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中国人在研究什么科学?

地理老师在旅行


古代中国是农耕经济时代,物产丰富。不需要与自然博斗,加之加交通工具的问题不能与世界先进文明接轨。


刘津源卍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中国人在研究什么科学?

牛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并不是说他发现的万有引力或者说是光学或者微积分这些成就,而是他整理总结一整套科学的认识与方法,科学就是从牛顿时代开始的,在牛顿之前科学被称为自然哲学,那么在和牛顿同时代的中国,当时又在有哪些科学成就呢?

牛顿的伟大成就

牛顿的伟大发现要从1665年伦敦的一场大瘟疫说起,1665年牛顿在英国剑桥三院就读期间,伦敦发生了大瘟疫造成了上万人死亡,因此牛顿避走向下躲避瘟疫,至于有没有采取现代人那种自我隔离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牛顿在乡下并没有闲着,而是静心的搞着他的研究!

他广泛涉猎了包括光学,力学以及数学与天文学,两年的时间里他思考了大量此前从未有人考虑过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牛顿在后期的研究方向,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关于万有引力的数学表现形式,两个天体之间的引力与质量之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意义,牛顿将天上和地下的力统一在了一起,这可能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理论。

光学上最瞩目的成就是光的色散实验,将一束太阳光通过小孔后照射到三棱镜上,在其后方被分解成了七种颜色,彩虹的秘密被发现了,当然这正是光的波动的证据之一,但牛顿仍然支持微粒说,当然这并不是牛顿的错误,因为波动和微粒说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年代量子论成形才解决。

当然耳熟能详的还有三大运动定律、发明反射望远镜与广义二项式定理,还有和莱布尼茨分享的微积分,对科学上的多个名词作了详细的规范,科学的范式就是当时牛顿定下来的,所以说牛顿是科学的鼻祖完全没有问题。

与牛顿同时代的中国科学家又在干什么呢?

牛顿的生卒时间是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中国对应的时代是明末清初:

明朝:1368年~1644年

清朝:1636年~1912年

所以牛顿做出伟大发现的1666年开始,距离大清立国已经过去了30年,社会也逐渐稳定,1662年康熙帝玄烨即位,1669年康熙下令废除圈地令,并规定所圈土地退还给农民。从1671年起,陆续放宽垦荒起科年限,并规定垦荒有成绩,这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康熙盛世奠定了基础。

  • 王锡阐和清代天文学发展

王锡阐(1628-1682),清代天文学家,对天文历法有独到的理解。著有《晓庵新法》和《五星行度解》等十几种天文学方面的著作,《晓庵新法》是从天文入门到进阶的一部天文学著作,第一二卷介绍了天文计算基础的三角函数以及基本天文数据,第三卷讲述了各种节气的行星位置计算,第四卷则讨论昼夜与晨昏线,与内行星盈亏的现象以及五大行星的视直径,第五卷则主要讨论日食计算,第六卷则是日食月食预测与金星凌日计算。

王锡阐命名的小行星的轨道

整体上来看主要是三角函数为主,仍然非常初级,但对于清代绝大部分只是饱读四书五经的教育来说无疑是天书。

  • 梅文鼎和清代数学贡献

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是清代“历算第一名家”,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不过这是地方人物宣传中的描述,尽管梅文鼎确实贡献不小,但如此定义笔者不敢苟同。

梅文鼎

梅文鼎一生著书超过80余部,数量极大,大部分是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其著作《中西数学通》,几乎包括了当时数学的全部知识,达到当时中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几何补偏》中则介绍了西方球面三角学,并对西洋立体几何作出论述和发展。

清朝时期比较著名的还有数学家明安图与李善岚,还有技术类专家龚振麟,著有《铸炮铁模图说》。

  • 疫苗的初期发展

大家都知道第一支疫苗是英国医生詹纳1796年发明的,但其实中国的医生早就有了这种想法,具体表现为以毒攻毒的方式上,第一种是“痘衣法”(取天花患者的内衣给没有患过天花的孩子穿上几天,第二种是“痘浆法”,在天花患者疮口处用棉花蘸脓水等所谓“痘浆”塞入被接种者的鼻孔里。当很可惜中国中医并没有在这条路上深入下去,而是沉浸在老祖宗的医方中难以自拔。

痘衣法

从1723年开始,因为罗马教廷与中国礼仪之争的原因,康熙禁止国外传教士进入中国,当然表面上只是禁止了传教士,但其实很多科学知识在早期就是通过传教士传播的,因此中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先进科学知识的来源,而国内长期推行的科举制一尘不变,极大的影响了科学在国内的发展。

西方汉学家艾尔曼对明清时期中国的科学评价其实还是蛮高的,但主要停留在介绍西方数学和天文为主,一些自主的创新也停留在初级阶段,也没有一套体系的论证方法,艾尔曼认为这和科学在明清时期处在二流学科是由非常重大关系的,接受教育中不包含这些知识,仅仅在后期个人喜好而学习,当然即使在这样的制度下,能涌现如王锡阐和梅文鼎以及李善岚这样的人才也难能可贵了,不过比较可惜的是没有一个像牛顿这样的人才综合成体系,究其原因也许就是当时的制度不重视所造成的。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1687年发表的,此时是清朝康熙二十六年。而在这的前一年由康熙帝亲自领导的一件科学研究开始了。

