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怎样自学书法?

手机用户60285741279


60岁是个工作从忙到闲,生活从繁到简,欲望从重到淡的转折点。

想想60岁时是些什么特点。古人说六十花甲,就是说若按阴历来算,六十已经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了。年轮也让时光刻的一圈一圈愈加丰满。哦,回头一瞥,记忆斑斑驳驳;儿女忙于前程,孙子尚在懵懂,周围似乎越来越冷冷清清。如果身体健康,那么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多,用来学习自己最有兴趣的知识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如果身体欠佳,那么要选择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学习方式,书法就是很好的健身健脑形式。所以,不要像年轻时候那样风风火火,而是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去思考,去判断,去抉择。

买本书法简史读一读。相信这个建议对中老年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一本书法简史也不贵,里面的内容相对简略。因为你有时间,所以可以慢慢读,看不懂的地方不必纠缠。先和历史聊聊天,粗略认识一下古代先贤,姓甚名谁,生于何时,又卒于何年。了解一下书法的发展过程,从古至今,分了几个阶段,低谷在哪里,高峰在哪里出现;从文房四宝的传统文化知识,到现代的笔墨纸砚的应用与发展,粗浅的但是又比较系统的学习一次关于书法的知识。

有了基本的书法史知识,就知道了书法的基本形态。真、行、草、隶、篆诸多种类的字体,去新华书店认识一下字帖,看看实际的书法是什么样子。看看自己最初的感觉喜欢哪些字体。

经历了从自觉的学习到理论知识的提升,又从理论到实际的书法中去感受,有了这个完整的过程,相信你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悟。不由得感叹,书法知识原来浩如烟海,如何下手呢?带来了新的困惑。

如果你纯粹在家靠自学,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知名的书法老师的讲课视频系统的进行学习。里面包含了基本知识,怎么选帖,怎么学,循序渐进的经历整个学习过程,会逐步加深对书法的理解。

也可以参加外面的书法培训班,找书法老师好好聊一聊,老师会给你很多的建议。相信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书法爱好者,不乏有各种建议,但是适不适合你,一定要经过思考。

最后,建议你先学楷书。有了楷书的基础,可以学习行书以及其它。但是一定要先选一种,把一种学好,再根据情况来定以后的学习。切莫贪多,切忌图快。楷书,可以先学颜真卿,比如《多宝塔》、《颜勤礼碑》等。其它的,在学中会明白。颜真卿的事迹可以找些资料看。颜体的特点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就不在此赘述。


庄子之水


我是一位刚从国企退休的位职工,刚退休的那段日子心情,身体感觉都非常高兴和轻松,总觉得以后自己可以每天在家可以多睡会觉,平时也会有很多时间去缎炼身体等。可是呢,时间长了确发現每天做这就厌倦了。因为自己平时喜欢书法,上班没时间从此开始练习书法,坚持每天5点半起床,吃完早餐正式炼习我的书法。半年过去把我写的发到朋友圈,朋友们都给我奌赞。当我看到这赞,心里特别高兴。功到自然成。


健康是福1818


60来岁学书法,不同于小学生初学者,因为有几十年的书写经验,以及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的书写定式和格式,写字有了自己的习气,难以纠正,所以,我建议最好选择一种最接近自己日常书写风格的字体。

具体来说:

1、写字目的。60岁左右的朋友学书法,不同于年轻人的追求,不是为了入国展,他们最大的目的可能一是休闲娱乐,二是养生锻炼,三是陶冶情操。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书法,主要要开心,写得快乐就是好。

2、写字基础。60岁左右的朋友,写字写了几十年,没有写毛笔至少也写过钢笔,而且很多以前就有书法基础,只是限于以前工作忙,没有功夫写。所以这个年龄阶段的,不必要一定要从楷书开始练,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写。

3、手写定式。由于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的书写定式和格式,写字有了自己的习气以后,不管是好是坏,都很难改正了。鉴于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种接近自己日常书写风格的字帖进行训练,那样会比较顺手,不会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

我身边有一位中老年朋友,我看过他写的钢笔字,写得非常潇洒流利,后来也想练习书法,开始练了一段时间柳公权,写得非常苦恼,非常枯燥,没有什么进展,后来在我的建议下,改学文征明行书,因为跟他日常的书写接近,所以写起来非常顺手,现在每天写得其乐融融。

4、书写形式。60岁练书法,也可以与锻炼相结合,不必拘泥于坐在书桌前,典型的公园地书就是很好的方式,既是健康有氧运动,又能练字,还能与更多的中老年朋友一起交流,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以上回答对书友们有所帮助。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四川著名书法家李小龙大师来回答您:

