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偷袭珍珠港明明是错误的,为何德国还紧随日本之后向美国宣战?

狼君历史


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没有跟德国人沟通的情况下,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海军基地。日本偷袭珍珠港在战术上取得极大的战果,而且战术运用非常成功。但是日本在取得战术成功的同时,在战略上却非常失败。日本此举成功地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拉入到二战之中,而且加入的是反法西斯同盟。

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英国、中国和苏联特别兴奋。美国终于加入二战,成为中英苏等盟友。英国将会获得美国直接援助,增强抵抗德国的力量。中国则结束了单独抗战的不利局面,接受来自于美国等国家的援助。苏联在抵抗德国最困难的时期,也可以获得来自于美国的援助。但是日本的盟友希特勒听到珍珠港事件之后则大骂日本的愚蠢行为,大骂日本人是蠢猪。希特勒骂归骂,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要庆祝日本人的“大捷”。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英中苏等国家先后对法西斯国家宣战,德国、日本也对美国宣战,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德国明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愚蠢的行为,为什么还对美国宣战呢?

其实德国对美国宣战也是无奈之举。太平洋战役爆发之前,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结成同盟。1936年,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1940年,日本、德国、意大利三个国家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集团,三个国家也被称为轴心国。德国和日本已经结成了非常严密的军事同盟,彼此之间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德国此前就已经为其他盟友“擦屁股”,当年为了挽救意大利不得不入侵南欧,结果耽误了进攻苏联的事件。意大利这个盟友起不到正面作用,还净拖后腿。日本的战斗力尚且可以,可是也经常和德国不是一条心,而且还经常惹事。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德国自然知道日本闯了大祸,但是出于盟友的义务,德国又必须站在日本一边。如果德国不站在日本一边,一方面没有履行盟友的义务,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德日同盟破裂。所以德国只能选择和日本站在一起,而且不得不对美国宣战。

美国为了加入二战,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即使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还会找其他借口加入二战。美国加入二战之后,没有首先找日本算账,而是制定了“先欧后亚”策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德国身上。日本和德国是盟友,美国将偷袭珍珠港的责任归给德日两国。即使德国不对美国宣战,美国也会德国宣战。既然双方彼此宣战已经不可避免,德国对美国宣战一来不会得罪日本,而来也算是趁势而为。所以德国才会选择对德国宣战。


依稀说史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联合舰队拂晓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在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是对美国一个巨大的震骇。日本在攻击之后正式向美国宣战,几日之后纳粹德国与意大利也向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在美国参战之前,希特勒是知道美国参战的后果,尽管美国的军力当时不是最强大的,但是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经济实力不是别的国家能够比拟的,同时美国拥有很大的人口基数,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招募一支庞大的军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正是美国补充了协约国后期的兵员缺口。面对一个如此可怖的对手,德国一直告诫意大利和日本不要招惹美国。那么为什么纳粹德国会主动向美国宣战?

我觉得纳粹德国这种看似不明智的行为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同盟关系的硬性要求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保证如缔约国一方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战争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

日本踢了美国一脚,那么德国和意大利也必须踢出自己的那一脚。结盟是一门艺术,但是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结盟水平实在是太次了!在一战中与奥匈帝国结盟,德国将军向威廉皇帝抱怨:“陛下,我们在与僵尸结盟!”二战中与意大利结盟还算合理,意大利至少和德国离得近点。但是德国和日本隔着半个地球,德国期望与日本在印度回师,我觉得这就是个臆想。日本陆军还陷在中国泥潭里拔不出脚来呢!日本也不想意大利,意大利对德国的指示那是一丝不苟地执行,一根筋的日本人一直视德国和日本是平等国家,你德国凭什么对我的战争策略指手画脚?

第二,美德矛盾激化

德国在欧洲战争没有结束之前不希望与美国起直接的冲突,所以德国对美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是美国对于德国的“好意”并不领情。英国是美国曾经的宗主国,并且英国欠了老美巨额外债,英国要是被德国征服,那这些钱跟谁要去?另外就是德国的排犹政策造成大量犹太人涌入美国,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中都有犹太人担任要职,这些高官不停地游说罗斯福总统消除孤立主义,对德国宣战。

美国对英国不遗余力的援助,同时还派出空军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英国皇家空军参与不列颠空战。真正让德国恼火的是当苏德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居然开始向苏联提供援助。希特勒觉得你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向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援助,做得太过了,有点蹬鼻子上脸啊!

