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墓”為什麼會在杭州西湖?

歷史一書生


話說當年北宋靖康恥,金滅宋之速令人咋舌,明明北宋完全沒有像到達末世之前的任何狀態,甚至剛剛在西北戰場上實現了全面壓制西夏生存空間,生活在汴京的老百姓日子也還過得下去,清明上河圖就是明證。

如此一派尋常時光,絲毫沒有末世氣象,可就是這種情況,兩帝突然就被來自塞外的遊牧民族給俘了、汴京也因此殘破不復昔日繁華、天下鼎沸民不聊生,享國百六載的北宋就這麼在突如其來的“斬首”中四分五裂。

歷史的齒輪緩緩轉動,到了大明建立八十一年之際,一場與多年前的靖康恥極為類似的事件發生了——大明皇帝被來自塞外的遊牧民族俘虜了。消息傳回,舉世震驚,人民總是不由自主的回憶起當年靖康恥,彷彿明日就要進入末世,一個個宛若喪家之犬,朝堂上的袞袞諸公一個個的都喪命塞外,軍隊精銳也盡死敵手,眼看著又是一場嶄新的亂世開幕序曲,似乎災難的起源即將展開。

剛剛到手未足百年的燕雲十六州又要丟失淪落胡塵百載,似乎大明又要重複大宋的老路,此後苟延殘喘於帝國南方,繼續偏安個百年,繼而再度滅亡於新一輪的野蠻遊牧勢力之手。

關鍵時刻,留守京城的一代名臣于謙走了出來,憑藉著自己超強的人格魅力以及恩威並施,先立新皇再安人心,繼而秣馬厲兵親臨戰陣,就等敵人來打京城,于謙就要看一看,究竟這歷史會不會重演,由於謙主導的這場大戲,緩緩拉開序幕——首都保衛之戰,勝則生,敗則死。

大戰之後,于謙創造了奇蹟,憑藉著弱兵潰旅硬生生的將來勢洶洶兵多將廣乘勝之威而來的入侵者打得丟盔卸甲,狼狽退出,此役之後,入侵者再不敢對中原有圖謀,只敢問東問西,想要儘快把手上的皇帝出手,並且由於這一場大戰給入侵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對於手上的皇帝非常的尊敬,不敢怠慢,與徽欽二宗在北方草原受盡羞辱還堅決不把二宗送回家完全不同,被俘虜的朱明皇帝,在“北狩期間”非常的自由與相對舒適,並且入侵者總是希望趕快把他這個燙手山芋送出去。

居功至偉的于謙成為了當時大明朝的大功臣,一個又一個的“高帽子”丟向了他,他成為了朝廷的重臣,成為了幾乎所有人的偶像,他憑藉著一人一力挽救大明社稷於狂瀾之既倒。但是這位英雄卻沒有得到相對好的結局,他後來陷入政治鬥爭,被複位的那位被俘虜過的皇帝深深的忌憚,同時由於小人作祟,這位論功第一的大英雄被斬殺——臨死之前,他吟詩一首“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慷慨就義的于謙成為了當時家家戶戶都設祭壇牌位祭祀,雖然朝廷嚴厲禁止,但是就連朝廷內部都有很多人心懷不滿,暗自懷念于謙,甚至當時于謙就義後不久,馬上就有官員冒險將他的遺骨收斂。

因為于謙原籍就是錢塘人,按照古代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落葉歸根”,大英雄于謙就應該在錢塘修築墳墓進行安葬,當時的錢塘就是今天的杭州,後來于謙的冤屈終於在明朝孝宗年間得到了洗白,皇帝下令平反,恢復大英雄于謙的名譽,這個時候將於謙之前的墓地旁邊修築祠堂進行供奉祭祀,最終形成在杭州西湖于謙祠墓合一的格局。


無筆


于謙雖然是在北京被殺的,但中國人都有落葉歸根的傳統,因為于謙是杭州人,所以他死後的最好歸處應該是杭州老家。

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想要落葉歸根談何容易,還好一個叫陳逵的官員感動于謙的忠義,便收斂了他的屍體。在一年後,他的樣子接收了棺木並葬在了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而於謙也最終“迴歸故里、落葉歸根”。

于謙的墳墓會在杭州西湖邊上,也是比較有淵源的事。

當時的南宋英雄岳飛,也是一位忠臣,而他的屍首也是被人偷偷的背出來後,葬在了西湖邊上。于謙跟岳飛一起埋葬在這裡,其實也是有一種用岳飛的典故來諷刺明朝皇帝的意思。當時的人認為,岳飛跟于謙都是忠臣,也都是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讓英雄含恨而死,兩人葬在一個地區也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吧!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虜後,于謙升任兵部尚書,他力排眾議反對南遷,擁立景帝繼位後調集全國兵力守護北京。在北京保衛戰中,于謙領導明軍擊退瓦剌軍,取得了勝利。也先本來想趁俘虜明英宗後向明朝索取物資,但得知明朝已經擁立新帝,在幾次談判破裂後,無奈放回明英宗。

