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上(含中国古代史)有哪些盛世?

洪浩江苏南通


首先确定怎么算盛世,我认为第一要有广阔的疆域;第二要有强大的兵力;第三人民生活有显著提高,第四朝代存续时间长,第五在世界上有深远影响力。最起码具备这五点,那我们就从历史捋一捋。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时期,西汉前期到中期、唐朝前期到中期、明朝前期到中期这三个时期。至于宋朝起码有两点不符合,宋朝从建立直到灭亡,领土上只是半壁江山;兵力不强大,受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宋朝对外用兵基本上是处于弱势。其他三点宋朝还是比较好的。元朝符合有三点,但人民生活方面不行,而且国祚短不足百年。清朝符合三点,虽说康乾盛世,但作为少数民族夺取政权,民族没有充分融合,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纵观清一朝,闭关锁国,也没有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导致中国近代屈辱百年。这是我的个人拙见,欢迎大家指正。


正驰朱骏


一、世界公认的中国五大盛世: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经多个朝代,而在此之间涌现出了许多德才兼备的皇帝,他们重视经济、文化、军事、农业等各方面发展,开创了许多空前繁华的盛世,社会稳定,国富民强,经济繁荣都是历史的见证,那么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吗?

1、“文景之治”,西汉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

在文景时期,朝廷为了休养生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比如,汉文帝分别三次对田租进行减半和全面,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这就是“轻徭薄赋”的体现。

而且文景二帝还十分的重视农业,鼓励农耕,甚至在春耕的时候亲自下地耕种,以此来给百姓做榜样;还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是百姓富裕起来。以此同时,朝廷还强化军权、安定边疆,给“文景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据说当时国库里的钱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所以“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础上(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久等人的考证,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以及大量隐瞒的人口户口,隋朝通过接手北周、陈的大量人口以及清查他们留下的隐瞒户口,在开皇年间就达到了860万户),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分裂的中国。

3、“贞观之治”,出现于唐太宗时期。

当时经济繁盛,文化繁荣;当权者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同时朝廷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此外,“贞观之治”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推向了顶峰。

4、“开元盛世”又被称为“开元之治”,现于唐玄宗时期。

这一时期,有了前面“贞观之治”的稳定局面,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大力发展经济,解放劳动力,使得天下大治,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同时还改革兵制。对外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的大统一。至此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在当时的长安城常常可以看到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商人,十分的热闹。这个时期是我最喜欢的年代了,开明、繁盛,是一个难得的盛世。

5、“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这个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皇帝的勤劳惠民政策“永不加赋”,加上北美洲高产作物玉米、土豆、马铃薯的引进,中国人口第一次突破了2亿、3亿、4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二、西方盛世:

1、马其顿帝国

欧洲最早的一个帝国是希腊地区的马其顿王国所建立的马其顿帝国。

马其顿帝国大约在公元前335年开始崛起,先后征服了希腊地区诸城邦,并灭亡了波斯帝国,其东境一度抵达了印度东部,在当时是无可置疑的欧洲第一强国。(马其顿帝国全盛期)

2、罗马帝国。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将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而且将文明发达的希腊地区完全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并灭亡了北非的强国迦太基。

而且在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之后,一直到公元2世纪中间有200年左右的时间,罗马甚至没有遇到任何值得认真对待的敌人,使帝国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史称罗马和平。其巅峰期领土达到500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约5800万。(罗马帝国全盛期)

而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罗马帝国也曾强盛一时,在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甚至还曾经收复了罗马城,一度有了复兴罗马帝国的迹象。但不久之后东罗马却败于日耳曼人,而之后的西欧就成了日耳曼人的天下。东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人口也曾达到1900万左右。(东罗马帝国全盛期)

3、在公元9世纪,查理曼大帝所建立的加洛林王朝崛起,一度统一了中欧、西欧和北欧地区,成为了欧洲公认的霸主。

期间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出现倒退的欧洲文明还出现了一定的恢复,因此这一时期也曾被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加洛林王朝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500万人左右,领土面积111万平方公里。(加洛林王朝全盛期)