第三,德国高估了日本的能力

日本的陆军不入德国的法眼,但是德国对日本的海军还是很欣赏的。德国的公海舰队在两次大战中都没怎么发挥作用,更多的时间是在利用潜艇和巡洋舰破坏敌人的运输线。日本联合舰队主动攻击美国舰队,尽管是偷偷摸摸地干了一票,但是当时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势力大损,当时只有大黄蜂号和约克城号两艘航母。希特勒觉得日本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迫使美国停战。希特勒之所以敢对苏联开战是因为苏联在苏芬战争中的糟糕表现,而希特勒仅仅因为珍珠港事变就把美军看扁了。

以上三点让德国在焦虑和自信之间主动对美国宣战。但是纳粹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没有直接找日本复仇,而是先欧后亚,主力猛K德国。被希特勒高看的日本联合舰队不到一年就丧失了太平洋的海空优势。美国大兵们也不像德国人想的那么不中用,搭配上美国强大的工业势力,上百万的美军投入欧洲和太平洋战场,敲响了纳粹灭亡的丧钟。


游在路上的鱼


在咨询了日本大学的一些昭和时代的老教授后,我总结了以下十个原因:

  1. 不要以现在的世界格局去看待二战前的世界各国力量对比,那时候美国还远没有做到一超的位置。世界中心还在欧洲,德国的科技、军事、人才实力是有明显的领先优势的。完全不是现在美国和德国的力量对比。

  2. 偷袭珍珠港之前,轴心国已经形成同盟,需要做到步调一致,攻守同盟,要不然德国作为带头大哥也会失去信誉,影响国际观感。

  3. 日本觉得很委屈,因为旧大陆上的老牌资本主义帝国,早的像西班牙葡萄牙双牙,以及后续陆续崛起的英法德意美,都有自己的海外殖民地,而日本为零。这与其苦心追求的世界强国地位不相称。

  4. 日本在珍珠港之前,虽然已经侵略中国大陆若干年,但没有有效的把占领区转化为战争资源,还是高度依赖国际环境,尤其是美国的战略物资的进口,尤其是石油。

  5. 而东南亚,也就是中国传统所说的南洋地区有充足的油气资源,以及橡胶等战争战略物资,但这些地方是传统意义上美英荷法的殖民地。所以日本作为一个侵略国,却感受到自己是亚细亚的孤儿,陷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包围圈,称作ABCD包围圈。

  6. 美国为了自身的远东利益,已经在之前通过租借法案,持续援助苏联,并且切断日本的物资供给。这是要了日本亲命,捏住其七寸的一个措施。为了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日本必须要攻占南洋,而要攻占南洋,必须要敲掉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避免其武装干涉。

  7. 在那时看来,偷袭珍珠港是高度的成功,根本不是错误。日本在战术上取得了极大的胜利。虽然美国战争潜力巨大,但短时间之内也难以动员起来。

  8. 德国也收益于日本的偷袭。因为日美开战,会把美国的战争资源栓在太平洋战场,这样德国就可以不用担心美国倾尽全力援助英国,这样德国在欧洲战争的优势会进一步扩大。

  9. 实际上,1941年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正是德国和日本的鼎盛时期。那个时候根本看不出来法西斯有败亡拐点的出现。


  10. 美国本质上还是英国的衍生国,英美同宗同源,德国与英国开干,与美国开干也是早晚的事情,不如主动出击,起码能安抚日本人的野心。


夜行女神


1941年12月7日,山本五十六精心策划的阴谋终于得以实施,日本飞机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海军军事基地,美国海军遭到重大打击。

罗斯福在得到美国国会的支持后,罗斯福就宣布了美国对日本宣战。

得到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这个消息后,希特勒高兴的手足舞蹈。希特勒不住的夸赞他的盟友做得对。

同时,希特勒还特别的害怕美国同时也对德国宣战。希特勒觉得,如果美国真那样做了,那么,德国在世界上的声望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希特勒把东线的一切烂摊子都交给了哈尔德,希特勒回到了柏林。在国会上,希特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至于德国,它不需要罗斯福先生或者丘吉尔先生大发慈悲,它只要求它自己的权利,它将为自己赢得这种生存的权利,为此德国政府决定与美国政府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并且,从即日起,德国与美国处于战争状态”