景泰八年,明朝二帝爭奪皇位,成為“奪門之變”,明英宗復辟,而護國功臣于謙因當時擁立景帝,而招英明懷恨,最後以“謀逆罪”被殺。最後屍首被陳逵偷偷收斂,贊於三台山,可憐一代忠臣竟落得如此下場,讓人不甚唏噓。

成化二年,于謙案終於被平反,明孝宗為了表彰于謙的功績,賜諡“肅愍”,並在于謙的墓旁邊建了功祠,設春秋二祭,形成了祠墓合一的格局,這也算是對忠臣的一個比較好的交代了。可惜于謙墓回來被毀,儘管1982年是被重建,但原本的格局已經無法復原。

除了岳飛和于謙外,此地還埋葬了另外一名忠義之士—張蒼水,後人因對三人的尊敬,將他們併成為“西湖三傑”。

1988年,為了紀念了于謙誕生600逐年,政府在其墓道兩側配置了仿明式石翁仲、石獸、牌坊等,再一次修復于謙墓。現在的于謙墓已經成為了西湖重要的風景旅遊景點,每天前往祭奠于謙的遊客絡繹不絕。


大國布衣


于謙平生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但是最近新聞上面沒有聽說于謙“仙逝”啊,怎麼搞的人還在,墳就已經修好了?

慢著,等一下,肯定有一點問題。然後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一個于謙,可不是講相聲的于謙。正如之前的文章當中,不是也有一個周立波,死後把遺產全部捐掉嘛。

于謙的前半生可謂是順風順水,24歲便考中了進士,從此可謂是順風順水。當然古代更講究裙帶關係,于謙的前半生之所以能夠平步青雲,主要還是有人賞識他。

當時朱高煦叛亂,明宣宗御駕親征,于謙擔任御史。後來朱高煦投降,于謙當著眾人的面把他罵得抬不起頭,跪在地上一個勁的說罪該萬死。明宣宗甚是欣慰,給他提了官。

在明宣宗、明英宗時期,于謙出任晉豫巡撫。結束任期準備走的時候,幾千人請求留下。在他治理的時間內,晉豫百姓安康,土匪連山都不敢下。可惜于謙回到朝中後,開始出現轉變。

明英宗初年的時候,朝廷當中還有三楊三人為官清廉,處處為百姓著想。再加上于謙也是如此,所以說但凡於謙提出來的建議,基本上可以立刻得到實施。但是後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主事。

一時間大量的人前來巴結,唯獨于謙每次上奏的時候,都不給他送任何禮物。結果被他記恨在心,挑唆別人彈劾于謙,結果於謙被打入大牢。還是幾千名百姓上書,才把于謙給放了出來。


在正統十四年的時候,瓦剌軍大舉來犯。太監王振極力攛掇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中了敵人的陷阱,明英宗在土木堡地區被俘虜。消息傳回北京之後,一時間朝堂大亂,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此事。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來星象有變,應該南遷到南京。結果此人被于謙大罵一頓,拿南宋的事情來舉例子,認為遷都會動人心,力主留下來抗敵。他的建議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此時攝政王郕王也就是後來的明代宗,非常信任於謙,把他提任為兵部尚書,負責保衛京城的安全。同時為了懲治王振,很多人提出來應該把他誅殺。

但是由於王振在朝廷黨羽眾多,雖然建議提了出來,但是遭到很多人反對。明代宗準備擇日再議,但是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出手,當場打死了王振的黨羽馬順。

因為在所有的反對聲中,他的話語最響。當時明代宗(此時還不是),嚇得立刻要退走。還是于謙使勁架著他,才讓他看著馬順被打死都沒走成。

如果當時所有的人都軟弱,也就沒有明朝後來200年的基業了。考慮到太子還小,于謙等人就奏請皇太后,希望能夠把郕王立為皇帝。雖然他推脫再三,但是在於謙等人的堅持下明代宗登基。



雖然後方有了主心骨,但是瓦剌大軍挾持明英宗打到了北京城下。這也是由於瓦剌軍多次用政治要挾,告訴他們如果不投降,就殺掉明英宗。但是另立新君又沒有人敢提出來建議,擔心明英宗秋後算賬。

然而於謙不怕死,他提出了江山為重君為輕的話語,也就有了明代宗。不過由於明朝的精銳,基本上都淪陷在了土木堡。北京城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加起來10萬人不到,如何抵擋即將到來的大軍?