4、神圣罗马帝国

在加洛林王朝之后,中欧的日耳曼人以及部分其它民族结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如果算作一个国家,当然无疑是欧洲中世纪几百年里最强大的国家,其鼎盛时期人口也超过2000万人。但神圣罗马帝国更像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不是单一的国家,期间各地贵族虽然认可共同的君主,但一般都拥有自己的独立性,所以可以说这时的欧洲和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有点像。(神圣罗马帝国全盛期)

5、法兰西第一帝国

之后欧洲进入了航海时代,首先开始进行大航海的西班牙也曾经在欧洲风光一时,在公元16世纪和17世纪初成为了欧洲政治的主导者。之后法国的拿破仑崛起曾经一度想统一欧洲,使法国成为欧洲各国的公敌,但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法国在当时身为欧洲第一强国的地位。(法兰西第一帝国全盛期)

6、维多利亚时代的太平盛世

维多利亚时代是亚利山德拉·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时间,1938年自由18岁的维多利亚继承王位,统治英国直到1901年逝世,这段时间被认为是英国史上最为辉光灿烂的盛世。维多利亚时代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名,也是科学、文化和工业都得到大力发展的一个太平盛世。

维多利亚时代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美国的废奴运动也是这一思想进步的体现,在这个时代,大英帝国走向了世界之巅,领土也达到了3600万平方公里,经济占全球的70%,贸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上几倍,创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简直都快要统治世界了。


谈古论今说华年


古代的盛世,并非指物质生活水平有多高,而是社会比较安定,人口增长相较快的朝代。1.比如,汉初,文景之治,主要是因为,当时实行,无为而治,让百姓休养生息,百姓负担相较轻。2.贞观之治的唐朝,国力强盛,政策开明。3.康乾盛世的清,明末,伴随新航路开辟,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养活了很多人,再加上赋税政策变化等。


用户533051102静静


中国历史悠久,每一任皇帝都想流芳千古,世代歌颂,所以继位后都想开创盛世之国.其中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是历史上承认的五大盛世。







泉水叮咚颜美丽


夏朝:

少康时期----史称“少康中兴”

商朝:

太甲、祖乙、盘庚时期、武丁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西周:

武王时期、成王、康王时----成康之治、穆王时、宣王时----史称“宣王中兴”

东周:

平王时期;

西汉:

文帝、景帝时期----史称“文景之治”、宣帝时期----史称“宣帝中兴”;

东汉:

光武帝时期----史称“光武中兴”、明帝、章帝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隋朝:

文帝时期----史称“开皇之治”:

唐朝:

太宗时期----史称“贞观之治”、玄宗前期----史称“开元盛世”、宣王时期----“史称“宣王中兴”

宋朝:

太祖、太宗时期、仁宗时期----史称“庆历新政”;

蒙元:

太宗时期;

明朝:太祖、太宗时期----史称“永乐盛世”、仁宗、宣宗时期----史称“仁宣之治”;

满清:

世祖时期、圣祖、世宗、高宗时期----史称“康雍乾盛世”。



历史君lsj


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五大盛世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下出现的空前盛世!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经历了历史的更迭,朝代的改换,国内政治的混乱后,从西汉初到大清政权中期,我国的封建王朝先后出现了五大盛世!五大盛世期间,国家对外无大规模战争,国内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良好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甚至出现夜不闭户的空前稳定局势!五大盛世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制服下最鼎盛的表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里程碑!随着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势必对生产资料进行重组,爆发产业革命,最后完成社会制度的变革!

