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作為隋唐猛將,在民間圈粉無數,其真實的武藝如何?

在山東省濟南市著名景區五龍譚公園內有座秦瓊祠。相傳,秦瓊顯赫後,在五龍潭側建府第,後人就地建祠,並存有“唐左武衛大將軍胡國公秦叔寶故宅”石碑。清代訓詁學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記》中寫道:“歷城西門外,唐翼國公故宅,一夕化為淵,即五龍潭也。”


秦瓊作為隋唐猛將,在民間圈粉無數,其真實的武藝如何?

五龍潭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638)病逝,死後陪葬昭陵。


秦瓊作為隋唐猛將,在民間圈粉無數,其真實的武藝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

秦瓊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諡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唐中宗(李顯)為上官儀繡像凌煙閣,追封楚國公。御書: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兼弘文館學士、楚國公,以表彰他的興唐之功。

唐代李賀在《南園十三首》有詩讚:

  •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隋唐系列歷史演義小說諸如《隋唐演義》、《說唐全傳》等等對秦瓊的描述皆不惜筆墨,但對其武藝描述卻略顯平庸,天下十八條好漢中秦瓊都排到第十六位。但我們從另外兩本隋唐系列歷史演義小說《大唐秦王詞話》、《興唐傳》中,卻對秦瓊武藝讚賞有加,簡直是無敵的存在。


秦瓊作為隋唐猛將,在民間圈粉無數,其真實的武藝如何?

秦瓊及坐騎黃驃馬

當然,秦瓊不僅在歷史演義的小說中厲害,在史書中也是牛掰一個。當年李密與宇文化及大戰於黎陽童山,李密為流矢所中,墮馬悶絕。左右奔散,追兵且至。關鍵時刻,秦叔寶獨捍衛之,殺散隋兵,救了李密一命。

《舊唐書》稱:“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新唐書》亦稱:“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著實一員猛將。


秦瓊作為隋唐猛將,在民間圈粉無數,其真實的武藝如何?

秦瓊塑像

在圍困洛陽期間,李世民有意讓秦叔寶出場震懾王世充集團的軍心,秦叔寶“所將槍逾越常制”,也就是說手中的大槍遠遠超出常人使用的規格,異常沉重。只見他“馳馬頓之城下而去”,提槍躍馬到了城下,將槍往地上一插,然後頭也不回,拍馬回營。“城中數十人,共拔不能動”,城裡的守軍看了這支大槍,衝出了幾十個人,然後眾人一起“嘿咻嘿咻”拔蘿蔔,結果這杆大槍紋絲不動。此刻,古代版007出場,只聽蹄聲如雷,秦叔寶大呼:“讓開!”快馬如風一樣衝來,手握槍柄用力一拔,塵土四起,“復馳馬舉之以還”,背後留下一地的下巴,用現在的話說這是在刀刀見血的戰場上“炫酷”吧。

那麼,如果讓秦瓊和尉遲恭兩位戰神交手,情況如何?唐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和宋金剛聯合突厥, 先後佔領了汾州(今山西隰縣)、晉州(今河北石家莊)和幷州(今山西太原)等地,對新生的唐朝構成了嚴重威脅。同時,派出尉遲恭和尋相率領八千餘人,進攻位於夏縣(今山西運城市東南)的另一支唐軍。此戰唐軍大敗,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及劉世讓等宗室將領被俘。打了勝仗的尉遲恭,得意洋洋地押著戰俘和戰利品,從夏縣返回澮州(今河南固始縣東北)。


秦瓊作為隋唐猛將,在民間圈粉無數,其真實的武藝如何?

秦瓊劇照

李世民命令秦瓊和殷開山帶領三千玄甲軍伏擊尉遲恭,擇機營救被俘將領。秦瓊選擇在美良川伏擊尉遲恭。美良川位於山西省聞喜縣,是尉遲恭回澮州的必經之路,此處地勢險要,山高坡陡,道路狹窄,正是伏擊的好地方,兩位戰神終於在此進行了一次“PK”。 兩軍短兵相接,秦瓊率領的玄甲軍將尉遲恭的軍隊攔腰截斷,首尾不能相顧,士兵戰敗,紛紛逃命。尉遲恭持槊喝斥,鼓舞士氣,但終是回天乏術,只能落荒而逃。秦瓊出色完成了任務,為唐軍贏得柏壁之戰打下了良好的契機。從兩位戰神的交手戰績看,秦瓊可謂力壓尉遲恭,略戰上風。

秦瓊不僅武藝高強,還忠勇有加,《隋唐演義》載:“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業其間殺人無數,既位後身體極差,夜間夢寐不寧,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敬德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門於宮門兩旁果然無事。”這就是民間傳統的門神。


秦瓊作為隋唐猛將,在民間圈粉無數,其真實的武藝如何?

秦瓊門神像

晚年的秦叔寶每多疾病,因謂人曰:“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秦瓊一生征戰,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其死後陪葬昭陵,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後追封楚國公。也算功成名就。

“永道評史”有詩讚曰:

  • 齊州有義士,山東秦二哥。
  • 豪氣貫三軍,鐧指關山月。
  • 後人愛忠勇,奉入凌煙閣。
  • 門前佇如神,太宗安枕臥。
  • 五龍潭月明,魂歸英雄魄。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