雖然于謙是一個文人出身,但是此次保衛戰充分體現了他的膽識。打仗主要有三點需要解決,第一是武器裝備,第二個是人員,第三個是糧食。

他一邊命令各地緊急加制武器裝備,一邊動員全國參軍,另外還讓前來北京的士兵自帶乾糧,有運輸乾糧前往北京的商戶,一切費用也是由朝廷承擔。

因此在短短的時間內,解決了這些大難題,明朝也終於有了一戰之力。在後來將近4個月的保衛戰當中,于謙始終都是戰鬥在第一線。並且下了死命令:這場戰役要麼贏要麼死,誰都不準開城門。

經過幾個月的戰役,再加上軍民齊心,終於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勝利。雖然後來明英宗回國,但是被明代宗軟禁起來。由於此時于謙立功最大,明代宗也是對他呵護有加,升官加薪是最基本的。


而於謙本人也沒有得意忘形,仍然恪守之前的兢兢業業。但是沒想到幾年之後明代宗去世,明英宗在徐有貞等人的策劃下重新奪權。很多人擔心的事情終於來了,明英宗對於謙來了一個秋後算賬。

據說于謙不僅遭受了凌遲知死,死後甚至還被砍去了四肢。由於于謙本人便是杭州人,所以他死後,百姓自發的把他的靈柩運回到了杭州埋葬,因此杭州就有了一個于謙墓。

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諷刺,于謙基本上犯的是和岳飛相似的錯誤,結果下場是一個都比一個慘。但是面對國家危亡之時,兩人是拋棄個人的性命,大膽的做出如此決定,實在是令人欽佩。

杭州西湖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如今埋有于謙、岳飛、張蒼水(三人稱西湖三傑)、武松、秋瑾等人的墓穴。不過很多人對於謙並不瞭解,也是由於相關宣傳不多的緣故。所以說相對於岳飛墓,此地比較淒涼。


史之策


明朝名臣于謙被後人譽為“救時宰相”,他在朝廷腐敗、貪汙腐敗的亂世之中,以經世之才挽救明朝於危亡之際。在明英宗御駕親征經歷土木堡全軍覆沒之變後,正是因為于謙堅守並指揮了京都保衛戰,這才擊退了瓦剌軍的進攻,等來了英宗復辟。可以說,如果不是于謙力排眾議,挽狂瀾於即倒,明朝即有可能在英宗之時滅亡,再不濟也會失去北方,不復大一統之勢。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卻被徐有貞等人汙衊而死,於60歲這一年在北京被殺害。不過,于謙是在北京遇害,然而,他的墓葬卻在杭州西湖,正因有了這段歷史衝突,關於杭州“于謙墓”歷來都眾說紛紜,那麼,于謙的遺骸到底如何歸葬杭州的呢?

于謙墓

《明史·于謙傳》中記載,于謙去世以後,都督同知陳逵深感於謙此人忠義廉潔,便派人秘密將其遺骸收殮起來,安葬在了京城西面,並派人看守于謙遺骸。其他史書中,對於陳逵秘密收殮于謙遺骸之事,皆有相同的記載。但是在這一些相關的史料記載中,卻未提及與遷移,還到底是如何回到杭州,又有哪人扶歸杭州之事。此事也令歷代學家不解,民間也流傳著多種“于謙遺骸扶歸杭州”的說法。

于謙劇照

明代《西湖遊覽志》一書中,認為于謙的遺骸是由他的嫡子于冕送回杭州的;而《明史·吳寧傳》一書中,又記載於謙是由他的女婿朱驥歸葬於杭州;至於《錢塘縣誌》、《於廷益傳》中,又認為于謙的遺骸是由陳逵秘密託付給於謙養子於康運回杭州的。以上這些說法,單獨來看都是一些牽強附會,毫無根據之說。因為,在於謙的嫡子于冕曾經寫過《先肅愍公行狀》中記載,父親于謙的遺骸,確實是由陳逵秘密安葬在城西,時隔幾年後,于冕才派遣他的義兄尋找到陳逵,秘密準備好棺衾,隨後由於謙的養子於康扶歸回故鄉,于謙最後葬在了杭州。

于謙劇照

由此來看,于謙的墓葬最終出現在杭州,與于冕、於康兩人都有關係,可是,于冕既然是于謙唯一的嫡子,他為何沒有親自將父親的遺骸扶歸杭州,反而是交給了養子於康去辦理這件事呢?其實,要解開這個謎團並不難,只需考慮于謙歸葬杭州的具體時間即可。《先肅愍公行狀》中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于謙被人誣陷下獄之時,他的家人接受到了牽連,憲宗皇帝繼位時大赦天下,于謙的家人才得到了獲赦。

于謙墓

至於謙遺骸扶歸這件事最終是由於康去辦理,是因為於康獲赦的時間要早於于冕。因為在《贈於永亨南還序》一文中寫到,於永亨此人乃前兵部尚書於公之子,與其兄弟一同謫戊邊疆,他比于冕南遷獲赦的時間更早,隨後便收其先父遺骸歸葬西湖。綜合以上考量,這篇文章中所說的於永亨,就是于謙的養子於康,永亨因當是他的字。由此來看,坐落在杭州的于謙墓是由於謙的嫡子、養子,二人同心協力扶歸杭州,最終安葬在了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一代英魂這才能夠長眠於故鄉的土地之上。