2020.2.21


用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罗马安敦尼王朝前期,在王朝前四位元首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

这四位元首分别是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

安敦尼逝世,传位于其养子马可·奥勒留和维鲁斯,由两人共同执政。从此这个帝国开始由繁荣走向衰弱。


大辉boss


所谓盛世,是指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科技和文化发达的历史时期,它与乱世相反,乱世意味着国家的羸弱、外族的欺凌和人民的离难。

一般认为,汉武帝统治时期(前141年―前87年)、唐玄宗开元时期(713年—741年)和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3位皇帝在位时期(1662年—1795年)中国封建王朝达到了最强盛的阶段,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它们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国家内外部形势稳定,治国者坚强有力。

汉武帝刘彻16岁登基,为强化权力运行效率,他在既有朝廷架构外再设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 消除了以往权力运行中的掣肘和低效,保证了中央号令的统一和施政措施的贯彻执行。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革中宗弊政”,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皇族权力泛滥,安定皇储,避免皇室内部再出祸乱,通过一些先发制人的措施消除了政治上的隐患, 同时“抑权悻、爱爵赏、纳谏净、却贡献、礼大臣”,进一步调整统治关系,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同时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康雍乾时期不断加强权力的集中统一,南书房、军机处等机构相继设立,成为最高决策机关, 提高了决策效率,使中国封建王朝的君主专制体制达到了新高峰, 客观上保证了国家行政执行力的提升,使封建政权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稳定。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对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实现稳定繁荣,就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是战胜困难、不断实现发展和突破的根本前提。

国家统一

除了政治稳定,国家统一也是中国历代政治家们的共识和最高追求之一。统一未必就是盛世,但要成为盛世,国家必须统一。

汉朝初年,由于国力有限,疆域面积一度小于之前的秦朝,边疆的许多地方都脱离了汉朝的实际控制。汉武帝继位后,远征匈奴,开拓西北、西南和闽南,不仅恢复了秦朝曾经拥有过的疆域,还把匈奴控制的漠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并入汉朝的版图。

唐朝初年向西北、东北地区不断拓展,设立了一些边疆都护府, 但之后由于政局不稳,边疆地区陷入动荡。唐玄宗继位后收复了辽东地区的营州、西北地区的碎叶等地,迫使长城以北的回纥等少数部族主动放弃了独立称号重归唐朝版图,安北都护府等重新得以设置, 丝绸之路得以恢复,疆域又超过了之前的汉朝。

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间境内叛乱不断,国家多次面临分裂的危险,康雍乾三帝先后平定了三藩之乱、准噶尔之乱、大小和卓木之乱及大小金川之乱等,收复了台湾, 抗击了沙俄入侵,使疆域较之前的明朝有明显扩大,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三大盛世”期间,国家统一、边疆稳固,国防力量和国防建设都较之前达到了新的高度,既维护了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也为各项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发展

盛世的开创者都深谙“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所以在位期间都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移民屯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实行盐铁官营,推出“均输”“平准”等措施,不断强化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先后6 次改革币制以稳定金融,这些措施使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史记》称“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

唐玄宗在位期间致力于开垦土地,推广水利技术,发展手工业,这一时期的经济也达到了新的繁荣,杜甫写诗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就是盛世繁荣的生动写照。

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间,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朝廷财政收入常年保持在6000万两左右,国库有近亿两存银。经济发展还体现在人口增长上,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1.5亿大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突破3亿人大关, 约占当时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尽管缺乏具体统计数据,但一般公认的是中国在“三大盛世”期间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GDP总量都位居世界第一。同时,经济繁荣也惠及百姓生活, 汉武帝在位期间一直实行“三十税一”的低税率,唐玄宗在位期间国家税收政策更注重公平与合理,通过“检田括户”等政策打击豪强地主偷逃税收的行为,减轻了广大百姓的负担,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间5 次大规模蠲免全国钱粮,总数高达3亿两。

吏治清明

《韩非子》中说“明主治吏不治民”,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对盛世开创也起着重要作用。开创盛世绝非一人之功,既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也要靠成千上万的官员去合力实现。