  • 60岁学书法,确实有点晚,但也不必灰心丧气,只要持之以恒同样会很快出成果的!60岁时,经历几十年的人世沧桑,已经对万事万物有了自己独特的认知,对汉字的结构已经有了大致的理解,故自学书法大可不必如懵懂孩童般照猫画虎地摹字帖。可以先习笔法次练结构再了解章法,最后结合自己对汉字的认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字体。
  • 学书法必须从楷书学起,楷书以欧楷为上,欧楷以初唐拓本《九成宫醴泉铭》为最精妙。
  • 握笔姿势宜用五指执笔法,指实掌虚。初练蝇头小楷宜用枕腕,中楷宜用悬腕,大楷宜用悬肘,榜书大字宜站立悬肘书写。

下面讲学楷书的步骤:

  • 笔法无非就是点、横、竖、撇、捺、竖折、横折、竖弯勾等几种笔法。王羲之的“永”字八法,有更详细的解释。每一笔都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即使不纸面回锋也要空中有那意思。“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即此理也。
  • 行笔要求中锋运笔,笔尖始终处于笔画的中央。提、按、顿、挫,八面出锋八面玲珑顾盼生姿首尾呼应气势连贯,力由臂膀通过毛笔直达纸面。行笔时气定神闲,成竹在胸不瞻前顾后。诚若是,则笔力浑厚,力透纸背而不臃肿,端庄而不失雅趣,浑然天成!
  • 结构有上下、左右、半包围、全包围、上中下、左中右等,无论何种结构都要重心平稳,布排合理,符合美学原则。
  • 章法要注意字距行距,一笔管一字,一字管一行,一行管通篇,哪里写标题?何处写正文?何处落款?钤印在哪里?等都要预先谋划好!犹若排兵布阵,谋定而后动,方无败事!

最后强调一点学书法最好从唐楷入手,欧楷是最好的选择!欧楷字帖最好者有四种,分别是《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化度寺碑》《皇甫君碑》,将这四种学透,以后再旁及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没有不成功者!

以上是四川书法家李小龙大师的亲口述说,如果朋友们觉得他讲得好,就请点赞关注收藏分享一下!我会经常给朋友们上传李小龙大师的讲课。


儒学代言人


你好,我是秋山,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林散之这位草书大师那么就说一下这位大家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林散之从60岁开始练习草书却被称为当代草圣。

在60岁之前,他并没有学习草书,而是在行书楷书上有着长时间的练习。对于草书,林散之当时是很陌生,他能在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就,首先是他博学多才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其次人品高洁,对待书法始终是一颗平常的心态。

他曾说过:学书法就是学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好做人字也容易写好。很多人以为林散之在60岁的时候,拿起毛笔就成为了草书大家,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在60岁之前他已经具备了深厚的书法基础,在行书和楷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能在草书上取得成就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并不是他60岁突然成为草书大家。

其次,林散之深厚的文学修养滋养了他的草书,尤其是他对诗歌的创作超过50年,所以说林散之的草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诗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

从林散之的草书可以看出具有天真老辣之风,与他诗的风格一脉相承。他虽然也学过赵子昂、董其昌的书法,但是他并不喜欢这种甜俗的书风,而是将古拙老辣融入到了书法之中,尤其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书风也逐渐发生变化,晚年的字给人一种平淡天真之气。

对于学习草书林散之曾经说过:有些人看到草书很神气,一开始学草书就写得很潦草,并不知道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的甘苦得来的。草书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写字并没有什么秘诀,也没有什么捷径。而是要多临帖,多学习。林散之的草书造诣不仅仅表现在书法的表面形式上,而是他能够把自己的诗句融入到书法之中。把草书阐释的深刻透彻,他的草书是品、文学、技法三者合一。

虽然有些笔画纵横舒展,但是仍然遵循着古人的规矩,并不做作和过分夸张。草书自文征明、王铎、王宠等大家之后,有所成就者寥寥数人,而林散之的出现恰恰让草书又回到书坛的主流审美之中,这是他对草书的一大贡献。从他那草书之中,可以看出意在笔,充满灵动之感,每一笔都是刚劲有力。他学到了王羲之草书之中的浓淡不拘,只求神似不求形似的艺术精髓。

虽然他的草书并不能超越怀素、张旭等书法大家,但是在当时的书坛可谓是首屈一指。尤其是在草书处于一种颓势的状态下,他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艺术审美,这一点难能可贵。

不论是林散之的书法,还是他的品格,都值得学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博主有所帮助!











任秋山


选择好的帖子临摹



爱格的风信子


不晚,正是学习书法的好时候。六十而知天命,知道如何调动自我潜力来学习书法。这个年龄段的人,性格稳重更喜欢安静,也没有大多的工作压力,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接下来说说初学者学习书法的一些方法步骤:1.选帖,开始学习书法,一定要先选定一本符合自己的字帖。这很重要,选帖是方向,方向错了,后面可能就事倍功半了。2.读帖,练字不读帖,就如走路不看路不记路,就会乱走也会迷路。选定字帖后,一定要经常观摩,仔细研究,这就是读帖。3.临帖就是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间架结构,章法神韵进行书写练习。基本笔画;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竹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间架结构学习。间架结构比点画特别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顺眼,反过来就不行。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章法就是使写与字,行与行上下相承,左右相辅,互相照应,安排成篇的方法。4.背临,就是合上字帖后,凭自己学习碑帖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进行背临,不断的学习,练习,对比从而达到自己在没有帖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创作,做到随意而为,笔跟意走的境界。这样书法水平自然而然达到一定水准。以上拙,望大家指正,相互学习。