鳶飛九天2018


1,勇敢的太監

明朝有很多勇敢的太監,王振就是其中之一。

王振原本是個鄉村教師,快50歲時覺得當老師沒啥前途,50而知天命,得乾點正事了,他去買了一把刀,回來後磨得飛快,然後一天夜裡關起門來給自己作了個小手術。

傷口好了以後他就託門子進宮為皇帝服務,當了一名太監。

王振一開始在太子朱祁鎮的府裡當差,由於會來事,很快受到太子的倚重,明宣宗去世,朱祁鎮即位,是為明英宗,這年他只有九歲。


英宗的奶奶張太后攝政,由於張太后很賢明,對內抑制外戚和太監的權利,對外任用著名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來統攝朝政。


朱祁鎮雖然沖齡即位,朝政過度倒是很平穩。

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三楊之一的楊榮去世,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張太后去世,兩年後三楊之一的楊士奇去世,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三楊最後一位楊溥去世,隨著太后和三楊的離世,年輕的皇帝越來越倚重老太監王振了。

朱祁鎮稱呼王振為老先生,滿朝文武都喊王振翁父,大約是乾爹的意思吧,當年的窮教書先生王振一時間權勢煊赫。

正統十四年瓦剌太師也先派人給大明送來了貢馬,王振刻意壓低馬的價格,導致來使大怒而去,這年七月也先就率領大軍進犯大明,王振攛掇明英宗親征。

滿朝文武都勸英宗不可親征,但是無奈朱祁鎮只聽王振的話,率領五十萬大軍親征也先。

由於王振的各種神操作,50萬大軍被也先擊散,朱祁鎮被擒。

2,天文學家和于謙

皇帝被擒,京城慌了。

怎麼辦呢?有個喜歡研究天文學的大臣叫徐珵給當時監國的朱祁鈺進言:

驗之星象,稽之歷數,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紓難。

這時候有人跳出來說:說南遷的都該殺頭。

這人就是于謙。

于謙當時任兵部侍郎,在他的堅持下,大明王朝避免了像南宋那樣淪為半壁江山。

于謙和眾大臣擁立朱祁鈺為皇帝,是為景泰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大明新皇即位,前皇帝朱祁鎮在也先手裡就顯得很雞肋。

景泰帝封于謙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抵抗瓦剌的入侵,于謙一方面奏請景泰帝下旨各地前來勤王,另一方面于謙動員京城軍民在趁著也先大軍沒來前把城外的糧食搶到城內。

由於手握朱祁鎮這個王牌,也先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他的行軍速度不算太快,而且從紫荊關進京,一路上遇到了明軍頑強的抵抗,也導致行軍速度緩慢,這就給各地部隊進京勤王留出了時間。

當也先兵臨北京城下時,于謙已經聚集了二十二萬精兵,這些兵馬和也先的瓦剌軍相比,人數已經佔了優勢。

當瓦剌軍兵臨城下時,大將石亨提出據城堅守,反正有糧草有堅城,耗也耗死他,于謙不同意,他說:

奈何示弱,使敵益輕我。

于謙部署了九個城門的出兵陣容,自己親自率兵出德勝門,出城後城門關閉,並且下了死命令: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這是置之死地的背水一戰,軍兵知道沒有退路,只有死戰。

也先本以為有朱祁鎮在手,京城我有:



視京城可旦夕下。

沒想到踢到了鋼板,人家明軍不但另立新君,還嚴陣以待的準備和他血拼。兩方部隊相持五日,瓦剌一方損兵折將沒有佔到便宜,後勤補給也快跟不上了,而明朝勤王的部隊還在源源不斷的趕來,也先知道自己佔不著便宜了,於是下令退兵。

也先退回草原後,知道自己打不贏明朝,於是又派人求和,同時請求把朱祁鎮這個燙手的山芋送回大明。

景泰帝不願意接手這位北狩的太上皇,于謙勸他說:

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

朱祁鈺對於謙很倚重,聽了這話也沒辦法說:

從汝,從汝

語氣中更多的是無奈或者賭氣的意味。

3,天下冤之

朱祁鎮回到大明朝當了八年的太上皇,景泰八年,景泰帝病重,大臣徐有貞大將石亨太監曹吉祥密謀擁立太上皇復位。

這三人裡,石亨是在北京保衛戰裡,被于謙從監獄裡撈出來重用的將軍,徐有貞是哪位主張南遷的天文學家。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鎮復位。

景泰帝被太監蔣安勒死在病床上。

擁立景泰帝的于謙被下獄,朱祁鎮本來還想留于謙一命,畢竟他挽救大明朝於即倒之時,沒有于謙大約大明朝的半壁江上都會落入瓦剌之手。

但是天文學家徐有貞卻上書皇帝,說如果不殺于謙,則這次復辟師出無名。



於是朱祁鎮在復位六天後,下令殺于謙於鬧市。

于謙被殺,有位叫朵兒的人,拿著酒去于謙死的菜市口祭奠他痛哭失聲,他是擁立英宗復位的太監曹吉祥手下的指揮使,曹吉祥知道他這種不分敵我的行為後很憤怒,拿鞭子抽了他一頓,但是第二天朵兒依舊提著酒去菜市口大哭。