康熙在1686年为了了解自己大清王朝的疆域有多辽阔,便下了一道圣旨命令负责绘制工作的官员开始对全国大江大河,名胜古迹,各大地区都进行测量计算并绘成图。在这次全国大范围的绘制工作中,绘制组到了西藏测算珠峰的高度,到长城绘制长城所在的维度,又到广西,云南四川一代绘制大江大河的经纬度。

这项科学绘制工作持续了20年,绘制组通过经纬度的测算终于在图纸上绘制出了清朝的版图,这项绘图技术可是领先当时的西欧国家的,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康熙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帝王,他对于科学的态度可以说在清朝所有皇帝中是最重视的,在康熙刚登基不久便开始大力推行天文历法的研究,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请人教他西方数学、测量学、天文历法、火炮制造等科技知识。所以康熙作为历史著名的皇帝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羁de汪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之前,欧洲已经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都在这个时期,15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动摇了已经统治欧洲1500的地心说,1610年开普勒在他老师弟谷观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出地球绕日轨道是椭圆的,也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开普勒因此也被称为天空立法者。但是地球绕日为什么是椭圆却没人说得清楚。1684年牛顿好友哈雷和雷恩还有一个牛顿冤家胡克三人在一个小酒馆喝酒,他们讨论到了开普勒第一定律这个问题,胡克说他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表示自己还不想发表,实际上胡克确实提出了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没有下文,因此雷恩就拿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40先令出来说,看谁先用数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把这40先令奖给谁。哈雷很积极,当然不是看在40先令的钱份上。后来哈雷去找了牛顿,问牛顿有没有解出这个问题,牛顿明确告诉哈雷自己已经算出来,但稿纸却一时找不到了,不过牛顿表示可以从新再算一遍。没过几天哈雷就收到了牛顿寄过来的一封信,这封信一个九页,可以说是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贵的九页纸,也是后来被称为《运动论》的手稿,牛顿在信里通过自己提出的微积分概念解决了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做椭圆运动的问题。哈雷拿到信后很是激动,他请牛顿将信件整理成册出版,最后因为出版社没钱还是哈雷出资帮牛顿把这本书出版的,这本书就是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里牛顿提出并详细的介绍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反观那个时候中国,刚好是明末清初,历代各朝也都设有观天象的机构,当这个机构是为皇权服务的,因为皇帝是天子,既然是天的儿子就要时刻关注上天的旨意,通过什么了解上天的旨意,就是通过天象,所以中国古代有详细的天文观测资料,而且可以是说是世界上最详细的,但没人去发现其规律。

所以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刚好开放的学术环境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促成了这一发现的必然,如果没有牛顿提出来还会有马顿,猫顿发现的。


会心小农


我想先说文明,你看一下北纬30到45度之间,四大文明,四大古国,都在这个区间,它们几乎孕育了整个世界的文明,当时没有科学,只有神话和古代哲学,那也正是后来科学的启蒙,屈原的天问也可以说是最初的科学启蒙,后来出现的四大发明,都得益于我们古老的宝贵的文明,至于牛顿那个时代,华夏族人由于被满清压制,人们抑郁于无法言说世事(清朝文字狱),所以那个时代,最发达的是小说和考据学,这两样东西是不违法的在当时,所以有了红楼梦,有了金瓶梅,还有了繁多的古籍校注,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知足吧!



诗影社


那时是明未清初吧,牛顿一六四三年出生,明朝亡于一六四四年,牛顿是清初年代的人!我们的顶级知能品德是顺应自然规律,而西方人已开始寻找自然规律背后的成因!这是近现代五六百年,中国自然科学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本质原因!但,物质法则是败坏毁灭能量意志的产物,所以充其量不过强悍的破坏能力!核打击能力总和毁灭地球都不太难,但却不能合成一杯牛奶,低成本分离一滴水!如果人类能够低成本分解水,能源会短缺吗?所以器世界之法则是败坏毁灭能量意志所成就,是私性物欲的异化!爱因斯坦理论引发了信息革命,才是正能量意志之造化!

因为信息网络的极端发达,使假恶黑阴暗暴露于阳光下,失去了生存土壤。本世纪如量子力学大成,人类将彻底摆脱私性物欲之桎梏,享有永恒的和平并爱情亲情友情!


阳光明正


哈哈,如此机械式比较,挺有趣儿。借问一下: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时候,牛顿在干吗?还有:张衡发明地动仪时,牛顿又有什么见解?

还是看一下几十年前由英国牛津大学李约瑟博士写的《中国科学史》吧!以免进入枉自菲薄,数典忘视偏径里。


鲁中居士


当人类遭遇灾难,几近灭绝之时,人类终会领悟到,科学对人类的守护是有限的,特别是西医,却是促进人类降低了适应地球环境的能力。中医相对万有引力而言,对人类的帮助更有利。况且,万有引力理论不是绝对正确,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对科学的探索,以更好服务于人类。


甲午后1


牛顿力学有三大定律;

发表公元后十六世纪;

对应华夏清朝皇太极;

内外压旧国最封建时。


李志勇LZY


中国在明朝,是,郑和下西洋,大约相对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