相信,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3.关于三皇五帝的描述多为神话传说,对一些勇将、力士的描写,多有夸张,这点需要注意。因为司马迁对于一些传说史料的引用,这也是它其中的一个缺陷,但也是没有办法,过去没有准确的文字记载,也只能从这些神话故事中做以加工,完善历史。

4.司马迁接触到的史料可能本身就有错的,或者不客观的。因为司马迁拿到的很多历史材料都已经经历过了秦朝的整编,也就是说很多史料已经丢失,没有了准确的来源。至于史料的准确性如何,有待考究。

虽然我们说《史记》中会有一些存在错误的地方,尤其是在对一些历史人物评价以及历史事件描述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史记》之中有一些珍贵的史料存留,对于我们研究过去那个时代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有料


我读《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时候,看到韩信因谋反被吕后所杀的章节,每每觉得这些地方讲得不靠谱。

据《史记》上讲,韩信谋反的情节是这样的:陈豨将军到钜鹿上任前,到韩信府上辞别。韩信和他私下里约定里应外合,夺取刘邦天下。后来,陈豨果然 造反,韩信暗中派人和他联络,准备在内部策应,然后在府中密谋造反。后因有人告发,吕后指使萧何诱骗韩信到长乐宫,将他杀害,而且被夷灭三族。刘邦听说韩信被杀后,一点也没追究吕后的责任,而是“且喜且怜之”。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末尾评论道:“……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陈豨已死,说韩信造反,那可是死无对证啊!

如果不是刘邦吕后串通一气,吕后怎么会有胆量诱杀韩信这样一个为汉朝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实际上,刘邦对韩信一直就不放心:每逢韩信打了大胜仗,刘邦就把他的精锐部队调走;消灭项羽后,立刻把韩信的军权收回。一方面刘邦让韩信大展身手,另一方面又对韩信处处提防,以免尾大不掉。

为了杀死韩信,需要找到借口,刘邦用了两步走的阴谋:第一步,也是以韩信阴谋造反为名,夺取韩信的楚国封国,把韩信带到京城严加监视。第二步,自己不出面,让吕后诱杀韩信。假如说韩信真的造反,那么彭越呢?简直不需要任何借口,直接就杀掉了,从而逼反了英布,到最后把英布这样一个悍将也杀掉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刘邦吕后萧何这些心如蛇蝎的阴谋家和帮凶,为了刘邦儿子平安继位,千方百计搬掉他们认为的韩信这样的一些危险的石头,从而为儿子接班铺平了道路。

而事实上,司马迁对韩信造反也不太认可,只是不便于明说。但在韩信的传记里,司马迁用大量篇幅叙述武涉蒯通劝说韩信另立山头,而韩信坚决不肯背叛刘邦的情节,从字里行间暗示:韩信造反,实属可疑。而在文章的结尾更是正话反说,天下已经平定了,韩信才去造反。以韩信国士无双的智慧,怎么会干出这种愚蠢的事情呢?


聂安东


第一个错误:张仪与苏秦的年代错误张仪和苏秦的年代其实不同,根据《中国历史人物数据库》考拉了解到,张仪的死亡时间是公元前310年,苏秦的死亡时间是公元前284年。

第二个错误:公孙衍在苏秦之前先合纵公孙衍的年龄不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公孙衍在苏秦之前率先发起了合纵,也就是说张仪所处的时代,提倡六国合纵抗秦的那个人其实是公孙衍,而非苏秦。

第三个错误:公元前318年人物错误《史记·楚世家》记载:“十一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十二年,齐缗王伐败赵、魏军,秦亦伐败韩,与齐争长。

第四个错误:齐闵王即位时间错误齐宣王(公元前320——前301年)在位19年,然而他的儿子齐闵王(公元前301——前284年)在位只有17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文中的四十年,就是湣王四十年,这年齐国被六国攻打,湣王逃跑,然后死于楚将淖齿之手


水静哥哥


我提一点,非常重要

关于三皇五帝的描述多为神话传说,对一些勇将、力士的描写,多有夸张,这点需要注意。因为司马迁对于一些传说史料的引用,这也是它其中的一个缺陷,但也是没有办法,过去没有准确的文字记载,也只能从这些神话故事中做以加工,完善历史。


工地小张哥


把项羽、李广这样的悲情英雄吹的太过,把刘邦、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大大贬低了。

项羽打胜仗的部分写的特别精彩,刘邦获胜的部分草草略过,给人的感觉是项羽一直在打胜仗,刘邦一直打败仗,最后刘邦胜了,读者:???

韩信之死?

韩信忠心耿耿,但是没能功成身退,以致被吕后所杀,高祖刘邦“且惊且怜”。

罪名恐怕是捏造的,但是按太史公之述,韩信确有谋反之心。可能吗?以韩信的为人与智慧,还没有到老了昏庸之时呢。


周周周树人


还没有读到这本书

实在汗颜

因为有孩子

所以偏爱心理学,婚姻情感,育儿知识类的书籍


大憨有话说


史记中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就有很多值得商榷,首先是禅让制,到底是否存在。这里就有很大存疑。首先根据出土的竹书纪年中描述,舜极有心机且杀伐果断。是他挑拨唐尧与他儿子丹朱的关系,导致丹朱被驱逐。第二,尧舜杀掉大禹父亲,而舜老年又突然死于潇湘,背后肯定也有极大的夺权与复仇阴谋。但司马迁作为一个崇尚三纲五常的史学家,一定不能接受这样的阴谋论,所以即使他有一定证据证明上古时期的禅让存在疑问,但依然坚持主流史学观点加以确认。


友霖说


很多都不太对,特别是对古尚书的解释,都是照搬,没有新意,放在一个狭窄盆地里面,山海经里的治水也没有搞清楚,向北入海的大河到底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