于謙的屍骨被一位叫陳逵的都督同知收殮,第二年又讓他的遺骨葉落歸根回到了杭州老家。

朱祁鎮復位八年後去世,他兒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成化帝。成化帝即位後給於謙冤案昭雪,在杭州建了祠堂祭祀,于謙和岳飛張蒼水成了著名的西湖三義。


=======================================



于謙的拿首著名的《石灰吟》,彷彿他一生的寫照


薛白袍


在相同的名字之下,明朝的于謙有著與現在於謙完全不同的人生境遇。

明朝的于謙出生於浙江杭州,是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

他的性格與他所寫的詩一樣,非常的剛直,不為權貴所折腰,在英宗時期所有人都忙著掐媚權宦王振的時候,于謙挺直了自己的腰,避身在了汙濁之外。

而也由於他在朝堂中的置身度外,導致他受到了王振的記恨,被王振找個藉口關押了起來。

要不是百姓們知道他的廉潔、感恩他在職務上的盡心盡責,特地聚眾為他求情的話,可能他就栽在了王振的手中。

在明英宗御駕親征使得明朝核心大軍盡數敗於蒙古人之手後,明帝國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在蒙古軍隊的逼近下,當時朝堂中不少人就動起了遷都到南京的念頭。

而也正在這個最危急關頭的時候,于謙站了出來,當時,他言辭激烈地駁斥了朝中大臣們遷都到南京的想法,力主死守在北京、抵住蒙古大軍的侵襲。

然後為了更好地抵抗蒙古人的進攻,他就帶人擁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使得明帝國重新出現了主心骨,並調集各地軍隊來到北京抵擋住了蒙古人的進攻,使得蒙古人最終只能無奈地折返回去。

如果歷史中於謙沒有制止住大臣們南遷的想法、沒有帶人守住北京城的話,那麼明帝國的命運將會是非常可悲的。

接下來,明朝最好的結局就是如同歷史中的南宋一樣,在南遷之後,憑藉著長江的阻隔擋住蒙古大軍的侵襲,成為一個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權。

而最差的結局就是堅守於北京,這時候可能會如同明朝末年一樣,在都城和皇帝被滅之後,力量徹底潰散,直至被滅國。

從這種種危險的結局,我們就可以知道于謙為明帝國所做出的貢獻有多麼巨大了。

洗刷冤屈的于謙

不過他這位大明江山的恩人結局卻並不是特別好,由於他擁立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鈺死得早,所以在曾經被蒙古人俘虜的明英宗重掌大權後,在明英宗手下一些奸臣們的慫恿下,于謙就被明英宗抄家、判處了死刑。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于謙一生廉潔,所以當明英宗在派人抄了他的家時,竟然無法在他的家中找出太多錢財,他家中唯一最珍貴的東西,就是被他珍而重之保存起來衣袍、鐵劍。


這些物品,正是明代宗感念他的功勞賜予他的。

在於謙被處死後,很多人恐懼於朝中奸臣的報復而不敢收斂他的遺體,在這個時候,唯有一名將領因為太過於敬重於謙而幫于謙收斂了遺體,然後將其遺體轉交給了其養子。

至於在北京被處死的于謙後來為什麼會被下葬在杭州西湖旁邊,主要原因就是于謙是杭州人,為了讓他的遺體落土歸根,他的養子才會帶著他的遺體千里奔波回到了杭州,下葬在西湖邊上。


在明英宗去世後,明英宗的兒子成化皇帝繼位,正是在這個時候,被從流放地放回來的于謙之子找到了成化皇帝,請求成化皇帝為他的父親平反。

而成化皇帝顯然也知道于謙對大明江山的貢獻,所以在於謙之子的請求下,他也不管于謙的罪名是不是自己父親決定的,直接就給於謙平反了。

然後在朱佑樘上位後,更是直接給於謙追授了光祿大夫、柱國、太傅等的榮耀,在他的墳墓周圍給他修建了一座紀念祠堂,以感念他的貢獻。


孤客生


于謙是杭州人。


雖然于謙才學過人,而且是進士及第,不過一直也只是當了一個小小的御史。宣德元年于謙的人生迎來了轉折,主要是因為他罵人罵得太漂亮了。

宣德元年,朱瞻基平定了他的叔叔朱高煦的叛亂,估計是為了顯示一下勝利者的威嚴,朱瞻基就指派身邊跟著出來的御史于謙痛斥朱高煦,讓他認識了造反的錯誤。結果於謙引經據典,罵的朱高煦無地自容。小皇帝朱瞻基聽了幾乎要拍手叫好,一開心就升官兒,直接升了江西巡按。之後仕途越來越順。