汉武帝重视贤良方正的察举, 要求各级在任官员必须向朝廷荐举人才,不举荐的受罚,荐举失当的也受罚,晁错、董仲舒等都是通过察举制度脱颖而出的。

唐玄宗以善于识才著称,他提拔了姚崇、宋憬等宰相,又推行京官与地方官的交流制度,重视县官队伍建设,经常亲自出题对县官进行考核,这些措施提高了基层官吏队伍的素质。

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间千方百计为国揽才,同时狠抓吏治,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官员考核,考核中“不在踵袭繁文,多立名色”而在于务实,考核的标准有“四格八法”, 除上级考核下级,还通过官员自陈、言官纠劾以及密陈检举等途径品察官员优劣。

盛世的开创者还注意重典治吏、重典治弊,汉武帝强化了监察体制建设,创立了刺史巡查制度,刺史按照“六条问事”代表朝廷对地方行使监察权,在反腐方面更不遗余力,李蔡、庄青翟、赵周等是汉武帝的丞相,一旦涉贪也毫不留情,一律严查严办。唐玄宗大力整顿中央各衙署,限制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 对武则天以来增添的一些无用职位全部裁撤,既节省了财政支出,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康熙“恨贪官污吏,更过于噶尔丹”,曾亲手处理过一批大案要案,雍正继位之初即连下十几道谕旨整顿吏治,惩治腐败,乾隆反腐力度不减,以乾隆四十六年(17 81年)甘肃冒赈贪污案为例,一个案子就有56 名官员被处死,包括二品以上的大员3名。

高效且廉洁的官员队伍才能打硬仗,抓官员选拔以提高其素质, 抓廉洁自律以提高其品质,双管齐下,为干事谋事提供了人员保障。

影响广泛

发达的文化科技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文化科技方面的实力具有更强的渗透力和更持续的影响力。

汉武帝创建了太学、乡学,为封建时代的教育体制框定了基本架构。他还改进历法、创办乐府,推动文化艺术发展耧犁等农耕技术以及冶铁、凿井、丝织、漆器等方面的技术也得到突破。

唐玄宗时期科技、文化更为发达,制造了黄道游仪,科学家们首次测量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改进了曲辕犁、筒车等耕作和灌溉工具,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更有目共睹,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等都主要生活在开元时代。

康雍乾三帝在位期间虽属中国封建王朝的尾声,但科技文化依然增色不少,《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文化盛典同时涌现,还诞生了《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杰出的文学巨作。

盛世时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空前提高。汉武帝派使者出使了波斯、印度、安息属国以及当时附属于罗马的埃及亚历山大城等地,加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中国使者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普遍受到隆重接待,到安息时曾受到当地2万多人的盛大欢迎。盛唐时期,日本派来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科技文化,波斯、大食等国的商人纷纷来中国经商,在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市里,各种肤色的商人穿着不同的服装、操着不同语言来来往往。当时和唐朝交好的国家有70多个。康雍乾三帝在位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宗藩制度进一步强化,朝鲜、琉球、安南、暹罗、廓尔喀、哲孟雄、哈萨克、苏禄等国纷纷前来朝贡,形成了庞大的宗藩体系,清朝的宗主国地位得到周边许多国家的承认和尊重。

盛世之所以难得,是因为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多种条件才能称为盛世。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治世,也就是那些虽不如盛世繁荣强盛但也政治相对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的时期,如西周的“成康之治”、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南北朝的“永明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宋代的“仁宗之治”以及明代的“永乐之治”等,它们就是因为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欠缺而未能达到盛世的标准。

乱世导致国家分裂,中断文明进程,而盛世、治世又会将裂隙缝补弥合、将伤痛抚慰熨平,正是因为有这些盛世和治世的交替出现, 中华文明才能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成为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


尛超4


汉代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后汉光武中兴,唐朝贞观之治,玄宗中兴,清朝康乾盛世等。


水中涟漪374


文景之治、武帝盛世、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建隆之治、永乐盛世、康乾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