菜鸟的变形计


老年人学书法能修身健体,是很好的一项艺术活动

首先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古人执笔分两种,坐着写字用五指执笔法,站着写字用三指执笔法,可是70年代上海沈尹默在全国推广书法时,只推广了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濒临失传,好在有林散之等巨匠的成功实践,当前全国搞书法的70%只会五指执笔法,包括部分已成名的老书家。

学会三指执笔法对中锋用笔起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书法传承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执笔问题。广大书法爱好者应该及时掌握两种执笔法。

初学书法者,先要选好老师。

择师的标准不在于长幼,而在于他是否是真正的行家,主要看他的创新能力,字外功夫,综合素质,影响力及人品,找对老师就能事半功倍。

选好字帖和笔墨纸砚。

现在出版业十分发达,古代的所有碑帖都有很多不同版本供大家选用。北京琉璃厂一条街,书画专业书店文房四宝店到处林立,应有尽有,有的还配了示范光盘。

笔分羊毫、狼毫、兼毫三大类,羊毫软,狼毫硬,兼毫软硬适度,初学者应选用兼毫,厂家比较出名的湖州善琏湖笔系列、宣州宣笔系列和江西产的各类毛笔,均可选用。

字体可按书体选购:

篆书有《甲骨文》、《石鼓文》、《散氏盘》、秦篆、楚篆等;隶书可选用《张迁碑》、《乙瑛碑》、《史晨碑》、《石门颂》、《好大王碑》等;

楷书可选用《张猛龙碑》、《张黑女碑》、《九成宫》、《颜勤礼碑》、《褚遂良楷书》等;

行书可选《圣教序》、《米芾行书》、《王铎行草》;

草书可选《十七帖》、《书谱》、《智永千字文》、《平复帖》,怀素、张芝草书。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以下三步练起:

先练线,每天用三指执笔法在旧报纸或毛边纸上画两尺长的横线、竖线和直径为一尺左右的圆线各20个,行笔要慢,起笔要藏锋,线条一样粗,刚劲有力,力透纸背为好。坚持15天即可。中锋运行习惯基本养成。

练习点,每天练5钟不同走势的点各20个,坚持15天。

练字,先从字体或书法大字典中选临1—2个你比较喜欢的字,看准比例,反复练,练得和字帖对照一模一样后,再从头到尾通临一遍。

写不好的字请老师当面示范,细看每个点划细节的运笔方法。

多参加一些书画笔会交流,现场细看每位名家的执笔技巧,只要有兴趣真下决心,方法正确,心诚力到


水石画画


中国书法在全球文字领悟是独一无二的,单独出来作为一门艺术,在于经典的传承。学习书法,无论年龄老少,重在学习书法的一些规则,首先是笔法,笔法是书法的基础,再然后是字体结构。只有笔法和结构完美结合才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所以60岁的老人学习书法首先要从临摹字帖开始,如果想走专业路线,那就从篆书开始,然后隶书,楷书,行书,最后草书,循序渐进的学习。如果只是一般爱好,那就从楷书开始。中国书法名家浩如烟海,我们要选择合适自己的,自己喜欢的书家进行学习。但是取法要号,可以从历代名家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家临摹学习。


自由画家任彪


针对60岁的书法爱好,我的建议是站着悬肘写大字,楷书、隶书、篆书皆可。可反复换着写,找到自己最适合最喜欢的字体,然后进行每天有针对性的练习,时间控制在三小时以内即可。

为什么推荐这类静态书体呢,因为这类如果得其理法则可以进入一个心静的状态,对60岁的书法爱好者有一个调养身心的作用。

学习书法切记想当然按照自己的理解临摹书法,首先必须了解自己所选所临字帖。这么了解呢?了解这个帖的创作背景,作者所处时代的书法大环境然后再去网上搜索一下当代学本帖的出众书法家,最后仔细读帖,分析其点画、结构特点。

做到以上工作之后,则开始着手练笔画。在练笔画之前还得注意一下对工具的选择,首先是毛笔,买毛笔最好到实体店去试,找到符合自己书写感觉的笔。纸的话建议买六尺的毛边纸,比较实惠,宣纸对于初学太耗。

练笔画不能盲目的练习,应从字帖里的字中找到笔画对着练习,然后总结同一笔画的不同临写规律。

对笔画有一定的熟练后就可以开始练字了,练字的时候也有方法,首先找自己喜欢的最有感觉的字进行临写,其次再找自己总写不好字进行总结思考,等这两部分做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写作品了。对于60岁的书法爱好者我建议作品以写对联和榜书为主,这样作品成品快也可反复打磨。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望可以帮助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