雖然在明英宗一期時和權監王振發生了衝突,不過由於在百姓和其他官員中風評極佳,也沒發生什麼大事。


後來,土木堡之變,大明精銳盡喪,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都被蒙古人抓去了。


許多膽小怕事的人主張像南宋一樣南遷,以保證大明的半壁江山。但是于謙力排眾議,不僅擁戴明代宗朱祁鈺繼位,還堅持固守北京城,並且親自整頓京城防務督戰。


于謙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可以說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才保住了大明的江山。


後來,明英宗以及一干人等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登上皇位(明英宗二期)。


幫助明英宗奪回皇位的人力主殺掉于謙,理由是明代宗重病時,于謙等人不想著讓明英宗重新繼位,而是想重新迎襄王做新皇帝。


聽到手下的話,剛剛又重新坐上皇位的明英宗確實有些猶豫,畢竟大明的江山都是于謙保下來的,支支吾吾地說:于謙確實有功勞啊。


但是幫助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的一干人等勸說,不殺于謙,明英宗復位師出無名。


這樣明英宗思考了一下,才決定殺掉于謙。


于謙為什麼會被殺呢,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危急時刻擁立了明代宗。等到明英宗復位之後,對於明英宗二期的一干班底來說,他就是前朝舊臣,是要被除掉的對象。


于謙被殺之後,許多仰慕他的人幫忙收斂了他的屍體,不久之後,于謙的養子於康將屍體帶回,安葬在於謙的家鄉——杭州。


一盤拉條子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確認一下,這個“于謙墓”的主人是哪位。現在提起于謙,恐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會想到那位抽菸、喝酒、燙頭的于謙老師。

顯然,這個問題的主人公不是我們可愛的於老師。那問題的主人公到底是誰呢?我給大家說一首詩,大家就知道是誰了。

《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石灰吟》可以說太過出名了。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那麼答案出來了,問題的主人公是明代的于謙,他寫了一首流傳至今的《石灰吟》。

那麼這位明代的于謙又是何許人也呢?根據《明史.于謙傳》記載,于謙是明朝名臣,永樂十九年進士出身,宣德初年,任命于謙為御史,于謙開始了仕途之路,最後到正統十三年(1448),到京師任兵部左侍郎。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時,他堅決反對遷都南京,擁立景帝,調集各路軍馬嚴守京師,升兵部尚書。保衛京師時,他親自督戰,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刺軍的進攻。加少保,總督軍務。

于謙為官清廉正直,從不巴結權貴,不避嫌怨,所以和權臣石亨、徐有貞及宦官曹吉祥矛盾很深。

上面講到了一個歷史事件,土木堡之變。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英宗被俘。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的士卒不到十萬,人心震驚惶恐,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于謙請成阝王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馬上開赴京師,依然策劃部署,人心稍為安定。于謙立即被升為兵部尚書。可以說,此時的大明王朝可是靠著于謙在撐著。

後來,英宗被也先俘虜了一年,發現明朝內部並沒有什麼異常,就把英宗送回來了。可這時候是景帝在位,景帝又是于謙在危難時刻為了明朝推舉上去的。于謙同意接納英宗回來,但是還堅持景帝為皇帝。

等到景帝八年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幫助英宗復位,英宗又重新當上了皇帝,景帝被囚禁,于謙也被下獄。最後于謙被判謀反罪,處以極刑並被抄家,族人流放。為什麼于謙被誣陷謀反罪成立呢?就是上面說的,英宗出征之前,立自己的兩歲兒子為太子,可英宗被俘之後呢,于謙卻擁立了景帝。而後來幫助英宗復位的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跟于謙還有矛盾,在英宗面前說了很多於謙的壞話,受盡委屈的英宗聽信了讒言,所以才使得於謙蒙冤受難。

于謙被處死的時候是被拋屍街頭的,根本無墓可言。所以在北京自然沒有他的墓。

等到成化初年,于謙的兒子于冕被赦免之後為父申冤,于謙得以平反昭雪。

弘治二年,明孝宗追封于謙,並且賜在墓建祠堂。于謙是杭州人,所以他的墓,與祠堂自然就建在杭州了。

以上,便是我的答案,我是神哥話古文,希望大家認可我的答案能夠給點個贊,謝謝!


神哥話古文


抽菸、喝酒、燙頭,於大爺的三大愛好。

呸,這個於大爺還好著呢,那為什麼杭州會有一個“于謙墓”呢?

于謙,作為明朝的名臣,民族英雄,卻最終被誣陷,含冤而死,那于謙到底為何而死呢?