纳粹德军为了攻占苏联,本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纳粹德军与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上早已脱不开身,现在,希特勒又宣布了对美国作战,真是自寻死路。

历史也证明了,希特勒的这一做法,只是在加速轴心国的灭亡而已。狂妄自大的希特勒的确是在犯傻。

希特勒的这一做法让很多人都困惑不已,他手下的将领们也都纷纷发起了牢骚。

瓦利蒙特说:苏联这个猛兽已经让人恐怖了,现在竟然又招惹上了美国,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在前线作战的古德里安听说以后,在日记上写道:既然希特勒向美国宣战了,那么,日本为什么不向苏联宣战呢?日本就不用承担偷袭珍珠港的责任了吗?


历史课上的老照片


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1)以当时的情势来看,日本与德国已经明确了结盟为法西斯轴心国,法西斯日本在东方的战争诉求利益符合希特勒法西斯德国的利益,因此当然德国支持日本对美国开战并宣战!(2)日本作为后起之秀,强烈要求向外殖民扩张,按计划在吞并朝鲜,进攻并占领中国东北后,野心膨胀,陆军主张战略“北上”进攻苏联,海军主张“南进”,进攻并占领油气资源,橡胶,锡矿等战略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就像一家里两个二货兄弟积怨已久,谁也不尿谁,那些狂热的少壮派参谋,拿出“下克上”的法西斯武士道精神裹挟着上层老朽,甩开膀子各自按各自的计划开干!这就有了试探性进攻苏联的“诺门坎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惨遭苏联红军修理!被日本海军耻笑!苏联为了全力西方战线,在东方采取守势,与日本议和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愣头青日本陆军终于老实了,打不过苏联,决定全力进攻灭亡中国!而日本海军发动珍珠港偷袭,却大获成功!战术上获胜,战略上却是失败的开始!(3)德国在欧洲两线作战,当然希望日本在东方开战,最好和苏联及英美同时开战,但是日本国力毕竟有限,全力进攻中国及东南亚太平洋,已经达到了极限!对于苏联,是想等德国战败苏联,坐收渔利!


八千里路云追月


谁说偷袭珍珠港是错误的,当时日本被逼无奈攻击美国基地是没办法的办法了,也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美国要求日本从东南亚撤兵,否则就派军舰切断日本的海上运油航线。日本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一旦被切断能源输入将不战自乱,当时偷袭珍珠港是想一举消灭或打残美国太平洋舰队,争取时间,多占领些东南亚国家的能源产地。当然山本五十六是知道美国的经济实力的,所以打完珍珠港后喃喃自语:我们唤醒了一头睡狮。

用”明明是错误的”来形容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时的国际形势是打了珍珠港,还有可能起死回生;不打,撤军,那更是主战的所谓日本“皇军”少壮派所绝对不能答应的(日本军界特有的现象),赌一把的思潮当时是很有市场的。


酣在小酒馆220


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的钱,英美封锁了日本的海陆石油补给线,日本逼急了打了珍珠港。至于德国对美宣不宣战无关紧要了,美国一但参战肯定打德国,事实上在没宣战以前,美国民间就已经自发投入欧洲和亚洲战场,比如飞虎队,英国皇家空军里就有美国飞行员。


复东往事


说明德国还是比较仗义的。然而日本此后的表现却不咋滴。如果日本人不是采用南下战略,而是坚持西进,一半的陆军主力进攻苏联,大半的海军主力封锁北冰洋苏联的补给线,那么苏联很快就会灭亡。这时再和英美和谈,就会形成一个两级世界:即以徳日为首的集权世界和美英为首的民主世界。


朋翔千里


日本和德国在工业制造能力上有很多优点,这是赢得战争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能力,只有看的远,顾全大局的民族,才能兴旺发达,这方面日本和德国都有很大的缺点,所以他们总是战败国。



程杰副研究员


珍珠港遭袭,美国必然对轴心国宣战。而以希特勒的狂妄自大,是不会允许别人主动对他宣战的。在对美宣战演讲中,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总是先动手,我们总是提前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