1449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之下,不顧群臣的反對,把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太子,並且讓自己的弟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瓦剌。由於在軍中各項軍事政務都由王振專斷,行軍速度極慢,並且經常隨意性更改行軍路線,導致士兵們疲憊不堪,由於組織不當,指揮錯誤,加之士兵的疲憊不堪,使得瓦剌軍抓住機會進攻未站穩腳的明軍,使得明軍大敗,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位大臣戰死,而明英宗則被俘,耽誤戰機的王振慘遭殺害,製造了震驚朝野的“土木堡之變”。

瓦剌軍大勝,一直進攻至北京,而此時的京城只有十萬的老弱兵力,很多人主張南遷,就在這時于謙力排眾議,反對南遷,擁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就是景泰帝,加固京師城防,最終贏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而於謙也成為了明朝的大功臣,成為了新一任的兵部尚書。

但是,瓦剌不久之後將俘虜的明英宗送了回來,而國家已經有了新的皇帝了,於是這種尷尬的景象就出現了,但是明英宗卻知趣的去南宮坐起了太上皇,本以為這樣就可以了結一生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1457年,景泰帝朱祁鈺病種,而石亨、徐有貞等人竟然迎太上皇恢復皇位,並把于謙等人逮捕入獄,這就是著名的“奪門之變”。


本不想殺于謙的明英宗,又害怕復辟之事出師無名,只得將於謙推出崇文門外斬首,一代名臣就這慘遭殺害。

但是死在北京的于謙,為何墓會在杭州呢?

都督同知陳逵,深感於謙的忠義之心,於是就幫他收殮屍體。

于謙出生在杭州的錢塘江,杭州是他魂牽夢繞的故鄉,於是在一年之後于謙的養子的於康,將其遺骨遷到杭州,並將其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

明孝宗繼位之後,追于謙為少保,追諡"肅愍"。明神宗時,改諡"忠肅"。,而於謙墓與岳飛墓、張煌言墓都葬在西湖之畔,而三人也並稱為“西湖三傑”。


歷史文武君


大明忠臣于謙墓在杭州西湖,這個事情並不奇怪,因為于謙的故鄉在浙江杭州。古人向來有葉落歸根,歸葬故里的傳統,因此,于謙死後才被人安葬在了杭州西湖旁。不過,于謙能夠歸葬故里,的確經歷了不少波折。

于謙出生於洪武末年的1398年,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考中進士入仕為官。明宣德初年,于謙獲得明宣宗朱瞻基重用,升任監察御史。曾追隨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為他嚴詞斥責朱高煦的罪狀,嚇得朱高煦趴在地上瑟瑟發抖,直稱罪該萬死,獲得了宣宗的賞識。

于謙是一個非常講原則的人,做事認真嚴謹,不畏直言進諫,治理地方功績卓著。他在地方任巡按、巡撫時,曾為數百名囚犯昭雪冤獄;彈劾不法的貪官汙吏。同時,他還建言朝廷用地方府庫所存餘糧,主動調查並救濟那些受水旱災害的百姓,給與必要的救助,維護了地方穩定。于謙在巡撫河南時,發現黃河不時有決口出現,他就建立了亭長制,每一個亭長負責一定里程的黃河堤岸,負責加厚修築堤壩。

踏實做好每件事情的于謙,受到宣宗,以及英宗朱祁鎮的信任。宣宗和英宗對於于謙所提建議,所請事項,沒有不準的。

于謙廉潔耿直,每次入京也不向京城權貴送禮,不免得罪一些人。但因為于謙能做事,再加上皇帝的信任,也沒人過於難為于謙。可是,在主政的楊士奇、楊榮、楊溥(合稱三楊)等明代賢相去世後,大太監王振開始把持朝政。

于謙因為和得罪過王振的一名御史同名,為王振所害,被判處死刑,差點丟了性命。後來,王振發現自己針對錯人了,就主動放了于謙,將於謙貶官了事。

于謙算是躲過一劫,而英宗卻在王振的忽悠下,御駕親征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大太監王振被殺,一百餘名官員戰死,明軍近二十萬主力大軍,全軍覆沒。

英宗出征前,于謙被調入京師任兵部左侍郎,留守京城,負責處理兵部事宜。英宗被俘,瓦剌大軍南下,有大臣主張放棄北京,南遷避敵。而於謙則主張誓死防衛京師,得到了當時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的支持。

國不可一日無主,在於謙等大臣的一致請求下,郕王朱祁鈺繼皇帝位,即明代宗,奉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同時,代宗發佈檄文,調集周邊府縣的兵馬,前來北京勤王,敕令于謙為提督,統領各路兵馬。

于謙之所以留名青史,為世人所知,正是因為他在1449年所指揮的“北京保衛戰”。瓦剌首領也先,挾持英宗一路破關,直逼京師。于謙調集了22萬明軍,分佈在京稱九門之外,關閉城門,擺開陣勢直面瓦剌大軍。

于謙親自在城外督戰,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此令一下,明軍將士皆知退後必死,個個爭先,奮勇殺敵。瓦剌軍隊數量畢竟有限,採取了單門進攻的策略,而明軍則相互支援,並借用火槍、大炮,奮勇殺敵,在京城外數敗瓦剌的先鋒軍隊。瓦拉軍被迫撤退,而明軍則主動追擊,最後兩軍在京城外的土城對峙五日後,瓦剌撤軍。于謙則調遣部隊,一路追擊,一直追到居庸關外才收兵還師。

由此可見,只要激勵起將士的士氣,指揮得當,奮勇殺敵,即使並非精銳之師,照樣可以挫敗強敵。即使是精銳之師,指揮不當,照樣會全軍覆沒。王振指揮的土木堡之戰和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就是兩個很深刻的戰例。

于謙因為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獲得代宗嘉獎,加封少保銜,總督軍務。此後,在於謙的指揮下,數次擊退瓦剌對邊境的襲擾。原本,瓦剌首領也先準備拿英宗跟明朝換些好處,結果,明軍根本不予理會,英宗反而成了也先的一個累贅。也先想歸還英宗,代宗自然不願英宗返回,最後還是在於謙的勸說下,代宗才派了使者,迎回了英宗。

宋朝時,宋高宗趙構,不願迎回徽欽二帝的原因終於在現實中發生了。英宗返回京師後,被代宗軟禁在廢棄的南宮之中,吃盡了苦頭。最艱難的時刻,經常吃不飽飯,連顆乘涼的大樹都被砍掉了,只能由英宗原配錢皇后做些針線活(這也是英宗後來廢除明朝後妃殉葬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因),託人變賣,聊以餬口。這英宗的太上皇當的的確有點慘。

英宗是一個情商、智商頗高之人,他隱忍了下來,終於等到了七年之後的“奪門之變”。景泰八年正月,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趁代宗病重,聯合發兵,擁立英宗復位。

石亨在北京保衛戰後,因為功勞不及於謙,卻被封侯爵,心中羞愧,就主動推薦、提拔于謙之子于冕。可是于謙卻公開斥責石亨循私情,不去推薦、提拔那些隱士,及軍中有功的低級將領,卻來推薦自己的兒子。這于謙的確是耿直到了無可救藥了,話說巴掌不打笑臉人麼,畢竟對方並無惡意,雖然不至於徇私舞弊,投桃報李,卻也沒必要公開指責。于謙的公開指責,就有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之嫌了,自此,石亨與于謙結怨。

在奪門之變後,石亨就聯合曹吉祥,誣陷於謙言行多有不軌,甚至要另立太子之類,判于謙死刑。但是,英宗又不傻,念及于謙功勞,不願處決于謙。參加奪門之變的徐有貞進言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那意思就是,于謙擁立了代宗,如果要復位,則要證明代宗得位不正,那麼于謙就是首犯。徐有貞的一句話,徹底斷送了于謙,英宗下旨以謀逆罪斬殺于謙,判其子于冕充軍。

于謙死後,錦衣衛去抄沒家產,發現于謙家無餘財,僅有供奉於正室的、代宗所賞賜的蟒袍、寶劍等物。不過公道自在人心,雖然有時候能夠站出來的並不是大多數。于謙去世後,大太監曹吉祥手下一名叫做朵兒的指揮使,每天到于謙行刑之地,撒酒祭奠,悲痛哭泣。曹吉祥得知後,憤怒鞭打他,朵兒依然如故,天天前往祭奠。

于謙能夠歸葬故里,則受恩於另外一位堅守正義,敢作敢為的明朝大臣都督同知陳逵。陳逵在於謙遇難後,被于謙忠義所感,收斂了于謙的屍體予以安葬,並在第二年,將於謙歸葬杭州。這就是于謙墓在杭州的原因。

英宗的母親孫皇太后瞭解代宗登基,北京保衛戰的整個過程,非常看重於謙,聽聞于謙被處死,連續數日唉聲嘆氣。英宗除了有時候頭腦發熱,好大喜功之外,並非一個昏庸之人,英宗很快就想明白自己做了錯事,也是異常的懊悔。其後,哪怕是有大臣用於謙之事譏諷他,英宗也都默認不語。英宗之後借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的內鬥,除掉了三人,于謙之仇始報。而為于謙昭雪平反的事情,英宗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憲宗朱見深。

英宗崩逝,憲宗繼位,很快赦免了于謙之子于冕。于冕上書為父鳴冤,憲宗親自審理,下詔給於謙平反。憲宗詔書中言:“先帝在時已知其冤,而朕心中著實哀憫他的忠誠。”

憲宗之子,孝宗朱佑樘登基的第二年,又追贈于謙“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號“肅愍”,改葬于謙於杭州西湖三臺山麓,即現在於謙墓所在的位置。同時,孝宗欽賜“在墓建祠”,名曰“旌功”,杭州自此有了于謙祠。

這就是于謙雖然死於北京,而於謙墓和祠堂卻在杭州的整個過程。

明朝的皇帝也並沒有忘了于謙。到了萬曆年間,明神宗朱翊鈞改於謙諡號為“忠肅”,再次表彰于謙的忠心報國之舉。于謙成為了抗擊異族入侵的大英雄,他的事蹟,從此之後也被人們廣為傳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